你們的孩子小時候有沒有問過你們他(她)從哪來的?怎麼回答的?

己亥丙子葵巳


我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從來沒有問過我們大人這個問題,提過這種問題,也就是熊孩子會問這種事


還是以前的編號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小孩子小時候有問過父母他【她】從哪裡來的?你怎麼回答的?

說說我的想法吧!我閨女小時候問我媽媽我是從那個地方來的?那個時候我告訴她是從地裡撿的,他的反應就是你怎麼撿的?在那個地裡撿的?我想去看看那塊地去?一籮筐的問題讓我解答!我家裡農村的,小時候孩子這樣問,我們都這樣回答的。

現在她大了同樣的問題在問我,我就告訴她是從媽媽的肚子裡剖腹產出來的,媽媽懷胎十個月才把你從肚子裡剖出來的,她說媽媽你好偉大啊!

我23歲結婚的現在想起來覺得我那個時候的想法很可笑幼稚,那個時候我還沒有懷孕,我大姑姐懷孕了,有一天婆婆打電話給我老公說,你大姐生了孩子是個男孩,我聽見了給我老公說女人好神奇啊!竟然會生孩子[淚奔][淚奔]連連說了兩句,直到今天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我當年好無知。





農村彩虹在西北


在2-3歲的時候,跟我娃讀過相關的繪本科普過。她真的很感興趣,連續講了好幾天,每天非要鑽到我的衣服裡,把自己當做小寶寶還住在媽媽肚子裡,再把頭從我的衣領口伸出來,一起看繪本。衣領口都快被她撐變形啦,樂此不疲的的邊看繪本,邊模擬了小寶貝住在媽媽肚子裡。

我們用的是法國的《幼兒啟蒙知識庫》系列書籍裡的寶寶的誕生這一冊書。從精子和卵子的結合開始講起,涉及懷孕中爸爸媽媽會做的準備工作,還有媽媽身體體重肚子形狀的變化,小寶寶在肚子裡的變化,還有小寶貝出生後的事情。小繪本的畫風很溫馨。整個過程很有愛的就講述了新生命誕生的過程,所有小朋友感興趣的過程都很好的在書中提現,特別特別有愛,家長完全可以很輕鬆的就進行了科普。

現在,寶貝有時候還會趴在我肚子上說她又長小了,要睡在媽媽肚子裡。跟我保證她的小手小腳不會亂動,不會戳我肚皮的。哈哈😄。


十六小行星


這個是有關性教育的問題,我在寶寶三歲半的時候給她讀了一些這方面的繪本,還有家裡的牆上掛著我孕期的照片,照片上是我和老公一起撫摸著肚子,孩子每次看了都知道肚子裡就是她自己,繪本的性教育都講的比較委婉,下面這幾本孩子都能背下來了,因為充滿好奇孩子很喜歡,所以孩子很少問我們這個問題。



帶寶媽實現創業夢想


我家寶寶太小,還沒有開始問這種問題,不過看到你的這個問題,我想到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給大家分享一下。

我家寶寶兩歲多的時候看自己的百天照,其中有一張是把寶寶PS到西瓜裡的。寶寶問我這是誰,我告訴他說:這是你西瓜媽媽。你小時候就在西瓜裡,被媽媽看到,媽媽就把你抱回來了。結果這小傢伙,真喊西瓜個媽媽,都不叫我媽媽了,過了好幾天才忘記……哈哈,看來,小孩子不能亂教。


悟嬗1


“媽媽,我從哪裡來?”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問這個問題。但是對於本守傳統思想的我們,總是會選擇避重就輕,要麼是撿來了的,要麼是買來的,諸如此類的不真實答案,可是這些答案不僅不會解答孩子的疑惑,可能還會對孩子的心裡造成陰影。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回答呢?可以從以下幾點參考一下[可愛]

第一有問必答;父母應當尊重孩子瞭解自己生命的權利,做到有問必答。如果迴避或敷衍孩子的提問,他會一直糾結,要麼固執的向父母索要答案,要麼通過網絡瞭解或者和小夥伴一起探索,後兩種方式,父母無法知曉孩子瞭解了哪些內容,也失去了與孩子交流性話題的契機。

第二答案以解決孩子當下的疑惑為目的

對於6歲前的孩子,父母不要主動給孩子講解性知識,在孩子提出問題後進行針對性的解答。孩子問什麼,父母就答什麼,告訴孩子事實,以解決孩子當下的困惑為目的。

第三答案要符合孩子的認知能力

父母給孩子的答案要簡單明瞭,符合孩子的認知能力,不要用成人的性語言來回答孩子的提問。如果答案中出現孩子無法理解的詞語,會導致孩子前一個疑惑沒解決又產生新的疑惑,父母越講解,孩子越不明白。

從以上幾個方面來解答寶貝的疑惑,讓我們也做新時代的父母,跟孩子多溝通交流,更加了解孩子的心路歷程[呲牙]希望可以幫到您


小真說育兒


看到這個問題真是滿滿的回憶感啊!小時候收穫過各種回答:撿來的、抱來的、漂來的,反正不是生出來的。😄

現在自己的孩子也會來問這個問題,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回答也是不一樣的。

孩子幼兒園的時候我是這麼回答的:爸爸媽媽相愛了,他們決定在一起生活,就結婚了。媽媽的身體裡有一個神奇的“小屋子”,爸爸把一顆愛的“小種子”放在“小屋子”裡,“小種子”慢慢長大了,長出了小手、小腳、慢慢長成了一個小娃娃,小娃娃越長越大,“小屋子”裝不下了,媽媽就把娃娃生出來了,這個娃娃是誰呀?孩子知道這個娃娃是她自己。

孩子慢慢長大了,到中學學了生物學後,她告訴我:“媽媽,我知道孩子是怎麼出來的了,不是什麼“小種子”,我是一顆“受精卵”。”我問她:“知道自己是“受精卵”是什麼感受?”她說:“自然繁衍法則。”我說:“是的,最根本的生物意義上就是物種的繁衍,但對於我們這個家庭來說,你們是我們對生命表達的最高層次的敬意,是希望,是愛。”她怔了一會兒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

希望你沒有被考倒,希望每個孩子在詢問“自己是從哪裡來?”時,都被深深的愛到。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7c11d880583642f4864ce8270d5e87cf\

仁傢俬學


當孩子三歲左右,就會提出各種問題,簡直就是“十萬個為什麼”問得我最多的問題就是“我是從哪裡來的?”相信很多寶貝也問過家長們,家長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門,“你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你是充話費送的”更有趣的回答是“你是我抽獎中的”[笑哭],笑話歸笑話,你說出來的答案,孩子會相信嗎?孩子瞭解自己是從哪裡來的,正確地回答會讓孩子對性加以認識。所以我覺得家長不應該避而不談。

直接了當地告訴孩子問題有哪些好處?

第一.體諒媽媽的辛苦

讓孩子清楚媽媽孕育寶寶的過程,孩子會覺得媽媽生自己的不容易,會更加體貼父母

第二.增加孩子對性教育的科普知識

孩子的疑惑,如果不給他解答的話,就會一直存在他們的腦袋裡,他就一直很想把他弄明白。一旦他弄明白了之後,他會有一種一種愉悅感。

第三.提高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可信度

孩子不會的問題,詢問家,長是想得到肯定的回覆,如果父母不認真地回答,或是嘲笑孩子的問題,拒絕回答,都可能引起孩子對父母的不信任。以後遇到問題也不太願意詢問家長,嚴重時,會暫停與家長的交流,形成自我關閉狀態。以後再交流也就比較困難了。

以上是我自己的感受,如有不同見解的,請給我留言交流!








萌寶班主任


感謝你提出的這個問題,我認為特別好,我們生活中每個人可能都會遇到這個問題,我的觀點:

1、不能按照父母說的,從垃圾桶撿來的,石頭縫裡面蹦出來的,發大水河裡撿的

2、可以直接說是你媽媽生不來的

3、詳細告訴她是爸爸媽媽結婚後才有的你

詳細解答可以看看視頻講解,希望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7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e410009278c2cfbbeaa\

西安鵬哥的vlog


推薦給你一本書,講這個書就非常清晰了~我家這個非常清楚自己是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的[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