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的旧书《第二次握手》有收藏价值吗?

用户1287572080989


我青春岁月的记忆!这本书收藏至今。小说最早刊登在1979年4月的《中国青年报》上。风靡一时,滋润和温暖了一代年轻人的心灵。


苍茫75972797


谈及收藏,个人浅见: 《第二次握手》虽然出版于文革之后,但应该是文革藏品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虽然在四十年后的今天,其藏值绝对谈不上乐观,但对我们这一代(实际最少应有两三代之多)人来说,那种记忆深刻的美好阅读,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是绝对用金钱所无法估量的……


如義齋人


《第二次握手》原名叫《归来》,作者张扬,文革结束后,经过作者的进一步补充和整理,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以《第二次握手》为名,在1979年正式出版。该书以苏冠兰和丁洁琼、叶玉涵三人的爱情为线索,热情讴歌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高尚爱国情怀,歌颂了周恩来总理对广大科技人员的深切关怀……

并且被改编为两版连环画,一版是辽宁出版社出版的高援改编,景启民绘画,另一版是广西出版社出版的改编罗杰锋,孙愚.范福生绘画的。这两版都不是名家改编,名家绘画,在连环画届里的收藏价值也不是很高,

《第二次握手》出版于文革之后,发行量非常大,虽然在当时有很大的热度,反应当时的时代特征,但是毕竟是四十年前的作品了!逐渐被广大的年轻一代忘记。可以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收藏的价值不是很高








1阎浮檀金


《第二次握手》是生理饥渴和精神饥荒时,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下来产物。在当时影响较大,所以流传甚广。当时的人,能吃饱,那怕是玉米馍加大白菜,就是很幸福的了。精神上也一样。七、八亿人,十几年,就几部样板戏,加几部左得不能再左,假的不再假的电影。人们早已失去对文艺的欣赏功能。突然有一个不同类型的东西出现,人们像饥饿中的人闻到了肉香,像发霉的屋里吹进的一股清风,那感觉,根本无法用语言表达。改革开放后,文艺作品多了,古典名著,外国文学名著潮水般涌进人们的生活。读了这些以后,欣赏水平提高了,鉴别能力也提高了。我们才知道,以前流传的手抄书,《一双绣花鞋》、《第二次握手》,无论是文字功底,写作技巧,水平都不高。更谈不上文学价值了。如果是当时的手抄本,还可以作为一段记忆来保存。要是后来发行出版的书,就没有收藏的价值了!


微言常理


七九版《第二次握手》有沒有收藏价值?那佷难说,要看你对“价值”怎么看。如果想知道能不能升值,那我可以告诉你:不要期望过高,事实上几等于零。但是作为一份记忆,它还是值得收藏的。毕竟这是文革后正式发行的第一本手抄本,也是正式为“臭老九”平反的小说之一,“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我印象中好似是第一次在文革后发行的小说中有宋词出现(未认真考据,不知是否有误)。经过文革十年的空窗期,在发展科学逐渐成为共识的环境下,该书的出版曾经引起不少的轰动效应,也成为我们这一代人难以忘怀的回忆,相信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只要喜欢阅读,大多能记得有这一部小说。仅此,它就值得你收藏,如果此书是你亲购,年纪亦应六十有几了,就当是收藏一份美好的忆记吧,这无论如何也算是一种价值!


一簑烟兩任平生


这本书我家还就有。但我觉得现在和未来都不会有什么特别价值了。听说过这本书的人至少也是我这样的七零后了,甚至是老年人了,就算有怀旧情结,有多少人愿意花钱去买这本书收藏呢?类似的旧书还有很多,对于特别喜欢的人自己珍藏就好,但作为市面上的“流通价值”,不会有多少。


耳机俱乐部小白


如果是以前的较佳手抄本,或许会有价值。但1979年中青版,个人觉得没什么价值。毕竟那是一个被删了许多内容又加了许多内容的版本,尽管文革已结束两年了,但其惯性仍在影响着文学出版物。


春风64406


旧书滩上有,10元一本


艳阳天玉


以前看过原著和电影,科学家的精神特别感人 ,个人认为可以收藏这样的图书,以后有人改编电视剧或者是翻拍电影了可以升值呀!


空中世界的百花园


物以稀为贵,《第二次握手》发行量几十万册,怎么会有收藏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