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各路神仙,“格物致知”,格的什么“物”,致的什么“知”,请多多赐教?

小光138230619


都是二元论的释意。都是假定了一个主体和对象。其实,物即我,我即物 ,王阳明所说的心外无物,致良知,即是格物致知的最好阐释。本为一元。


霁梵兮


“格物致知”是明代文学家王阳明《心学》中总结出来最经典的精华语句。“格物致知”格什么物?这个问题早有论述,在这里重述也可。

格什么“物”,这个“物”当然不是仅指某一物品或某一产品,如果指的是这样的物那是很有局限的,而是物理学科里面阐述的定义上的“物”,是非常广泛的“物”。

“格物致知”所格的“物”就是,宇宙空间形成的万事万物。宇宙空间就是天与地之间形成的世界,世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自然界,二是人类社会。再说通俗一点就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生的,变化的,发展的一切事物。所以“格物致知”就是格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物”。

“格物致知”所致的“知”,就是对事物本质发生变化的认知(良知)。事物总是在发生变化的,而且是有规律变化而变化,格就是看透事物的变化。这个变化不仅是表面变化而是本质的变化。说全面一点就是,事与事,物与物,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等,互为发生对立,又互为统一的内在因素起决的变化,就是“知”物体本质变化。

王阳明发明《大学》古本宗旨,是这样论述的“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同时还教导人们“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这就是格物,并可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总之,王阳明的心学经典句“格物致知”所格的“物”与所致的“知”,与“物”的行为本质形成一个整体(本体),那就是“格物致知”的上一句“知行合一”。


刘梦辉1445414400581


格物的格,就是与事物进行零距离接触,比如,我们现在所说的格斗,你一拳打过来,我伸手格开,就是格。由于引伸,格也就有了间隔和距离的意义,比如方格本中的格,就是字与字之间的界线。

格物,就是与事物的近距离零距离接触,研究事物内外规律。从而使得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以及事物发展的规律。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古代格物致知的理论,与现代认识论没有什么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按理来说,沿着格物致知的路径,中国人应该也可以走进现代科学的殿堂之中,可是,中国人却慢了一步,让西方人先致了现代科学之知。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格物致知的学术途径被后世儒家过分的引入到社会道德伦理的层面,而忽视了对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的探索,使得中国的学术在社会科学方面畸形壮大,而自然科学被称为奇技淫巧,一直不被重视。最终倒致自然科学落后,以致国家全方位落后的局面。

我们可以用王阳明的例子来简单说明一下。王阳明从小读的是儒家经典。《大学》中的三纲八目,他当然是清楚明了的。因为从小抱定做圣人的远大理想,他当然是自觉的按照儒家修身的路径进行自我修养。于是,格物致知就成了他学术上的起手式。了解一点王阳明的人,都知道他“格竹子”的故事。

按照格物致知的路子。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竹子当然是可以研究的。研究竹子,当然也可以致知的。比如竹子的形状,特性,生长习性,以及它的功用,这一些,都不能不算是知。只是,这是自然科学知识。以儒家所推崇的圣人大禹来说,他之所以能成圣人,其修身之路,当然也应该从格物致知开始。他治水的经验不就是从观察和研究事物积累经验开始的吗?所以,大学中的格物,当然不排斥,或者说包括自然科学之知的。可是这一点,被后世儒家学者有意无意的忽略掉了。

王阳明“格竹子”几乎把自己格出病来,以失败而告终。王阳明为什么会失败,原因很简单。他格竹子的目的,不是为了自然科学之知,而是为了人间大道,为了寻找所谓的良知良能。为了这样的目的去格竹子,自然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不可能成功了。因此,王阳明便放弃了格具体之物这样的途径。当他在贵州龙场悟道的时候,他的眼中心中看到的不是某一具体的物,而是纷繁复杂的人情世故这个物,再加上自己从小所学的儒家理论,二间深度混和,在内心发酵,终于产生质就,形成新的学术理论体系。这就是以致良知为核心的“心学”。、

明白了这个例子,就很容易明白,儒学从孔子手上传下来,到《大学》《中庸》形成的时候,如果把它当成一种哲学的话,它的内涵中,既包括社会科学的内容,当然也不排斥自然科学。可是到宋明之后,儒家的知识分子实际上都成了道德家。而不是学者。包括王阳明在内,都是一样的。因此,后世儒爱的格物,格的是是良心和道德。也正是因为这种学识和眼界上的偏颇,使的儒家在明清之后走入死胡同,失去了与时俱进的自我发展能力。在民间之后被主流意识形太所抛弃。虽然如此,儒家文化中还是许多优秀的东西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格物致知,在今天也依然不过时。用句白话说,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七月流火140400643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是儒学和心学对万物的认知方法、过程和结果】

说起格物致知,不由得得说起两位大神,第一位大神就是朱熹,第二位大神就是阳明同学。

朱熹,格物致知的代表人物。格,就是对万物的认知,从各种方面进行认知。你能想到的,或者你暂时还想不到,通过研究也好,悟性也罢,说不定哪天又想到了,又想到了怎么办?继续“格”。直到那天格不动为止。

我滴个神,这那还有一个尽头?

读者不知道看出来没有?是不是跟科学的发展有点异曲同工的意思?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格物就是对万物的认知方法和认知过程。那么,结果是什么?

结果是致知。就是知道了,明白了。明白了什么?明白了万物到底是怎么回事。

问题又来了,知道了,明白了,又能怎样?

呵呵,没啥用。(笑)

当然有用,懂得了万物的道理,可以指导你的待人接物,生产生活,更好的过日子呗。


王阳明同学也是这么想的。他要成为圣人,从小就想成为圣人。于是,一天到晚,也是格来格去。

要说格物这个事儿,也是一个辛苦活,而且要有耐心和恒心,缺一不可。

后来,阳明同学格着格着,自己就觉得不对劲了。怎么不对劲了呢?

你再怎么格,不都是心里对万物的理解吗?那你为什么不直接格心?格心不是比格物更加的有效率?对,格心。

于是,阳明同学在格物这个事情上,与朱熹彻底分道扬镳了。

分道扬镳造成的结果是:阳明心学横空出世。

阳明心学认为,只有格心,方能知行合一。


其实,无论是格物也好,格心也罢,都是认识世界不同的流派,或者叫不同的方法和手段。

最重要的,是知行合一。但是,格是前提,你得先格明白了,才能够知行合一。


老祖宗的智慧


格物致知,是中国儒家的关于认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当然,从礼记中的论述,似乎格物致知还是一个关于道德修养的理论。格物致知,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好玩的国学先说一下结论,格物致知在中国哲学史上,曾经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在哲学史上,对格物致知的理解,起码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一种是通过对万事万物的探究和学习,从而获得对万事万物的认识,从而获得对世界对人生的理解。通俗点说,这其实就是一个学习而不断获得知识的过程。这里面的格,是来的意思。就是通过对万事万物的探究,让万事万物的理,来到自己的心中,从而获得知识。而儒家认为,道德修养要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的。要先有知识,然后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二种看法,其实与传统的儒家完全不同。有一些学者认为,世界是无穷无尽的,是认识不完的。正如庄子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这就是很傻的行为。

另外,中国文化中的道家与佛家,与儒家的人生观是不一样的。儒家强调过一种加法的生活,人要努力,要奉献,要实现个人的价值。而道家和佛家认为,人要过一种减法的生活,要尽量减少欲望,不被外界的万事万物所牵绊,所迷惑。所以你看庄子说了一句话,就能很好地解释这种减法的生活。他说,人要“物物而不物于物”,就是说你不能被物质的东西所限制,这样才能达到人生的逍遥。

在这种思想的逻辑下 ,格物致知又有了新的内涵。这里面的格,是删除去除抛弃的意思,就是说,只有抛弃对外物的依赖,抵制物质的欲望,才能达到致知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很显然是从道家和佛家的观点,去解释格物致知。当然,这种观点不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主流观点。

对格物致知的理论进行系统阐发的,要算是南宋的大理学家朱熹。之所以说是理学家,是因为程颐、朱熹他们都认为,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理,那么格物的对象就是万事万物,格物的目的就是穷理,穷理的目的就是致知。

关于格物与致知的关系,朱熹曾经做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朱熹说,格物就像是吃饭,而致知就像是吃饱。格物是致知的前提,致知是格物的结果。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发展下去,那么中国将会和西方文化一样,发展出强大的科学。问题是,中国的格物致知的理论,只是强调要从万事万物中寻扎社会的伦理规范。也就是说,格物是为了找到社会伦理和道德修养的途径。正如朱熹所说,格物是了解万事万物的“所当然”,而致知是了解万事万物的“所应然”,如果人能到全面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那么我们就能成为圣贤了。

那么问题来了。万事万物纷繁复杂,人怎么能够格的完呢?朱熹在逻辑上修补了这样的瑕疵。朱熹认为,虽然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理,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万事万物还存在一个共同的理,这就叫做“理一分殊”。因此,儒家的特别是朱熹的理学认为,人的知识是要不断积累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你要不停地努力,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从个别上升到整体,从特殊上升到一般,那么就能掌握万事万物的规律了。

但是,心学对此却不以为然。王阳明一开始就相信朱熹的格物致知,结果他对着竹子,格物了七天七夜,结果一无所得还病倒了。所以心学就认为,人的知识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的内心,你不需要去那么努力地学习,你只要回到自己的内心,发现你内心的声音,一切就能迎刃而解。这种认识论,又有点像禅宗的理论了。

理学的格物致知,强调的是渐进的努力,心学的格物致知,强调是顿悟,这就像是一个是努力的孩子,一个是天分极高的孩子,他们对知识的获取途径和方式不同,最终都能达到致知的境界。


好玩的国学


这个问题,且听我慢慢道来: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



原文为“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用现代文解释为: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


再看字词本意,“格”:推究;“致”:求得。“格物致知”就是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





它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概念,属于《礼记·大学》“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前两目。



《大学》“八目”是儒家对于读书人,从修身、学习,到实现政治抱负的具体指导。尤其宋代以后,“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命题来源,因此,这“八目”就更被读书人挂在笔端口头了。


但《大学》的全文里,只提到一次“格物致知“,在其后并没有做出任何解释。在其他先秦古籍中,也看不到与“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有关的意涵,因此,“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成了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历代至今,对于它的各种版本的解释,不下上百种,至今仍无定论。




明清到现代,最权威的解释,是宋代理学家的阐释。北宋的的程颢认为:“格,至也,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因此将之解释为:“穷究事物道理,知性不受外物牵役”。


他的弟弟、同为北宋理学奠基人程颐,则解释为“穷究事物道理,致使自心知通天理”。


南宋的朱熹,在吸收程氏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即“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


朱熹的《四书集注》在元朝中叶,被官方采用,作为科举取士的应试准则,后来明太祖朱元璋,也独尊朱熹学说为《四书》唯一官方思想权威,所以,朱熹学说便成为元、明、清时代,在科举考试中的官方观点。也因此,朱熹在“格物致知”上的观点,也就成为后世普遍流行观点。


理学,是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又称道学。


究其缘起,自唐代起,在“儒释道”三家学说并争的过程中,儒家学说,因为只以政治位理为务,缺乏自己的宇宙观与心性论,日渐处于劣势。


为对抗佛、道,儒学学说在吸收了佛、道义理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宇宙观和心性论,形成理学。


理学,产生于北宋,兴盛于南宋、元、明时代,直到清中叶,影响才略微小点。


理学,主要有两大派别,分别是以“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


以“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属于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哲学。


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属于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



所以,“格物致知”,格的“物”,是参透事物的本质,致的“知“,是掌握知识本源。


我是有书幸运馨,欢迎继续关注!如果您有什么看法,请留言讨论。


有书幸运馨


哈哈,你这问题,恰恰问到了皮毛,所以回答就容易些:物,乃我们所见所闻的万事万物;知,乃我们依照各自的悟性对万事万物之间关系的发现。——但是:

格物致知,暂且按照传统因果关系的观点来看,核心在“格”,格物是致知的前提,知是格物的后果。

人类更为完整的认知过程,还要包括接下来的——知是格物的前提,格物是知的后果,完成这样一个循环,才算完成了整个认知过程。大部分情况下,这个过程是循环往复的。

格,是具有最伟大意义的人类认知的方法论。是有着最为深刻华夏烙印的思想武器。

简单说一下吧:

2=1+1,是最简单最原始最基本的格;

赤橙黄绿青蓝紫,是七个格;

梁山好汉们,是108个格;

全部化学元素的元素周期表,是118个格;

界门纲目科属种,是7个格;

………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是古希腊思想家认识物质的格;

马克斯·普朗克的量子,是微观世界物质粒子的格;……

区隔眼前的世界,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开始,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全过程。


郭城3点14壹伍玖


一问百答,各抒己见,谈不上赐教,不喷足矣。我先分解这个成语的每个词,格,不同的或全部的。物,自然中万事万物。致,相同的。知,事物内在的本质,道理或本性。把分解连起来,应是,全部不同的事物,内在实质是相同的道理。格的是自然万物,致的是宇宙真知。对这个词语的解释,我也不是完全来源于这个词的表面,是来于这两个方面。第一,主要是源于我本人对宇宙自然的彻悟,外表看似五花八门的宇宙自然,其实只有我一个常恒真身。第二,树有根,事有因,中华文华源于盘古,从没有图文的神话,到伏羲的先天八卦太极图,再至道教始祖广成子一诗中说:吾道了然成一贯,不明一字最艰辛。后来文王的《易经》中说:出门见一人吉。老子的《道德经》中说:道之为物。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庄子的《大宗师》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莲花生大士的《莲花生大士文集》中说:千万别自我欺骗而盲目度日。王阳明的《大学问》中说:万物即我心,我心即万物。六祖慧能的《坛经》中说:自性化万物,一生万物生。所有这些伟大的先哲们留下的学说,其大义都证明宇宙自然是一个永恒大生命化现的。所以,我因此认为,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所有不同的事物,其内在是相同的道理。

大王原作:

格式不一本相同,

物质自然一生命。

致于虚极物并作,

知者不言无无明。


大王2639


格物致知之说应该出于曾子的《大学》,在开篇就提出来了的,原文是翻来覆去反复进行的,目的是加强,是重点记住:“……欲诚……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至与致通假)。

格物致知就这样慢慢成了上文意思的缩略语。关于格物致知,历朝历代的学者达人注解很多,已成定式,这里只简单说说这四个字的本义。

格字从木从各,本义是对木头进行加工,使其规范,符合我们的要求。引申义就多了,比如纠正,限制等等,格物的格,更“引申”了,作分析,研究,推理讲。

物,不是简单的物件,而是指万事万物,一头牛一棵树是物,一条河也是物,一本书一句话一个观点也在这个“物”的范畴。格物的物字,可以是形象的,也包含了抽象的。

致,就是至,汉字是一步步发展的,至字先有,致字后出现。至是达到的意思,至字加了反文旁后,意义又丰富些了,比如致礼,致敬,致函都含有“给”的意思,却很文质彬彬。当然了,有给,就有收,于是致知的致,就有了达到,收到,获得的意思。

知,可以理解为知识,也可以理解为智慧。知和智古代是完全通假的,知字先出现,智字是后造出来的。同样的道理,智慧,是知识的升华。

弄清楚了四个字的本义,格物致知的意思也就明确了,即推究事物与现象的道理,得到知识与智慧。当然了,不要搞歪了,不要在坑蒙拐骗,不要在勾引人家的妻女上拼命研究实践,那叫负能量,多行不义必自毙,所以《大学》特别强调格物致知的链条应该是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习惯上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非云非鹤801


【1】“物”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2】“知”为自心真性。

【3】通过观察和分辨六尘,从而反观自心真性,达到内观自心,心无自心;外观自形,形无自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的境界,并常能安住在这种境界,就名为得道。

【4】要得道,心要极清静。何谓清静?心有对立认知却无对立的情感执着,于一切境界不生恐怖,比如到乱葬岗过夜,心都没有一点恐怖。要达到超脱对立情感的执着和恐怖,就得多行善,多修德。否则,内心深处总会有一丝恐惧执念,就会有身体和精神的崩溃,必为六尘所转,魔障所困,业力所牵,不能得道。自古有欲成仙者须“三千功圆,八百德满”的说法。也就是说,如果要得道,却不做多善事好事,那就是妄想。

【5】对于专有名词或术语就不一一叙述,请发挥你的联想能力去理解。

【6】在此略表愚见,与大家分享,欢迎关注学习,点赞支持,留言探讨,转发推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