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蔓延时期,个人隐瞒病史实情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是否要受到法律惩罚?

日月诗词社


这个毫无疑问的,任何过错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伤害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当前,新型冠状肺炎正在肆虐,全国都在紧张,有条不紊地开展着疫情防控工作,为此,全国人民大部分人都严格按照当地的防控措施,自觉的待在家里,避免去公共场所,只有减少人员流动才能有效的切断病毒的传染途径。这也是很多省市延迟复工的的主要原因。

隐瞒病情

有的人明知自己已经感染,却不去医院,或者将自己隔离在家,隐瞒不报,首先就是对自己的极不负责任。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乙类传染病,病毒的致死率并不高,是可以治愈的,如果自己感染了,就觉得没有希望,自暴自弃。那就实在不应该了。新冠肺炎之所以受到重视,并不是因为它的毒性,而是它的传播性和潜伏期特别长,因为不好预防,所以传播的会更快,所以如果自己感染了千万要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而且国家为了防控疫情,目前就诊的所有费用都是免费的,所以真的没有必要隐瞒病情。

故意传播

隐瞒病情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安心在家,自行隔离,以侥幸心理觉得自己会自然康复,另一种就是心态崩溃,甚至扭曲想以此来报复社会的人,第二种人是非常危险的。有了报复心理之后,就会故意将将病毒传染给他人,比如不加任何防护的去公共场所,通过打喷嚏、吐痰,咳嗽等不卫生的行为将病毒散发出去,已经对公众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何况传播出去后的被传染的人会进一步传播给别人,这样就导致被传播的人数呈指数级的增长。

法律惩戒

刑法中有个罪名叫“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这个罪名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比如醉驾就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指使用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危险性相当的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因为行为本身携带有传染性病毒,对社会构成潜在的危险性,一旦行为人不加防护的肆意传播病毒就涉嫌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根据当前刑法的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由此可见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的刑罚是死刑,已经给是最严厉的刑罚了。因此,如果感染新型肺炎的话,千万不要隐瞒不报,更不能故意散播病毒传染别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就是及时就医治疗。


稀不拉叽


这个问题刚好是我昨天写过的一篇文章里谈过的。在疫情蔓延时期,个人有意或者无意隐瞒自己最近的武汉旅居史或者类传染病史,造成有疫情蔓延的危险或者疫情已经蔓延扩散的,不仅承担法律责任,严重者还要涉及刑事责任。


综合这几天因为刻意隐瞒病史病情被拘留、罚款到最后被立案侦查者的报道,他们之间的行为都具有以下特征:

1.在当地已经发布疫情防控相关规定之后,依旧在医院就诊时隐瞒从疫情发生地来医院的事实;

2.在隐瞒自身病情及武汉旅居史的状况下依旧与不特定的多人接触;

3.隐瞒自身病情及武汉旅居史的状况下,自己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随意外出......

他们的行为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在疫情蔓延,全民战疫的大环境下,更是对于公共安全的不负责,对此,《刑法》有专门的罪名严惩这些不顾大局,危及大众人身安全的行为: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本罪的主观状态是故意,即刻意隐瞒。本罪的成立,只要求隐瞒自身情况不报可能会造成疫情传播的风险,不要求真正造成疫情传播,因为到时再处理已经悔之晚矣。

《刑法》规定,犯本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不过对部分病患者以涉嫌该罪立案侦查,全是在患者明知自己具有疫情隐患的疾病,且对其劝诫无果或者情况危急,必须以儆效尤的情况下实施的,体现了《刑法》保护社会利益的终极性。

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本罪主观上为过失,而且必须得是现实造成疫情传播、扩散的结果时本罪才能成立。

《刑法》规定,犯本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以该罪立案侦查,患者一般不知道自己时病毒感染者或者是类似患者,但是心存侥幸,不听劝阻,不遵守相关的隔离规定,接触其他的多数人,出门不做防护措施,对当地的疫情防控公告置若罔闻,最终导致他人感染,疫情传播。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行为人故意违反疫情防控的规定,在被医疗人员或者其他防控人员询问检测时,隐瞒不报武汉旅居史或者隐患病情,不配合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本罪相关法条如下: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四)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因此,作为普通居民的一份子,我们要做的是积极配合医疗机构工作,不给国家添麻烦,对自己负责,对亲人负责,更对我们所有的人民负责。

最后,向一线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致敬,你们辛苦了!!

日常更新法律小短文,欢迎评论加关注!!


廌法驿站


《刑法》第三百三十条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中条件之一的第(四)项为“拒绝执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四十九条的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引起甲类或者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四)拒绝执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

"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是指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报经国务院批准公布实施的其他需要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2020年第1号)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黄华社会保险实践者


在全国上下共同抗疫情,对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人人有责,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大家共同参与。

目前对对走亲访友,外地人员,必须靠告诉登记人员信息,不隐瞒,不漏报,不参加聚集活动,停止一切宗教法事活动……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将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处理。

如发现与病毒有关情况,请大家主动报告你所在地的社区或政府……











平安1134256707





大美西域胡杨57312731


大家好,我是江城子夜。很高兴能够回答您的问题。看到这个问题内心又十分气愤。可以十分肯定的告诉您隐瞒病史实情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一定会受到法律惩罚。

我说的是瞒报、谎报疫情,不但会延误治疗、还会增加密切接触亲友的感染风险,更让全力救治患者的医护人员暴露在危险之中。 本是病毒的受害者,却也成为了疫情的加害人。一人侥幸大家遭殃,这样做太损人不利己,还触犯了疫情防控的法律法规。





我们吉林已经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来防控疫情,我们都深知疫情就好像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其实战胜疫情,就是与病魔较量的终极目标,消灭患者体内隐匿的“病魔”,需要科学的医疗办法,而消灭瞒报、谎报疫情者的“心魔”,则需要强有力的法律手段!
最后在这里我想给大家做个提醒:我们要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积极配合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不要聚集,减少外出,就诊即要如实介绍自己的居住史、旅行史、接触史,如有隐瞒,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哦。让我们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江城子夜


正月初四起我们就开始协助社区入户调查疫区返乡人员,同样遇到过瞒报的人。明明为他好反而不领情,态度还十分恶劣。所以,窃以为这种人不是肺有病而是脑子有病,应该去精神病院。当然,如果监狱里有精神病院的话,去那里就更保险。[发怒][发怒][发怒][发怒]


老娘胡说


由于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威胁,因此,我国法律规定,我国公民具有配合疾病防控机构、医疗机构进行传染病调查、检验、采样和隔离治疗的义务。任何人不得拒绝履行此义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进行传染病筛查或隔离治疗,否则,将依法追究民事或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规定了“危害公共安全罪”,凡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不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均可触犯该罪名。鼠疫、霍乱、非典等严重传染病感染者,若拒不配合疾病防控机构、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故意隐瞒或刻意逃离隔离,并在公共空间活动的,就可能将自身携带的病菌、病毒散播在空气、水、排泄物及接触到的一切物体中,给不特定人群造成安全威胁,构成危害公共安全。

由于传染病病原体感染扩散后,感染的人群数量无法估计,疫情爆发的时期无法预计,给社会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因此,在定罪方面,不以是否造成严重后果为参考,只要是有故意隐瞒、传播等行为存在的,就可认定为危害公共安全。

拒不配合隔离治疗危害公众安全的,最轻也要3年徒刑

在量刑方面,危害公众安全罪根据犯罪后果不同有所区分。故意传播法定严重传染病,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这里的故意,可以理解为,明知自己为传染病感染者,仍然拒不报告、拒不接受隔离治疗,携带传染病病原体出入公共场所的。比如,已经出现了患病的典型特征,仍然拒不上报,或已经确诊为感染者,却不愿积极配合隔离治疗,偷偷逃跑的。

如果已经染病,自己却不知晓,过失导致严重传染病传播的,为过失危害公众安全,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这点体现了法律的从宽原则,法律的本质在于引导人们正确行为处事,若本身不存在传播的故意,所承受的处罚也相对较轻。

刑罚本身不是目的,法律真正的目的在于抑制病情传播蔓延,保护更多无辜生命的健康和安全。如果已经不幸被疫情感染,必须要及时上报,并配合就医治疗。有些时候,尽管人类的医疗水平当前尚无法战胜病毒,但众志成城必有成功之日。一味地带病逃避、躲避,最后只能是害人害己。

请反问,医生尚且无法搞定的,作为不是医生的患者,难道可以自行搞定吗?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生活法学家

感谢关注、评论、转发、收藏、点赞。遇到法律问题,欢迎进入主页私信或留言咨询。



生活法学家


隐瞒病史,解释一下,首先是他明知自己已经感染或者有感染的可能,并且明知隐瞒有可能导致他人遭受感染,在这种前提下,如果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故意犯罪或者过失犯罪,都是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西安律师李博星


犯罪构成条件

主体:传染人

客体:公共安全

主观:故意

客观:造成传染蔓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