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者如何预防肝癌?

姜胃志


把那些异常的指标通过治疗恢复正常,然后保持下去,那么乙肝患者患肝癌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乙肝患者最重要的就是定期复查,听医生的话该治疗就治疗,不用治疗就在生活中注意保肝。这是每一个乙肝患者都应该做到的最正确最积极的态度。


并不是每个乙肝患者都发展成肝癌,如果积极做好预防,那么就不会成为那个不幸的人。所以乙肝患者应该知道哪些是导致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然后想方设法避开这些危险因素,这样罹患肝癌的概率就降低了。

乙肝患者发展成肝癌的危险因素有:男性,40岁以上,有肝癌家族史,肝功能异常,HBVDNA阳性,肥胖,酗酒,劳累,熬夜,营养不良等等。——乙肝患者如果把上面这些危险因素尽量避免,那么患肝癌的概率就会降低。


有些危险因素与生俱来改变不了,有些是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达到消除的目的,有些需要规范治疗得到恢复。所以乙肝患者应该定期复查,定期与医生交流,医生会指导你去掉那些危险因素,远离肝癌困扰。

生活中需要做什么?——定期复查,规范治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努力做到不酗酒,熬夜,劳累,不吃伤肝药,不要太肥胖等等。


百姓体育


一、什么叫乙肝病毒感染者?

从来没有正规注射“乙肝疫苗”,机体尚未具有“乙肝免疫抵抗能力”者,通过输血、针刺、性交、胎盘产道等等途径,感染上“乙型肝炎病毒”,并经过或长或短时间的,无症状隐匿期,发展成临床“乙肝”患者。


二、乙肝病毒感染者,有哪些临床表现?

1、少部分患者,感染乙肝病毒时间短、携带乙肝病毒载量少,导致临床症状不明显,长期处于隐匿期,甚至终生不发病。该类患者以休息、观察、预防为主。

2、大部分患者,感染乙肝病毒时间长、携带乙肝病毒载量多,加上身体素质差、免疫能力弱,或被外界因素刺激激活(如长期大量饮酒、抗痨药物副作用),短时间内,出现“乙肝”疾病症状和体征。如乏力、纳差、尿黄、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发热、畏寒、出血等等症状,及巩膜黄染、皮肤蜡黄、肝掌、蜘蛛痣等等体征。并且,体现出肝功能、凝血功能、胆碱酯酶异常,乙肝DNA增高,甲胎蛋白增高,B超提示肝硬化、腹水,甚至CT提示肝内占位等等。


三、乙肝病毒感染者,存在哪些并发症?

1)、病毒性肝炎 乙型 慢性(轻、中、重度)

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肝脏B超、乙肝DNA等确诊

2)、肝炎肝硬化 乙型 肝功能代偿期

结合肝脏B超、CT,或肝纤维化指标,有条件的,可以考虑行肝穿刺确诊

3)、肝炎肝硬化 乙型 肝功能失代偿期 并腹水、腹膜炎、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等

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肝脏B超、CT等确诊

4)、急慢性重症肝炎

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肝脏B超(提示腹水、肝脏缩小)等确诊

5)、原发性肝癌

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肝脏B超、CT,特别是AFP定量持续增高等确诊


四、乙肝病毒感染者,如何预防肝癌?

乙肝病毒感染者,大约有30~50%可能性,最终发展成原发性肝癌。特别是家族中,有乙肝、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病史的,发展成原发性肝癌比例更高。

所以,积极预防至关重要。

1)、平和心态、合理膳食、劳逸结合、戒烟戒酒等等

2)、定期检查,如肝功能、凝血全套、胆碱酯酶、甲胎蛋白、乙肝DNA、肝脏B超、CT等等

3)、科学诊疗、祛除病根,如积极的、长期的,进行抗乙肝病毒转阴治疗,抗乙肝肝纤维化治疗等等。


杜空


感染了乙肝病毒的人发展为肝癌之前,通常会先有一个肝纤维化的过程,下面问上医主要给您讲讲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如何预防肝纤维化。


乙肝病毒携带者如何预防肝纤维化?

乙肝病毒携带者预防肝纤维化通常是从定期检查(一旦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治疗)和生活调理(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两个方面做预防。

1.要做的检查

(1)肝功能检查

  • 检查频次是:1年内随访3次以上,每次至少间隔3个月;
  • 正常的检查结果是: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乙肝病毒DNA低于检测下限,谷草和谷丙转氨酶均在正常范围。

(2)腹部B超

肝脏的正常B超表现为:肝脏表面光滑,边缘呈锐角,内部回声为细光点,分布均匀,肝内管道显示清晰。若有不符合的地方,需要咨询肝病专科医生。

2.生活调理

(1)饮食:提倡优质蛋白、低脂饮食,增加鱼虾、豆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新鲜果蔬(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禁酒,限制含铁的食物的摄入(红色肉类、蛋黄和动物肝脏),食用无盐或少盐食品。

(2)控制情绪:情绪低落、沮丧或暴怒、激动都会对肝脏的机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应该以一颗平和的心面对生活。

(3)锻炼身体:适量运动,但避免长时间或剧烈运动。每周做150分钟的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做保健操、太极拳、气功等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

3.避免服用肝毒性药物

要应慎用或忌用一些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西药如异烟肼、巴比妥类、抗生素、甲基多巴等,中药如双黄连、雷公藤、何首乌等。不吃成分不明的中药。


慢性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纤维化?

慢性乙肝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首先要通过机体调节或抗病毒治疗控制病情,如果出现纤维化,还需要保肝治疗。

1.机体调节

机体调节法主要是通过注射干扰素来激发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彻底清除病毒。干扰素包括一般干扰素(每隔一天注射一次)和长效干扰素(每周注射一次)两类。这种治疗方法的优点是治疗成果不易反复,缺点是价格昂贵,而且是否有效取决于自身的身体状况。

抗病毒治疗通过用抗病药物抑制体内病毒的复制,从而控制病情。目前用于乙肝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苷类药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替诺福韦这五种。这种治疗方法的优点是能有效控制病情,缺点是治疗后容易复发。

3.护肝降酶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可以应用强力宁(强力新)、甘利欣为甘草酸二胺、肝炎灵、门冬氨酸钾镁、马洛替酯等药物来护肝降酶。

4.其他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来说,除了上述三个方面的治疗,也同乙肝病毒携带者一样,需要定期检查及生活调理及避免服用肝毒性药物。

不同的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要在治疗结束后前三个月每月检查1次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及乙肝病毒DNA;之后每3个月检测一次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及乙肝病毒DNA,至少随访1年时间,以便及时发现肝炎复发及肝脏功能恶化。




前两天接诊了一个病人,主因“上腹胀2月余,皮肤黏膜黄染1月,腹围增大1周尿色加深1周”入院,既往有乙肝病史,近半年停用抗病毒药物。入院查转氨酶、胆红素均升高,HBV DNA9.3X10^5IU/ml(规律服用抗病毒药物时HBV DNA2.67X10^3IU/ml),经保肝、降酶、对症支持治疗一周后,转氨酶可见下降,胆红素确无明显变化,查肿瘤标志物示:AFP、CA125等升高。最后进一步完善增强CT肝癌可疑。最后病人家属放弃治疗,一家之主就这样倒下了,一个家庭就这样破碎了,很是令人惋惜。

目前我国乙肝患者不在少数,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我们应当重视乙肝的治疗,预防肝癌的发生。反思这个病人,或许正是错误的停用抗病毒药物导致肝炎病毒的大量复制,严重的损害肝功能,最终导致肝癌的发生。

首先从最基本的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健康饮食。要戒烟,戒酒。我们都知道吸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而酒精的代谢产物则对肝脏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能影响肝脏的代谢及解毒作用。不吃霉变食物,少吃油炸食品。增加水果、蔬菜以及膳食纤维的摄入。养成规律作息的好习惯,多多锻炼身体,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持愉悦的心情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已明确是乙肝患者,符合抗病毒指证时,规律的抗病毒治疗是至关重要的,能有效的阻断肝病的进展。

最后,无论有无症状,一定要定期去医院复查监测。监测的指标有很多,最简单的是每个月都能去医院查个肝功、AFP,2-3个月能查个腹部彩超,一旦发现可以病变,应尽早完善CT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本期答主:金倩,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生命召集令


段医生讲科普☞带你一起涨知识!

乙肝患者预防肝癌的发生,根本措施——避免肝脏持续损伤。



乙肝是导致肝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乙肝引起的肝脏损伤是导致肝硬化的基础,90%肝癌是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肝炎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


乙肝感染者预防肝癌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对于达到抗病毒治疗条件的乙肝患者规范抗病毒治疗——是预防乙肝发展为肝癌的关键。

肝癌发生与乙肝病毒定量水平密切有关:高病毒水平发展到肝癌所需要的时间要短于低病水平的患者,抗病毒治疗能降低肝癌的发生率。

(1)转氨酶升高≥ 正常上限的2倍,若乙肝e抗原阳性患者,病毒定量≥ 20 000 IU/mL;或乙肝e抗原阴性患者,病毒定量≥ 2000 IU/ml,开始抗病毒治疗。

(2)若转氨酶和病毒定量异常,但达不到上述的标准,但是肝纤维化明显,也考虑抗病毒治疗。转氨酶正常,但年龄>30岁,伴有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开始抗病毒治疗。

(3)肝硬化患者,无论转氨酶和乙肝e抗原情况,均建议积极抗病毒治疗。

二、定期复查

(1)乙肝患者需定期复查乙肝病情:肝功、病毒定量等。

(2)肝癌的筛查:建议高危患者(慢性肝炎、肝硬化、高领、)每6个月复查彩超和甲胎蛋白,根据病情适当缩短或延长复查时间。

早期肝癌的治疗后5年生存率超过70%,晚期则低于10%。因此强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三、避免其他伤肝因素

戒酒、不滥用药物、低盐低脂饮食、适当锻炼、少吃油炸油煎等食品等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其他因素引起肝脏损伤。

保护肝脏,就是享受健康!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段医生答疑在线


乙肝病毒感染者预防肝癌的有效方法是尽快抗病毒治疗。

即使已经发展到了肝硬化,抗病毒治疗仍是有效的。

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拉米夫定、恩替卡韦、 替诺福韦等。

抗病毒治疗有少数人可以治愈,尽管治愈率极低,但只要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就能预防肝癌。

同时要避免应用损坏肝脏的药物,一定要戒酒,戒烟。

适度的锻炼,合理饮食,心情愉悦,保持良好的抵抗力。

定期进行肝脏的B超检查,肝功能,DNA,肿瘤标志物等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定期进行肝脏的B超检查,肝功能,DNA,肿瘤标志物等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齐新颖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ac3e545c719bd395303f3586dcd3dfa2\

百科名医


中国有93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有7300万为乙肝病毒携带,2000万为乙肝患者。

乙肝病毒携带的意思是体内有乙肝病毒,但暂时乙肝病毒与人类和平共处。这部分感染者暂不需治疗,但要定期复查,更要戒烟戒酒。一旦发现乙肝病毒有进一步侵略,则要进行正规抗病毒治疗。

而乙肝病毒患者首先得进行抗病毒治疗,遏制乙肝病毒在体内继续复制繁殖,不让病毒扩散恶化,并定期复查。抗病毒治疗有两种:一种是打抗病毒干扰素,疗程短但价格贵,而且有个弊端就是会掉头发,国产干扰素和进口的价格也很大区别。还有一种是口服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等。国产和进口价格差异大,但有实验证明国产的疗效不比进口的差多少,而且价格便宜,有利于国人的治疗需求,缺点是需要长期服药。有少部分人可以达到治愈效果,但毕竟是很少数,所以要做好长期治疗的准备。

而乙肝患者除了抗病毒遏制之外,还要定期复查肝功能等指标。并且要戒烟戒酒,特别是戒酒!大家都知道酒伤肝,酒精是肝的克星,所以对于乙肝患者来说,不要碰酒!

当乙肝病毒遏制不恶化,那么发生肝硬化、肝癌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哔哔虾


首先乙肝病毒感染者(单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每半年进行肝功和乙肝两对半的检测,防治成为慢性乙肝迁延型或活动型患者。二是慢性乙肝迁延型或活动型患者按专业医生要求进行抗病毒治疗,定期复查,防治成为肝硬化。三是如有肝硬化也要进行抗纤维化治疗,减缓硬化进程。四是加强营养,定期进行甲胎蛋白检测。


孙建业


因为某人的去世,晚期肝癌不幸成为全球华人的近期热门话题💀💀💀

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者来说,预防肝癌是终生要做的一件事情啊。因为现在还没有根治乙肝的药物,而且有乙肝病毒感染的人比普通人发生肝癌的几率高很多。

那么,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者来说,如何做才能“预防”肝癌呢?

首先,针对乙肝,要定期检查。如果发现肝炎发作的苗头,就应该及时开始抗病毒治疗。只有有效控制乙肝发作,才可以保证不出现肝硬化,而肝硬化病人是肝癌的高发人群。

另外,乙肝病毒也有致癌作用,所以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者,还需要每半年复查一次肝胆脾超声和甲胎蛋白。

这两个检查项目是用来监测肝癌的。因为再好的预防,也不能保证所有的乙肝病人都不得肝癌,所以退而求其次,我们希望能够尽早发现肝癌。因为,直径小于3厘米的肝癌是可以通过外科手术达到根治的。而一旦肝癌直径超过5厘米,或者在不同部位长多个肝癌的话,即使做了手术,也很可能要复发。所以,早发现是肝癌病人能不能长期存活的关键。

现在监测肝癌的最有效措施就是抽血查甲胎蛋白+肝脏超声,这两种检查一起做,可以检查到80%左右的小肝癌。

为什么要求,每半年查一次呢?因为研究发现,肝癌体积倍增的时间是半年,也就是说从1厘米长到2厘米,需要半年。所以,每半年检查一次就足够发现3厘米以内的小肝癌了。但这个前提是超声科的医生要靠谱啊😎😎😎

除了乙肝病毒以外,现在已知的可以诱发肝癌的因素还有饮酒、肥胖、黄曲霉菌毒素。因此 ,乙肝病人还应该戒酒、减肥、避免吃发霉的食物,这样做就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发生肝癌的风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