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一些大学生不想去国企上班了?

一帆风顺顺顺利利


不想去国企上班的,大多是进不去吧。

现在想去国企上班的还是很多的,就像一年比一年考公务员人数要多一样。

即便不是一线城市,单位性质很好的公务员,大家也还是挤破了头。

01

想去国企的是多数,只是能进去的是少数

现在一说国企,就吐槽没发展、只适合养老等等,但说这些话的,多半自己并不在体制里面。

也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

在体制内的,就没怎么看到吐槽的。就算吐槽,也没见他们出来过。也就是耍耍嘴皮子而已。

一有国企招聘,很多人还是挤破了头想进去。

原因也很简单,国企工作稳定、薪资福利待遇不错,这两点就很吸引人了。

再加上现在就业环境如此之差,35岁甚至成为了每一个职场人的心结。

对比之下,只要不是自己想出来,不犯大错,做到退休压根不用担心这些问题。这些难道不让人羡慕?

02

国企不是没有发展前途,而是大多数人自己没有那种能力

有人说在国企没前途,这点我不苟同。但同时我想问一个问题:国企管理哪里来的?

所以,即便国企,一样会有领导干部,一样有发展前途。这和外面没什么区别。

不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领导岗就那么多,能坐上去的人,就只有那么些。

如果自己真有本事,一样可以在国企里混得风生水起。

但大家觉得国企不好晋升,外面更容易,并不是外面公司更容易,而是当自己在一家公司没有上升的时候,会通过跳槽在其他公司找到合适的岗位。

这么一想,如果只是把国企当作一个普通的公司,觉得没发展空间,再跳槽到其他企业去,也是一样的效果。

只是大家进去了之后,适应了那种环境,就不是很愿意再出来重新拼了。所以不是国企多坏,而是自己变了多少。

03

确实有些人不愿意去国企,每个人的选择总归有些不一样的地方

当然了,肯定有人不想去国企。这些选择都在个人,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如果你已经知道自己不适应国企那种环境,或者明知在外面有更好的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现实利益,那为什么还要去国企。

所以,选择这件事,完全看个人。要是能有好的发展,不去国企一样。

要是觉得自己在国企是更好的选择,那就去国企。关键是,真不是每个人想去国企就能去国企的。它的门槛还是挺高的。

你要是不去国企,那就无所谓,但要说想去,那先过了这个门槛再说吧。

我是 ,管理咨询公司COO,头条等多平台签约作者,擅长职业规划与心理辅导,首本书《从零开始学招聘》已全网上架。欢迎关注!为您解惑!

次等大叔


我室友,大学毕业靠着手上那点微薄的关系进了一家国企,结果进去工作了四个月就受不了辞职了,聚餐的时候一个劲地向我们抱怨,拿钱最少干活最多,拼关系拼不过别人,做人情自己刚毕业又没钱,一直被别人欺负。

事情是这样的,她部门有个员工离职了,于是就重新招了一个30多岁的大姐和我室友,那时候我室友还没正式毕业,属于实习。这位大姐之前因为生小孩一直在家照顾孩子,好多年没上班了,一开始两个人关系挺好的,一起进来的,大姐因为好多年没上班,什么都不会,基础的办公软件都不大会用,总是跑过来问我室友这这这怎么做,我室友有也很热心,她问什么都很耐心地教她,很体谅也很佩服大姐重新工作的勇气,就格外帮助她一点,慢慢的熟悉了工作,室友手头的事也多起来了,很多不是她本职工作的事她也需要做,领导指示,不得不听呀,然而大姐才不会因为她忙就自己想办法解决自己的困,反而觉得领导能叫她做自己为什么不可以,于是就开始来戏精一样的表演,XX,这个东西我试了很多次都不行,我这边还有其他事情,这个你帮我处理一下吧。一开始室友会跟她说你再用什么办法试试,本身就是一些简单的文职工作,无非就是做做表格,统计之类的。大姐就不开心了,演变为后来的XX,这个东西你做一下,我不会,我还有其他事。因为他们工作内容都是一样的,全靠他们自己分工,渐渐地我室友就承担了他们两的所有工作,一旦做不完领导也只会职责我室友,室友不服气,就跑去找领导理论,后来才知道这个大姐是另外一个领导的亲戚,室友一气之下离职了,离职之后这个大姐还总是发文件过来让我室友帮忙做一下,卖惨,说他儿子今天发烧啦,可是这个文件她今天要处理完,很重要的文件。时不时还过来跟我室友抱怨说我室友不应该离职弄得她现在工作那么多,装作一副不知道我室友为什么离职的样子。


许今呀


效益好的国企进不去,效益差的国企没人来。我毕业了通过关系在一家央企干了六年劳务工,最后被清退了。干到副科待遇,全年六万多一点。干的是工程监理,行政班。周末还有法定节假日正常休。交五险。法定节假日值班三倍工资。有年终奖。总之待遇还不错吧,正式工一年十万以上,福利待遇更好。转正几乎没有可能,要非常硬的关系还得30万。清退了以后,现在加入一家省级国企,正式工。待遇和之前的单位差不多。但是各种不受法律保护,两个月只能休七天。吃住都比较差。入职体检什么的都不给报销。二建执业资格也没任何补助。效益不好的时候工资发不开社保交不了。唉,国企老职工都是快退休的老头,天天在你跟前倚老卖老。年轻的来得早的也有干到项目经理的。慢慢混吧,主要是学习现场施工经验,还要考一建,造价工程师。考到了就该走了。


X


为什么现在的一些大学生不想去国企上班了?

观点有点片面了吧。

  • 我80后,我们毕业是2012年,当时也想进大公司,工作稳定,有明确的休息时间,一般的本科文凭,还很难进入国企,后面自己找了小公司,上班,有了工作经验,和朋友的引荐16年进入的国企。

  • 现在大学生遍地跑的社会,很多公司的招聘门槛也在逐渐提升,最低要求都必须全日制本科,甚至一些岗位必须硕士研究生等等,让很多刚刚毕业的又无经验的大学生,望而却步。所以我认为不是不想进入国企,而是门槛有些偏高,不怎么容易进。

  • 还是介绍下自己进入国企的感受吧。16后进入国企后,工资不高不低,没有很好的关系,外派到离家远的项目,工资暂时也不会有很大的涨幅空间,有五险一金,后面利用空闲考证,因为时间是很多的,我外派项目做安全员,17年考证后,18年,我毅然放弃国企,因为证钱补贴少,想找离家近的工作。因为有了前面的国企工作经验,对我下份工作寻找也更容易。

总之,现在的文凭都已经普遍偏高,在其他因素不影响的情况下,多去提升自己的学历,为以后走向公司更高的职位做准备,能够进国企一定得去争取,既然是国企肯定有他的优势,也可以作为自己比较好的工作履历。


天天开心cg


现在想进国企的人都挤破头了,如果说不想进国企,要么是想出国,要么是去家族企业工作,要么就是进不去找个台阶下。

国企不仅待遇比私企好,而且对儿女的上学都有很大好处,退休后养老金和福利也比私企好。



我妹妹在国企上班,我的小侄女就是在企业自己的的幼儿园里上,吃的好睡的好,老师教的也好。上学也有优势,总能上到好的学校。 待遇方面,比私企平均待遇高很多。工资高,还有五险一金,双休,节假日,年假,产假,一个都不少。我妹妹过节时单位还会给购物卡,也有一两千块。生病住院了,单位也会给慰问金,派员工来慰问。这些加起来都是不小的数字。而且在国企里退休下来,退休金也会高很多,医院报销比例也高。



相比私企待遇少一些,给的假期也会少一些,除非是很正规的大企业。



当然,像互联网这种朝阳企业也挣的很多,但竞争也激烈,要想挣的多就加班,很多互联网企业都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

所以,不想去国企,你觉得是为啥呢?


淡墨染清秋


这么说吧,我同学很多大学毕业在外创的,现在都很后悔没进国企。我所在的是一家军工企业,我爷,父亲,我三代军工人。工厂招工工厂子弟优先,同学很多考上大学后在外闯,最后有些回来还是进了企业,有些没有回来。差不多二十年过去了,在外面闯出名堂的少数几个,大多碌碌无为,很后悔没进。


大鹏展翅云飞扬GO


父母总是期盼儿女毕业能在城里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可以不用大富大贵,只想安安稳稳,娶妻生子,衣食无忧。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这真的是他们想要的生活吗?下面分享一下自己的亲生经历:

毕业那年,宿舍里最要好的哥们为了前程也都各奔东西,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来不及伤感毕业季的分别,陷入了对未知社会的恐慌,自己该何去何从。慌乱之余拨通的父亲的电话,父亲希望我离家近一点,能有一份安稳的工作,能够养家糊口就可以的。思索再三,在校招聘中毅然选择的老家本市的一家国企,顺利的成为一名防爆厂技术员,底薪3500在当时也算一份不错的工作了,五险一金也都有,自我感觉还不错,下定决心好好干下去。

半年过去了,工作经验学到了不少,手头的工资感觉支持不了自己的开支,偶然的机会,跟之前的朋友聊到工作这快,他在外地的厂子里面,收入是我的好几倍,巨大的反差让我无所适从。偷偷问了下厂里的老人,晋升也是异常困难,想着还算稳定的工作,在坚持一下吧。在新时代的冲击下,厂里的业务每况愈下,经常上两天班放假两天假,后面连员工的工资都是贷银行钱的发放的。发薪日看着自己的考勤,出勤10天1500的工资,一时竟毫无留下来的意想,决定任性一次,潇洒离去。

当代年轻人,不要妄图在奋斗的年龄选择安逸,怀揣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一颗无畏的一心,努力奋斗吧,未来是属于你们年轻人的。


阿呆喵


我就是在国企做招聘工作的,从这近几年的招聘工作情况来看,确实有很多的学生他们真的不愿意来国企,大概原因有这么几点原因:

1.国企的位置很尴尬

要稳定的,还是体制内那些工作更占优势,那才是又稳定又体面,说出去自己在XX部门,说出来比企业有面子多了,而且工作时间还有保障。

要说赚钱呢,还是私企给的钱多。国企偏偏是夹在中间,一方面,稳定体面还真比不上体制内,要说钱,还比不上私企,两边都不占优势。学生要么扎堆考公务员,要么奔着钱多去私企。

2.工资

工资是影响学生择业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国企的工资是真的不高,而且涨薪幅度太慢了。在进入国企之后,如果职务得不到变化的话,你工资是不会有任何的变化。而很多学生呢,他们在刚刚工作的时候,还是很需要钱的,国企的工资是满足不了自己的生活需求。刚刚毕业的学生,他们判断工作的标准就是工资的高低,在去年招聘的时候,有个学生就因为一家企业多给了三百块钱,就选择了那一家企业。

3.氛围

其实可以说现在年轻人的心态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他们和上一代人已经不一样了。他们更加活跃更加活泼,想法更加独立,他们不愿意去遵守那些条条框框繁文缛节,不想拍马屁。但是在国企里呢,有些东西还是要遵守的。可以说,国企的氛围,不太适合于这些年轻人。

4.其他选择太多

现在这个社会啊,赚钱的机会的太多了。有能力的人有才的人,他们去搞短视频,去搞自媒体赚,一个月赚的钱比国企工资多很多了。有些人,愿意卖力苦干,去送外卖送快递,你一个月也能有上万的收入。而进入国企呢,不管你多有才,不管你多卖力,不好意思,工资是不会涨的。


杰说职场


不想去国企上班的大学生应该是少数,没有能力去国企进而表现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学生才是多数。

N年前,国企有着如下状态:

1、机构臃肿,制度死板;

2、论资排辈,看关系说话;

3、薪资低,企业效益差;

4、视野窄,地位也有限。

21世纪以来,国企特别是央企,表现出了超级竞争的一面:

1、稳定,福利好,部分还有隐藏福利;比如住房补贴、补充公积金、过节费。自己想象哈。买高级车/贷款,私企要流水要工作证明,很多时候还要房产证,大国企一张工作证解决问题。

2、薪资较高,尽管薪资可能比不过一些大私企,但综合福利收益加起来也不低多少,特别是转化到时薪计算,更是有竞争力(私企加班超多)。

3、声誉和品牌。呀,你去小子混到中国移动去了?

4、现代化的企业管理。

5、较为齐备的薪资和晋升体系。

6、管理层年轻态,高学历状态,素质超级高。

7、有工作激情,有加班,有挑战性。

8、大国企出来的人很受欢迎。


大学毕业,国企也会校园招聘,但国企要求相对高,甚至有时候更看重学历的高段位。

当然,目前非头部的一些国企,确实薪资不是那么突出,甚至比同类私企薪资低一半以上也有,这个时候就看自己的选择了。


私企还有一个特别的福利:股票。

这在BAT华为系体现的非常明显。工作15年的华为系,综合收入突破千万,这在国企是不可想象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华为BAT就那么几个,况且以后倍增数量级未必明显,当选择存在的时候,你又会掂量掂量了。


飞要说


这个题目不准确。目前,进国企、考编制,依然炙手可热,不知道题主从哪里得来的这个结论。当然了,国企有待遇福利好的国企,也有发不出工资的国企。好国企,依然挤破头。所以,不是不想去国企了,而是国企招人(正式工)少了,门槛高了,难进了。

第一,国企收入稳定提高,已经超过或追上民企私企工资,国企的吸引力在当前就业环境下越来越强,而不是越来越弱。二十年前,国企实行的低工资高福利。市场经济之后,民企私企外企兴起,由于没有分房办学医疗等福利成本,它们的工资一度超过体制内收入。导致许多人羡慕民企外企的收入。市场经济以来,许多国企由于观念落后,被时代所淘汰,下岗关闭、工资下降,更突显民企私企的收入优越性。但是,近十年来,国企的效益可以增长,收入福利已经超过了民企私企。这是事实。

第二,国企发展前景依然看好。国家坚持发展国有企业,打消了以前人们误认为的要弱化国企的判断。国企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越来越强大,国企逐步实行市场化的机制,越来越走向国际化。国企的实力在壮大,效益在增长,薪酬福利不断变好。对大学生依然保持了强大的吸引力。

第三,国企入职门槛增高、人数减少。国企招人,一般不社会招聘,主要渠道是校园招聘,起步是本科生,大多数岗位是研究生。一般性的岗位员工,都采取劳务派遣、业务外包制度来第三方用人。国企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和业务外包,减少了正式工的招聘数量。国企也在搞信息化和智能化,用工大幅减少。客观现实是,国企招人不断减少,门槛不断提高,大学生想进入国企的难度与日俱增。

第四,题主可能是拿新兴行业与国企相比了。大学生们都是聪明人,都在涌向发达城市和朝阳行业。相比一部分新兴行业,比如,互联网企业、人工智能、大数据、创业板块、科技板块、金融、证券等等高薪企业,国企收入比上不。但是总体上看,2018年国企社平工资为6600元,而非国企社平工资才3380元。国企工资要超过大多数民企和私企。

综上,题主这个问题根本不成立。当然了,题主可能想说,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奋斗,喜欢自由自在的环境,喜欢打破常规的职业发展机制,所以不喜欢国企僵化的机制和文化。这一点也是客观的。但是,从就业吸引力来看,效益好的国企依然炽手可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