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大规模的房贷断供现象?银行将会如何应对?

普慈贤


首先,如果出现大规模房贷断供情况,一般是发生经济危机导致许多家庭无力偿还债务,按照最新政策房贷自2020年3月1日起理论上在8月1日完成房贷固定利率向LPR利率转变,也就是未来房贷利率是浮动的,那么未来发生经济危机,房贷利率有可能大幅下调至适合经济的合理发展区间。如果这样仍然房贷断供,那么银行有权拍卖处理按揭抵押的房产,一般低于市价拍卖!


邓一杰黄金分析师


不管是大规模还是个别情况出现房贷断供,都会有下面几个流程:

1、购房者第一个月逾期不还贷,银行会电话通知购房者,告知您已经逾期,并督促偿还贷款。

2、如果催促后仍然没有还款,到第二月仍然逾期不还贷款,银行的信贷人员就会上门或直接到其所在单位催讨。

3、到了第三月,买房人还是没有还款,银行就会给发律师函,进入司法程序。而一旦进入司法程序,也意味着购房者的房子将会被拍卖。

房贷断供也会对购房者产生很多不良后果:

1、被罚息

贷款逾期后都会产生罚息,而且这个利息非常高。购房者即便之后补齐了贷款,仍然会面临银行的罚息。罚息金额多少在购房者和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中有明确规定。

2、蒙受经济损失

短期断供被罚息其实不算太严重的事情,如果断供情况严重且还不上,你可能承受更大的损失。如果购房者连续6个月断供,那么银行会向法院申请拍卖购房者的房子,房屋拍卖的费用要先用来还贷款和利息,如果不够偿还,你还需要继续赔偿,这个时候损失就更大了,不仅房子没了,钱也没了,就连以前交的首付、税费也都没了。

3、影响购房者征信

断供会影响购房者的征信,有的人认为短期断供之后自己把费用不上就没关系了。如果长期断供不还款还可能会被拉入黑名单,成为老赖,这样购房者出行、工作都会带来影响。

所以如果不是特殊情况,一定注意不要断供,如果有可能要断供,也可以提前向贷款银行提出申请,告知情况说明,银行也会帮助提出解决办法。


王大帅116654586


如果出现大规模的房贷断供的现象,银行会依据章程执行。房贷断供以后,银行方面也会依据实际情况而做出决定,并不是说银行立即就会将房产通过法院进行回收,中间有着较为复杂的流程。

像题主所言出现大规模房贷断供的现象,势必央行也会出台相关的政策,延期、延后、减免对房贷的情况,减缓大规模房贷断供的现象。可以想象一下,大规模断供的现象如果出现,势必是经济存在问题,或者其他不可逆的问题出现。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也会有相对应的政策执行的,多以延期、延后贷款为主。

当然了,如果出现大规模房贷断供,并不是市场问题,而是房贷需求者的问题。那么,银行就会依据相关的合同执行相关的手续。首先是联系房贷者,了解相关的问题,银行也有相对应办理延期的政策。其次,如果贷款者办理延期以后,仍旧是没有资金偿还,并且多次催贷无果。最后,银行会通过起诉的方式起诉贷款者,然后将房产回收进行拍卖,将为偿还的银行资金偿还给银行,剩余的留给户主。

大规模房贷断供的现象,美国2008年时发生过,日本房产泡沫的时候也发生过,虽然历史中主要经济体均发生过。但,并不是每年都会发生,只有在经济重大转折时才会发生。通常,大规模房贷断供也会伴随着经济衰退期、萧条期的发生。

银行的相关应对,还是会依据情况而判定。如果处于经济危机、不可逆事件的情况,银行的应对会是减缓、延期、延后房贷的方式,毕竟大规模房贷断供,就算将房贷回收来,通过法院也是卖不掉。但处于非经济危机、非不可逆事件的情况下,往往就会按照章程执行了。

关于购房、房贷而言,还是要适合自己,有可供长期满足房贷的条件下选择购房。要不然,遇到断供还是挺麻烦的。如果遇到大规模房贷断供,可能还有调整的存在,银行可能延期。但要遇到个别情况,银行会依据章程执行的。


厚金说


大规模的房贷断供现象并不是小事,这一定是金融系统或者房地产系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比如说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就让很多人资不抵债,从而使房贷断供,那么对于银行来说就是一个非常致命的打击。

真的出现了这样的事情,第1种情况是房地产出现了过热泡沫大于实际的供需面,所以很多人贷款买房之后房价贬值后的价值还不足以覆盖剩下的贷款,这相当于投资者在有价证券市场中的割肉。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应对的方法相对简单,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放贷本身就是考虑到这样的风险的,因此收取质押的资产甚至是将断供的房产收归银行所有,都是一个合理的应对。由于此前房产购买者已经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因此现在房产价值虽然贬值了,对于银行来说未必会亏损很多。

在第2种情况下,情况就相对复杂一点。这时不仅仅是房地产泡沫破裂的问题,更多来自于社会杠杆率过高导致很多人无力偿还债务的问题,也就是说不是他不想交房贷,而是资金链断裂没办法交房贷了。而债务危机的爆发也让房产贬值到一个相对更为低廉的价格,这让银行即使收取了质押的房产之后仍然在账目上承受亏损,这种情况下一般是系统的问题,就是整个金融系统都进行加杠杆行为,这时银行就必须接受损失的事实。

2007年爆发了次贷危机,造成的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是这种情况,实际上次贷泡沫并不是没有人知道怎么回事儿。所有的金融机构都知道次贷的风险,但是乐此不疲的推升杠杆,为的是能让自己挣到更多的分红,全然不顾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最终当泡沫破裂之后,金融系统反而得到了财政部的补贴,但是很多美国老百姓却因为被银行收走了仅有的房产,而无处可住。

不过考虑到我国的现实情况,目前购买房屋的绝大部分人还是出于需求而购买,我不认为扩大自己的住房面积,或者为子女进行储备型的购房是投资购房,因此这样的购房很难推升泡沫,目前国内整体房市而言泡沫并不明显,大规模的房屋断供可能性也很低。


咨询师天生


大规模弃房断供现象发生的概率很低,除非是爆发像2008年那样的次贷危机,或者是不可逆转的黑天鹅事件发生,给居民、社会的财富造成了重创。

假如由于经济危机或者黑天鹅事件,导致大规模弃房断供现象发生,政府和央行也绝对不会坐视不管,各种应对的措施和手段都会采取。

因为在这个时期,经济的基本面已经出现了问题,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措施,会触发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甚至导致民心混乱,社会动荡。

央行大概率会采取放水的措施,通过降准、降息给市场释放流动性,提振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然后让银行延缓、推迟贷款者的还款期限,就给他们缓冲的余地。

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让法院强制拍卖,到了那个时间节点挂着也卖不出去。毕竟老百姓都是“买涨不买跌”,在股票资本市场中尤其如此。

但是,假如延期了,之后屡次催款,还是无力偿还,最终还是会走法院强制拍卖这一条路。毕竟银行的钱也是从储户那里借来的,拿不回本息,银行体制会出问题,甚至导致兑付风险...光是想想都觉得可怕。

要是真到了这一步,那么恐怕真的是要“天下大乱”了。但是,我们也可以想象到,央行会史无前例得释放巨大流动性,几万亿几万亿得砸,这样会极大程度稀释债务,但是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居民的存款都将遭受严重的缩水...

弃房断供,很可怕,但愿这个现象在我们这个时代不要发生。


浮云财经观


一般来讲,大规模的房贷断供现象出现的概率不高,既然是大规模的就说明有群体性的问题,这个时候所涉及的影响就是经济层面,是不是国家经济出了问题是值得怀疑,找到了大规模断供的原因,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对银行来说如果是单个家庭的断供现象,这个好办,直接把房子收了,而要是群体的大规模断供,就要从具体的情况出发,要结合经济的具体情况,如果说是居民的收入突然大幅度下降,这个时候就要看下降的原因,倘若是特殊事件引发的企业停工,导致大部分人失去了收入,那么也就无法正常还贷了,这时候银行不应该转嫁风险到这部分群体,而是要采取良性的因地制宜的措施,适当的降低还款的额度,或者说推迟还款的时间,达到大部分人的承受能力,这样后面才能步入良心循环。

在遇到这种危机的时候,银行不能刻意的让危机进一步恶化,而是要想办法化解危机,只有大部分人未来还能恢复收入,那么还贷就没问题了,如果采取过激的措施,让一部分人彻底的破产了,银行也最终什么都得不到,虽然说在贷款的时候贷款人抵押了房子等,对银行来说拍卖抵押物不是最终的目的,只是信用约束的体现,当大批量的房子归银行,那么这个问题就严重化了,银行也消化不了,所以银行站在贷款人的角度和利益去想问题,也是在帮银行自己。


春意萌生


美国的2008年次贷危机就是一种房贷断供引发的金融性危机。

由于911以后美国经济衰退压力不断增大,制造业还在逐步向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转移,美国甚至以为可以撇开实体经济,而只需要美元霸权下的金融经济就可以让美国长久强盛,作为金融产品的房地产更是成为了经济推动力的领头羊。

大量房地产推向了市场,在出现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于是开始向财务信用差的群体提高零首付的房产供应,并且还把这些不良贷款进行打包摇身一变成为了优质衍生品投放金融市场。可随着美国经济每况愈下,最终还是出现了严重的断供危机。而这种断供危机却是带来了房贷衍生品的金融性危机,导致了美国包括雷曼兄弟在内的数百家银行的倒闭,以及房利美房地美的破产,引发了自1931年以来的美国最大的金融危机,并让次贷危机向全球蔓延。

同样,日本也出现过房贷危机。

日本在1985年签署的广场协议以后,日本在不到二年的时间里从220日元兑1美元,增值到了110日元兑1美元,增值超过了一倍以上。全球资本不断涌入日本,股市、房地产出现了大幅上涨,而且日本政府还在不断地添油加柴,造成日本资产被严重高估。

到了1990年后,国际资本的赚的盆满钵满之后开始撤离,日本也意识到了资产泡沫的严重性。于是政府也开始对房地产进行了打压,利率从1%上升到6%,还拒绝向房地产企业融资贷款,房地产市场也就顷刻垮塌,土地价格跌到了1/3的位置,而房价也是跌去了一半。虽然日本没有向美国那样出现大量的断供,可是这种危机让日本在此后的近20年里都没有缓过劲来,这也是日本衰退二十年的最重要原因。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会出现大量断供风险吗?

从2003年推进房地产市场化以来,房地产一直成为了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在2014年出现经济下滑的时期,再一次地让房地产承担重任,并通过货币安置推进房地产的火热。从2014年的居民债务18万亿,到了2018年的债务50多万亿。成功地把40万亿债务从地方、银行和开发商中化解。

可是,我国是一个高储蓄国家,居民的存款总额如今高达70多万亿。还超过了50万亿的居民贷款总额。并且这些年政府也是做了一些金融防控措施,首套首付款超过30%,第二套更是高达50%以上。而且这种房价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中不可能会大面积出现高楼跳水。也就不存在大面积断供的可能性。



我国房地产大幅下跌的危机不是居民大面积断供的危机,而是居民财富缩水带来的消费减少、投资减弱、房产销售量冷却的风险。一旦土地市场出现冷却,地方债务、银行债务、房地产企业债务就就会出现问题。


鞅论财经


如果出现大规模的房贷断供现象?银行将会如何应对?

这个问题其实早就已经引起高层的关注了,当然就像题主所说的是假设。那我们就要按照假设去推演,并不是说一定会发生,如果真出现大规模的房贷断供我觉得银行应该会有相应的对策。

第一、银行肯定会有针对性的对断供者进行分类处理。

银行的存款是老百姓的,银行肯定要对储户负责,不可能对断供采取纵容态度,当然断供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这个是需要分类处理的。分类无非就是针对是否多套房还是唯一一套房,多套房的肯定会采取强行拍卖,让其补足欠款。如果是唯一一套房有可能会协商处理,一般可以延期还款,当然对于故意断供的肯定要用法律手段起诉断供者。

第二、银行对于出现太多坏账的会拨备。

我们都知道银行做的贷款收不回时肯定会产生坏账,当出现大量断供的时候肯定有不少坏账需要处理了,这些应该会走拨备处理。

第三、银行会通过多重方式补充资本金提高银行的抵御风险能力。

银行资本金是指投资者投入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以及由这些资金增殖等原因形成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利润分配形成商业银行的所有者权益,代表着投资者在商业银行的权益,供商业银行在存续期内长期使用。

资本金主要有以下作用  1、资本金是一种减震器。当管理层注意到银行的问题并恢复银行的盈利性之前,资本通过吸纳财务和经营损失,减少了银行破产的风险。2、在存款流入之前,资本为银行注册、组建和经营提供了所需资金。一家新银行需要启动资金来购买土地、盖新楼或租场地、装备设施、甚至聘请职员。3、资本增强了公众对银行的信心,消除了债权人(包括存款人)对银行财务能力的疑虑。银行必须有足够的资本,才能使借款人相信银行在经济衰退时也能满足其信贷需求。4、资本为银行的增长和新业务、新计划及新设施的发展提供资金。

以上就是如果一旦出现大规模的房贷断供现象?银行将会作出的应对的部分措施。当然能力有限,不够全面,请大家多多交流。

关注量化擒牛,你身边贴心的专业理财顾问!专注股市量化策略挖掘,投资者教育。欢迎转发,讨论,感谢你的评论点赞和支持!量化擒牛声明:所有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依照此报告观点进行投资产生的盈亏,风险自担。


量化擒牛


这个问题现实中是发生过的。爆发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就是最好的例子。次贷即“次级按揭贷款”,是像还款能力较低,信用不太良好的人提供的按揭贷款。

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可是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买房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

在21世纪初的那几年,美国的经济发展势头也非常好。政府鼓励银行向那些低收入者提供住房按揭贷款。一般来说买房的首付是要付到30%,最低也是20%。是那几年美国的买房者首付只要10%甚至5%,最低时候是0首付,其余的就是通过银行贷款。

随着美国经济,尤其是住房市场出现过热的问题,政府开始干预金融,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提高贷款利率。一提高贷款利率那就意味着买房的人月供就要增加。对于家庭收入较高的人来说,月供增加一点照还能负担得起。那是对于收入较低的购房群体来说,本来月供就是他们非常沉重的负担,现在利息提高了,他们的压力就更大了。

于是乎,在那些次级按揭贷款中不断出现违约的案例。于是骤然之间,银行的资金也出现了周转的压力。通俗一点的说,就是银行出现了“钱荒”。对于那些中小银行来说,钱荒是十分要命的。2007年的时候不少,中小银行开始倒闭。到后来,危机愈演愈烈,连像雷曼兄弟这样的大投行也倒闭了。

在住房贷款市场,如果还款人出现了违约,那么最普遍的做法就是把房产收回,重新销售。如果出现了大规模的违约,银行手杖就会积累大量的房产。大量房产推向市场必然导致房价下跌,跌的厉害的时候,就是把房产卖掉也不足以偿还银行发放贷款。这时候,银行就将承受大量的损失,挺不住就倒闭了。

所以银行也是特别害怕房地产价格出现暴跌。价格出现暴跌,很多贷款人会主动违约的。因为贷款人损失的顶多就是首付款,如果不抛售的话,损失就会大得多。所以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有大量的银行倒闭破产。


财经知识局


想多了,一般3个月以内银行会催收,以后可能就会收房,法院拍卖,如果额度够还那么会偿还贷款,不够就要扣了差额继续追偿的!所以不要有房子不要了直接给银行,以后咋滴都不管了的心态!!!如果经济出问题无法解决,首选就是尽快把房子卖了,稍微低于市场价,这样应该很快可以卖出去的,而且肯定高于银行收房的拍卖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