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買了商品房,在沒有交房之前地震將房子震到了,開發商還會交房子給你嗎?

地球村98271060573


還沒交房就遭遇了地震,這些損失該由誰來承擔的問題,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地震確實屬於不可抗力因素。

但在我們已經購買房子的前提下,房子交付前風險都是由開發商來承擔,在交付後就是屬於購房者自己承擔的,遭遇地震的在建樓盤有以下幾種處理方式,首先開發商建造樓盤的進度正常,完全就是因為地震的原因不能交房。

那麼開發商進行再次建造過程是不用承擔違約責任的。開發商有兩種選擇,一是不再建造,但應該將所收錢款還與購房者。第二是繼續建造,重新和購房者約定一個交房時間。

其次建造樓盤進度不正常,那麼購房者是有權利讓開發商承擔違約責任的,而不管是哪種方式,對於購房者而言都是沒有太大影響的。





金牛座719


房屋遭受地震等自然災害後,如果還有未還清的房貸,還需要繼續還嗎?答案是要,因為借款人與銀行之間是債務關係,不因抵押品(房屋)的滅失而消失。如果銀行按照按揭貸款合同的約定履行了貸款義務,那麼購房者就有義務按照約定歸還貸款,並不因房屋的毀損或者滅失而免除歸還貸款的義務。

一、房屋因地震等自然災害損毀 那房貸怎麼辦?


根據《合同法》以及借款人與貸款銀行簽訂的按揭貸款合同相關規定,借款人與銀行之間是債務關係,不因抵押物(房屋)的滅失而消失。


也就是說,地震導致房屋沒了,其實只是一個抵押物的損毀,但是債務人與銀行的債權債務關係仍然存在,因此借款人有義務按月還清剩下未還的貸款。


二、房屋損毀了 購房者有何補償?


房屋在地震等自然災害中損毀的,從國家救助角度,地方政府通常會給予受災群眾一定的補償,使受災群眾得以妥善安置、重建家園。


1、政府補貼和社會援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六十八條:“地震災區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地震災後恢復重建規劃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有計劃、分步驟地組織實施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的要求,地方政府有責任做好災後重建工作。


2、商業保險賠付


對於新房來說,如果開發商為房屋繳納了保險,若房屋因自然災害損壞時,可以由保險公司賠付。


溫馨提醒:家庭財產保險是為居民或家庭遭受的財產損失提供及時的經濟補償,火災、爆炸、雷擊、冰雹、龍捲風、泥石流等原因造成房屋受損的,可以獲得賠償。但是因地震造成房屋受損的,無法得到賠償。


三、相關知識延伸


1、新購買的商品房在地震中損毀、滅失由誰來承擔後果?


地震發生後,有的可能是購房者剛剛交付房款但尚未交付房屋,有的則可能是剛剛交付房屋卻尚未交付房款,結果房屋因地震而毀壞甚至成為廢墟。如果遇到這類情況,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房屋毀損、滅失的風險,在交付使用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使用後由買受人承擔。


買受人接到出賣人的書面交房通知,無正當理由拒絕接收的,房屋毀損、滅失的風險自書面交房通知確定的交付使用之日起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也就是說,如果開發商尚未將房屋交付購房人使用的,房屋在地震中受損或者滅失,由開發商承擔後果。開發商應當將購房人支付的購房款或者定金等退還給購房人。


如果開發商已經將房屋交付給購房人使用的,則應當由購房人自己承擔後果。即尚未付清的房款,購房人仍有責任支付給開發商。


2、自家房屋在地震中損毀了怎麼辦?


我國對房屋的抗震設防烈度標準是有規定的,一般是在6級到9級,不同的區域有所不同。如果在地震等級沒有超出抗震設防烈度的情況下發生房屋毀損,說明房屋質量不達標,這種情況下,可以要求開發商進行賠償。


但是如果地震強度超出了房屋抗震設防烈度,房屋發生倒塌,開發商就是免責的。在這種情況下,一般國家會撥款重建。


另外,雖然地上建築物因地震損毀,但合法土地使用權利不受影響。就農村宅基地來說,根據《物權法》第一百五十四條的規定:“宅基地因自然災害等原因滅失的,宅基地使用權消滅。對失去宅基地的村民,應當重新分配宅基地。”


綜上,如果房屋因地震受損,借款人還在的,則繼續償還貸款;若借款人不幸遇難,則由其繼承人繼續償還;若借款人喪失且無繼承人,則不需要再還了。


小百百科


開發商:這是不可抗力,我沒義務外給你做一套房子,

銀行:這是不可抗力,貸款購買者必須要還貸款。

買房人:房子沒了還要還貸款。

只能說買房者處於話語解釋權的弱勢地位


杯酒偷歡


這屬於不可抗力,不算違約。


地產情報


不可抗力,雙方免責,開發商退款給你,都沒有責任。但是要是交房之後,那就把所有風險都轉移到你自己身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