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怎么打的,朱棣为什么能够成功打到应天?

秋媚读史



一方彰文


历史上藩王造反荣登大统确实屈指可数,建文帝集全国之力竟没有打败偏于燕云之地的燕王朱棣。不管是财力、兵力都百倍于朱棣,却还是身死(失踪)国灭。

双方战争的细节笔者就不在细谈,主要以几个点来分析。仅供参考!!!


锐意削藩,急于求成

建文帝在洪武三十一即位之初,就已经着手削藩之事。削藩在任何朝代本应都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建文帝却急于求成,于一月之内连削三藩。湘王朱柏因不堪受辱,全家自焚而死,天下震动,诸藩人人自危。

其实朝臣们对于削藩之事也有其他比较稳妥的建议。

  • 高巍、韩郁等人主张西汉主父偃的推恩令。“在北诸王,子弟分封于南;在南,子弟分封于北。如此则籓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

  • 户部侍郎卓敬则上疏:“北平形胜地,士马精强,金、元年由兴。今宜徙封(指燕王)南昌,万一有变,亦易控制。”

  • 可惜这两条建议都没有被采纳,建文选择一条最直接、最暴力的建议,由黄子澄、齐泰等人提出的武力削藩。

使用武力削藩也罢,使用“先易后难”的削藩之法。其中尤以秦、晋、燕、宁四王王势力最大。秦王、晋王死后,却没有直接对燕王、宁王出手。反而让燕王有了喘息之机,而宁王也成了燕王的间接助手(朵颜三卫)。


洪武之后武将凋零

经过洪武年间胡惟庸案与蓝玉案后,开国勋贵十之七八被诛杀一空。尤其是蓝玉案,此时太子朱标已死,为防止勋贵擅权、欺幼主,诛杀一公、十三侯、二伯。此二大案不光勋贵被诛杀殆尽,许多镇守各地中高层将领也在清洗之列。

而且,立国已经三十一年之久。这些勋贵,就算没有被胡、蓝案牵连,怕是也到了古稀之年了,尚能饭否?连较为年轻的耿炳文都六十有五了。

到了洪武中后期,兵事逐渐减少,帝国已经进入了修养生息、恢复民生的阶段。如此种种导致靖难之役建文面临无将可用。

反观燕王朱棣这边,朱棣从洪武十三年(时年二十一岁)就藩北平。北平苦寒之地,也是明初的重镇。洪武二十三年的第七次北伐,由晋、燕二王主导。晋王是烂泥扶不上墙,燕王在雪中潜伏二十余日之久,趁雪夜直捣北元主将乃儿不花大营,迫其投降。燕王降服北元部落数万人,牲畜数十万。真正意义上的大胜。第八次北伐,燕王亦是大胜而归。而诸王之中当属燕王、宁王为翘楚,因此也有“宁王擅谋,燕王善战”的说法,恰恰这二位藩王不在首次削藩之列。

除却燕军里面的张玉、朱能、谭渊、邱福等大将。燕王朱棣经过这么多年边塞生涯,用兵水平已经不下于当时的任何名将了。连建文帝本人也不得不感慨一声“燕王智勇双全,善于用兵”。


用人不当,导致伐燕失利

建文帝重用的方孝孺、齐泰、黄子澄均为文学大儒,非治世能臣,更不知兵事。在削藩问题上,给建文帝最不稳妥的建议,武力削藩。

齐泰主张先削燕王(泰欲先图燕),而黄子澄则主张先从其他藩王下手“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

建文元年五月是朱元璋的忌日,按礼制各地藩王需进京祭拜朱元璋。燕王怕有去无回,派三个儿子同去。齐泰建议扣押燕王三子为人质,黄子澄则认为此举打草惊蛇,放回燕王三子(“不若遣归,示彼不疑,乃可袭而取也。”)。

此时藩王都抓了好几个,一个都自焚了,北平已经都被朝廷大军包围了。还试图以此麻痹燕王?真.书生误国。

到了伐燕阶段,本任命开国勋臣长兴侯耿炳文率领十三万大军担任伐燕主将。耿炳文本就以坚守而著称,却命其主动进攻燕军。在首次失利后,在黄子澄的建议下更换李景隆为南军主帅(子澄谓胜败常事,不足虑。因荐曹国公李景隆可大任,帝遂以景隆代炳文)。

耿炳文首败后本还有十万大军,坚守城池。燕王知道攻城不下,打算三日后就退兵,此时却换掉耿炳文。李景隆是堪比赵括的纸上谈兵高手,所率的南军数十万精锐全军覆没。


建文改制,触动官僚利益

建文帝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书生气太重,太过理想化。自即位起就不断更改洪武旧制,立国已经三十一之久,已经有它的一套官僚体系。新政操之过急,损害了现有官僚的利益。

重用方孝孺、黄子澄等一干大儒。文学上这些人都是顶尖存在,但是他们都缺乏政务经验,所提政策颇有一些不切实际。比如,采纳方孝孺的托古改制,启用井田制,殊不知这都是二千多年前西周时的政策,放到当今明朝未必可行。

朱元璋以武立国,所以在洪武时重文轻武。在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后,废除丞相制度,此时六部尚书仅为二品。而到了建文时,大力提高文官地位,取用大量文士,进入帝国中枢。将六部尚书提高到一品,还试图恢复丞相制。

建文改制,适时又逢燕王起兵,这些改制又刚好授人口实,燕王又以建文帝“更改祖制”为由发起靖难。

改制政策中,有很多是对武将、勋贵的利益多有触动。导致伐燕时,许多武将都摇摆不定,态度暧昧,燕军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占领了苏北(武将们都开城投降了)。当燕军渐进南京时,建文帝发“罪己诏”号令天下进京勤王,都是文官积极募兵勤王,武将则屈指可数。而当建文帝失国后,武将赴死者仅一人。

优柔寡断,心地柔仁

这也笔者最为不能理解的。还是建文帝那一句“勿使朕有杀叔之名。”


还有让南军六十万精锐毁于一旦的李景隆,竟然安然无恙,这种败军之将不杀掉以激励南军将士。


谁知开门纳降的就是李景隆。


仲木笔谈


导语: 靖难之变,是明朝第二任继任者,建文帝朱允炆与亲叔叔燕王朱棣争夺皇位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燕王朱棣发檄文: 清君侧,靖君难。从而发动叛乱抵抗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战争开始于1399年至1402年历时四年,最终以燕王朱棣成功占领南京,赶走亲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登上皇位结束。靖难之变,是大明朝内部矛盾激化,无法调合而引发的中央与地方,皇帝与藩王的权力争夺,是一场非正义战争。

一,承祖制清君侧,高举大义名份,获得舆论制高点。

朱棣能成功夺权,首先在于起事有冠冕堂皇的大义,因为明太祖朱元璋给予了大明掌握军权藩王有清君侧的权利。朱元璋留下《皇明祖训》记载: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如此尚方宝剑在手,朱棣起兵让天下士子和百姓没有反对他的理由。朱棣因此掌控了天下宣传舆论,获得了道德制高点。从而站在了天下藩王利益集团队伍,成为他们的代言人,结果是很多藩王拥护燕王朱棣,朱棣得天时。

二,夺北平,彻底掌握军队,手中有兵心不慌。

大明初期的藩王,权利非常大,他们都是掌握了强大的军队。燕王朱棣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史书上明文记载,燕王朱棣拥兵十万,军中大将受其节制,地位独尊。朱棣长期行伍善长带兵打仗,军事才能不是建文帝朱允炆可比拟。所以朱棣发动兵变后,成功夺取北平。凭自己威望控制了北平军队,获得了人和。一支如臂使指的军队在手中,成为朱棣夺取天下的基础和硬实力。

最后总结是:

建文帝朱允炆的失策和寡断,以及识人不明,用人不善,不能合理的运用资源消灭敌人。一,听信齐泰,黄子澄建议,在没有彻底掌控军队和政权,渗透北方藩王势力情况下,贸然激进削藩。结果是让天下藩王站在了燕王朱棣一方,没有藩王起兵勤王,错失强援。二,临阵换帅军中大忌。在老帅长兴侯耿炳文稍有挫败,就轻易换上纸上谈兵的纨绔李景隆。结果是大宁之败,郑村坝之败,白沟河之败。最终形势逆转,丧失战略主动权。朱棣天时,地利,人和皆得,以弱胜强终于夺取天下。






红红火火讲历史


靖难之役的前三年其实仔细看,颇有戏剧性,其实中细节不得不让人捧腹大笑。


  • 第一次:朱棣和李景隆在白沟河大战,朱棣大军屡屡受挫之时,一阵狂风吹来。咦!朱棣赢了。

  • 第二次:朱棣和盛庸在夹河展开大战,双方第二次交战之时,一阵狂风吹来。咦!朱棣赢了。

  • 第三次:朱棣和平安在藁城展开大战,双方交战正酣之时,一阵狂风吹来。咦!朱棣又赢了。


这三次的邪风每次吹得方向竟然都是对准了敌方,这不得不说朱棣的运气极好。


当然了,以上三件事情也许仅仅之时巧合,行军打仗最为重要的是统帅能力,而作为靖难之役行军统帅的朱棣的确算的上一名合格且优秀的军事将领。


因为朱棣,敢打、敢拼,甚得人心!


行军统帅深得军心方能号令一统,统帅三军。


而朱棣在这方面做得极为不错,从靖难之役的800名猛士发展到了近50万的军队,朱棣的军事才能在那个时代中可以说是无人能与之匹敌,靖难之役初期,朱棣内心还是选择了稳扎稳打的打法,准备渐渐南下侵逼应天之地。


为了实现靖难之役初期的战略规划,朱棣用了三年的时间,在河北、山东、河南三地疯狂的进攻,试图在这三大战区构造一个完美的环形屏障,借此来拱卫北平城。


为此朱允炆则下令征调大军囤积于这三个地方,就是要死死的将朱棣挡在这三个地方,就是想活活的耗死他。


但是,朱允炆这样做也为朱棣的成功创造了难能可贵的条件。


朱允炆屯集全国兵力于三大战区,必然造成京城周围的方位空虚,这恰恰是朱棣直接侵逼南京的最好机会,为此,朱棣改变了以往稳扎稳打的战略规划,开始孤注一掷的直接冲杀应天。


而这一次战略规划的改变,也成为了靖难之役的重要转折点。


为此朱棣将兵锋直接指向了淮南之地,侵袭到了徐州,进而南下渡过长江,直驱应天。



其实整个靖难之役的四年,朱棣打得并不容易,因为即便朝廷大军之所以看着软弱,是因为没有能够真正起到主导作用的统帅,而能够起到主导作用的统帅有屡屡被建文帝撤换。行军打仗最为忌讳的便是临阵换将。



对于年幼的朱允炆而言,他从来不会明白战争真正的意义在哪?对他而言只要输掉一场战争,那么只能证明这名统帅得力,是个将才。但是行军打仗胜败乃是兵家常事,这世间有常胜的将军吗?


很显然没有!


就连朱棣也屡屡在此前的战役中受挫。


最为帝王不能给与武将最大程度上的信任,是最为愚蠢的帝王,也是最为无知的帝王。总而言之,朱棣的运气太好,对手太弱,自己能力有突出。靖难之役的成功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当然这场成功战役的背后还有数十万将士沐风栉雨般的冲杀。


而且,每次打仗朱棣永远都是冲锋在前的那个行军主帅,如此行为对于鼓舞士兵士气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亲自上阵的将领很少,就连朱棣的部将也不见得全部冲杀在第一线,但是朱棣做到了!


历史总探长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时直接跳过了自己的儿子,将皇位传给了皇孙朱允炆,朱允炆号建文皇帝。然而就在建文四年,燕王朱棣谋反夺嫡,江山易主,靖难之役落下了帷幕。纵观整个靖难之役,燕王朱棣从起兵到谒陵即位,仅仅用了不到四年时间,那么他何以利用天下一角的藩王势力击败掌控天下兵马钱粮和正统名义的建文皇帝呢?

首先,朱棣方面的原因

  • 第一,师出有名:燕王起兵名义是“清君侧”,是“靖难”,为国家除去奸佞,具有道义上的正当性

朱元璋为了防止后世子孙变质,专门刊印了《明皇祖训》。《明皇祖训》中记载了这样一条,如果朝中出现奸佞,各地藩王有权力带兵进京勤王。可这条记录却给朱棣的谋反提供了借口,而且还是合法的借口。朱元璋定下的制度的国家的宪法,是不容更改的。诸皇子封藩建国,统帅军队,就是朱元璋在《祖训录》中定下的规矩。

建文帝竟然听信齐泰、黄子澄等人的意见进行“削藩”,对诸王皇叔进行迫害,这不是违反祖训吗?而且很多“削藩”而栽赃诸王的罪名都是“莫须有”的,比如逮捕周王的原因是周王的儿子告密周王谋反,但是其实这个告密的儿子,也就是建文帝的堂弟年方十岁,十岁儿童告密自己父亲谋反,岂不是笑话。根据《祖训录》,当朝廷出现奸佞,诸王有权起兵。那么,修改祖制就是最大的奸佞,燕王师出有名。

而朝廷方面却一直没有宣布燕王是谋反,燕王是罪宗。建文帝还一直告诫朝廷的将领,不要伤害朱棣本人,防止天下人说他杀叔叔。

  • 第二,燕王为长:燕王朱棣以长者身份出兵清理朝廷奸佞,具有情理上的正当性

朝廷有奸佞,其他藩王都顺从,为什么燕王要出头呢?为什么建文帝就盯上燕王了呢?因为燕王为长。朱元璋封建诸王,北方和西北的几位王爷兵权、财权都很大,称之为“塞王”。截留当地税收养兵数万,都有这些王爷节制,是朝廷最大的威胁,建文帝当然着重关照,但是当时,秦王(老二),晋王(老三)都死了,燕王(老四)就是实质的最年长的王爷,威望也最高,在诸“塞王”中就更加视建文帝的眼中钉了,催逼他也最急,于是他被迫起兵。

  • 第三、军事实力突出:燕王朱棣手握军事班底,具有出兵的底气

燕王由于年长,在朱元璋统一中国时期就开始封王建府,建立自己的班底,再经过数次北伐蒙古形成并锻炼了自己的班底、人脉。这些人都希望成为从龙功臣,而不愿意成为罪王的下属,所以死力为燕王出力。朝廷这边,经过朱元璋的清洗,明初的开国大将凋零殆尽,统兵的将领也多为勋旧的后代,未曾经历战阵,有过实战经验的也就一个李景隆,也还是朱棣的亲戚,朱棣被灭他是大功,他被朱棣打败他也是大功。

  • 第四、战略优势:燕王朱棣战略指挥得当,是出奇制胜的直接原因

其实朝廷的军力、财力一直比燕王府的强,如果拼消耗,燕王根本不是对手,迟早会被朝廷打败。燕王经过三年的战争,虽然屡战屡胜,但仍被朝廷逼困在北京周围。燕王朱棣也看清了这样作战的结果,肯定是被朝廷耗死。于是决定赌一把,利用燕王府、宁王府的起兵,奇袭突进,避开朝廷的重兵防线奋力向南,不攻重镇,不占名城,直接兵临南京城下。

建文君臣一时乱做一团、毫无主意,其实建文帝只要移驾,而不是玩失踪,则燕王即使占领南京,建文帝调集勤王军队,再切断燕府的补给,则燕王也必败无疑。建文帝书生气太重,认为国都城破,君王自焚才是古礼,才给燕王一个莫大的便宜。

  • 第五、藩王的支持:得人心者得天下,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朝廷和燕王府的战争,对于其他藩王,尤其是有兵权的几位“塞王”来说,朝廷赢了,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燕王赢了,按照燕王的口号,或许他们还能重新过上好日子。

但摄于朝廷的正名威力和朝廷的兵马钱粮众多,在开展初期,他们是表示支持朝廷的,只是实际保持中立罢了。宁王,名为被燕王挟持,其实暗自是愿意跟随燕王的,毕竟“平分天下”的许诺是吸引人的,否则,他的宁府骑兵,怎么也是听从他的命令,燕王能挟持他一时,不能挟持他几年。谷王也不能为燕王打开南京城门。

  • 第六、百姓及百官的拥护:民心所向,是朱棣取得胜利的根基所在

在百官看来,这场战争是朱家内部的夺位之战,和官员的操守本无太多关系,官员忠于朱姓皇帝就可以了。虽然朝廷上有很多诸如方孝孺的大臣选择为朝廷殉葬,但是大面上,投降燕王的更多。

燕王先去拜谒明孝陵,也是争取天下人的一种姿态,我捍卫祖训,无愧于太祖皇帝。百姓看到这些,官员们又都竞相归顺,有怎会过于执着跟随建文皇帝。

建文帝朱允炆方面的原因

第一,削藩太急、手段太酷。建文帝急于削藩,一年之内就废了四个藩王,把湘王逼的全家闭门自焚,在宗室内部完全丧失了威信和团结能力。燕王固然会以此为借口反叛,但宁王参加燕王叛军、谷王开金川门放燕王进城亦不能说没有对削藩政策的仇恨和恐惧的因素。可以说,这一愚蠢政策把整个大明宗室送到了建文王朝的对立面上。

第二,庙堂无能、政策无常。黄子澄是无能的建文官僚的代表,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保举废物李景隆为帅,还掩盖李的败绩,企图推卸责任;朝廷没有一个应对叛乱的长远政策,如号召勤王、团结宗室等等,反而被朱棣牵着鼻子走,处处被动挨打。缺乏骑兵的明军,就这样被朱棣到处耍弄,师老兵疲。最可笑的就是建文帝下达的禁止伤害朱棣的命令,无需赘述。

第三、用人不当。这方面朱元璋要负很大责任,冯胜、蓝玉、傅友德三人只要活着一个,朱棣也难以如此猖狂,最后搞的只能用耿炳文这样的老迈之人和李景隆这样的纯粹废材。但是即使老将凋零,平安、铁铉也可堪一用,只怪黄子澄之流胡说八道,用他们用的太晚,导致已经无力回天。

第四,后院起火,宦官背叛。建文对宦官极为严厉,因此太监们仇恨建文,遂内通朱棣。朱棣从济南直接攻击徐州再取南京的战略,就是宫内太监通风报信的结果。太监密告朱棣,南京守备空虚,可以攻克。朱棣遂奠定直接进兵的决心。

第五,能力悬殊、妇人之仁。朱棣能力、手段、残忍程度均远甚于建文。乱世天子的标准型。守成的建文面对这样的叔叔,恐怕只能无奈悲剧了。这方面不用多说。

开战之初,朱允炆就下令“勿使朕有杀叔之名”。命令前方将士,要活捉朱棣,不能让自己留下“杀叔”骂名。正所谓擒贼先擒王,而建文帝却下了一道这样的旨意,让朱棣多次死里逃生,建文帝焉能不败?

总而言之,燕王朱棣既有出师之名、军事实力、指挥才能、群众基础……做到了“有里子、有面子”,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所以,篡权成功也就不足为怪了。


七隅文史


朱棣早期带领明军讨伐北元,镇守北平拱卫北疆,朱棣的军事实力磨练出来了。而此时的朱允炆,正在无忧无虑地玩耍;朱标,正在深宫接受儒家思想的学习。

然后朱标去世,一切开始充满变数。

常言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李景隆就这样败光了朝廷的精锐。而朱棣,则在各方面都碾压了对手。除了师出无名,朱棣几乎具有了所有成功的要素。

因为常年的蒙古威胁,所以朱棣可保留的军事力量一直很庞大,这是他能组织起二十万大军的重要基础。而且因为常年和蒙古人对砍,朱棣军队单兵战斗力要远远高于南军

在参谋集团方面,朱棣有潜伏多年的和尚姚广孝,而朱允炆只有朱元璋留下来的黄子澄三人组。姚广孝除了给朱棣出谋划策,不断煽动鼓励外,最重要的就是给朱棣灌输了一种“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决心。

要知道,南军打败了可以回家休息下再来,而北军失败了只能被屠杀。所以,不允许失败,每次战斗都是决定命运的一战,正是这样的决心帮助朱棣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作为一名出色的统帅,朱棣懂得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比如朱允炆身边的宦官,比如敌营主将李景隆,比如朱允炆那句“误伤朕叔”的护身符。总之,处于生死边缘的朱棣,将所有的能量都用到了极致。

真的是努力感动了上苍,几次突如其来的大风,帮助朱棣反败为胜。有时候,运气也是一种实力。

靖难之役是明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影响了历史的走向。蓦然回首,看似偶然的机遇,其实都暗含着必然的因素。



讲故事的福魔康


朱允炆的团队核心弱于朱棣的困队核心。如果建文杀李景隆,军事上以徐辉祖、盛庸为帅。丢掉幻想,采取擒王战术,朱棣一死,则建文胜。朱棣能赢,完全是建文找死。李景隆不仅是草包,还是卧底。就算没看出卧底面目,但草包已完全现形。


刘满嗲


靖难之变朱棣取得胜利,我个人分析,不外乎这几点原因,仅供参考:

1.燕王是跟随朱元璋南征北伐的开国元勋,有勇有谋,俱备当皇帝的个人条件。

2.准备充分。畜谋已久。从人员的储备到自己的隐忍都做到了滴水不漏。

3.师出有名。虽然自己推翻自己的父亲建立的明帝国不合法,但是他利用明初期的各种不公正的政策聚集了民心,赢得了大部分功勋集团的支持。胜利的天平向其倾斜。

4. 反观朱永炆集团得不到功勋集团的支持,民怨沸腾,无人可用。

所以,靖难之变,朱棣的胜利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从此,朱棣迁都北京,使明王朝步向正轨!


无为大智慧大力


背景简介:

为了朱明王朝能够千秋万代传下去,朱元璋决定分封诸王,屏藩王室。洪武三年、十一年、二十四年,他先后三次把自己的亲儿都封为亲王。

明太祖刚刚去世,就祸起萧墙,儿子燕王朱棣和皇太孙朱允炆起兵戈。这段历史就叫“靖难之役”。

朱允炆为何会输的一败涂地,主要有这几点错误:

1.年轻气盛,思虑不周,行事不全

朱允炆登基时才21岁,心智还不太成熟,年轻气盛,在削藩这个问题上,思虑不周全,没有经过严密的筹划和长时间的准备,待到朱棣起兵之时,有些手忙脚乱。

2.初登帝位,固权不稳,操之过急

朱允炆登上帝位后,应当先稳定内政,巩固权力,培植自己的势力,包括朝堂之上大臣和地方实力派大员,军事将领等。但是,很遗憾,没有这么做,而是在在黄子澄等书生的谋划下,急功近利地削藩。

所以,当造反发生时,建文帝猛然发现,几乎所有的地方藩王,都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同时,全国各地的地方实力派,很多在坐山观虎斗,没有前来讨逆勤王。

3.喜好虚明,优柔寡断,妇人之仁

儿女私情本就是兵家大忌,再加上朱允炆优柔寡断的性格,在战争的一开始,南京方面就没有抢得先机。

建文帝召令“古人云:一门之内,自极兵威,不祥之甚。今尔将土与燕王对垒,务体此意,勿使朕有杀叔之名。”正是这道诏令使燕王朱棣有了免死金牌,此后在多次战役中,朱棣都能化险为夷,成功逃难。

4.书生误国,用人不当,误听谗言

辅臣齐泰、黄子澄等力主削藩,即削夺藩王的权势,以巩固中央集权。这本为长策,但这几位书生辅臣十分迂阔,缺少处理现实政治问题的机变和才能,结果却适得其反。

5.洪武祸根,大将无能,作战不利

洪武大帝朱元璋,血腥屠戮,让名将十不存一。到建文帝朱允炆上台,朝中竟无可用之将。面对朱棣20万大军,先是认命老将耿炳文,哪只耿炳文只知道防守,不是对手。

老耿兵败后,朱允炆又认命曹国公李景隆为大元帅,殊不知,李景隆就是一纨绔子弟,不太懂兵法,少谋而骄,60万大军被吊打得溃不成军,一败涂地。

朱棣问什么会赢得最终胜利,原因有以下几点:

1.制造舆论,以清君侧,赢得支持

《皇祖明训》中记载“朝中无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朱棣通过制造杀奸臣清君侧的名义发兵攻打,一路上很多地方官员觉得这是你们朱家自家事,选择两不得罪,没有很积极的进行抵抗。

2.置之死地,不留后路,拼死向前

初时,燕王朱棣虽有异心,却无反谋,且非常害怕,甚至装疯作癫,以避免皇帝的猜忌。后来建文皇帝依其辅臣之意接连处置了几个藩王,或去其番号,或废为庶人,或终身幽禁,或赐死。

朱棣被逼的不得不反,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兵一博。而且,朱棣和众将士在战场上也是奋死拼杀,因为毫无退路了。

3.陈述利弊,借兵宁王,实力大增

朱棣拜见了自己的弟弟宁王朱权互诉苦水,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用之以计,说是得天下后与宁王共分天下,从而从宁王那里搞到了八万兵马,实力大增。

4.久经沙场,骁勇善战,指挥得当

因为常年的蒙古威胁,所以朱棣可保留的军事力量一直很庞大,这是他能组织起二十万大军的重要基础。而且因为常年和蒙古人对砍,朱棣军队单兵战斗力要远远高于南军。

朱棣骁勇善战,作战指挥得当,具备丰富的军事作战才能,经过艰苦卓绝的四年战争,于1402年6月攻入南京,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皇帝宝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