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这才是正确的爱情观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首诗歌——《致橡树》。

这是诗人舒婷在197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在全诗中作者对传统的爱情观进行了否定。并且运用生动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理想爱情观。正确的爱情观,应该是彼此独立的基础上的相爱,不是一方依靠另一方。其中作者将自己比作“木棉”,自己必须以树的形象和爱人站在一起。直到今天,我认为这种爱情观依旧值得很多人学习。在爱情中,只有保持独立的自我,才能够平等地去享受爱情的美好。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作者舒婷曾经谈论过自己创作这首诗的初衷。有一位华侨曾经给过舒婷很多帮助,所以一次他们两人相聚,在一起交流。期间,这位华侨谈论起自己交往过的女孩子,认为她们都是有缺点、不完美的人,他对此很是失望。舒婷听到他的一番言论之后很是生气,认为他的大男子主义太强。所以回去之后舒婷就写出来这首诗来送给那位华侨,以此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来这首诗在报纸上发表,受到很多人的喜欢。

直到今天,这首诗依旧值得很多人去学习。舒婷曾经说过,这不是一首简单的爱情诗。舒婷在这首诗中更多的想表达的是一种关于男女之间的平等和尊重,以及她的理想的爱情观。当然,我们最能够读出来的也是一种在爱情中平等的状态。但是,即使到了现在,依旧有很多人没有这种想法。依旧不能够正视自己在爱情中的位置。我觉得有一点很可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鸡汤开始在爱情领域兴起。

最有代表性的可能就是“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这句话被很多女孩子奉为经典,认为男生就应该这样对待自己,这是应该的。甚至有的人会举出英国王室的故事,什么离过婚的女人都能嫁给王子,这才是女孩子应该过的生活。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这种言论,让很多的女性渐渐迷失了。

不论在任何时期,一个人只有真正的独立,才能够平等地去面对一份感情,才能够真正被被人尊重。当你将自己的未来,自己的所有希望都放在别人身上的时候,你就已经是失败的了。其实用一句话可以很明确地表达:你自己都不去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事情,还指望着谁去为你做呢?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努力的事情,任何人都不例外。你想要得到的东西,想完成的梦想,只有依靠自己努力,才是正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