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者自述经历,感叹“健康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仅仅只过去半个月,

周璐觉得这个世界似乎都变了。

突如其来的疫情,

将周璐和老公李军一起卷入。

“我们是幸运的,及时得到救治,顺利痊愈出院。”患难夫妻劫后余生,周璐说。

出院后,看到那些无助的人和家庭,她很心痛。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身边的人,哪怕只有一点点。

01

人生有太多意外

34岁的周璐老家在黄冈,她和老公李军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在武汉市江夏区工作安家。婚后,过着幸福的小日子,儿子浩浩今年也已经5岁了。

在疫情彻底爆发前,周璐平静的生活就已被打乱。1月11日,她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头痛伴有低烧。

以为是流感,周璐吃了两天药,头痛乏力减轻,但出现了胸闷症状。与此同时,老公也开始发烧,去省人民医院打了三天针。

那时,还很少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例确诊,周璐对此也一无所知。

1月16日,单位体检,周璐在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最先去做了CT。结果不容乐观,体检中心主任马上赶来,怀疑是病毒性肺炎,让她哪儿也别去。当天,就安排她去了发热门诊,并住进病房。

在连续打针后,李军的病情也不见好转,他也回到江夏就诊。确诊后,他与周璐住进了同一间病房。

“人生有太多意外,之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感染。”事后回想,在乘坐地铁时,坐在身旁的乘客不断咳嗽,周璐当时还提醒这名乘客赶快就医。

不幸沾上病毒,30岁的张佳明同样刻骨铭心。他是一名医学顾问,年纪轻轻,平时很注意保养身体,唯一不满的就是有点微胖,总想着减肥瘦一点,就刚刚好了。

1月19日,张佳明全身肌肉酸疼,疼得睡不着觉。因为学医的缘故,他结合网上的消息,不觉警惕起来。赶紧与家人隔离,自己单独吃住,也买了口罩。那会,口罩还不难买。第二天,去武汉市第四医院做了CT,显示正常。但全身酸痛却加重了,还开始腹泻,想起读书时,老师说的影像检查有滞后性,他不敢掉以轻心。

22日,张佳明又跑去做了CT,这次肺部感染严重多了,基本上弥漫性感染。担心在外面感染别人,他思来想去,决定住进病房。


02

在病房吃到最香的快餐

住进病房,看到医护人员穿着隔离服,张佳明知道,这次情况很严重。

住院第一天晚上,张佳明失眠了,以泪洗面。病房内的其他两个病友也哭了。最初两天,大家都不吭声,各自戴着口罩,安静的可怕。

年三十前后,张佳明的症状有些加重,胃口不好,边吐边吃。当时,有爱心餐饮企业给医护人员送盒饭。看到病患吃不下,护士就把更好吃的盒饭给了他,自己吃食堂。

“那是我吃的最香的快餐。”张佳明说,快餐里有鱼、肉和白菜。他也是后来才知道,这是爱心企业送给护士的爱心餐,他吃了后,内心很过意不去。也多亏了那几餐饭,他才挺过了难关。


其实,真正应该保障的是医护人员,只有保障了他们,疫情才能快速平息。

对白衣天使,周璐和李军出院后,一直心存感激,念念不忘。

办理入院手续时,到了下午2点,护士还没吃上饭,晚上打针到八点多,也是顾不上,“她们没吃,我自己吃也很难受。”

随着确诊病例越来越多,病房内人满为患,一晚上,病床前的呼叫机就没停过。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上不了厕所,喝不上水,防护镜里都是水汽。周璐去打水时,看到护士站的护士,累得直接坐着睡着了,听到病人呼叫,又马上打起精神跑过去。直到江苏医疗队来援助后,局面才从容一些。

医护人员的努力,也渐渐打消了他们初始的恐慌。夫妻俩住在同一病房,不会孤单,彼此的安慰,给了对方莫大的勇气。李军比周璐晚两天感染,大概率是她传给老公的。但当亲戚问起谁传谁时,出于对妻子的爱护,李军总说不知道。

听到老公的回答,周璐的眼眶湿润了。


03

“要有信心,不要恐慌”

经过医院悉心治疗,病情持续好转。大年初四,张佳明感觉到了饭菜的味道。两次核酸检测都呈阴性,肺部病灶被明显吸收,2月2日,达到治愈出院的条件。

“社会上的恐慌情绪比病毒本身更可怕。”亲身经历与疫情的斗争,张佳明说,这一切仿如隔世。现在医院资源很紧张,他建议,身体好、症状轻、没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最好在家隔离,吃好睡好,按之前公布的方案服药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出院时,医生叮嘱隔离14天。张佳明带着干粮和体温计,住进了酒店。老板有顾虑,他拿出核酸检测的结果,并保证不会离开房间。

妈妈把他的东西收拾好,放在房间门口。张佳明让妈妈先离开,自己再出来拿东西。隔着门,他听到了妈妈的哭泣声。


治愈者自述经历,感叹“健康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周璐和李军回到熟悉的家,尽管还要居家隔离,但比起医院,她有一种自由的感觉。仅仅过去半个月,她的世界似乎都变了。

住院后,儿子被母亲接回老家,周璐想见儿子,但理智告诉她,不能见。

热心的邻居们送来蔬菜,朋友们为她高兴。更多的人,向她咨询,各种各样的问题,担心、恐惧、误解都有,她都耐心解答,想给大家信心,不要产生恐慌。

“我们是幸运的,及时得到了救治,顺利痊愈出院。”疫情爆发后床位紧张,看到微博上好多无法入院去无助的人和家庭,周璐心痛不已。


04

健康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人健康活着比什么都重要!”病愈后,49岁的耿晓峰发出这样的感慨。耿晓峰是武汉市三医院神经内科医生,1月19日接诊时,与一位后来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过,出现咳嗽、乏力等症状。

在门诊做了CT检查,耿晓峰肺部磨玻璃样改变,属于高度疑似患者。当时没有试剂盒,他怕传染给同事,也担心入院后被传染,就选择和妻子在家隔离。虽然夫妻俩都是医生,但疫情爆发后,他们还是产生了恐慌,承受很大的压力,也不敢告诉在外地的女儿。按照此前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治疗方案,他坚持服药,在家做好防护和卫生。用酒精擦拭餐桌椅、手机、马桶,清洗地面,用开水烫毛巾、杯子、牙具。

隔离第十天,耿晓峰和妻子又去医院做了一次CT,妻子检查正常,他的肺部也比此前好转,病情减轻。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也呈阴性。

战胜了病毒,耿晓峰夫妇准备投入到一线,与同事们共同去抗击疫情。他说,疾病预防重于治疗,科学防控疫情,轻型和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可在隔离点隔离治疗,重症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住院治疗,把医院现有资源留给最需要的人。

经此一难,年轻的张佳明瘦了不少,也一下子成熟许多。他告诉自己,珍惜生活,抓紧时间,追求自己的梦想。未来,他想读个博士。

疫情也教会周璐,更懂得珍惜。她说,以后要和喜欢的人,认真工作,用心生活,善待身边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