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癒者自述經歷,感嘆“健康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僅僅只過去半個月,

周璐覺得這個世界似乎都變了。

突如其來的疫情,

將周璐和老公李軍一起捲入。

“我們是幸運的,及時得到救治,順利痊癒出院。”患難夫妻劫後餘生,周璐說。

出院後,看到那些無助的人和家庭,她很心痛。現在最想做的,就是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幫助身邊的人,哪怕只有一點點。

01

人生有太多意外

34歲的周璐老家在黃岡,她和老公李軍是大學同學,畢業後在武漢市江夏區工作安家。婚後,過著幸福的小日子,兒子浩浩今年也已經5歲了。

在疫情徹底爆發前,周璐平靜的生活就已被打亂。1月11日,她全身乏力,肌肉痠痛,頭痛伴有低燒。

以為是流感,周璐吃了兩天藥,頭痛乏力減輕,但出現了胸悶症狀。與此同時,老公也開始發燒,去省人民醫院打了三天針。

那時,還很少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病例確診,周璐對此也一無所知。

1月16日,單位體檢,周璐在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最先去做了CT。結果不容樂觀,體檢中心主任馬上趕來,懷疑是病毒性肺炎,讓她哪兒也別去。當天,就安排她去了發熱門診,並住進病房。

在連續打針後,李軍的病情也不見好轉,他也回到江夏就診。確診後,他與周璐住進了同一間病房。

“人生有太多意外,之前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感染。”事後回想,在乘坐地鐵時,坐在身旁的乘客不斷咳嗽,周璐當時還提醒這名乘客趕快就醫。

不幸沾上病毒,30歲的張佳明同樣刻骨銘心。他是一名醫學顧問,年紀輕輕,平時很注意保養身體,唯一不滿的就是有點微胖,總想著減肥瘦一點,就剛剛好了。

1月19日,張佳明全身肌肉痠疼,疼得睡不著覺。因為學醫的緣故,他結合網上的消息,不覺警惕起來。趕緊與家人隔離,自己單獨吃住,也買了口罩。那會,口罩還不難買。第二天,去武漢市第四醫院做了CT,顯示正常。但全身痠痛卻加重了,還開始腹瀉,想起讀書時,老師說的影像檢查有滯後性,他不敢掉以輕心。

22日,張佳明又跑去做了CT,這次肺部感染嚴重多了,基本上瀰漫性感染。擔心在外面感染別人,他思來想去,決定住進病房。


02

在病房吃到最香的快餐

住進病房,看到醫護人員穿著隔離服,張佳明知道,這次情況很嚴重。

住院第一天晚上,張佳明失眠了,以淚洗面。病房內的其他兩個病友也哭了。最初兩天,大家都不吭聲,各自戴著口罩,安靜的可怕。

年三十前後,張佳明的症狀有些加重,胃口不好,邊吐邊吃。當時,有愛心餐飲企業給醫護人員送盒飯。看到病患吃不下,護士就把更好吃的盒飯給了他,自己吃食堂。

“那是我吃的最香的快餐。”張佳明說,快餐裡有魚、肉和白菜。他也是後來才知道,這是愛心企業送給護士的愛心餐,他吃了後,內心很過意不去。也多虧了那幾餐飯,他才挺過了難關。


其實,真正應該保障的是醫護人員,只有保障了他們,疫情才能快速平息。

對白衣天使,周璐和李軍出院後,一直心存感激,念念不忘。

辦理入院手續時,到了下午2點,護士還沒吃上飯,晚上打針到八點多,也是顧不上,“她們沒吃,我自己吃也很難受。”

隨著確診病例越來越多,病房內人滿為患,一晚上,病床前的呼叫機就沒停過。醫護人員穿著防護服,上不了廁所,喝不上水,防護鏡裡都是水汽。周璐去打水時,看到護士站的護士,累得直接坐著睡著了,聽到病人呼叫,又馬上打起精神跑過去。直到江蘇醫療隊來援助後,局面才從容一些。

醫護人員的努力,也漸漸打消了他們初始的恐慌。夫妻倆住在同一病房,不會孤單,彼此的安慰,給了對方莫大的勇氣。李軍比周璐晚兩天感染,大概率是她傳給老公的。但當親戚問起誰傳誰時,出於對妻子的愛護,李軍總說不知道。

聽到老公的回答,周璐的眼眶溼潤了。


03

“要有信心,不要恐慌”

經過醫院悉心治療,病情持續好轉。大年初四,張佳明感覺到了飯菜的味道。兩次核酸檢測都呈陰性,肺部病灶被明顯吸收,2月2日,達到治癒出院的條件。

“社會上的恐慌情緒比病毒本身更可怕。”親身經歷與疫情的鬥爭,張佳明說,這一切仿如隔世。現在醫院資源很緊張,他建議,身體好、症狀輕、沒有基礎疾病的患者,最好在家隔離,吃好睡好,按之前公佈的方案服藥治療,避免交叉感染。

出院時,醫生叮囑隔離14天。張佳明帶著乾糧和體溫計,住進了酒店。老闆有顧慮,他拿出核酸檢測的結果,並保證不會離開房間。

媽媽把他的東西收拾好,放在房間門口。張佳明讓媽媽先離開,自己再出來拿東西。隔著門,他聽到了媽媽的哭泣聲。


治癒者自述經歷,感嘆“健康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周璐和李軍回到熟悉的家,儘管還要居家隔離,但比起醫院,她有一種自由的感覺。僅僅過去半個月,她的世界似乎都變了。

住院後,兒子被母親接回老家,周璐想見兒子,但理智告訴她,不能見。

熱心的鄰居們送來蔬菜,朋友們為她高興。更多的人,向她諮詢,各種各樣的問題,擔心、恐懼、誤解都有,她都耐心解答,想給大家信心,不要產生恐慌。

“我們是幸運的,及時得到了救治,順利痊癒出院。”疫情爆發後床位緊張,看到微博上好多無法入院去無助的人和家庭,周璐心痛不已。


04

健康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人健康活著比什麼都重要!”病癒後,49歲的耿曉峰發出這樣的感慨。耿曉峰是武漢市三醫院神經內科醫生,1月19日接診時,與一位後來確診病例密切接觸過,出現咳嗽、乏力等症狀。

在門診做了CT檢查,耿曉峰肺部磨玻璃樣改變,屬於高度疑似患者。當時沒有試劑盒,他怕傳染給同事,也擔心入院後被傳染,就選擇和妻子在家隔離。雖然夫妻倆都是醫生,但疫情爆發後,他們還是產生了恐慌,承受很大的壓力,也不敢告訴在外地的女兒。按照此前國家衛健委公佈的治療方案,他堅持服藥,在家做好防護和衛生。用酒精擦拭餐桌椅、手機、馬桶,清洗地面,用開水燙毛巾、杯子、牙具。

隔離第十天,耿曉峰和妻子又去醫院做了一次CT,妻子檢查正常,他的肺部也比此前好轉,病情減輕。核酸檢測結果顯示,也呈陰性。

戰勝了病毒,耿曉峰夫婦準備投入到一線,與同事們共同去抗擊疫情。他說,疾病預防重於治療,科學防控疫情,輕型和普通型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可在隔離點隔離治療,重症及危重型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住院治療,把醫院現有資源留給最需要的人。

經此一難,年輕的張佳明瘦了不少,也一下子成熟許多。他告訴自己,珍惜生活,抓緊時間,追求自己的夢想。未來,他想讀個博士。

疫情也教會周璐,更懂得珍惜。她說,以後要和喜歡的人,認真工作,用心生活,善待身邊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