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首位新冠肺炎患儿出院 儿童抗“新冠”需关注心理治疗

2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对于易感人群的定义为人群普遍易感。可见,儿童也是易感人群。

2月6日,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首位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的肺炎患儿经传染科医护人员的精心诊治和护理,正式出院。12岁的琦琦(化名)也成为广州首例治愈出院的儿童新型冠状病毒病患。

而新冠肺炎的儿童与成人治疗与预防也有所不同。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副院长龚四堂向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记者指出,在儿童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需着重注意三点。首先是心理治疗的重要性更为突出,患儿入院后,一部分患儿有家长陪同,一部分患儿没有家长陪同,没有家长陪同的孩子需要医护更加关心照顾。以6日出院的患儿为例,医护人员像父母一样爱护她,提供一些玩具、书籍,并且在心理上加以安抚,减轻患儿恐惧和父母不在身边的焦虑。其次是儿童的营养非常重要,需要医院的营养科医师进行干预以保证儿童持续的抵抗力。最后,与成人一样,中心给患儿也用了中药,由中医科主任进行相关治疗。根据患儿的情况进行对症治疗。

据了解,琦琦的父母也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接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疗,目前尚未出院,琦琦出院之后将由番禺区的居委进行照看。琦琦返家后,将进行居家观察,市妇儿医疗中心将会持续两周开展相关随访、监测。经过医院规范、科学的治疗,在市妇儿医疗中心感染病区隔离治疗的其他6名患儿(含一例潮州转诊)病情平稳或正在缓解。

本年12岁的琦琦,随父母于1月22日由湖北老家自驾返回广州,1月26日与父亲一同呈现发烧、少量流涕症状。按照1月27、28日两次取咽拭子成果,患儿及其父母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均为阳性,于1月28日由外院转入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入院诊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染”。1月29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根据大小便分析、生化、输血四项、凝血四项结果未见异常,胸片提示肺部感染,修正诊断为“病毒性肺炎,冠状病毒感染”,给予一级护理、单间隔离(飞沫加接触隔离)、干扰素喷喉、易坦静止咳化痰、营养支持、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治疗,并请中医科会诊协助诊治。

入院治疗9天后,琦琦持续两次新型冠状病原核酸检测阴性,肺部CT复查影像无明显异常。经省、市医疗救治专家组评估,合适国度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的肺炎确诊病例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

据记者了解,因家庭其他成员也在市八病院接管隔离,琦琦就医是独自一人被救护车送到了市妇儿医疗中心儿童院区传染科隔离治疗,也成为了隔离病区第二位无陪护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确诊患儿。

龚四堂向记者指出,目前在妇儿中心的新冠肺炎患者,最大14岁,最小2个月龄,主要以家庭聚集发病传染。在第五版新冠肺炎防治指南中,显示儿童也是易感人群。只是儿童的活动范围大没有成人大,因而感染的几率会少一些,但是不等于不易感,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当儿童卷入新冠抗疫之中,其治疗方案相比于成人也更加谨慎。

而对于新冠儿童患者的治疗,与成人不同是,对于轻症的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常规的治疗,考虑是否用抗生素是经过广州市、广东省专家、三次会诊的结果,主张是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抗生素。

此外,儿童患者心理治疗的重要性更为突出,患儿入院后,一部分患儿有家长陪同,一部分患儿没有家长陪同,没有家长陪同的孩子需要医护更加关心照顾。

“据临床发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之后,真正肺部没有发生病变的患者只占5%,95%都有肺部病变,而这些患者中,一部分用X光可能看不出细微的病变,CT扫描则可以发现更细小的病变。所以,如果做了X光检查,没有发现病变也不能轻易认为其没有得病毒性肺炎。”龚四堂解释道,对儿童患者的检查需更谨慎。

也有临床医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临床上病毒入侵会造成免疫系统过激反应而产生一系列身体异样,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由于儿童抵抗力相对较弱,免疫系统反应更弱,但并不能单纯认为儿童新冠就更难救治。

针对可能发生的母婴垂直传播途径,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务部主任孙新表示,对于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孕产妇,应密切关注新生儿感染情况,但是否定义为母婴垂直传播尚未有定论。“根据现在的病例情况,我们也将组织省市妇产科专家、新生儿科专家,根据现有的数据和以往的经验制定处置指引和流程,比如采取脐带血收集进行病原学检测等等做进一步研究。”孙新说道。

此外对于儿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龚四堂建议,家庭每天通风至少两次,每次持续半小时左右。家里如果有疑似病例,尽可能早期隔离、排查。儿童一定要有适当的衣物保暖和营养干预。

对于对各年龄段的孩子的营养补充,龚四堂向记者指出:“优质蛋白很重要。稍大龄的儿童建议每天保证500毫升牛奶、一个鸡蛋,正常饮食基本就能满足优质蛋白质的摄入。6个月以下的孩子母乳喂养,4~6个月添加辅食,根据年龄段添加相应的固体食物如肉、蛋黄、鱼等。对于1~3岁的孩子,饮食逐渐过渡到和稍大龄孩相近,同样强调每天500毫升牛奶、一个鸡蛋。此外如果有条件,建议母乳喂养到两岁是最好。”

孙新同时向记者表示,儿童发热性疾病常见。按照目前情况,医院已开通了互联网医院,做了各个专科的排班,解答咨询。目前平均每天600人次左右线上就诊人数。一些发热性疾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家庭护理,不一定要来到医院。“现阶段线上问诊更有必要,能先不来医院就先不来医院,而来到医院的孩子,也会经过严格的预检分诊,了解流行病学,可疑的情况会到发热门诊,如果没有可疑的情况则按照正常程序诊疗。”他说道。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