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少有歷史劇是講元朝的?

似沐夕梓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什麼是歷史劇?

歷史劇其實就是以某一時期歷史事件和人物為藍本,加上藝術渲染,情節虛構來反映當時的政治環境和百姓生活,劇情要有戲劇性,符合大眾審美觀,關鍵是一些大的歷史背景不能胡編亂造。

有人說,元朝的電視劇也有很多啊,比如《倚天屠龍記》不就是講明教首領張無忌反對元朝統治的嗎?

這?這是武俠劇啊,不屬歷史劇,要真有那麼厲害的屠龍刀,那麼厲害的乾坤大挪移,早統治世界了……

那麼回到題目,為什麼很少人碰元朝的歷史劇?

其實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不管我們願意也罷,不願意也罷,承認也罷,不承認也罷。元朝終歸是一個外族入侵中原後建立的大一統帝國,它與其它外族侵略不同點就在於,這個國家壽命較短,入主中原不到一百年就被趕跑了,所以自始至終並沒有被漢文化同化。這一點並不同於清朝,清朝是全盤接受了漢化,也提出了滿漢一家親的主張,不管它目的如何,確實是有助於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

而元朝是唯一一個明目張膽把人劃分為三六九等的大一統國家,漢人地位最低。而且元帝國(包括四大汗國)疆域地跨歐亞大陸,使用漢字的僅中原這一小部分。所以當時關於接受不接受漢文化,元朝內部也爭論不休,直到被明軍趕走,也沒有形成統一意見。

更重要的是元朝存在時間太短,重武輕文,對歷史編撰也不太注重,再加上元末農民起義的緣故,基本就沒留下多少像樣的史料記載,沒有這些文字記載,對於後人創作劇本來講,也就缺乏最基本的靈感來源。

而且這是一個敏感的朝代,現在還有蒙古國在,劇本寫起來也就非常容易踩雷,那麼我們拋掉政治因素,單純從電視劇的角度和觀眾的角度思考,又有哪些繞不過去的點呢?

首先,提到元朝我們就繞不過去成吉思汗,他建立的蒙古帝國,忽必烈繼承大汗之後,建立元朝。而中國漢文化最發達的宋朝,就是被元朝幹掉的,不是有文章講崖山之戰後再無中國嗎?

那麼拍元朝的歷史劇,必然逃不過跟宋朝的戰爭,那麼編劇該怎麼編呢?到底是站在蒙古這邊的立場上,還是站在宋朝的立場上?畢竟是歷史劇,不可能逃避這個問題,沒有正義為主線,會感覺不倫不類。

雖說元朝疆域比較大,但經濟發展方面其實不如南宋,元朝倒是吸取了很多漢文化中的糟粕,諸如投下制、人殉的黑色政策。這些東西拍出來能不能過審先放一邊,文化營養太少,中國導演總不能因為批判它才拍它吧?我們毛爺爺也曾經說過: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雖說戰爭是歷史劇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但是失去正義的戰爭,或者篇幅過多的戰爭,也就失去了歷史劇所表達的蘊意了。

其次,就算我們能過被侵略這一關,接受現實,那麼還有幾個問題無法規避:

前面也講到了蒙古人特別能打,也確實如此,流著成吉思汗血液的子孫,打遍天下無敵手,不是在幹仗,就是在幹仗的路上。可惜有幾個地方卻成為蒙古帝國永遠的痛,一個是攻打日本,一個是攻打緬甸或其他東南亞國家。

日本或許有如神助,幾次神風乾掉了蒙古大軍,後來二戰時期成立的神風敢死隊,也是以這個事例基礎的。可是要知道,我們的抗戰神劇可是一直霸佔電視屏幕,什麼手撕鬼子,手榴彈炸飛機,被侵犯女神靈護體啊啥的,這樣看起來才爽。如果拍出蒙古大軍進攻日本被神風弄得幾乎全軍覆沒的劇情,勢必觸動老百姓敏感的神經,小日本何德何能,連上天都幫他?

基於這方面考慮,本來宋朝就被元滅的,被元統治後,還被日本噁心一下,這不符合老百姓的看劇標準。

最後,如果說元帝國下的人們平等相處,大家都認同漢文化,這還說得過去,可惜在元朝一共分四個人等:

第一等人是蒙古人,這毋庸置疑,畢竟是他們這個民族打下的天下;第二等人是色目人,主要是指西域或者契丹等人;第三等人是北方的漢人,比如被征服的金國人,契丹、女真等;第四等人是南人,也就是最後南宋統治下的漢人,因為他們是最後投降的,所以歸類到最低。

那麼拍元朝的歷史劇,到底想展現貴族的生活呢,還是想展現老百姓的生活?這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拍蒙古貴族的生活,我們不感興趣,也缺乏史料支撐,拍的不倫不類,不如不拍。拍老百姓的生活,那就是一把鼻涕一把淚,誰願意受虐呢?

電視劇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傳媒功能,前提是必須有市場,一個冷門朝代,又沒有多少名人軼事,拍出來看的人少。畢竟都是以利益為追逐目標,也不乏為了情懷而拍片的導演和投資人,但畢竟是少數,誰會去抱著必死的決心碰這個題材呢?

即使是明朝這個漢人統治為主的朝代,十年前拍了一部《大明王朝1566》,雖說現在評分排到第一名,可惜收視率太低。人們不感興趣,沒有市場,也就沒有人會去嘗試,這也導致了當初定下的《大明王朝1587》遲遲沒有動靜。

有人說,清朝也是滿人統治漢人啊,怎麼有那麼多電視劇?

剛才也提到了,清朝是全盤接受漢文化的朝代,即使後來退位,也融為了中華民族的一部分,現在56個民族大團結,也不能否認清朝的功勞。

清朝劇集很多是言情劇,或者宮鬥劇,這種劇情有看頭,有意思,試想一下,拍蒙古大漢扭扭捏捏搞對象,跟《還珠格格》似的動不動親嘴,怎麼就這麼彆扭?再說宮鬥劇,怎麼鬥?有相關資料嗎?毫無疑問,沒有!

而且,清朝離得較近,存有大量的史料,加上康熙帝、乾隆帝統治時間足夠長,國家也算太平。自然就有大量的藝術作品問世,再加上國家有意識地在推進這種劇集,也就好理解了。

不過如果真的有導演拍出了元朝電視劇,我想,還是值得一看的,不管爽不爽,挑挑毛病還是可以的。

楊角風發作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元朝的史料比較少吧😳,唯一漢文的史書只有宋濂的《元史》,而且由於編撰倉促,有諸多遺漏,被看做是二十四史裡最差勁的😂,文學上也沒什麼大的發展,能說出來的作品就是《竇娥冤》,能取材的地方不多

其次好的電視劇講究能引起感情的共鳴,元朝作為完全排斥漢族的存在,其文化意義上應該比較難引起現在大多數觀眾的共鳴。


julia海雀


1 元朝四姓制度森嚴,漢人地位最為低下,雖然清代滿族也比漢族高貴,但並不明顯,或者說高貴的只是八旗子弟,滿族大族,普通百姓之間並無差距。所以單就這一點,元朝題材就難以過審。

2 元朝本身就沒有多少可以講的故事,能說的帝王也只有成吉思汗而已,成吉思汗相關題材影視劇是有的,至於忽必烈,除了打仗的確沒什麼故事可講。所以除了於榮光拍的關漢卿專題作品,也就沒有多少了。


燈小瓶


原因很簡單,元朝對於漢族人來講是最黑暗的時期,漢族人地位最低,而且蒙元政府害怕漢人造反,制訂了許多規定,如十家合用一把菜刀,而且由蒙古頭人掌管,因此現在有些地方供奉的灶王爺竟是蒙古人裝束。山西的刀削麵是用竹片削的,也是因為那時候菜刀多家合用才想出來的。漢人娶媳婦,新娘先要陪蒙古頭人睡,所以那時候漢人產生了摔死頭胎和習慣。由於蒙古人是馬背民族,整天打打殺殺的,也沒有什麼文化,對漢族人的管理採取編號制,不喊名字喊編號,那時候也沒有出現過著名的詩詞,但是戲曲在那時候很流行,這就是所謂的唐詩宋詞元曲,而最著名的又是竇娥冤。由此也可以看出,漢族人對蒙元政府不滿,不敢直接說出,也不敢在紙上寫出,只能編在戲曲裡唱出。面對這段歷史傷痛,人們自然不願意回顧,另外元朝時間較短,總共才九十年,沒幾任皇帝,也沒有留下什麼故事,因此現在以元朝為背景的影視很少。但我認為,元朝還是有料的,二十多年前我看過一部電視連續劇《神醫朱丹溪》,感覺非常好,朱丹溪確實是元朝的一位神醫。當然元朝也出了一位能力極強的丞相,元順帝時期的脫脫,此人文武雙全,精通蒙漢兩種文化,編寫了《宋史》、《遼史》和《金史》,而且制訂了一系列利民措施,恢復了科舉考試,而且還多次帶兵打敗過張士誠等起義軍,但後來遭到排擠,被人陷害致死。有一部小說《明英烈傳》挺好的,講得是朱元璋的事蹟,但一直未拍成電視劇。


章寒池


其實反映元朝的電視劇也不少,主要集中前期和後期。前期以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故事為主。後期以農民起義反抗元朝為中心。還有部分與元曲有關的電視劇。\n



真正反映元朝人民平常生活的確很少,那是一個對漢人極其屈辱的時代,原則上那是漢人被異族征服的時代,並不能算中國一個朝代。整個漢民族被列為最下等人,沒有任何人身自由。從此漢民族進入最悲催的時代。如用電視劇表現出來,太丟人了,還影響民族團結。\n\n\n\n\n


黃金濤7


因為沒有什麼可拍的!沒有漢人的英雄任務和事情!開始是成吉思汗的侵略史,忽必烈統一之後!就把中國分成四等人!漢人是最低下的是屈辱史!不象漢唐都是中國的豐功偉績,英雄任務輩出!看了能使人激動不已!看了之後等讓我們瞭解我們古代是如何領先於世界的!


斌136847483


1元朝的統治者不是中華民族。連漢語都不會說。2從1271年忽必烈建國到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一共不到一百年十一個皇帝。而且漢人在元朝是最下等的人,朝局超級動盪,漢族寄人籬下,這劇怎麼拍?有什麼可拍的


還得是你龍兄


元朝的人權等級制度,對漢民族就是一個恥辱。整個蒙古族政權有分為成傑思汗時期,忽必烈時候,還有北逃以後的北元時期,歷史資料太少了。


莫染昨日琉璃傷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元朝皇帝名字都不好記,他太長了,演員饒舌

2.元朝皇帝除了開頭和收尾的,都是短命鬼,在位時間更短,導演剛喊開機,皇帝六死了,還拍個毛線

3.本來是可以拍一下元朝開國皇帝和末代皇帝的,畢竟人家在位時間長,故事多。可風頭最終還是被同時期的南宋和明初給代替了


南中國人


首先,元朝是蒙古族統治的王朝,漢族是被剝削壓迫的四等人,整個朝代民族矛盾激烈,要是電視劇播出了會讓漢族和蒙古族人民一起尷尬的。

其次,元朝如果以漢族為主角,雖然元曲很經典,元代數學發展也不錯,但終究是被欺凌的慘痛史,如果以蒙古族為主角,除了彎弓射大雕到處侵略,就是欺凌漢族,如果為了維護民族團結而將這些赤裸裸的事實去掉,這電視劇也沒什麼看頭了。

再者,中國那麼多輝煌的朝代,例如漢唐,隨便拍個啥不比元朝那些令人尷尬的歷史吸引眼球?而且清朝雖然比較憋屈,但狗血清宮劇依舊是許多女觀眾的喜好,清宮的東西也好復原,所以即使拍清朝也不會拍元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