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练习走路有什么小窍门?

不喝皮酒会死星人


尽量通俗的谈谈这个问题

一,误区

对于偏瘫患者来说,都想尽快的走起来,认为只要努力的练习走路就会好起来,这是个误区。因为有很多患者练习走路时身体状况并没有达到走路的条件。肌力不够,平衡功能不行,这时练习走路会导致异常的步态,越练越走偏,姿势越难看。所以,偏瘫患者练习走路,不是越早越好。

二,方法

在练习走路以前,应该在治疗师的帮助下练习基本的肌力,站立训练,平衡功能训练。偏瘫患者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重心在健侧肢体上,也就是说只要站立,所有的负重都有健侧下肢,偏瘫的一侧没有负重,如果是这种情况下开始练习走路,就会出现偏瘫步态,越练越偏。正确的做法是,应该练习患侧的肌力,站立时练习患侧下肢的负重能力,当患侧下肢能够很好的负重时,再练习走路,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三,耐心

训练很枯燥,一个动作需要你练习很多次,所以,偏瘫患者最忌急躁,康复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有耐心,可以制定一个训练计划,并且要挑战刚刚能达到的难度,这样才能早日很好的走起来。


曲周康复


  • 其实并没有什么“窍门”!

  • 关键的还是“坚持练习”!

其实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窍门”,主要是需注意以下几点:

  • 一般偏瘫患者练习走路,主要指的是下肢瘫痪的患者,能达到“走路的标准”,一般肌力还是不错的!

  • 临床上,我们常见的急性卒中的患者,一般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我们建议是及早开展康复锻炼的!

  • 一般情况下,能谈到“走路”,一般在肌力在3级或以上,也就是基本能抵抗自己下肢本身的重力,对于康复,我们选择“做-站-走”逐步递进的方式进行锻炼;

  • 坐:我们一般建议患者先行练习“坐”,一般多间断在家属的帮助或者说看护下进行短时间的坐立,要求双脚着地;

  • 站:当患者基本能独自坐立后,我们一般建议练习“站”,一般是在家属的帮助或看护下进行短时间站立;

  • 走:当患者可以站立后可逐步尝试让患者进行“抬脚-迈步-抬脚-迈步。。。”逐步开始行走锻炼;初期可由家属在旁边帮扶,后期可建议患者在医院走廊中边(有扶手)进行行走,家属在旁边进行监护保护患者安全!


上面是一些临床上用到过的院内的简单的康复锻炼,当然并不如专业的康复科或机构使用各种器械帮助锻炼那么全面和专业,但是适用于大众群体;

此外在进行锻炼的过程中家属一定要监护到位,保护患者安全!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神内小美医生


实现步行是偏瘫患者能够独立生活的关键,而且步行康复训练也是患者第二次“学习”走路的经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偏瘫患者都可以接受步行康复训练。能否接受步行训练主要取决于患者的病情轻重、年龄、心肺功能、肌张力以及并发症等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站立与行走训练   适用于偏瘫侧下肢有一定的运动功能,但站立和行走有困难的患者。主要是为了患者能够站起来,并能够站稳;改善平衡能力,纠正异常步态;提高步行能力,尽可能达到正常行走。   第一阶段:坐起训练   坐位是步行和日常生活训练中最基本的,若患者能坐起,对于进食、大小便、上肢活动能带来很大方便。   具体训练:家属在床上放好靠垫,患者用健康一侧上肢支撑,缓慢坐起。开始时,可以半卧位(30度左右),每天两次,每次尽量坚持5分钟。如果患者无头晕、恶心等不适,可以隔天提高半卧位角度,每次10度;也可隔天延长半卧位时间,每次延长5分钟。这样交替进行,直至可坐起80度,维持1小时。   在坐起训练的同时,还要进行平衡训练,怎么做?   开始时家属要轻轻扶持,以免患者向患侧后外方倾倒;背部不靠,静坐1小时,可让患者坐在床沿,两足着地,或者床前放个小凳,让患者两足踩在小凳上。每次保持此姿势20-30分钟,每天3-5次,再过渡到家属可以放开双手,患者自己能扶床保持平衡坐位,直至患者完全能自行坐稳,也可以在后床架上系上布带,让患者借力于拉布带练习坐起。   第二阶段:站立前准备训练   患者坐位,双足平放在地上,双手叉握并伸向面前的小桌上(双上肢尽量伸直);训练者站在患侧,一手扶持患膝, 另一手放在患者臀部;嘱患者上身前挺,抬臂站起。   第三阶段:站立训练   训练时,家属一定要注意患者站立的姿势,让其双脚平行站立,中间有一拳的距离,膝关节不能弯曲或过度伸直,双脚掌完全着地,脚趾不能钩地。每次练习10-20分钟,每天3-5次。   患者可以在家属帮助下坐在椅子上,然后,家属以两手支持患者两侧腰部,帮助患者由坐位起立,至患者能自行站立,再进行以下锻炼,也可从床上坐位练习站立,切忌不能单纯牵拉患者患侧上肢帮助其站立。   靠墙站立:家属两手扶持患者双肩。若偏瘫一侧膝关节不能伸直,家属可用膝顶住患者膝部,使其靠墙站立,然后逐渐放开扶患者的手,直至患者能自己靠墙站立。   扶床站立:在患者独自靠墙站立的基础上,开始让患者扶床站立并逐渐放开手,不扶物而站立。   第四阶段:步行训练   重度瘫痪者:由家属协助,患者患侧上肢搭在家属肩上,家属一手扶腰,一手拉住病人的手,两人先迈外侧下肢,后迈内侧下肢。如患肢向前迈步有困难时,开始可以先原地踏步,逐渐慢慢练习行走,然后再训练独立行走。家属下肢可抬患者患肢向前迈步,每次5-10米。   中、轻度瘫痪者:可扶手杖练习。开始阶段手杖先出去一步,第二步患肢迈步,第三步健足跟上。轻度瘫痪者可把手杖及患肢作为一个支点,健足为另一支点,两者交替前进,患肢着力时手杖辅助支撑体重。   第五阶段:上下台阶训练   患者在走平路练习平衡后,可以进行上下台阶练习。开始时,必须有人保护及协助。   上台阶练习:第一步,健手扶住楼梯栏杆,使体重着力点落在健手上;第二步,健康一侧下肢上台阶,同时家属搀扶患者,避免患者摔倒;第三步,患肢跟上健肢,同时站在一个台阶上。以后重复以前的步子,开始时不要超过5个台阶,以后逐渐增加。   下台阶练习:第一步,健手向前扶好;第二步,患侧下肢向下迈一个台阶,此时家属要搀扶好;第三步,健肢迈下台阶。两足站在同一台阶上或三步动作两个支点,家属在旁要注意保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