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印度妄图研究六代战机,是异想天开呢?

幸福地带2


三哥要打造AMCA,不能说不行,莫迪政府开启印度制造,可视为印度工业1.0,立志实现国防自主,本身无可厚非,无论任何国家,都要跟上全球化的步伐,拉动自家产业技术升级,现在的印度工业化不足30%,与南亚大国的地球明显不相称,更莫说什么要成为全球性大国。

不说能行,其所打造的三代机LCA,就目前表现,准三代的水平也谈不上,并且关键技术全部是全球配套,甚至设计都是高卢鸡的杰作,造了几十年,层层加码,当空军等得花儿都谢了,犹在抱残守缺,为陈旧过时的设计犹自痴心不已,空军不要更推出海军型,其作战半径,甚至不及直升机,正不知三哥哪里来得好精神,如此碍于面子不抛弃不放弃,到头来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并不比“阿琼”坦克会好到哪里去。

开国到现在,甚至一型飞机都不能过关,猛然要造六代机,技术跨越太大,这对于航空强国来说都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何况是印度呢?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也忒骨感,造来造去,无非劳民伤财,只能满足于大国脸面而已,除此而外,看不到任何希望。

与其这样,还不如老老实实重新投入三代机研制,才是正经。利用LCA的经验,沉住气,花费大力气,定然会有好的结果。然而印度任性也执拗,面对自家技术短板视而不见,说造便造,一次次立下技术宏图大志,非欲打一个样儿叫世人看看,甚至兴之所致,给它起了一个非常大气的名字——“维摩那”,神话中的空中黄金战车。

仅气动设计就大改了六、七次,改来改去,无法开始详细设计。本来计划挺好的,与俄罗斯合作,还是与英国合研,印度经济不错,只要投下钱,只等着拿到飞机就可以,然而自家实在不甘心,就这样纠结着循环往复地折腾着,真不知正式拿出方案来,得等多少年。不说是异想天开,差不多是一个意思。


魂舞大漠


印度研制六代机?听说过。印度对五代机刚有模型,上面的电子系统,动力系统还没有着落呢,印度应该还没有吹风的风洞的吧?

至于六代机,各国都是在预研,顶多是技术研究,也可能有做实验的,也只是技术验证,肯定还没有到型号验证阶段。

其中有一个发动机变循环技术,应该是六代机必备的,美国正在加紧研究,中国已经提到了这方面的研究,而俄罗斯没有提过。但具体的六代机什么样子,人们并不知道,是有人机还是无人机,具体样子应该在10年之后了

其实嘴在自己头上,印度自己有嘴,想说就说吧。大家都可以说,我也会说,我要研制六代机,信不信是你的事,说不说是我的事,怎么想是大家的事。



大志远思想空间


在中国,无论是在专家层面还是在网友圈,对印度普遍有种轻看的心理。我曾经就看到过国内一个非常有名的专家,在一次访谈节目中滔滔不绝,对印度在航母发展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极尽调侃之能事;在网络上,“三哥”成了印度的代名词,只要谈起印度,张口三哥,闭口阿三,在“三哥”的称谓里充满着不屑、嘲讽。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时常闹笑话的国家,最近几年却取得了许多令人羡慕的成就,并且,在国际上越来越活跃,一颗大国雄心也逐渐暴露出来。


在战机的研制上,印度曾遭遇到不少的挫折,这是不争的事实。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印度致力于打造的一款轻型、超音速、多用途战斗机,设想中,这款战机应具备高机动性,装备现代化的航空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可以满足21世纪前20年的作战需要,这款战机就是被印度寄予厚望的“光辉战机”。当时,印度将光辉战机定性为“四代机”,但是,由于研发过程曲折、时间跨度长,等这款战机量产的时候,他已经完全被甩在的“四代机”的后面,勉强算得上是一款“三代半”战机。



由于印度在研发光辉战机过程中暴露出来不少航空工业发展的短板,所以,很多人对印度的战机研发能力充满了质疑,甚至是轻视。其实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问题,虽然印度在研制战机道路上走得跌跌撞撞,但是,最终他还是搞出来了,光辉战机的批量生产并装备印度空军,使印度实现了战斗机研制的突破,大大的促进了印度航空工业技术水平,为后续战机的研制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印度的六代战机计划,是与英国联合开发的。在今年的早些时候,印度媒体曝出,英国邀请印度开发名为“暴风雨”的第六代战机,据印度媒体宣称,“暴风雨”将超越所有现役的隐身战机,包括美国F22和我国的歼20。印度与英国联合开发六代机的消息一经曝出,就遭到不少喷子的狂喷,认为印度是在异想天开。


其实,印度开发六代战计划是印度强国雄心的一部分,是值得被关注的,更不能看轻了印度的航空工业实力。况且,印度这次是与英国一块联合开发,虽然英国航空工业已大不如前,但是毕竟老牌发达国家的底子还在,加上印度雄厚的资金支持,在六代机的研制方面,还是能够有所突破的。

【亲们,记得点赞哟!觉得我回答的还可以,不妨关注一下吧!thanks】


三号二


时间过去了30余年,当初印度军方立志要让光辉号轻型战机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优秀三代机之一,依然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虽然说光辉号轻型战机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整个项目管理需要进行全面改革,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远未按空军要求每年提供16 架光辉号战机,目前年产量8架都达不到,以至于莫迪内阁某位部级高官都不得不承认光辉仍然是一个白日梦。

光辉号战机,项目代号 LCA,1983年上马,是在邻国巴基斯坦获得了美制F-16A/B 战机的背景下,印度在受到刺激之余,发誓研制一种全新的战机,性能上将全面超越美制 F-16战机。

由于发动机等关键部件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受制于国力以及航空科研水平的低下,LCA军工项目进展缓慢,在耗资7亿美元以后,首架验证机才于2001年1月4日升空,2013年12月20日,LCA战机才正式列装印度空军。

仅从LCA战机飞行图片上判断,就其外形而言,采用无水平尾翼的大三角翼设计,其实就是一架法制幻影-2000战机,从研发到投产用了整整30年时间,从侧面印证了印度航空工业基础的薄弱,因此,LCA项目实际上就是一架仿制的幻影战机,外界对其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是很难彻底扭转了。

印度空军打算将以LCA战机为主,组建一个有200架战机的庞大编队,用以取代日渐老化的苏俄米格21战机,但由于包括发动机在内几乎将近50%的部件需要进口,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无力提高战机产量,200架LCA战机组建不知道要让印度空军等到猴年马月。

至于印度研发第6代战机,网络上似乎并未有靠谱的消息报道,对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来说,美标第3代重型战机都无法研制的前提下,轻型战机LCA又搞成了半拉子工程,也就半桶水的能力,美标第4代战机遥不可及,印度航空工业一步跨越,要研发第6代战机,杀了本文作者的头都不会相信。

因为印度航空工业距离航空大国有非常大的差距,这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观的,需要长时间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才能慢慢积累,进而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

目前,印度航空工业还是想方设法地改进LCA战机存在的问题,尽量使发动机国产化,在研发战机时包括战时就可以不必受制于人,然后将第3代轻型战机LCA完全国产化。

在此基础上,再研发本国第3代的重型战机,有了技术的突飞猛进,才有可能触及第4代隐形战机的门槛,但也仅仅是门槛而已。

因为印度航空工业的实力,要整出美标第4代隐形战机,都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至少在20年内,从LCA一架轻型战机就折腾了30余年,迄今为止依然是个半拉子工程,即可窥探印度航空工业的实力。

因此,研发第6代战机,对印度来说,就只是美梦而已;作为关注国际事务的读者,当然允许印度做美梦了。


国平军史


研究新战机得有工业实力,金钱和科技水平,得有实实在在的真功夫,真家伙,不具备这些个东西,就是一相情愿的吹牛,吹大牛。首先六代机在全世界都没有标准,科技最先进的美国好象也没有,印度的估计也不行。仅以发动机为例,二代机的推重比是五到六,三代机的推重比是七到八,五代机的推重比是九到十,还必须要高性能,一般国家不要想。印度现在是买的外国的三代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假如是九千公斤,按两台发动机算(不算单台必须要保百分之六十),飞机的正常重量就不能超过十八吨(可以超,超了不敏捷),然后减去油料的重量,还有飞行员,航炮,导弹的重量,这个飞机的空重就要控制在十至十三吨,这就设及材料的问题了,必须要选用又轻又结实的材料了,这些个都是一个航空工业生产能力的各种硬实力的体现,。光用嘴说就是骗国家的经费,蒙人的。


东龙45


印度总是心比天高,好高骛远。当印度开始研究三代机“光辉战机”时,正是三代机发展的最佳时候。但是,当印度的“光辉战机”研制成功时,已经是30年后的时候了,三代机已经进入了被淘汰的时候了。更何况印度自己的空军都不愿意驾驶“光辉战机”,认为其功能太差,严重的缺乏灵活机动的能力,飞行速度更不行,装弹能力有限等许多缺点。



于是,印度希望能够和俄罗斯合作,投资T50。可是,最终因为投资太多了,不堪重负,退出了T50。当俄罗斯的苏57战机横空出世之后,印度又计划购买苏57战机。但是,俄罗斯开出了300亿美元的天价时,印度又觉得价格太高而放弃了。


印度人终于不信邪,决定自己研究六代机,而实际上五代机,也是世界目前最先进的战机。印度却要跨越式发展,直接研究六代机。一个三代机都是用多国的零部件组成的“光辉战机”,是明显不成功的国家,其技术与想要研究六代机,相差得实在是太多了,其难度可想而知。所以,说是异想天开,并不为过。

个人观点,切勿上心,谢谢阅读,欢迎评论。


幸福地带2


全世界只注意到横空出世歼20,可土鳖空军从第一代到第五代,自研自造从未缺席。

米格21从仿制到垂直起降魔改,苏27从三代磨到四代加,舰载型,战轰型,原型机都被磨秃噜皮了,印度到目前为止,人家的三代机按图纸撺,都撺不利索,隔三差五的摔,更别说自研。

印度的教训告诉我们,少走弯路,不代表可以投机取巧,这是自欺欺人







叮当路东龙当啷


不知这个消息是真是假,不过不太重要。

人常说,先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后面才有动力为理想而奋斗。印度既然有研究六代机的理想,大家当然应该祝贺和鼓励他们为之奋斗,而不是用“妄图研究”这样小看人的字眼。实际上,六代机具体到每个细节上,还没有什么标准,什么样的战机才是六代机呢?当今世界能研制五代机(西方称呼)的才几家?美国、我们、俄罗斯。机型是F22,F35,歼20,苏57,美国占了两款,俄罗斯占了一款,我们有一款,即便如此,有些专家认为,俄罗斯的所谓苏57严格算四代半机,它的隐身性能不足。

记得日本曾经满怀激情的要研发五代机,取名为心神,甚至缩小版的样机(模型机)都公布于世,最后还是自己取消了,改用美国的F35,前前后后预定了一百多架,日本的制造业世界有名尚且如此,那么买遍世界的印度究竟能努力到什么程度才行呢?那款“光辉”战机直到今天也无法服役(自家的空军不愿购买),从开始研发到服役用了35年;人,一个幼儿也长大成人又成家立业了,反观“光辉”战机变成光棍剩男,还杵在那里无人问津。韩国当然不甘寂寞,和印尼合作研发五代机,最初都是壮志凌云,结果呢,自己把飞机降级,印尼还要撤资。凡是下过棋的都知道,和高手下棋,虽然不能赢棋但自己棋艺提高的飞快,和不如自己的下棋,看似赢得时候多,可不但提高不了棋艺反而会有所下降,韩国和印尼合作,谁向谁学习?

截止现在,想研发六代机的只有德法两国,他们不愿购买美国的F35,欲越过五代机研发六代机,或许只是停留在嘴上的“设想”,或许是为了鼓舞欧盟,或许是为了敲打美国,反正想和说是一回事,说和做却是两回事。

印度的科技实力不容小看,比如发射巡航导弹、发射卫星、登陆火星,登月等等,那都是实打实的实力之体现,我们耐心等着印度公布好的消息。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谨记之。


见肿消世界


中国有句俗话,“笑穷笑破莫笑补"。穷了仍然在那里睡懒觉,不知道奋斗,才是最可悲的;衣服破了仍然四处漏风地穿着,不去缝补才是最没出息的。


印度总理莫迪怀揣“印度制造"的大国梦,尽管目前大家怀疑印度不具备制造5代战机的条件,但是敢想才能敢干,敢干才会出成果。机遇总是眷顾有理想的人。

有奋斗,就会有失败;有失败,才会有成功;失败乃成功之母。东方大国用了N干年的奋斗,从无到有,才有了如今自立于世界之林的能力和骄傲。

对于奋斗中的国家,无论是朋友还是对手,我们应该怀有敬畏的心情。尊重对手,才能看到自身的不足;学习对手,才能战胜自我的固步。


对于印度,印度有印度值得骄傲的优点,印度并非一无事处。关于印度的成绩,不想一一在此指出,我只想说藐视他人,就是藐视自己!

印度目前对比先进国家,的确有较大差距。亦如体育马拉松竞赛,对于一个在路上一直奔跑追赶的人,无论如何精神可嘉。


老狼484407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