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区丨常在防疫点忙碌的他,从“陌生人”变成了大家嘴里的“老娘舅”

江干区丨常在防疫点忙碌的他,从“陌生人”变成了大家嘴里的“老娘舅”

1月24日,大年三十。

58岁的陶小明,接到了街道通知,要求他返回岗位。将母亲安顿好后,陶小明投入了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陶小明是江干区凯旋街道金秋花园社区书记,也是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小组临时党支部书记。

江干区丨常在防疫点忙碌的他,从“陌生人”变成了大家嘴里的“老娘舅”

社区门岗多,居家观察点散,随着防控措施的不断升级,他成立了一支社区抗“疫”临时党支部。街道“双联”干部、物业、民警、社区卫生院医生、辖区单位干部,这些来自不同党组织的党员凝聚了一股强大的合力。

江干区丨常在防疫点忙碌的他,从“陌生人”变成了大家嘴里的“老娘舅”

市委组织部派驻纪检组副组长何卫军,就是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小组临时党支部委员。

“加入庆春门社区抗‘疫’临时党支部,我的任务就是当好‘护门神’,守好防疫最后一公里。”从1月28日开始,每天早上9点,何卫军都会到庆春门社区青春都市公寓门岗准点打卡。

“张阿姨,买菜回来啊,来体温量一下。明天开始出门要看身份证了,你这两天菜多买一点,就别出门了哦。”

在以前,他在居民眼中还是个“陌生人”,这几天,已经变成了大家贴心的“老娘舅”。

“工作的难点,主要还是人的意识不够和居民的配合程度不高。把门看好、把人管好,关键还要有责任心,一问二测三登记,一步都不能少。”他说。

通讯员 | 徐文君 陆荷婷

江干区丨常在防疫点忙碌的他,从“陌生人”变成了大家嘴里的“老娘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