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節在什麼情況下可停止隨訪?

無聊芒果


就“肺結節在什麼情況下可停止隨訪?”這個問題解答。


如果體檢發現了肺結節,那麼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停止隨訪?

對於肺結節的連續觀察時間,一般在許多指南上建議的是連續觀察2年,最近幾年也有建議觀察3年的。

但在臨床上,我也遇到許多朋友在肺結節的第四年、第五年時出現了肺癌的特徵。這雖然是個別例子,但也是需要我們警惕。

所以,通常我會建議最長連續觀察3年,3年後可以將原有每3個月複查的頻率降為每年一次的正常體檢頻次。

肺結節的低、高危

一般來說,根據肺結節的臨床特徵,我們可以將其分為低危和高危兩種情況:

低危人群:指年輕(小於45歲)、不吸菸、無腫瘤家族史、結節小(小於8毫米),結節邊界清楚;

高危人群:指年長(超過60歲)、重度吸菸(每天超過1包)、有腫瘤家族史、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結節邊界不規則;

針對低危或高危,結合臨床經驗,我整理了一些具體的觀察方法供有需要的朋友參考。

如果CT顯示是實性結節,觀察的方法是:

(1)直徑小於4毫米,建議每年複查1次CT;

(2)超過4毫米但小於6毫米的低危人群,1年複查CT,如無變化,每年定期複查;高危人群,每半年複查胸部CT,觀察兩年,如無變化,後每年複查胸部CT。

(3)超過6毫米但小於8毫米的低危人群,每半年複查胸部CT,觀察兩年,如無變化,後每年複查胸部CT。高危人群,每3個月複查CT,觀察兩年,如無變化,每年複查胸部CT。

(4) 超過8毫米的低危人群,每3個月複查胸部CT,若肺結節較之前增大,則建議外科活檢;高危人群建議外科手術活檢,若活檢結果為陽性,建議手術切除。

如果CT顯示是單個的磨砂玻璃結節,或者半實性結節,觀察的方法是:

(1)直徑小於5毫米的孤立性純磨砂玻璃結節,每年複查1次CT。

(2)超過5毫米的孤立性純磨砂玻璃結節,建議3個月、1年、2年、3年共複查4次CT,如果病灶不變,則每年複查CT,滿5年。

(3)孤立部分實性結節,建議結節穩定或實性成分小於5毫米時,3個月、1年、2年、3年複查4次CT;結節穩定或實性成分超過5mm時,活檢或手術切除。

如果CT顯示是多發的亞實性結節,觀察的方法是:

建議多發純磨砂玻璃結節,直徑均小於5毫米時,第2年、第4年複查2次CT;

多發的純磨砂玻璃結節,直徑超過5mm且無主病灶時,3個月複查1次CT,如果結節穩定,然後進行1~3年的年度隨訪;如果主要結節存在部分實性,3個月複查1次CT,或者推薦活檢或手術切除。


希望這個答案可以幫助到你,也願你身體健康。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或者其他問題,歡迎私信或者留言交流。


胸外科陳振光醫生


肺結節及時就診:找對專家很重要!

三方面的專家:影像科(胸科)、外科(胸部腫瘤)、內科(呼吸腫瘤)。

三方面的考慮:大小、形態、隨訪!

4毫米以下的磨玻璃結節:可以在基層醫院處理。可以暫時不予處理,半年到一年CT隨訪,觀察結節有無動態變化。

5到8毫米的結節:必須到專科找專家。往往是最難鑑別的,需要作增強CT掃描進行審慎甄別。

8毫米以上腫瘤微血管CT成像徵:充分考慮正規診療。直接手術:高度懷疑0期肺癌,需要及時進行微創手術,千萬不要舉棋不定,這種0期肺癌5年生存可以達到100%;穿刺活檢:某些良性結節、特殊感染或肉芽腫性病變;隨訪觀察:部分患者還需要通過隨訪觀察結節的變化,同時根據醫囑服用藥物,因為有時候炎症與癌症可能會共存。

角度不用,所見迥異!所以隨訪很重要!

根據肺結節診治中國專家指南2017年版,肺結節在隨訪中有以下變化時,多考慮為惡性:①直徑增大,倍增時間符合腫瘤生長規律;②病灶穩定或增大,並出現實性成分;③病灶穩定,但密度增高;④病灶縮小,但其中實性成分增加;⑤血管生成符合惡性肺結節規律;⑥出現分葉,毛刺和或胸膜凹陷徵。

直接8-30mm實性肺結節的臨床管理流程

直接≤8mm實性肺結節的臨床管理流程

亞實性肺結節的臨床管理流程

歡迎關注“慢性阻塞性肺病網”頭條號,更多呼吸內科知識科普等您看~如果有慢阻肺、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哮喘和肺癌等呼吸系統疾病,都可以諮詢慢性阻塞性肺病網哦!

慢性阻塞性肺病網


問題問的很好

隨著CT的應用廣泛,尤其是薄層CT的推廣,越來越多的肺結節被發現,絕大多數在一開始被發現的時候都無法定性,需要隨訪複查,不同的指南給了一些不同的建議。

下面就結合筆者的經驗做回答。

一般初次發現結節,放射科醫生會做出一個判斷,主要是判斷是否惡性,這個是要靠功底的,結合CT表現,甚至其他檢查的結果作出分析,如果可疑惡性,多會建議穿刺活檢,如果證實惡性,不要隨訪,直接手術或放化療了。這一步非常重要,考驗CT檢查質量和放射科大夫水平!如果活檢結果是良性,則要根據情況,選擇短期複查或重複活檢等檢查。

當然,大部分結節都是良性的,但初次檢查是無法下肯定結論的,這就需要隨訪複查,觀察結節的變化。至於隨訪的間隔則是由結節的大小和CT表現(實性結節、磨玻璃結節,還是部分實性結節等),結合病人是否高危人群來確定。(下圖為亞洲肺部疾病和胸外科多學科專家小組的指南)

最終停止隨訪有如下的幾種原因:

1、結節隨訪中消失了。肯定是良性結節,此時不需要針對此結節進行隨訪複查了。當然若是高危人群,年度篩查還是有必要的。

2、結節隨訪足夠的時間後仍然靜止,沒有變化。這個足夠的時間根據結節CT表現不同而不同。比如實性結節,至少2年,磨玻璃結節甚至要求到5年。但通常建議年度篩查,所以這些結節即使到了推薦的時間,仍然不會停止隨訪的。

3、隨訪過程中,結節增大,或者對於較大結節大於8mm,結合PET等檢查考慮惡性可能大了,就需要手術了,也停止隨訪。

下圖為磨玻璃結節,隨訪兩年後增大,證實為肺腺癌。

最後強調一下,對於肺結節的管理,一要看CT掃描水平,二要看解讀大夫的專業知識,三要看病人自己的認識程度。既要重視,又不用過度焦慮。有的發現一3mm小結節的,焦慮的睡不著,立刻去做PET-CT,結果沒任何用處。也有一些我建議隨訪的病人兩三年後才來檢查,結果已經轉移了的。


放射科楊大夫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vname": "\\u4f53\\u79ef\\u7a33\\u5b9a\\u8d85\\u8fc7\\u4e24\\u5e74\\u7684\\u7ed3\\u8282\\u4e3a\\u826f\\u6027.mov\

嵇志浩


部分實性肺結節,≤8 mm者,建議在3、12、24個月進行CT複查,無變化者轉為常規年度檢查;>8 mm者,建議3個月影像隨訪,若結節持續存在,建議PET/CT、活檢或手術切除。

對於GGN,≤5 mm者,建議進一步適當評估;>5 mm者,每年胸部CT隨訪,如直徑>10 mm,需考慮非手術活檢或手術切除。

無論是國外指南還是國內專家共識,均是依據結節大小、形態、密度等特徵制定處理或隨訪策略。可以看出,國內製定的隨訪策略與國外相比相對苛刻。國外指南中對於<6 mm的部分實性結節及GGN都不建議常規隨訪,在國內專家共識中,即使是≤5 mm的結節都建議適當評估。這與國內相對苛刻的醫療環境及醫保政策有關。


周海榆醫生


我是2014年四月因腎癌做了右腎切除手術,十月份複查時發現雙肺結節,放射科提示癌轉移瘤,到省醫大、盛京就診,給出定期隨訪建議,現在兩年多了,還在定期隨訪中。建議病友,不要談癌就怕,要正確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