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恩菲尔德步枪性能如何?

猫鲨22


说到老李,大家得第一印象一定都是射的快,往往德国这边没打几枪98k那边的老李已经射你一脸了。


不过这是一方面,俗话说没有完美的武器,老李的射速优势就会在其他地方进行取舍。枪机密封性不高,结构不坚固,导致了它精度欠佳而且不能发射高压子弹。甚至没有加兰德的精度好。

不过作为制式步枪火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一战那会还是很不错的,毕竟自动武器太少,大部分都是蹲坑烂仗,机枪火炮的天下。轻武器也没怎么施展拳脚。就算是远距离互射老李也不占优势

到了二战,各国的自动武器也都起来了,老李也就真的老了(三哥:“谁说的?”),李·恩菲尔德手指拉断了也比不上自动武器。


南黎23333


李-恩菲尔德步枪最大的优点是射速快,由于采用了后端闭锁的旋转后拉式枪机结构,避免了前端闭锁易受热膨胀而导致的操作困难,所需要的力量轻,开闭锁行程短,单凭手指的力量就能完成开闭锁,操作熟练的士兵可以达到15发/分钟的“手速”,几乎达到了半自动步枪的水平。


为了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在实战中英军还使用过容量更大的20发弹匣,通常几名步枪手就可以形成猛烈的火力,常让对手误以为遭到了机枪打击。李-恩菲尔德步枪长度较短,为了避免在白刃战中吃亏,英军使用了长达55cm的P1907刺刀,但实战证明长刺刀并不好用,二战末期就不再生产了。

在二战中,也有我们的人使用的李-恩菲尔德步枪的纪录。根据《租借法案》,我们曾获得了4万支美国萨维奇轻武器公司产的李-恩菲尔德步枪,曾装备过远征军。在后来的半岛战场上,随着自动化武器的装备,李恩菲尔德步枪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李三万的三万里


迷彩虎军事为您回答。李-恩菲尔德步枪,也被译为李恩飞步枪。这是1895年至1956年英军的制式手动步枪,有大量衍生型,亦是英联邦国家的制式装备,包括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及印度。至今李-恩菲尔德步枪共生产了逾1千7百万支。今天虎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把枪。

李-恩菲尔德步枪最大的优点是射速快,由于采用了后端闭锁的旋转后拉式枪机结构,避免了前端闭锁易受热膨胀而导致的操作困难,所需要的力量轻,开闭锁行程短,单凭手指的力量就能完成开闭锁,操作熟练的士兵可以达到15发/分钟的“手速”,几乎达到了半自动步枪的水平。为了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在实战中英军还使用过容量更大的20发弹匣,通常几名步枪手就可以形成猛烈的火力,常让对手误以为遭到了机枪打击。曾有一个排英军士兵用其射击时,火力密度让对面的德军以为受到了机枪压制。当时的恩菲尔德兵工厂甚至曾生产了可装20发子弹的弧形固定弹匣用于堑壕战。

在二战中,也有中国人使用的李-恩菲尔德步枪的纪录。根据《租借法案》,中国曾获得了4万支美国萨维奇轻武器公司产的李-恩菲尔德步枪,曾装备过远征军,在电视剧《我的兄弟我的团》中远征军有使用李-恩菲尔德步枪的镜头,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但是这种步枪的口径与当时中国的7.92毫米制式口径有差别,子弹还得单独供应,后勤上就不太好办,再加上刺刀固定不太牢靠,容易掉,因此除了在远征军以外,应用并不广。


迷彩虎军事


电影《集结号》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一位地方干部在收缴流散民间枪支的时突然遇到一把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步枪,正在无从下手之时,一旁的谷子地说到“这是‘英七七’,这枪不好使”。其实李恩菲尔德步枪在中国唯一能说不好使的原因就是他的弹药不太容易补充到。当时国内大量装备的是7.92毫米口径的“汉阳造”“中正式”及6.5毫米口径的“三八大盖”,而7.7毫米口径的李恩菲尔德步枪着实不太多见,自然他的弹药也很少见,基本属于用完之后便很难补充。但这却不能评判李恩菲尔德步枪是款不好使的步枪。

李恩菲尔德步枪有不少特点;首先,该款步枪首先创造了“短步枪”的概念,李恩菲尔德步枪全枪长度由之前的步枪全长1257毫米缩短为1130毫米。其次,该枪采用后端闭锁的旋转垃式枪机,可以缩短枪机行程,装填子弹速度比同时期的毛瑟98K、春田、莫辛纳甘和“三八大盖”等栓动步枪都要快;最后,由于安装了盒性弹匣双排弹夹装弹,这样弹匣内能容纳10发子弹,远大于同时代步枪5发的弹容量,并且大弹容量也提高了持续火力。

李恩菲尔德步枪大致有5种型号(NO1-NO5),在中国出现最多的是NO4型。唐山乐亭县有位神枪手裴天来,就是利用“英七七”射速高、弹容量大的特点,在一次与200多蒙古骑兵遭遇时,裴天来骑在毛驴上在近500米开外的距离,极短的时间内打光了仅有的三十发子弹,击毙了十余名蒙古骑兵,在对方发起冲锋前打乱了对方队形,仅凭一己之力掩护部队从正面冲了过去。由此可见,李恩菲尔德步枪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一款非常不错的栓动步枪。(NT)


联合防务


1816年,英国政府在伦敦北郊的恩菲尔德镇建立了一家小型兵工厂,负责组装布朗·贝斯燧发枪,这家兵工厂后来发展成为英国著名的轻武器研发和生产中心。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著名的1号、3号和4号系列步枪均被冠以“恩菲尔德”之名,成为英国及其他英联邦国家陆军的制式武器。

1879年,英国第一种后拉枪机插入式弹匣步枪设计被定型,1888年被英军正式采用,该枪被命名为“插入式弹匣步枪Mark 1型”,通常又被称作“李·麦特福德步枪”(因以在麦特福德兵工厂生产而得名)。这是因为这款枪的旋转后拉枪机和插入式弹匣是由詹姆斯·帕里斯·李设计而成。

这种旋转后拉式枪机后部有两个与机匣内部锁面配合的闭锁凸榫,机头及退壳机构与机体是相互独立的,不随机体回转,这种设计与典型的毛瑟式步枪所采用的前端闭锁的枪机相比,后端闭锁可以缩短枪机行程,使子弹装填速度加快。

1895年11月,李·恩菲尔德插入式弹匣步枪问世,由于最初的李·恩菲尔德步枪与李·麦特福德步枪的全长都是1257mm,因此被非正式地统称为“李·恩菲尔德插入式弹匣长步枪”。该枪在麦特福德步枪的基础上,采用了与无烟火药子弹相匹配的改进来复线和准星,并保留了麦特福德Mark 2步枪使用的10发双排插入式弹匣。该枪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及英联邦国军队广泛装备的李·恩菲尔德短步枪的直系祖先。

产量最高的李·恩菲尔德Mark3型短步枪

由于在布尔战争中,英军吃了装备毛瑟步枪,骁勇善战的荷兰移民的大亏。在吸取了经验教训后,英军于1903年列装了改进后的李·恩菲尔德步枪,该枪长度缩短至1129毫米,采用5发桥夹装填,其特点为两次压弹装满弹匣后,机械瞄具易于调整归零。

短步枪与之前的长步枪变化不大。1907年,经过进一步改进的李·恩菲尔德短步枪Mark3型正式开始投产,这一款步枪也是产量最高的一型李·恩菲尔德步枪。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军士兵在使用中发现李·恩菲尔德Mark3型短步枪具有制作精良、射击准确、使用可靠、火力迅猛、操作方便的优点。一名受过正规训练的英军士兵可以达到15发/分钟的平均射速,甚至能够达到30发/分钟的最快射速。战壕中的英军士兵以齐射方式连续射击时,冲锋中的德军士兵往往会产生遭到机枪般猛烈火力打击的错觉。

影视作品中,手持李·恩菲尔德短步枪的英军士兵

一战战壕中的英军士兵,从照片中清晰可见摆放在一旁的李·恩菲尔德Mark3型短步枪

二战中,手持李·恩菲尔德Mark3型短步枪的英军士兵


彼得堡的肥天鹅


真的懒得长篇大论的扯一堆数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吧

首先性能一般都是相对同时期步枪而言

从一战来说,恩菲尔德的确算得上是一把不错的武器,因为独特的后旋拉机射速比之同期步枪来说不错,关键是一战没那么多自动武器。


但他的枪机的密封性不高,导致精度不如别的步枪

但二战就不行了,德军步兵有mg42 ,后期还有g43半自动步枪和stg44自动步枪,完全就是被碾压的份,而英国自己的斯登冲锋枪和布朗机枪在二战中都可以算是最糟的自动武器之一了。

更别提精度别说毛瑟98k或者莫辛纳甘比了,哪怕美军半自动m1都比他准,所以不通的时代早就不同的命运,武器一直是顺应时代的产物


疯狗的轻武


李恩菲尔德步枪是一种栓动,弹匣式连发步枪,它是20世纪上半叶大英帝国和英联邦武装部队使用的主要武器。从1895年到1957年,一直是英国军队的标准步枪。一战使其生产的型号通常被称为“SMLE”,其来源于“short Magazine Lee-Enfield”(李恩菲尔德短弹匣步枪)的缩写,尽管在1926年英国人放弃了这个称呼。

这款步枪衍生自使用.303口径步枪弹的李-梅特福步枪改进型,并取代了英国之前使用的马提尼-亨利、马提尼-恩菲尔德和李-梅特福步枪。它的特色是采用一个10发可拆卸弹匣供弹。不过为了维护方便,弹匣在使用时一般不拆卸,子弹通过机匣顶部的装弹口填装,可以手动一次填装一发或是用弹夹一次填装五发。在一战和二战,英国陆军和其他英联邦国家陆军都使用这种步枪作为制式武器,这些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印度和南非等国。

尽管英国在1957年使用L1A1 SLR步枪替代了它,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前中期,它在英国仍被广泛使用,直到20世纪90年代,其改进型的L42A1仍在服役。作为一种标准的步兵武器,它至今仍然在一些英联邦国家的武装部队中服役,特别是孟加拉国的警察部署,这使得它成为在军队中服役时间第二长的军用步枪,仅次于莫辛纳甘步枪。加拿大游骑兵(一支负责荒芜地区执行训练的准军事部队)至今仍然在使用这种步枪,计划在2017-2018年用新设计C-19步枪来替代它。这种步枪的总产量估计超过1700万支。

李恩菲尔德这个名字来源于这把步枪枪栓系统的设计者——詹姆斯·帕里斯·李(James Paris Lee)——以及他在恩菲尔德开设的皇家轻武器工厂。


霹雳火防务


英国的李-恩菲尔德步枪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栓动步枪之一,先后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实战证明这是一种优秀的栓动步枪。由于李-恩菲尔德步枪使用的枪弹是.303 British,换算成公制单位是7.7mm,在中国战场上被俗称为“英七七”,即英国的7.7mm步枪。由于李-恩菲尔德服役多年,德高望重,国内爱好者都会尊称一声“老李”。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枪机明显区别于德国的毛瑟枪机,因为他的是后端闭锁,而毛瑟枪机是前端闭锁。后端闭锁的闭锁凸笋位于枪机后部,这意味着枪机闭锁发射枪弹时,枪机前段缺乏支撑,震动较大,会影响枪弹的膛内定位,导致武器的精度比不上前端闭锁的毛瑟枪机。

虽说如此,李-恩菲尔德步枪却有一个毛瑟步枪比不上的优点,那就是射速。李-恩菲尔德步枪的拉栓速度非常快,其一方面的原因是枪栓的位置非常顺手。在英军中有一个著名的训练项目“疯狂一分钟”,射手需要在一分钟内击中300码距离上的目标至少15次,根据射击精准度评分。虽然只需要射中15次就行,但是英军中很多人会一直射击直到时间耗尽,在一分钟内击中目标30次以上的大有人在。

但是随着自动武器的出现,栓动步枪的射速优势以及完全没意义了,栓动高精度的优点却越来越突出,所以毛瑟枪机至今依然在狙击步枪上使用,老李却很少出现了,也只有印度或者别的不安定的地区会有老李的身影。

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是轻兵器爱好者,热爱轻武器与战术文化,期待与你一起走进狂野的轻武器世界!


轻兵器爱好者


李恩菲尔德步枪是上个世纪英国军队以及其同盟国所采用的一款栓动步枪,以其优异的性能与极快的速度闻名于世,打出十枚子弹只需要话费六点五秒的时间,在熟练的枪手上,速度可能还会更快!

同时英国军方还专门为李恩菲尔德步枪想出来速射手法右手用中指扣扳机,食指解锁枪机,拇指闭锁枪机,这样可以极高的提升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射速,为英国士兵在没有机枪的支援下也能压制敌人,同时李恩菲尔德步枪的精度尚可,就算是在速射的情况下也能保证百分之七十五的命中率,不可谓不可怕,在一战战场中,这种速射的武器经常让德军士兵感受到恐惧,而英国也经常为李恩菲尔德步枪研制改进版本,也曾出口到中国,在中国李恩菲尔德也有一个绰号名为英77,在著名的电影《集结号》中就有他的身影。

李恩菲尔德步枪作为一款手动步枪,参加过一战、二战,阿富汗战争和印度准军事部队等也能看见他的身影,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手动步枪绝对是当之无愧的!

《集结号》是2006年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影集团公司等联合出品的剧情片,由冯小刚执导,刘恒编剧,张涵予、邓超、袁文康、汤嬿、廖凡、王宝强等主演,胡军、任泉特别演出。该片于2007年12月20日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是一部以第二次国共内战和朝鲜战争为题材的电影,改编自杨金远的小说《官司》。该片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连长谷子地探明当年集结号的真相,为九连牺牲的战友们争取荣誉的故事。


浩汉防务论坛


操作:单发手动

  口径: .303
  弹药:7.7×56mm R步枪弹(因此,李?恩菲尔德 步枪又称“英七七”。)
  弹匣容量:5发/弹夹(双弹夹)
  重量:8.8磅
  全长:1130毫米
  枪管长:640毫米
  初速:738米/秒

  射程:1000码 =914米

李-恩菲尔德(Lee-Enfield)的全称是李-恩菲尔德短步枪,是由恩菲尔德皇家兵工厂生产的枪管和“李”式抢机机构结合而成的。李-恩菲尔德步枪(Lee-Enfield)是1895年至1956年英军的制式手动步枪,有大量衍生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朝鲜战争中是所有英联邦国家的制式装备。包括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及印度等。

它的特点在于,采用由詹姆斯?帕里斯?李发明的后端闭锁的旋转垃式枪机,与前端闭锁枪相比,后端闭锁可以缩短枪机行程,装填子弹速度比较快;安装盒式弹匣,双排弹夹装弹(在使用中弹匣不拆卸,子弹由两个5发弹夹通过机匣顶部填装),这样就有10发子弹,比同时代的步枪容量的5发提高了持续火力,是实战中射速最快的旋转后拉式枪机之一,而且具有可靠性强、操作方便的优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堑壕战中,它迅猛的火力给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菲尔德步枪有多种基本型号,还有基于基本型号持续改进的众多改进型号,为此采用了烦琐而复杂的命名方法。  

No.1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军队广泛使用。前枪托与枪口齐平是它外形上最显著的特征,拥有多种改进型号,1907年定型的MK.III是主要的改进型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满足提高步枪产量的需要,MK.III简化型于1916年投产,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仍大量生产、使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英军装备的主要步枪。 

No.2型:采用0.22英寸口径。训练用步枪。 

No.3型:仿自毛瑟式(前端闭锁)枪机,枪管长660毫米,容量5发子弹的弹仓供弹。也称为P-14步枪。1916年转给美国承包商生产并装备英军,以弥补步枪需求的空缺。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军队装备步枪数量不足,于是将P-14步枪口径改为7.62毫米(M1917),大量装备赴欧洲参战的美国军队。战争结束后,英、美军队全部撤装封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重新服役。No.3型结构上已经不属于李-恩菲尔德短步枪系列,但恩菲尔德皇家兵工厂一直将它包含在恩菲尔德步枪名录中。

No.4型:No.1型的改进型,主要改用觇孔式照门,为了更容易生产,简化了主要零部件,外形上与No.1型很容易区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直进行测试而未投产,1939年英国军队选定为制式步枪,1943年之后英军才广泛装备使用。No.4的基本型号MK.I主要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改进型MK.II主要在朝鲜战争中英军大量使用。No.4型生产一直持续到1955年。

No.5型:No.4型的缩短型,枪管缩短为520毫米,为了克服枪管缩短导致枪口焰过多的问题,在枪口安装了喇叭形消焰器。1944年定型投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主要用于东南亚战场。

李-恩菲尔德步枪虽然已经装备了一个多世纪,已经淡出了军队的装备的舞台。但是这杆老枪迄今仍然能在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尼泊尔见到。事物只要它还存在,就有其合理性。你说是么?

不知道小兵兵的回答是否叫你满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