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育培訓創業者的抗疫計劃:我們準備這樣扛過三個月

作者 | 安然 出品|深網·騰訊小滿工作室

編者按:跨越疫情經濟週期,需要中國全行業上下游攜手共度難關,深網推出《共克時艱》系列報道,是為第四篇,一位教育創業公司CEO分享,公司如何應對線下分校暫時歇業,如何核算公司現金流及保證員工安全等問題。

春節前4天號召全員24小時待命,主動暫停旗下2000多家線下教育機構的線下運營;極限模擬公司未來成本支出和現金流;推動2000家線下學校向線上轉型……,疫情發生十幾天內,松鼠AI一直處於 “一級戰備狀態”。

“疫情期間,在公司收入會減少的情況下,我們要確保公司的現金流能讓我們在兩年內活下去”,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對《深網》說。

松鼠AI前身乂學教育,創辦於2014年。成立至今獲得4輪融資,總額近10億元。2018年6月,乂學教育推出“松鼠AI”品牌,以算法為核心,在K12教育領域推出人工智能自適應學習引擎。2018年公司營收近10億,2019年線下已開業教學中心近2000家。

以下為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自述,其講述了在10多天的時間內,公司如何應對線下2000多家教育機構的暫停,如何核算公司現金流及保證員工安全等問題。

一位教育培訓創業者的抗疫計劃:我們準備這樣扛過三個月

全公司進入“一級戰備狀態”

春節前4天,公司運營就進入一級戰備狀態,當時我在群裡發了個消息,要求公司全員24小時待命,就連除夕那天,很多人都忙到大半夜。在這4天裡,我們的工作主要分為三部分。一是通知全國各地校長統一思想,為了孩子健康著想,主動停止線下授課,並督促校長們執行。

當時有些校長抱怨官方都還沒有要求停課,我們為何要停?在我解釋完潛伏期也可能感染之後,每個校長都同意停課,這讓我很感動,因為停課就意味著損失。

二是培訓老師,因為我們在全國有1萬多名線下老師都沒有經歷線上教學,我們需要集中給這些老師培訓如何在網上授課。

三是動員所有員工回崗工作,一些老師剛開始沒有危機意識,跟我吐槽自己剛開始度假,怎麼就要原地工作了。而且還有一些員工沒帶電腦,我們要集中解決公司員工遠程工作遇到的各種問題。

我跟一些有些抱怨的員工講,在特殊時期,不及時調整公司的節奏,公司就會危險。所以我們必須改變平時的工作態度和速度。可以說,每個員工工作狀況和意識,就是公司未來生存狀態的預期。

在公司的動員下,所有員工這十多天都保持“戰備狀態”,有一些程序員在老家遠程辦公,隨時解決技術問題。因為微信電話會議有9個人的限制,我們就用QQ搭建視頻會議。

從1月22日到2月3日,我們開的視頻會議就有36場,公司員工8萬人次聽取視頻直播培訓。製作了校長戰備手冊,員工戰備手冊,家長溝通手冊和學生在線學習手冊等。

1月24日一早,我們就啟動了線上教學培訓。當天下午15:30,初中數學教研員開始線上授課培訓,當時有5518名老師在網上參加,沒能參加的老師方便的時候也自覺觀看回放。之後,英語、語文等各個科目線上教學培訓都有條不紊的展開。

我們是線上線下、一體兩翼,協同發展的,線下學生在學校也是通過電腦在智適應系統中跟著松鼠AI虛擬老師來學習。松鼠AI的AI在線學習班課和普通的直播課區別較大,直播是千人一面,而松鼠AI是智適應學習,例如找到90分學生那10%的知識漏洞,精準靶向學習。我們純線上教學已經做了四五年了,相對有經驗。在推動線下學校往線上轉化的過程中,雖然也出現過波折和忙亂,但這種波折還是我們能承受的住的。

一位教育培訓創業者的抗疫計劃:我們準備這樣扛過三個月

一位教育培訓創業者的抗疫計劃:我們準備這樣扛過三個月

禁止員工乘坐5人以上的交通工具返程

1月31日,公司發了一個通知,將原來的返崗時間由2月9號改到2月15號。同時,公司規定,所有員工在2月15號之前不允許乘坐各種交通工具。因為我個人覺得返程中,交通工具可能是後面疫情發展的最大的隱患。如果不是交通工具,這次疫情在國家嚴厲的控制及各界的努力下,疫情應該會下降。但這次春節返程的交通工具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所以我們規定員工在15號之前不能返程,可以在家遠程辦公。

因為我們在北京、上海等全國各地都有辦公地點,公司規定15號開始返程的員工,不允許坐5人以上的交通工具。無論是自己開車或者租車都行。即便是帶著口罩坐三輪車都比做公共交通工具安全些。

返程後,公司規定員工所有的活動和工作不能在辦公室進行。如果有員工需要當面溝通,我們要求每次員工溝通的人數不能超過4個人,而且必須帶著口罩,各自相距一米在室外進行溝通。

一位教育培訓創業者的抗疫計劃:我們準備這樣扛過三個月

砍成本,核算現金流

教育企業能否度過這關鍵的三四個月主要看賬上的現金儲備。很早之前我們就對公司進行壓力測試,並在公司內部形成共識,任何時期公司的現金流都要永遠保證公司兩年的運營,假設有一年沒有融資,那麼後面一年,公司就要通過優化成本和提升收入效率再次保證公司有足夠的現金流保證公司兩年運營。

現在在疫情的壓力下,我們又重新對公司現金流進行了盤點。在公司收入可能會大幅減少的情況下,我們必須節流,降低自己的運營成本。把所有能砍掉的成本都砍掉了,例如之前已經進行了三分之一的新辦公區的裝修,付了定金的會議的支出,市場投放等,以保證我們在現有的現金流下能活兩年。

我看到上海市公佈延長社會保險繳費期及稅收支持等幫扶政策,我們對度過難關就更有信心了。

在這裡需要指出的是,疫情發生後,我們給湖北青少年基金會的300萬捐款,及200萬給受困在家沒有設備的疫區學生購買電腦等設備、合作校捐助的500萬現金及給疫區及全國用戶捐贈價值5億的學習賬號等,這些都是我們必須要花的錢,不在我們核減成本之內,反而是在疫情期間增加的花費。

給疫區及全國的孩子免費開通賬戶是因為,我們希望每個孩子們不要因為疫情中斷學習,遺忘了之前的知識點,別把之前良好的學習習慣扔掉。希望他們能合理安排自己每天的學習、運動和娛樂。把時間規劃好,尤其是開學後不要跟不上學校上課的進度。

有人質疑教育公司免費公益是在引流獲客,但是實際上公司常規引流課也是收費幾百元的,並且只有16課時,這次全部免費並且90課時,這部分是真正的公益。

此外,為了能讓疫區的孩子“停課不停學”我們已經與湖北枝江英傑學校、宜昌英傑學校展開合作,保證孩子在家裡按時上課。前幾天,這兩所學校已經有實驗班開課了。

此外,我們和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學、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第一中學、湖北省鄂州市吳都中學的合作已經在對接和推進中。湖北公立學校部分學生可能在近期採用公司的智適應系統上課解決開學推遲的問題。

一位教育培訓創業者的抗疫計劃:我們準備這樣扛過三個月

撐過三個月,教育公司將迎來爆發性增長

現在線下分校面臨的問題是,長時間不能開課,一些家長就會提出退費要求,如果現金儲備不足,很可能遭遇現金流困難;二是暫停的這幾個月,會面臨房租、人員工資等固定成本的支出;三是這幾個月可能沒有新的招生收入。

三四個月之後,等到疫情過去,對我們反而是一個涅槃重生和高速發展的機會。所以我個人認為,每個教育企業一定要在這個時候穩住自己的現金流,只要度過這幾個月的難關,將會迎來爆發性的增長。而預計此次疫情結束後,教培市場的集中度會進一步提升。

一位教育培訓創業者的抗疫計劃:我們準備這樣扛過三個月

中小教培機構挺下去的兩種途徑

線下中小型培訓機構要想挺過這三個月,我覺得有兩個方法。

一是想辦法解決現金流的問題,撐過這三個月。2003年非典時,俞敏洪老師創辦的新東方就是靠著現金儲備加上幾千萬借款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後來迎來了爆發性的增長。

二是趕快找大品牌的教育公司合作,一起轉型線上,在目前的情況下,單箇中小教育機構孤軍奮戰是很難生存下去的。

聯合大品牌的教育公司往線上轉型有三個好處。一是,家長對大品牌的信任感普遍較強。有了家長的信任,家長就不會著急退學費了,家長的退費比例有可能從50%多降到10%,教培機構就能熬過第一關。第二,線下培訓機轉型線上後,在這三個月內才有可能消課,預交學費才能變成現金流,後面才有家長續費的可能性。否則即使家長沒有集中退費,正規的教培機構也不能花這些預交學費,沒有消課的學費不算公司的收入,這在業內是共識。第三,在新招生方面,疫情的這幾個月,並不意味著完全沒有新招生的收入。品牌機構的線上營銷能力和經驗本身更強,因為一些品牌機構在疫情期間贈送免費賬號,如果家長和學生在這幾個月內的學習體驗特別好的,一些家長會選擇疫情過後讓孩子繼續留在線上學習,還有一些家長會選擇報名高附加值的課程。

我預估在這三四個月中,能轉到線上的家長重20%會在疫情後繼續留在線上學習,80%的可能還會選擇繼續留在線下學習。所以我說撐過這三個月,線下教培機構也會迎來小陽春,帶來爆發性的增長。

但從線下機構轉線上,並不意味永久都是線上學習,我認為未來教培領域會是線下和線上融合。但與純在線教育公司相比,有線下機構的教育公司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家長可以選擇每個月定期來線下學校,根據孩子學情報告的數據分析,當面來解決線上解決不了的問題,所以線上和線下的結合在未來會是教育領域的一個潮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