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看人是什么感觉?和人看大山一样,还是和人看星月一样?

我是乡下人VIP


蚂蚁看人是什么感觉?把蚂蚁看人和人看大山联系起来,这位朋友这么问一定是觉得蚂蚁相对于人类来讲非常的渺小,蚂蚁看人一定是仰着头,惊讶的下巴掉到了地上,心想“唉呀妈呀,这是什么家伙这么大呢?”

实际上蚂蚁的视力是非常弱的。它可能看不到人。蚂蚁的眼睛是复眼,而且很小,已经发生了退化。有的蚂蚁甚至眼睛都退化掉了。另外有的蚂蚁还有三只单眼,单眼是无法成像的,也就只有感光功能。有的蚂蚁连单眼也没有。

没有眼睛,蚂蚁用什么来感知世界呢?蚂蚁根本就用不着眼睛,它们身体上最重要的感觉器官就是触角。蚂蚁的触角是非常重要的感觉器官。蚂蚁通过触角来感知世界,寻找食物和其它的蚂蚁进行交流。

蚂蚁可能根本看不到人类,那么蚂蚁站在人面前会是什么感觉呢?有些蚂蚁的身长约有1厘米。人类的身高大约是这些蚂蚁的170倍左右。这就好比人和一座高山的比较。因此蚂蚁如果能够看到人,那么我们人类就像人眼中的大山一样。

不过蚂蚁的视力不好,又这么小。当它们排到人身上的时候就像瞎子摸象一样,根本不知道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兔斯基聊科学


这个问题估计跟人看大山一样,因为蚂蚁视力不好且颜色分辨能力很差,它看人,跟人远远看茫茫的大山一样,几乎看不到啥,没法知道在1米多高的地方有个头,更别说有一双眼睛了。

虽然蚂蚁的眼睛相对于蚂蚁的身体很大,但是由多个复眼组成,相当于常见的交通灯是由多个LED 灯组成,所以蚂蚁看到世界是通过一个一个小眼孔的组成的。它的视力也将受制于这些复眼的个数。

一些科学家通过特殊方式把蚂蚁的眼睛复制下来,得到一个蚂蚁“视网膜”模板,并在适当位置进行拍照,并与人类的视野进行比较,得到图像大概如下,蚂蚁的视野几乎是模糊的。同时也对蚂蚁进行障碍物分辨实验,发现大的蚂蚁在距障碍物17厘米的地方就可分辨出来,而小的蚂蚁要到5厘米才能分辨出障碍物。也就是说蚂蚁根本没法160厘米外人类的头部。

此外蚂蚁对颜色也不敏感,研究表明,蚂蚁只会对一些红光有点分辨力,其他颜色几乎无感觉,科学家猜测主要是蚂蚁主要生活地下,出外觅食时基本靠化学物质来导航,不需要太好视力来寻找回家的路。


昆仑还东国


蚂蚁的视力并没有那么好,但是如果按照它们的体型来说已经足够用了,对于像人类这样大的物体当距离稍微远一点,就会迷迷糊糊看不清楚了,应该跟人看高山差不多,但绝对没有我们看起来清晰度高,当然也不会夸张到看星星月亮一样。


全球范围内蚂蚁的种类超过15000多种,在我国境内分布就有300多种,所有的蚂蚁都是群居的具有高度社会性,在一个蚂蚁群中所有成员都分工明确。有工蚁、兵蚁、雄蚁、蚁后等等,它们都分工明确,团队合作共同的生活。大小一般在几毫米至十几毫米不等,目前没有发现过单独生存的蚂蚁种类。蚂蚁属于节肢动物昆虫纲下的一员,和大多数昆虫一样,拥有着和人类不同的复眼。

复眼顾名思义就是拥有很多单独工作的“眼睛”,它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点,最后构成一幅类似于马赛克的图片,都是由一块块视图拼接而成。美国艺术团体曾模拟了一个蚂蚁的复眼,用了大约109个针孔摄影机,并把它们都装设在圆顶小屋中。人类通过这个模拟蚂蚁复眼看到的外面世界都是一块块的,并且并不清晰。

科学家曾做过实验,下图中有三幅照片,最上边呈现的是人类眼睛看到的情景,而第二幅和第三幅分别是650个复眼和150个复眼看到的模型,看起来非常的模糊。蚂蚁看人类也许就是这个样子,有着整体的轮廓但是并不清晰。

大部分昆虫都是复眼的,虽然远距离下无法清晰的获得图像,但是视线范围非常大,甚至可以达到360度,这意味着它们不用刻意回头就可以看到后边的场景。这对于生活在食物链底端的小动物们是非常重要的功能,至少可以保证自己被攻击的可能性。因为体型较小,也不需要看到特别远的地方,或者清晰地看到提醒特别大的动物,因为这样的动物对他们来说一般都没有杀伤力,就拿蚂蚁来说,我们在路上行走可能就会踩到蚂蚁,但是有的时候它们并不会因此受伤,当然这也跟地面有关系。



蚂蚁不会刻意的去防着人类的袭击,因为人类对于蚂蚁根本不屑一顾,如果有一天我们专门捕猎蚂蚁,那么几十万甚至数百万年后,蚂蚁的视力绝对有所改变,会变得越来越清晰,因为这有这样的蚂蚁个体才更容易的生存下去。因此说基因突变是随机的,但是自然环境的选择就是有方向的了,至少是顺着契合环境的方向。



科学黑洞


像大山一样。

蚂蚁体型很小,最多只能长到4cm左右,只有人类的指甲那么大,人们常说“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比喻蚂蚁的微不足道。

蚂蚁虽然同样是多维世界的生物,它却只能认识到二维平面的影像,一个人站在它面前只是一张会移动的纸张,它是不知道这是个人,而且对它来说有威胁的。

就像我们面前耸立一座大山,这座大山一般是岿然不动的,我们不会感到威胁。如果有一天这座山突然崩塌,我们知道拔腿就跑,害怕山会将自己活埋了。



蚂蚁看不见事物,只能用触须辨认外部是否能进食,能进食的就搬到洞中,它们能搬运比自己体重还重5000倍的食物。

如果有人在它的面前,它会先用触须触碰能否吃的东西,如果能吃它就用嘴一点点啃,自己啃不完就叫来很多蚂蚁啃,直到把这个人啃完。不过很多蚂蚁不吃人,只有猛蚁、行军蚁、军蚁等肉食性蚂蚁才会吃人。


所以,一个人如果站在蚂蚁面前,它不会被庞大的体型吓到,只会判断是否能吃,能吃就吃了,不能吃就另外去觅食。那如果人类要捏死它,它就听天由命。


弄潮科学


蚂蚁和大部分昆虫一样,头上是一对复眼。因此从结构的角度来探究功能,蚂蚁看人不可能是像人看大山,或者说是看星月一样。而是只能看清楚面前几厘米的东西,而且还是黑白的,再远就像一层厚厚的毛玻璃遮住了我们的视线,如云里雾里。

其次,蚂蚁在生物学里面,很多人的研究证实蚂蚁是二维生物,即在蚂蚁的世界,一切物体都是平面的,即使你离蚂蚁足够近,在它眼中也只是一张纸上的平面画一般。


下面我贴一张蚂蚁视力研究的照片,两种不同眼睛数的蚂蚁视野图:分别是650对复眼和150对复眼的,以及和人类视野的对比。

我们人类生活的世界是三维的,因此我们可以很立体的看待这个世界。但是蚂蚁作为二维动物,它眼中或许就只有前后的概率,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见的蚂蚁不会抬头或者左右行动的原因。

当然也不排除有四维生物的存在,就比如说有的动物可以看见我们人类看不见的东西。因此,继续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吧,自然盛宴从不缺席。


喜欢的可以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我哦,有惊喜。


北林1316


蚂蚁看人是什么感觉?我们不是蚂蚁,当然不会知道蚂蚁的具体感受,到我们可以通过身形的比较以及蚂蚁眼睛的特点,来推测一下类似是什么样的情况。

蚂蚁全世界有15000多种,是一种“社会化分工”非常明显的节肢动物,每窝蚂蚁又分为蚁后、雄蚁、兵蚁和工蚁,我们常见的种类多为小红蚂蚁、小黄蚂蚁、大头蚁、洛氏路蚁等,而且也多是工蚁。


现在就拿以上常见蚂蚁的工蚁为例,它们身长基本在5毫米左右,而我们人体身高平均170厘米,也就是说,我们的身长是蚂蚁的近350倍,所占的空间约为蚂蚁的4000万倍。理论上来讲,蚂蚁如果能够看清距离它1米左右的人,它看人的感觉,将和人观看比人身体长350倍(约600米高)、体积大4000万倍、距离人300多米的物体一样。上海中心(632米)、深圳平安大厦(599米)符合这样的条件。我们可以试想一下,我们在300米外观看上海中心的感觉,理论上就是蚂蚁看人的感觉。

(上海中心大厦)

然而实际上,蚂蚁的视力是非常弱的。蚂蚁的眼睛是由上百个小眼构成的复眼,每个小眼只能看到很小部分的空间。同时,蚂蚁复眼的分辨率比要人类差很多,根据研究估测其视力只有不到人类的1/10,它们看到的世界要比我们人类模糊的多,只能分辨距离身体20厘米左右物体的简单形状,所以,站在离它1米处,蚂蚁根本看不到我们。

如果我们再靠近一些,距离10厘米,那么,受视野的限制,它们也只能感受到前面物体的基本形状,也就是说看到的是人体的极小一部分,不会对人身体的整体有印象。蚂蚁平常并不是依靠看来分辨方向,而是靠气味和相互之间的触角交流来传递信息的。



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


蚂蚁看人是什么感觉?和人看大山一样,还是和人看星月一样?

这个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蚂蚁的体积与人的体积比值,这个可以通过纯理论计算得出;另一个则涉及到人的眼睛与蚂蚁蚂蚁眼睛有何异同,只有这两个小问题解决了题主的这个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人体的密度与水差不多,即1.0×10³kg/m³,按照人的一般体重为65千克计算,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积可以根据密度公式(ρ=m/V)的变形公式(V=m/ρ)求出,即V人体=0.065m³。

将一只蚂蚁丢入水中无论如何都是漂浮的,说明蚂蚁身体的平均密度比水小,为了计算方便取0.9*×10³kg/m³,而一只蚂蚁的平均体重约为0.005g(5e-6千克),一通计算之后可得出V蚂蚁=5.55556E-09m³。

通过上述求得的数值可以计算出人的体积约为蚂蚁体积的11700000倍。计算出了这样的倍数关系,是不是就可以直接判定蚂蚁看人就如同人看山或者星月呢?下面且看另外一通计算。

按照一般海拔在500米以上且起伏较大的高地被称为山地的话,同样为了计算方便,这里假设某一山体的相对高度为500米,底面半径为1000米,根据圆锥形(山体看做是锥体)体积公式V=1/3HπR^2,可求得假设山体的体积为V锥体=130833333.3立方米。很显然经过对比发现这座山体的体积约为人体的2012820513倍,超过了人体与蚂蚁倍数的172倍,是蚂蚁的约3.6E+17倍(即36万万亿倍)。

从以上分析来看,蚂蚁看人只有距离无限远才能勉强达到大文学家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描述的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象,毕竟体积相差太过悬殊。

不过,蚂蚁的身体结构也比较复杂,虽然在它头部有一对突起的眼睛,但其视力不仅模糊而且视距也很短,视力不到人的十分之一,视距也只有约3寸左右。由于蚂蚁视力和视距有限,因此它不可能看清视距以外较大物体,并且在人不注意的时候,经常还有蚂蚁从脚或身体的其他部位过路或寻找食物。

而且蚂蚁寻找食物和辨别路线主要是靠嗅觉来进行的,也就是经常看到的蚂蚁头上经常晃动的两根触角,实际上就是位于触角上的嗅觉器官在捕捉食物或同伴弥散到空气中的味道。

以上内容,欢迎点评!


地理那些事


其实问题本身有点“偷换概念”的嫌疑,且不说蚂蚁能不能看到人,即使能看到,蚂蚁会有什么感觉呢?最基本的,蚂蚁无论如何不会知道我们是人,而我们知道大山和星月就是大山和星月。

蚂蚁的视力非常差,眼睛由多个复眼组成,复眼越多视力就相对越好,不过一般情况下蚂蚁仅仅能看到10厘米左右的范围,而且还比较模糊,超过10厘米基本上看不见任何东西了。而且蚂蚁分辨颜色的能力很低,通常情况下只能分辨出红色。

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一只蚂蚁距离一个人10厘米以内,它能看见人,但绝不会看到整个人,而且看到的区域也比较模糊。这意味着蚂蚁看一个人与看“一坨屎”的感觉没什么不同,要么是看不清,要么直接看不见,话虽不好听,事实正是如此,科学家做过这方面的实验。

而且纯理论分析,一只蚂蚁要想看到这个人,需要很远很远,正如我们要想看到一整座山,也必须距离很远才行。不过对于蚂蚁来说就很尴尬了,它的视力范围只有10厘米左右,太远了就什么都看不见了。

所以,蚂蚁看人的感觉与人看大山和星月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可以这样说,蚂蚁看任何东西的感觉都相差不大,蚂蚁辨别路线寻找食物时也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头上的两只触角,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蚂蚁的两只触角经常晃动,那是因为触角上的嗅觉器官在捕获同伴散发的味道或者捕获食物。

蚂蚁看人只能在近处观察,而人看大山和星月既能近处观察也能在远处观看。蚂蚁看人(即使能看见)也不可能知道我们是人,不然的话它就不会爬到人身上还会叮咬我们。而对于爬到我们身上的蚂蚁来说,即使我们在走动,蚂蚁会感觉不到。


宇宙探索


你这个问题是比较滑稽的,也是非常的荒谬,所以十分的可笑。

不要以为人看大山,或者是看星月,以及看其他的事物等,那么蚂蚁也会和人一样。

这样看问题,不是人的智商出了毛病,而是这个人根本就没有智商,没长头脑。

人活着也不仅仅是单凭看吧?

不要以为蚂蚁也和人一样,靠看来生存的。

这么说吧,可能人在蚂蚁的眼里,什么都不是,甚至当做垃圾一样。只是人把自己当成了人,而其他的生物未必能把人当作人来看。

如果小编非要弄出个所以然来,只能希望小编变成蚂蚁,之后就什么都清楚啦。


紫微CSZ


“一幅画上的一个巨大的阴影”

蚂蚁在生理上没办法把看到的事物三维化,所以它的眼前是一幅无限延伸的透明画纸,所有东西都是这张纸上的图形。

这种降维的视觉辨识很难形容,换到人也不能说是像看拉画动画片一样,性质上倒是相当于我们看克莱因瓶。这种瓶子淘宝到处有卖,但它只是克莱因瓶在三维空间中的投影,而不是它本身。

蚂蚁的二维视觉也是同理,它看人是三维人体在二维上的投影。这种投影跟画其实也不太一样,只是方便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