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嘉淦当了一辈子清官,告老还乡时,为何拉了几骡车砖头回家?

袁青旺


为何?这个很好理解啊,就是给自己,更是给朝廷长脸啊。你想想,孙嘉淦当了一辈子的官,退休了,如果还是一副穷酸模样,这样回家不但他会遭到乡绅土财的耻笑,也会给朝廷丢脸。所以思谋良久,他就让仆人连夜买了十几口厚重木箱,然后亲自在箱子里装满了转头。



孙嘉淦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很真的穷吗?这还得从头说起。

孙嘉淦?何许人也?山西兴县人,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言直谏而出名。孙嘉淦自幼家境贫寒,康熙五十二年,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雍正登基之初,性格喜怒无常,朝中大臣都不敢直言进谏,只有在翰林院任职的孙嘉淦敢,他觉得对的事情,才不管皇帝爱不爱听都会直接上奏。他首先上奏建议雍正“亲近兄弟,停止纳捐,西北收兵”。这样的话对于当时的情况来说难免让人觉得有含沙射影的嫌疑,雍正看到大怒。幸亏当时辅臣朱轼在旁边,对雍正说:孙嘉淦虽然狂妄,但是不得不说我很佩服他的胆量。雍正沉吟一会,也大笑道:朕亦佩服他的胆量。



孙嘉淦从雍正年间工作到乾隆年间,从国子监司业,到国子监祭酒,到顺天府尹,到工部侍郎,吏部侍郎,甚至官至兼任刑部,吏部尚书。按理说官越当越大,应该是很有钱的,毕竟贪污在历朝历代的官场都是不可言说又约定俗成的规矩,而且像他从小穷怕了,应该是很容易被白花花的银子迷失方向的。然而,他却成了浑水里最最出淤泥而不染的那个。就连雍正对他的评价都是孙嘉淦太憨,但他不爱钱。

是的,孙嘉淦不爱钱,不贪污,却心系百姓,体察民间疾苦,致力于解除不利于老百姓的酿酒禁令,并奏请修改调整有关法律,安定民生,兴修水利,治理河流。一生贡献良多,却穷的叮当响。最后到退休时,没办法才想出了这么一招。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当孙嘉淦拉着十几口大箱子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回乡之路后,没有多远就被人给拦下了。原来是奸佞小人跑去乾隆那里告状,说他平时的清廉都是装的,这会正拉着大批金银财宝回老家享福了。乾隆不会相信都是金银财宝,但也好奇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于是下旨查看,箱子打开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然后就有人问孙嘉淦为什么要这么做,孙嘉淦无奈只能据实以告,乾隆知道以后很感动,他一直都知道孙嘉淦清廉,却万万没想到会穷到这种地步,感动之余当即下令把砖头全都换成银子。


历史小猫咪


孙嘉淦是清朝中期有名的大清官,同时也是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在乾隆时代他先向皇帝申请告老还乡,结果用驴车拉了很多东西回乡,皇帝以为都是贪污得来的金银珠宝,结构一查发现都是砖头。乾隆为了慰藉这位三朝元老,把这些砖头都换成了金银。

孙嘉淦在康熙末年参加科举,并且考上了一甲第4名的好成绩,当时已经是康熙52年。要说这么好的成绩,孙嘉淦一定是前程似锦,可是孙嘉淦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他长得比较丑。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对当官的人的外表是非常看重的。著名的钟馗,虽然考中了状元,但是因为外貌丑陋,所以皇帝不喜欢他,所以导致他含冤而死。

孙嘉淦本来能够进翰林院工作,由于相貌丑陋,最后只能够去户部工作。不过因为他的成绩比较好,所以进的部门还不算差吧。在户部工作的时候,孙嘉欣工作一直兢兢业业,从来不搞贪污受贿。所以雍正即位之后听说了他的名声,就开始启用他。他也不负雍正所托,把自己本职的工作管理的井井有条,后来皇帝还升他为户部侍郎,管理整个国库的银子。

后来到了乾隆朝代,孙嘉淦已经年老,并且在乾隆朝代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才向乾隆皇帝提出告老还乡。乾隆皇帝开始不肯,还希望他继续为国效力,后来可能考虑到他确实年迈,所以恩准了他告老还乡。孙嘉淦得知之后买了十几个大箱子,并且买了很多驴车,拉着些箱子。有心怀叵测的人,就像皇帝告状说孙嘉淦贪污了很多银两,用这么多驴车去拉。

皇帝也非常恼怒,认为孙嘉淦平时完全是在装清官,实际上却是个贪污腐败的官,所以派人去抓孙嘉淦。后来打开箱子却发现十几个箱子里面装的全是砖头,问孙嘉欣是为什么,孙嘉淦说当时的官员回老家都是带着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细软,因为当了这么多年的官,如果还没有一点家资的话,恐怕会惹人笑话。乾隆皇帝也被孙嘉淦的行为所感动,所以将他的砖头全部换成金银送他回乡。

在满清时代贪污现象非常普遍,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而孙嘉淦的职位比知府级别要高很多,但是他一直都非常的清廉,不贪污腐败,这在整个满清时代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孙嘉淦是清朝时期的一位三朝元老,而这三朝正是康乾盛世年间,此人在朝中一直以廉洁自称,不过自己在回家的时候拉了很多车的东西,当上皇帝并不知道这些是砖头。

气的乾隆皇帝当场大怒,立马派人堵住他,将这几车东西打开看到底是什么,皇帝看后非常的后悔,后来将这些东西全部换成金子来告慰这名三朝元老。

长得丑,别说话

孙嘉淦在康熙朝科举考试时,考了一甲第四名,相当于现代高考全国的第四名,按照道理再怎么差劲也够格进翰林院做事了,但是因此人长相丑陋被当时的考官将他调到了户部,(古人做官相貌是非常重要,历史上最典型的就是张居正,仪表堂堂,生来就是做官的料)。

从此他就在户部兢兢业业的工作,一点也不敢马虎。由于康熙皇帝已经当了52年皇帝,所以科举这种事情,大多都是考官说了算,自己没有什么好说的。

过了几年康熙病危,雍正皇帝即位,上位后孙嘉淦再也忍受不了自己满腹经纶却毫无永无之地,所以就上书皇帝,他非常气愤的对皇帝说自己很有才华,但在户部做小官是发挥不出自己的才能。

清廉而高傲

雍正皇帝看了孙嘉淦奏折之后,很是生气,毕竟自己才即位不久,怎么会识得户部小官,当场就要以羞辱皇帝的名义,下旨杀死此人。

当皇帝老师知道后,立马劝他说:我知道此人,他在户部的官职虽然不大,但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肥差,可此人从没有收受过一两银子的贿赂。现在掌管钱粮的官刚刚被查出贪污,现在此官职还空着,不如让此人先做一些时日再做决定,陛下您看可好?

雍正听了自己老师说的这些话,反而冷静了下来,孙嘉淦因祸得福当上了钱粮主簿,做了两个月后,管理的井然有序,皇帝大喜立马升其为户部侍郎。掌管钱粮依旧是由他管理,此期间国库的银子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随时都能贪污腐败,但是这种情况在他身上一次都没有出现过。

一车砖头

乾隆上位后,孙嘉淦已经年迈,不过他还是选择帮助了朝廷很多年,才对皇帝提出自己想要告老还乡,一开始皇帝并不准,认为他还能为国效力,现在回老家养老实在是太早了。

但是他决心已定,一直上书皇帝:臣从先皇父亲那一代就已经考中了进士,无奈长相丑陋,不堪入考官法眼,因此才落得户部。现臣老迈昏庸,并不能为国出力,甚至还会给陛下添麻烦,还请陛下准老臣回家。

经过深思熟虑的乾隆立马告知孙嘉淦,准其回家,听到这个消息后他买了十几个大箱子,并买了十几头驴车,来拉这些箱子。朝堂上看孙嘉淦不顺眼的人就来挑拨离间了,对皇帝说:陛下,孙嘉淦其心不纯,平日里装出一副勤俭的样子,但现在要回老家离开京城,狐狸尾巴终于漏出来了。

老来得福

乾隆听到这些话后当场大怒,命人将孙嘉淦抓回,没想到抓回他打开箱子后,满朝的人都傻眼了,这些箱子里面装的都是砖头。他这么做的目的其实为的就是不被人笑话,做官这么些年最终还没有存款,也是为来保住自己和皇帝的脸面。

皇帝看到这一幕感慨万千,立马让人打开国库将这些砖头搬出,全部换成金银,并派军队护送孙嘉淦回老家。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作为三朝元老的孙嘉淦到老还乡却身无分文,这不仅会让同乡笑话也还会让同朝官员看不起,毕竟从古至今人们都是“笑贫不笑娼”。不过皇帝知道这件事后还是赐了孙嘉淦很多金银,这也算是给他功达三朝的奖励。


大国布衣


孙嘉淦是清朝雍正、乾隆年间的官员。他是一个清官,一生没有挣到几个钱。没钱也就罢了,这也很正常。可是为什么,他回去的时候,却搞了很多砖头,装了十几口大木箱拉回去呢?

(孙嘉淦剧照)

更有意思的是,他的这些砖头实际上并没能拉回故乡,而是半道上被人劫了,这些砖头,最终都被换成了金银。那么,是谁劫了他,为什么又把他的砖头换成了金银呢?

孙嘉淦不但是一个不爱钱的清官,而且是一个直臣。

当年雍正当上皇帝以后,在性情上有些喜怒无常。他之所以会喜怒无常,是因为他的皇位得到的过程,让很多人怀疑,而他本人又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因此,如果别人要是在言语上有些挑动了他的神经,他一定会非常生气。

偏偏孙嘉淦这个人是个直肠子。别人都极力回避说的话,他却要直截了当地说。《清史稿》记载:“嘉淦上疏陈三事:请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三件事都是在批评雍正的,尤其是“亲骨肉”一条,更是谁都不敢说的话。大家都为孙嘉淦捏了一把汗。果然,雍正大怒,要治他的罪。好在当时有个大臣说,孙嘉淦这个人虽然狂妄,不过,我还是很佩服他的胆量的。雍正想了一阵,最后也笑着说,我也是很佩服他的胆量的。最终,不但没有治孙嘉淦的罪,还升了他的官。

但孙嘉淦并没有因此收敛,有一次,又和雍正唱起了对台戏。雍正又要治他的罪。不过想了半天,又说,这个人虽然憨,但是不爱钱,那就让他去管理银库吧。

其实,雍正让孙嘉淦去管理银库,其实是试探他,看他是不是真的不爱钱。结果发现,孙嘉淦果然把账目管理得清清楚楚,丝毫没有出错。因此,雍正又把他提拔为刑部侍郎,接着又兼任吏部侍郎。

(雍正剧照)

乾隆皇帝上台以后,也非常重视孙嘉淦,先后把他提拔为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等重要职务,甚至提拔他为直隶总督。

孙嘉淦虽然当了高官,但是头脑十分清醒,对下层情况非常熟悉,一直很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有一次,一个村民把红豆汁洒到自己身体上,刚好村里发生了一桩小孩被杀的命案。当地政府就把这个村民抓起来,最后屈打成招,判了这个村民的死刑。不过就在即将被处决的时候,作为刑部尚书的孙嘉淦发现了疑点,重新审理,最终那个村民冤情被洗刷。

清朝初年,因为粮食不够吃,坚决禁止民间造酒。直到乾隆年间,这个禁令还在。不过,其实那时候已经没有这个必要了,而且这样做,对工商业的发展也不利。因此,孙嘉淦通过一番详细的调查研究,最终向乾隆上奏,解除了这一条禁酒令。

不过,孙嘉淦虽然受乾隆重用,但由于他直臣的性格,因此,在乾隆年间,官位也一直起起伏伏。被升迁了,又因为得罪了乾隆,又被降职。到退休的时候,他还就是一个吏部尚书。

孙嘉淦告老还乡的时候,为什么要把砖头装在十多口木箱栽回去呢?原来,当时的民间风气,一个人退休回到故乡的时候,大家会看看他在官场是不是混得很得意。而看他是不是混得很得意,就看他回乡的排场是不是很大。

(乾隆剧照)

孙嘉淦一辈子不爱钱,也没有什么财物,回乡的话,实在没什么可拉回去的。可是没东西拉回去,走在路上确实不好看。孙嘉淦为了避免被乡人小看,因此准备了十多口木箱。可是,这木箱里面又实在没什么可装的,车一在路上运行,这木箱必然要弹起来。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事情发生。因此,孙嘉淦把很多砖头装在木箱里,避免尴尬。

不过,孙嘉淦没有想到的是,他这样做,虽然避免了在乡人面前尴尬,却被其他官员盯上了。他们说,孙嘉淦平常不爱钱,回乡的时候,居然拉了十几口木箱的金银财宝回去。乾隆也感到很疑惑,于是派人在半道上把他拦截下来,打开木箱检查。结果发现竟然是砖头。

这件事让乾隆皇帝大为感动,因此下令沿途的官府,用金银珠宝把他这十几口木箱装满,作为对他的一种奖励。

而这一件事,也让孙嘉淦美名远扬,71岁去世后,被谥为“文定”,光耀后世。


张生全精彩历史


自古山西多出良臣名将,在清朝吕梁就出了两个有名的清官。一个是方山的于成龙,另一个就是兴县的孙嘉淦.这里要说的孙嘉淦,除了清廉,还以耿直、敢言著称。孙嘉淦考中进士后,从皇帝的文案秘书做起,一直做到直隶总督、尚书这样的朝廷大员,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说起孙嘉淦敢言,有这么一则轶事。

都知道雍正上位前,九龙夺嫡闹得很凶;雍正上位后,把那些个兄弟们一个个清算。谈论雍正的兄弟,那就是朝廷的禁忌。孙嘉淦可不管那些,直愣愣上了一道折子,大体意思就是唠唠雍正,应该少打压兄弟,需多亲近骨肉;少打点仗,别收那么多捐纳。

这不是揭雍正的短吗?雍正当时就怒了,要严办他。幸亏有个辅臣朱轼在跟前,这个人正好也比较正直。朱轼假装不在意说了一句:“这家伙够狂,真佩服他的胆子!”

雍正一听,明白过来了,哈哈大笑“朕也服他的胆子!传他觐见,朕要给他升官。”

所以说,明君和良臣是相互成就的。

雍正能容得下敢言的,那么孙嘉淦也就有机会多干点事。就是在雍正手上,孙嘉淦的职位芝麻开花节节高。

雍正这样对他的评价是:孙嘉淦太憨,但他不爱钱。孙嘉淦于是屡屡得到重用,这样的习性同样也招乾隆待见。

【孙嘉淦衣锦还乡】

后来,孙嘉淦告老还乡,准备从京城回山西老家。

一打点行李,发现很寒酸。自己做官几十年,不咋爱钱也不贪污,现在要回老家了,想起两词“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大佬爷们儿,也有一点好面子的小心思:骑个小毛驴,背个小包袱回老家,还不被乡里人笑话了?

为了面子,他也够拼的。雇了好几辆骡马大车,装着十几口沉甸甸的大木箱子,浩浩荡荡启程了。路人一看:“嚯,这么多大车,孙大人这宝贝够多的呀”!这话就传到有心人那儿了。

有人就向乾隆皇帝举报:“孙嘉淦是假清廉,真贪官。你看他回老家装得满满溜溜,全是宝贝”。

乾隆下令沿途官员缉拿,孙嘉淦被半路拦住。大家都好奇他有多少金银财宝,打开箱子一看,傻眼了——全是砖头。

乾隆也弄清了前因后果,孙嘉淦拿一车砖头回家,一来为了自己面子,二来也为了朝廷体面。

乾隆一感动,就发话了:“孙老头还记着为朝廷争面子,咱也不能小气啊,把那砖头通通换成真金白银!”


尔朱少帅


提到孙嘉淦大家可能会想到《雍正王朝》里那个敢和雍正顶嘴最后被年羹尧杀了的孙嘉诚,其实这个孙嘉诚的原型就是孙嘉淦。孙嘉淦不爱钱,喜欢直谏是有名的,有一次直言得罪雍正,雍正就说:“孙嘉淦这个人太憨,但是他不爱钱!”罚他去户部银库效力。


他还有做了一件让全国人民都感谢的事:雍正年间不许民间酿酒,是孙嘉淦极力上书,力陈百姓酿酒并无危害,才使得民间酿酒得以允许,所以至今白酒都有以他名字命名的。

这个当了一辈子清官的人,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不管对谁都敢直谏,就连喜怒无常的雍正他都敢说出“请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这种谏言!对乾隆更是一篇洋洋洒洒的“三习一弊”专论君主进行告诫。但是他清廉、有才、敢于为民请命,就以这样不让人待见臭脾气在朝廷几起几落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乾隆十二年本来都以年老乞求退休,回家养老了,可是两年后又回朝入职了上书房,兵部侍郎、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当了个遍,直到六年后去世。这里就说说他告老还乡时的一段轶事。



孙嘉淦一生清廉,没有什么积蓄,马上要打道回府了,他突然爱起面子来,倒是不怕自己两袖清风被人笑话,而是自己当了一辈子官为朝廷效了一辈子力,回家时朝廷也不给点退休金,怕给朝廷抹黑,于是连夜让人准备了几个大箱子,装满了砖头,第二天装上骡车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可是,这脸也打的太肿了,平时看惯了他的瘦骨嶙峋,突然充起胖子来,难免有小人看不惯,于是小报告打到乾隆那里“这孙嘉淦平时都是在演戏装清廉哪,背地里可是个大贪官,他回家的马车上都装了几十箱子金银珠宝!”当皇帝的一听贪污都恨得牙痒痒,马上派人去查探,当听说箱子被打开以后是灰不溜秋的砖头而不是金灿灿的珠宝时,乾隆感动不已,也觉得自己确实该表彰一下这位绝世清官,于是下令沿路官员负责把孙嘉淦箱子里的砖头都换成真金白银!这次孙嘉淦真的赚大发了!



孙嘉淦一直担任要职活到七十一岁才去世,这无欲则刚也算是他长寿的秘诀了!


墨梅逸清寒


古代的为官之道就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官场腐败,无官不贪,因此许多人都惦着脚要混进官场,以求荣华富贵,但清朝有一个叫孙嘉淦的人,做了一辈子的官,两袖清风,告老还乡时,两手空空的怕乡亲们耻笑,竟然用砖头来撑脸面,这是为什么呢?


历朝历代都不缺乏清官和忠贞的大臣,他们的话虽然逆耳,但句句都是肺腑之言,皇帝虽然经常被他们气得暴跳如雷,终究还是对他们委以重任。

孙嘉淦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言直谏而出名,他是山西兴县人,早年家境贫穷,于康熙五十二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因为长相不佳,最初在翰林院担任庶吉士之类的小官。
但在雍正皇帝上台后才被委以重任,在雍正继位之初,大臣们都知道雍正性格阴晴不定,喜怒无常,所以都不敢直言进谏唯有孙嘉淦敢于上疏。
有一次,孙嘉淦给雍正皇帝上了一份奏折,要求雍正“亲近兄弟,停止纳捐,西北收兵”,可谓一针见血,但句句都戳到了雍正的痛处,众人都知道雍正因为皇位而对兄弟们痛下狠手,因此孙嘉淦的奏疏不免有含沙射影之意。

雍正看过奏折后大发雷霆,将孙嘉淦的上级翰林院学士叫过去痛骂了一顿,当时辅臣朱轼恰好在旁边,便委婉的劝谏雍正,孙嘉淦虽然狂妄,但他的胆量还是让人佩服的,雍正沉思了半天突然也笑着说,是啊,朕也佩服。
孙嘉淦因祸得福,被雍正提拔做了国子监司业,雍正六年,有任命他担任顺天府尹一职。
乾隆继位后,孙嘉淦被任命为吏部侍郎,不久又升迁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兼任吏部侍郎,对于新主子乾隆,孙嘉淦依旧不改往日直言相谏的脾气,还专论君主“三习一弊”来告诫乾隆皇帝,乾隆对于孙嘉淦的直言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对他很赏识,先是提拔他做了刑部尚书,之后又让他做了吏部尚书。

孙嘉淦在为官期间,但凡有不公之事,他必定一查到底,因此也处置了很多的冤假错案,在担任直隶总督期间,主张朝廷解除对民间禁酒的禁令,满清入关之际,粮食匮乏,朝廷就下旨严禁民间用粮食酿酒,现在国家富强了,粮食都有富余的了,朝廷就顺应时势,批准了孙嘉淦的奏折,这样就解决了百姓的就业和生活等民生问题。
乾隆二十年,六十四岁的孙嘉淦告老还乡,由于孙嘉淦一直奉公守法,清正廉洁,甚至还经常拿出自己仅有的结余银两来资助受难的百姓,使得孙嘉淦在退休之时依旧是一贫如洗。

孙嘉淦没有什么钱财荣归故里,而担心遭到乡绅土财的耻笑,为了充门面,在回家前,他命人找了十几个大木箱,然后在里面装满了砖头,就打道回家了。
十几个为官期间,深受百姓的爱戴,也就遭到了其他官员的眼红与不满,曾与他交恶官员立刻报告乾隆,说孙嘉淦这些年一直在演戏,回家时,金银财宝装了几马车。
乾隆听了之后大怒,立刻派人前去查看,结果发现里面全是砖头,乾隆转怒为喜,暗暗的佩服他是一个好官,于是下令沿路的官府把孙嘉淦马车里的砖头全部换成真金白银,作为安家费奖励给他,好让孙嘉淦真正的荣归故里。

这就是好人有好报,孙嘉淦打肿脸充胖子,多少有些无奈,谁都想风风光光的衣锦还乡,好在乾隆成全了他。








遗产君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孙嘉诚因为他为官清廉,敢于直谏而著称,而他的历史原型,便是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能臣孙嘉淦。


孙嘉淦其人


孙嘉淦,字锡公,号静轩,山西兴县人。孙嘉淦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考中进士,自此踏入仕途。

先后历任历任国子监司业、顺天府尹、工部侍郎、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直隶总督、宗人府府丞、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


在担任六部九卿堂官的时候,孙嘉诚不畏强权,敢于直谏,甚至还向雍正皇帝直言进谏,就连雍正皇帝都佩服他的胆量和气节;而在担任地方督抚大员时,孙嘉淦积极为百姓着想,发展生产,治理灾患,造福一方百姓,赢得了治下官吏和百姓的爱戴。


更难能可贵的是,孙嘉淦无论在什么职位上,都是非常的清廉,不贪脏,不纳财,成为朝中廉吏的代表人物。

  

孙嘉淦以其敢于直言进谏而为人所知。


雍正帝曾感慨道:“朕自继位以来,敢于直言进谏者,只有孙嘉淦一人。”雍正在位时,在同僚忌惮雍正皇帝阴晴无常、还在想着迎合皇上保全自我的时候,孔嘉淦便上书“亲近兄弟、停止纳捐、西北收兵”含沙射影,雍正帝自然大怒,正好有辅臣朱轼在旁劝说,雍正帝平静下来仔细思索后亦对他称赞有加:“朕佩服他的胆量(朕服其胆)。”后来,孙嘉淦得到重用。


乾隆即位,孙嘉淦时任吏部侍郎一职,上疏《三习一弊书》,直言劝谏皇帝,该《三习一弊书》被誉为“清代奏议第一”。


孙嘉淦告老还乡为何拉了几骡车砖头回家?


因为孙嘉淦不爱钱,他当了一辈子大官却从来没贪过,告老还乡的时候两手空空太穷酸,这样会被自己的乡亲父老笑话,也会给朝廷丢面子,于是他就买来十几口大箱子装满砖头假装是金银珠宝,浩浩荡荡的回乡去

当时孙嘉淦这个举动引起了与他对立的政敌们注意,于是便有人向皇帝告发孙嘉淦表面上廉政背地里却贪墨,回乡的时候带了好多车金银珠宝。因此在孙嘉淦回乡的途中突然遭到检查,但发现箱子里面装的竟然全部是砖头。皇帝知道了这件事以后特别感动,就命人把那十几车砖头换成了真的金银珠宝,算是赏赐了。

孙嘉淦童年贫苦,但是经过他的勤奋努力考中进士以后,他的官路一马平川。他跨越了康熙、雍正、乾隆三帝时代,是清朝有名的贤臣,以敢于直言劝谏而闻名,这在当时是很少有人做到的,因为雍正帝性格古怪易怒并且爱猜忌,没人敢直言劝谏,只有孙嘉淦敢,雍正帝看中了孙嘉淦的胆识,提拔他做了大官。

孙嘉淦一生爱戴百姓,向皇上提议了许多惠民政策,有很多也被实施了。封建统治下的每个朝代都会有贪官污吏的存在,可孙嘉淦并没有与他们同流合污,才会有告老还乡时拉十几车砖头回家的轶事典故。

当初孙嘉淦这样做应该单纯只是想为自己撑撑脸面,没想到会遭来诬陷,好在清者自清,孙嘉淦因为此事因祸得福,真的得到了大笔赏赐。

<strong>

总结:孙嘉淦是一个官员应有的风采,直言劝谏、不慕名利、踏实肯干、心系百姓。我也相信,好人终会有好报,付出也会得到反馈,孙嘉淦的行为虽获利不多,但收获了帝王的信任、百姓的敬重,孙嘉淦也成了榜样,受到后人的崇敬。


路之意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孙嘉淦?这名字听着有点冷,但这人是雍正手底下的一员大将,出了名的脖子硬,脑袋瓜硬。就那小身子骨瞅见了一个目标,八头牛都拉不回来,拿脑袋瓜当探针的用,撞到花岗岩上都不带回头的主。

老话说的好,这人啊无欲则刚,他这人能做到这一点,完全是因为清廉二字。穷的底裤都往当铺里塞,但您想要往他家里送点银子啥的,他一准给您送一大耳光子糊脸上,捎带着一蹶子就把你给踹到大牢里吃牢饭去了。

有了这两点,再碰上一好皇帝,不出名都不成啊!说实话咱老百姓就喜欢这样的官,既然这问题被老梁碰到了,老梁就给大家伙说道说道。

孙嘉淦

这人是俺大山西出生,老父就是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过着家里的米缸一年到头就没有被盛满过的日子,所以他是一边帮衬着家里耕作,一边拿着书本读的书。

康熙五十二年这才中的进士,这人也到了三十岁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孙嘉淦三兄弟,论出身都是进士,一门三进士,在那个惟有读书高的年月里,这就是荣耀啊。

入了体制之内,孙嘉淦在康熙朝这就蹲了差不多有九年的冷板凳,这放到一般人身上,这就快修练到大圆满的境界。也是,这人生能有几个九年可糟蹋的,所以这人蹲的都快废了,也没整出个啥名堂。

这个时候康熙驾崩了,而雍正作为九子夺嫡的最终胜出者,这就蹲到了康熙留下来的龙窝里做了皇帝。

咱都知道雍正这人一辈子扣扣索索的,但雍正却给天下百姓办了不少的实事,把个大清朝拾掇的红红火火,可那帮子官员可就倒了霉了。你敢整个贪污出来,他能把你塞到榨油机里,榨出二两油卖了,在把那窟窿填上的人,而且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的人。

按理说这样的人,蹲在龙窝里龇着牙,瞪着满朝的官员,恨不得咬你一口,您就应该是个闭嘴的状态。

可这孙嘉淦这个时候,脑袋瓜不好使,撅着屁股就上了一道折子。说啥呢?对雍正进行了三劝: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

呦吼!你这纯粹是吃饱了撑着了吧。咱说停捐纳,就是让雍正把这个捐了钱就能给一官做的事给停了。可当时满清被康熙连年的战事搞的国库都快空了,这捐纳好歹是补窟窿的一个重要手段,这要是停了,朝廷的一大财源可就断了。

接着是罢西兵,这事能停吗?不能啊,虽然每年要给这窟窿塞好多钱,但你不把这窟窿填上,这江山那有个太平的时候。

还有这亲骨肉。要说前两件还算是正常,可这亲骨肉这条,相当于给雍正上辣椒水,揭雍正的伤疤,说你连自家的亲兄弟都这么整,让全天下人看笑话。

我去!这不就是没事撸虎须子穷嘚瑟吗?康熙生那几个儿子,哪个是好相与的,您给他们一个凳子,他们能当梯子使唤的人物,您不把他们按死了,雍正这位子也不用做了,天天和这帮兄弟们耍心眼去吧,这天下的事就只能踹一边去了。

孙嘉淦这折子就是一大耳光子,照着雍正的大脸蛋子就是一家伙,气的雍正撸起袖子想要弄死他:“干啥呀?干啥呀?爷们还没怎么着呢?就嘣出你这么个臭虫。”雍正一瞅还是一个七品的芝麻小官:“全朝堂的大员都没说话,你到是来嘚瑟,显摆是吧!翰林院咋就出你这么个玩意!我让你狂!”

好在雍正的老师朱轼就蹲在一边,一瞅这架势,急忙出来灭火:“孙嘉淦这人就是一狂徒,老狂了!但这人居然有这胆子,老臣很佩服啊!”

雍正又坐回了龙窝里,一琢磨,突然就笑了:“确实狂的没边,这胆量朕也是服了!”

其实说道这里,老梁插一句,雍正刚刚继位,又是对兄弟这呀哪呀的,对于这个孙嘉淦确实不易动刀动枪的,所以孙嘉淦没事,但从这里也就进入了雍正的心坎里喽!

能在皇帝面前拔了根毛下来,还没事。朝堂上一大帮人都佩服他,这不这屁股也离开了坐了快九年的冷板凳,这就蹲到了国子监司业的位置上。

咱说实话,雍正这人特小气,你给他上了辣椒水,他不找回场子他就不是雍正。所以雍正还是用孙嘉淦的一个过失,一蹶子就给踹到了刑部大牢里,让刑部的人收拾收拾。

其实雍正他也没想着要了孙嘉淦的命,就是想着出一口气,吓唬吓唬他,毕竟你拔了老虎的须子,还嘚瑟老半天,这不行啊。

好吧,一家伙下去,一点小事就被整成了一个砍头的罪名。拿着刑部送上来的折子,雍正很高兴,这口气算是出了,捎带着也把孙嘉淦那狂妄的气焰消了消。砍头还是算了,这人他还留着有大用。因为雍正听说这孙嘉淦别的优点没有,就一个——不贪。

得了,这死罪免了,一脚又踹到了大清的银库里,当了个头。

这孙嘉淦到是个识趣的人,一出狱,连家也没回,这就跑到银库当差去了。

没成想,这一家伙下去,满朝堂就有那流言蜚语的流传开了,说啥孙嘉淦这小子“有缩无盈”,就是为了给自己捞点好名声,打个底让自己往高了爬。

这小风吹的就像是真的一样,掌管户部的果亲王坐不住,抬腿就往银库里走。

可到了场地,果亲王看到的是孙嘉淦和一帮子仆役又是记账,又是搬运的,忙的脚后跟都不带落地的。

但果亲王可不会被这表面现象给糊弄了:“拿账本来,咱对一下!”

这一复查下去,没有一丝一毫的差错:“服了!”果亲王伸出了大拇哥。往年这银库差那么百八十两的那算是正常,太正常了,可到了这孙嘉淦的手里,没有一丝一毫的亏欠,大写的服字就贴在了孙嘉淦的脑门上了。

手下有这么能干的能吏,果亲王当然要给雍正推荐一把。

得,这河东盐政的帽子就戴在了孙嘉淦的脑壳上喽。

此后,有些个大臣弹劾孙嘉淦,雍正就当个笑话看,看完了就丢在屁股底下没当回事:“这人就是太直,脑壳硬,不懂的拐弯,只懂拿脑袋撞,得罪的人也够多的!”

要是一般人这么多弹劾,早被雍正给撸了,丢大牢里吃牢饭去了,可孙嘉淦一直都受到雍正无比的信任。

此后调回京里,当了刑部侍郎,还管着吏部一摊子事,也算是对他无限的信任。

题主的事

而乾隆继位以后,孙嘉淦虽然不再像雍正朝脑壳那么硬气了,但还是以真正,清廉出名。

到了他卸任之后,孙嘉淦蹲家门口一琢磨,自己这也算是衣锦还乡,可转头瞅瞅,两袖清风啥也没有,这咋整!

于是将当年修顺义城剩下的五千多块用了半拉的转头装了十几个大箱子,气势雄壮的出了北京城的大门走了。

您要知道这孙嘉淦在其位的时候,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要不是雍正护着早完蛋了。所以那些个不明所以的敌人,看到这一幕,这就胡编乱造的整了一段给乾隆听。说实话这要是雍正,根本就不会信这些闲话,但会说一句:“这孙嘉淦是来讨赏的,给咱忙了一辈子,应该的!”几个赏钱一定会有的。

可乾隆一听,脑子就蹦起来了:“拉住他,瞅瞅!”

好吧,这一瞅全是半头砖。

孙嘉淦到是有话说:“咱当官这么多年,除了皇帝他老人家赏的一千两雪花银啥也没有,想着着半头砖丢在地上也可惜了,整回家咱修个窑洞啥的,也不错!呵呵!”

乾隆听了,很惭愧,这不又从内务府拿出五千两白银,替换了这五千块半头砖,让孙嘉淦回家养老。

哎!一朝天子一朝臣不是!

好了今天就说道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孙嘉淦,字锡公,号静轩。他在康熙时期,考中进士,从而开始步入仕途,孙嘉淦后来又经历了雍正、乾隆两朝。

在雍正时期,孙嘉淦就以敢于直谏而著称,受到雍正皇帝的重视。曾被任命为工部侍郎、顺天府尹、国子监祭酒。

雍正皇帝驾崩后,乾隆皇帝继位登基,孙嘉淦受到了乾隆皇帝的重用,又做了吏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侍郎、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直隶总督、宗人府府丞、兵部侍郎、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

孙嘉淦在他七十一岁的时候离开人世,其去世后,谥号为文定。

其实在孙嘉淦年老的时候曾在告老还乡的时候,带了在许多箱的砖瓦回家。那清朝名臣孙嘉淦告老还乡时,为什么要带许多箱砖瓦回家呢?


因为孙嘉淦从步入仕途经历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官职也一步步的得到升迁,也受到了皇帝的重用。但是孙嘉淦为官清廉,虽然身处要职,但他却不行贪污受贿之事,故而到他年老还乡之时,手里也没有多少钱。

孙嘉淦此时告老还乡是一副穷酸像,他知道家乡绅士财主们的想法,觉得他会遭到绅士和财主们的嘲笑,这样孙嘉淦觉得不仅他自己丢脸面,也会连带的丢了朝廷脸面。

所以孙嘉淦就想得一个办法,他让人买来十几个木箱,然后把箱子里装满砖头,就这样他就带着这些箱子回家里。

这就是孙嘉淦为什么在告老还乡时回带许多箱子砖头回家的原因。


当然由于孙嘉淦大摇大摆的带着这些箱子回家,就被人举报到皇帝那里,说孙嘉淦之前只是装作清廉,其实却是贪官污吏。所以孙嘉淦在回家的途中就被检查了,当然检查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皇帝知道后,非常感动,同时又下令用真金真银换下孙嘉淦所带箱子里的砖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