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面前不缺位 特殊人群獻愛心

“領導,我是楊某某,聽說你們局裡在捐款,我能捐嗎?”高邑縣司法局正在研究內部捐款事宜的時候,矯正科接到了一個既意外又欣慰的電話,來電者曾經是一名社區矯正對象,年近70歲,用的是老年機,無法微信轉款,就托兒子利用微信捐款100元。在舉國上下眾志成城、奮力抗擊疫情的狙擊戰中,這些特殊人群並沒有置身事外,他們不僅積極配合司法所的各項監管教育工作,還聞訊而動,化身為抗擊疫情狙擊戰的同行者!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來勢洶洶,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紛紛以各種形式參與到抗擊疫情的戰役中。從2020年1月23日,高邑縣司法局改變了教育方式,由集中監管教育培訓改為線上、網絡教育監管,同時要求各司法所利用各自鄉鎮特殊人群群發佈疫情動態、疫情防護科普知識及國家疫情政策,不傳謠,不恐慌。當網上有不實言論傳出的時候,他們還積極前去闢謠,傳遞正確的信息。瞭解到如此嚴峻的疫情和缺乏醫療資源的狀況,社區矯正對象開始自發的給司法所長髮紅包獻愛心。得到情況後,局領導研究決定在社區矯正對象中統一開展募捐活動,115名社區矯正對象和社區工作者在一天之內捐款總數達到4808.5元,捐款率達到74%。募捐之前,社區矯正對象共在村裡已經捐款1480元,有6名社區矯正對象加入了疫情防控志願者隊伍。大營鎮的李某某,40多歲正是上有老下有下的年紀,他耐心的勸服了家人的恐懼和擔心,自備口罩毅然加入志願者中,和村幹部一起輪崗值守,嚴格登記勸返外來車輛和人員,堅持不讓一人攜帶病毒進入。同時,積極參與村民身體狀況的摸排,講奉獻,敢擔當,表示如有發熱情況的不怕風險主動及時送去隔離點。

看著募捐金額裡的10塊、20塊、50塊,大家深受感動。他們是社區矯正對象,但是也是地地道道的老百姓,其中不乏家庭困難者,但是面對疫情,他們用自己最大的真誠和愛心來奉獻社會。他們曾經犯過罪,接受了法律的制裁。但是,在社區矯正工作者的引導下,在一次次的思想改造中涅槃重生,成為一名合格的公民,在這次捐款、疫情狙擊活動中提升了社區矯正工作的社會認可度、體現社區矯正教育矯治的成效,更增強了士氣,相信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狙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