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禅的行囊》的作者是一个叫比尔波特的美国人,他大学毕业就来到了中国,他对中国的了解比大量的中国知识分子还要多。在2006年的时候,他突然决定把禅宗在中国发源的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的足迹走一遍,包括所有他们出现过的地方,他们弘法过的地方,他们最后这个埋骨的地方。


比尔波特作为一位学者和翻译家,带着我们走过初祖到六祖的整个足迹,随着一位用心旅行者的脚步,慢慢地走过中国北方,走到南方的大片具有禅宗文化的土地。


以六祖慧能为代表的禅宗给中国佛教带来了一场巨大的革命,把佛教从一个宫廷和士人阶层所拥有的,必须具备非常高深文学素养的人才能够学习的东西,变成了一个普罗大众都能够随时接触、随时学习,随时找到心灵的慰藉和提升的一件事情。如果没有六祖慧能,佛教在中国不会像今天这样被那么多的人所接受、理解、亲近。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旅游就是从你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待腻的地方去看一看。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比尔波特从北京出发,第一站去的是北京大钟寺,在大钟寺看永乐大钟,书中描述到在那个久远的皇城时代,永乐大钟的钟声响起,响彻当时的整个北京城。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京城入夜时分,黑漆漆的皇城蓦然响起悠远的钟声,这个声音久久回荡在那个古皇城的上空。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然后他从永乐大钟寺去了北京人遗址周口店,游记中讲了关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故事哈,诸如头骨的秘密等等。就在周口店附近他发现了北京本地人都很少知道的地方贾公祠。“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著名唐朝诗人贾岛就葬在周口店旁边。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从贾公祠出来他又去了云居寺,现代著名国学大师、修佛大德叶曼先生,过百岁寿龄而逝,曾被尊称为世界最美百岁奶奶,生前去海外募巨资回来重修云居寺。云居寺最著名的是有整套石刻大藏经,曾经经历过一个巨大的灭佛运动,进入隋朝佛教又开始兴盛,又重新出家的僧侣怕再经历浩劫而毁损经卷,就用大石板把佛经刻下来,都藏在了后来发现出土的云居寺地宫里边。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当地的地宫被发现的时候,赵朴初先生特别的兴奋,连呼世界第八大奇迹。总共两处洞室,石经合计达14278块,共刻佛经1122部,3572卷,字数约3500万字。经专家考证,云居寺石经刻制的创始人为隋代高僧静琬,整个刻经事业延续了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长达1039年。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然后他从北京出发坐大巴车去了大同,大同有著名的云岗石窟,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寺庙叫做华严寺。华严寺是辽国时契丹人建起的一个寺庙,辽国当时佛教同样非常兴盛,那里边的雕塑特别漂亮,其中有一尊合掌露齿菩萨雕像被郭沫若先生称做东方的维纳斯,而且还有一段凄婉的传说,大家去大同旅游的时候可以深入了解。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然后比尔波特从大同出发去了五台山。五台山3月份的时候游客特别少,五台山一年四季也就只有冬天这段时间没有人,其他的时候全都挤满了人,他专门选了这个时间去朝拜五台山。五台山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佛教圣地,也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有一个特别美妙的传说,说所有去五台山的人一定会遇到文殊菩萨,这是文殊菩萨发的大愿:“只要你来五台山,我保证会见你!”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只是以什么样子见你,你不知道,太美好了!每一个到五台山的人都要小心,你周围的某一个人,甚至一个你身边的动物都有可能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所以你必须得虔诚恭敬之心、保持着惊喜之心前行,这是他在五台山朝圣。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比尔波特随后又去了著名的柏林禅寺,柏林寺是中国现在规制最完整的禅寺。这本书讲要背起禅的行囊去旅行,要走禅宗的衍进道路,我们就要先了解一下禅寺的规矩。在这段的游记里作者详细介绍了禅寺的组织结构,包括维纳、库头、方丈、僧值等职位的功能职责。实际上一座寺庙和企事业单位是一样的,它有各种各样的职能部门和不同的名称。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从柏林禅寺出来比尔波特就去了邯郸,邯郸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寺庙匡教寺,它是禅宗二祖慧可最后埋骨的地方。然后又从邯郸的匡教寺出发到洛阳。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洛阳最著名的有白马寺,据考证它是中国的第一个寺庙。汉明帝时曾经梦见大金人入梦,自我思量一定是仙人来点化我,结果不多久还真来了两个印度胡僧,一个叫摄摩腾,一个叫竺法兰。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这两个人在将近2000年前用白马驮着佛教经卷到中土来传法,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最后他们也埋在了异乡白马寺,就是这两个人把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因为是白马一直驮着经卷而来,这也是白马寺名字的由来。当时两人来了以后是没法安置的,只能先住在了政府机关,当时的政府机关都叫寺,后来慢慢的才把和尚们住的地儿都叫做寺了。洛阳第一个应该去看的是白马寺,着重要缅怀的是那两位因弘法而埋骨异乡的高僧大德。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在洛阳的时候比尔波特突然心一动,想起了达摩祖师,然后他就跑去了空相寺。达摩祖师葬在了空相寺,但此事已不可考,很多人说那个棺椁里边根本就没有达摩的尸骨,只有一只鞋,这也成为了达摩的一个非常神奇的传说。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达摩据说当时是被人毒死的,他死后确实是埋在了空相寺,结果后来有人在葱岭,葱岭也是回印度要经过的地方,在葱岭的大山里边碰到一个很像达摩的僧人,看到这个僧人脚上穿着一只鞋在那走,后来一问果然是达摩。这个人回到洛阳以后就跟空相寺人说见到达摩了,他从葱岭回印度去了。寺里的人觉得奇怪,就打开达摩坟墓一看,里边还真的只剩了一只鞋了,这是一段传说。



空相寺现在归少林寺管,达摩曾是少林寺的人,少林寺认为他们有义务恢复相关达摩的寺庙,于是派了人做了方丈,还在这个寺里帮少林寺训练小沙弥。刚出家的小沙弥在空相寺学习和修行,还要练武术,练得差不多了再送到少林寺。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然后他离开洛阳以后到了合肥,路过合肥时去了司空山,相信很多在安徽的人可能也很少会听说过司空山,司空山有一座无相寺。在无相寺比尔波特给我们描述了一段非常美妙的场景,他是认识无相寺方丈的,当时到了无相寺才发现方丈不在,只剩下一个老尼姑在那里留守。



那个老尼姑好像脑袋还有点问题,而且还用当地的方言跟他讲着听不太懂的话,同时还用手指自己的脑袋,意思是告诉比尔波特她的脑子有些问题。倒是比尔波特觉得老尼姑没有什么问题,老尼姑陪他在那呆着,当时下了大雨谁也也走不了了。老尼姑就让他住在方丈的房间,当时无相寺这个寺庙实在是太破了,只有两个出家人,也没有任何设施,非常穷困的一个寺庙。


这时候从山下骑摩托车上来了一位女居士,她是专门照顾这两位出家人的生活。这时她上来是给这个老尼姑做饭的,于是三个人一起做了一顿素斋吃。在那样湿冷的雨夜,这位居士和老尼姑吃完饭还要做功课,那个女居士一边做功课,还一边往香火里边扔一些冥币。比尔波特觉得很奇怪,还跟她说佛祖应该不需要这个东西,但是那位女居士依然相信这是寄托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在这里边。


做完功课后,两个人去敲鼓和敲钟,这一段书中描写的特别美好: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太美了!就是在那么一个空无一人的山谷当中,还有两个虔诚的修行人。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从司空山无相寺出来去了安徽的潜山县,这里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山叫做天柱山。南岳最早是天柱山,后来的皇帝才把南岳封给了衡山。天柱山曾经是最大的佛教道场之一,这个地方有三祖寺,三祖就是禅宗二祖慧可的徒弟僧璨,一会儿还会讲到禅宗传承时提到他。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比尔波特离开三祖寺就去了黄梅,湖北的黄梅双峰山是四祖和五祖所在的地方,四祖寺在西边那个山头,五祖寺在东边的这个山头,称东山寺一般是指五祖的这个地方。四祖道信在双峰山这个地方驻扎下来。也是从道信开始禅宗有了固定居所的道场,之前的几位祖师都是到处传法居无定所,而且跟随的僧众也不多。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从道信开始把双峰山这个地方作为了一个长期传法的道场,到五祖接衣钵时寺庙已经有了五百多位的僧人。从道信始,佛寺丛林制度发轫,也就是僧人要下坡干活,道信所以拥有了很多的田产。还告诫僧人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就是出家人也必须做工作来养活自己,不能每天只出去托钵乞食,托钵乞食跟中国的社会传统不相吻合,于是就有了僧人耕种的习惯。


从道性再往后150年,出了一位禅师叫百丈怀海正式订立了禅宗寺院的规则---百丈禅规。百丈怀海给中国的禅宗寺院订立了一套规则体系,其中严格规定了僧人必须要下坡干活,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四祖寺对面的五祖寺就是六祖慧能跟着五祖弘忍学法的地方。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比尔波特又从武汉坐火车去了当阳,当阳是关羽被斩首的地方,当阳有一座玉泉寺,它也是中国天台宗的祖庭,是湖北省最大的寺院。三国演义里边有一段关羽显灵的故事,关羽跟玉泉寺的大和尚是故交,关羽被斩首后找到这个大和尚说:“我脑袋被人砍掉了,请你帮我接头续命!”当时那个和尚也不说话,嘴里念了一串名字,这些名字全都是被关羽杀过的人,关羽听完后,哇的一声就魂飞魄散消失了,这是一段传说。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当阳关于禅宗最有名的是智顗(yi)大师,智顗大师被隋炀帝封为智者大师,也被称为东土释迦,他是中国天台宗的四祖,却是天台宗的实际发起人。智顗(yi)大师和跟六祖当初打偈语的神秀有些接近,神秀出家做住持的寺庙叫度门寺,度门寺在当阳跟玉泉寺紧挨着。


禅宗从慧能五祖那里分成了顿宗和渐宗,慧能所代表的叫顿宗,顿悟的意思。就是不需要执着于文字,不需要一步一步的修炼,突然之间明心见性悟道了,这就是顿宗。很多人听完五祖传法给六祖慧能的故事以后,都会觉得神秀不行,神秀没有悟道呀,一天到晚:“日日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但实际上神秀的这个方法是适合绝大多数人修行的,大多数的人根性跟六祖慧能是没法比的,那就更需要日日时时勤拂拭,每天去扫除我们心中的一点点染污,每天提醒自己保持正念,慢慢地就能走向开悟的道路。神秀的这套方法跟天台宗的方法是非常接近的,所以他们两个寺庙也很接近,这就是一个渐修的地方。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比尔波特从当阳过去到了韶关,韶关首先有一个大鉴寺,这里是六祖慧能曾经讲过六祖坛经的地方。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接下来就是最有名的南华寺,南华寺是六祖慧能肉身至今还存放的地方,该寺香火极其繁盛,整个大县城现在差不多都要给到那个寺院了。南华寺不仅仅有六祖慧能的肉身,还有憨山德清和尚的肉身,虚云老和尚的舍利也在南华寺里边,这两位都是近代难遇的高僧大德,可以说南华寺现在是中国名气最大的禅寺。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比尔波特一路从南华寺出来到了广州,广州最有名的肯定是法性寺,法性寺就是六祖慧能出家的地方,六祖慧能一直没有出家,而是带发修行。他是得了五祖的衣钵后逃出来一路向南的,这个后文会提到。他到了法性寺以后才发生了后续那段著名的公案,有两个僧人在吵架,看到风吹幡动后两人争论,一个僧人说是风动,另一个僧人说是幡动。这时六祖慧能正在旁边扫地,就说了一句著名的话:“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后来这个法性寺的住持听说了这段对话,就对慧能说:“听说禅宗衣钵南来,莫非就是阁下吧?” 这一聊,住持才确认了真的是南来的衣钵,后来住持就在这里给他剃度,据说六祖慧能的头发还埋在法性寺里。这是广州市中心一个非常著名的寺庙,现在改名叫光孝寺。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广州还有一个华林寺,华林寺最早叫西来庵。达摩祖师当年就是从广州码头上岸住的西来庵,后改叫华林寺。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然后还去到了新兴县,也是六祖的故里,那里有一个国恩寺,国恩寺实际上过去不是一个寺庙,国恩寺所在地曾经是六祖慧能的家。六祖还在世的时候,就把他的家改造成了国恩寺。还有一个传说,六祖慧能是在国恩寺圆寂的,但在国恩寺圆寂的那一刻,突然之间肉身从房顶上冲出去了,冲出去以后落在了附近的一个大石头上,周围的人把他的身体搬回去放在南华寺里边供奉。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比尔波特又去了香港芙蓉山的竹林禅院,拜访到了虚云老和尚现在还在传法的唯一的一个弟子。然后比尔波特从这里又回到了美国。


这是他基本的旅行路线:北京出发,过河北、山西,然后到河南,慢慢地去安徽、湖北,然后广东,这就是禅的行囊的步伐。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比尔波特小时候是一个富二代,他爸爸特别有钱,是一个连锁酒店的创始人。他爸爸年轻的时候抢过银行,抢银行的过程当中跟他爸一块抢银行的人都被击毙了,就剩他爸一个人被抓,被抓以后他的姐姐们就去游说州长,后来州长关了他爸爸六年就被放出来了。


于是他爸爸开始做酒店,结果投资成功赚了很多的钱。比尔波特小时候在贵族学校长大的,结果中间家道破产,他爸爸跟他妈妈离婚,最后因为打离婚官司花了很大一笔钱,等于是所有的钱几乎都被那个离婚律师给骗走了,所以他爸爸最后破产了。


比尔波特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了中文,学完中文以后他执意要到台湾出家,因为他喜欢佛教。在他上飞机的时候,他爸爸来送他。因为他跟爸爸感情并不好,他的爸爸是一个已经破产的人,而且有那么多坏习惯的一个人。


他爸爸把他送到登机口门口,比尔波特自己的身上只有13块钱美金就要闯台湾,他爸爸在临走之前也没说什么话,突然从口袋里掏出200块钱塞在他的一个口袋里边,然后就离开了。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他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根本没有那种对爸爸怀念的表达,但还是能够体会出内心中复杂的情感。比尔波特自从离开了美国就没有再见过他的父亲,一直到他在台湾海明寺待了四年后的某一天,收到了他爸爸写的一封信。后来知道这是他爸爸去世前一天写给他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上他爸爸还问他说,你现在这么大年纪了,也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了。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在他离开家之前的最后一天,自己没事干,一个人跑到公园里边去闲坐,拿了一副象棋,想跟自己下象棋。他担心自己出家后没事干,就带了一副微型的国际象棋希望在自己感到无聊时跟自己下棋。


这时候隔壁桌坐了一个流浪汉,那个流浪汉过来说我跟你一块下吧,于是两人一块下起了象棋。闲聊时流浪汉问他这是要去哪里?他回答说要去台湾。他刚说完这句话,那个流浪汉就哭了,然后把头扭到一边,泪流满面,哭得很厉害,他就问那个人怎么了?流浪汉说我给你讲讲我的故事吧。


流浪汉原来是一个飞行员,二战期间跟日本人在亚洲作战,作战的时候飞机被击落掉在了树丛里边,他浑身骨折,还被吊在了树上,但是没死。等他醒过来的时候,发现有一群小黑人,腰上只围着一块皮子扛着他在树上跑来跑去,后来他才知道这是菲律宾的猴人,就是生活在树上像猴子一样的人。


他跟这些猴人生活在一起,这些猴人还教他怎么在树上生活,怎么跑来跑去,怎么打猎,他甚至取了一个女猴人为妻。在一起生活了大半年后的一天听到森林里边有很嘈杂的声音,他们去一看发现有一队美军开过来,猴人们就四散奔逃。他就赶紧下去说自己是美国人,说了自己的部队番号,那队美军说那你就归队吧,把你带回去。他请求想回去跟猴人们打个招呼,那个军官就笑说:“你要是敢走,我就把你当逃兵就地正法” 然后他无奈地被这些美军带回了美国本土。


回到美国本土以后他觉得非常的不适应,他觉得美国跟他格格不入,他时刻想念的都是那个猴人的部落,在树上生活的日子以及他的猴人妻子。然后他就开始酗酒,慢慢地成为了一个流浪汉。最后他对比尔波特讲:“如果你这辈子会遇到你的猴人,千万不要犯和我一样的错误”。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隐喻,就是每个人都要问问自己究竟属于哪里?我们将心归何处!

寻觅禅宗的足迹----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