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機下雨不能飛嗎?為什麼?

牛頭馬面兩鬼


當今主力戰鬥機基本上是全天候多用途戰鬥機,這個“全天候”指的就是戰機在白天、黑夜以及複雜氣象條件下都可以執行作戰任務。因此,只要客觀環境滿足飛機起降條件,那麼它就可以執行作戰任務。同樣,像下雨天這種情況,只要符合起降條件,戰機就可以進行起降。畢竟在戰場上,敵人不可能總在天氣好的時候出現,所以進行復雜天氣情況下的飛行訓練非常有必要。

(在雨天只要符合起飛條件戰鬥機就可以起飛)

下雨天影響飛行的因素主要有能見度、風速和風向、跑道的積水情況、雷電以及有無冰雹等。飛機起飛需要一定的能見度條件,如果雨勢太大,能見度過低,飛行員的視野難免會受到影響,這自然會影響飛行員的操作。但是,如果飛機裝備有盲降系統的話,即便是在大雨、大霧天,或者能見度下降到200米的天氣,戰鬥機也可以起飛。

(能見度過低戰機通常不能起飛)

大雨往往會伴隨著風速和風向的改變。對於戰鬥機來說,強風是影響起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一些極端強對流天氣情況下(比如颱風天氣),風速往往會達到驚人的地步,這時候戰鬥機肯定不能起降。今年8月初登陸我國的颱風“利奇馬”,其中心最大風力達到了52米/秒,這時候戰鬥機也只能躲進機庫。對於戰鬥機來說,影響最大的還是側風,因為側風會導致飛機起降姿態發生改變,而這極易發生飛行事故。因此在下雨天,風速是起降條件的重要判斷標準。

(強力側風會影響飛機的平衡從而引發事故)

降雨還會帶來跑道積水的問題,甚至可能還會夾雜著雷電和冰雹。跑道積水過多,會導致戰鬥機與跑道地面的摩擦係數降低,戰鬥機容易打滑。而雷電對戰鬥機的威脅更大,它可以直接破壞戰鬥機的外部結構,導致戰機外形破損,從而影響飛行安全。此外,戰鬥機上電子設備眾多,雷電一旦擊中戰機,很容易導致電子設備損壞,這輕則影響戰機電子設備的功能,重則可能導致戰機電子設備失靈,造成機毀人亡的慘劇。雖然現代戰機都裝有避雷設備,但是正所謂“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為了以防萬一,出現雷電天氣時戰機輕易不會進行起降。冰雹的威脅更直接,它可以直接砸毀飛機的外部結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戰機同樣無法進行起降。

(雨天跑道溼滑飛機易打滑)

(雷電會對飛的電子設備造成損傷)

戰機發動機一般處於高速運行狀態,內部溫度很高。降雨不是很大時,進入發動機的雨水量有限,在發動機內部會很快被汽化。現代發動機在設計時都考慮了雨水問題,發動機上都安裝了導流槽等裝置進行排水,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發動機的正常使用。但是,如果雨量非常大,那發動機就頂不住了,這就會出現發動機熄火甚至損壞的情況。特別是單發戰鬥機,一旦發動機停車,其後果不堪設想。

(少量雨水不會對戰鬥機發動機造成大的影響)

總的來說,如果降雨量不大而且沒有伴隨其他惡劣天氣的話,戰機起降並沒有太大問題。在雨天只要符合起降條件,一樣可以起飛,執行作戰任務。目前世界上各國的主力戰鬥機基本都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下點雨並不會對飛行產生太大影響。不過,像雷雨、暴雨以及颱風這種強對流天氣,戰機還是會受到影響的。

(戰鬥機雨天起飛需要嚴格遵守飛行條件)


戰情解碼


不能飛還要它們幹什麼?難道下雨天就不打仗了?不管是民航客機還是戰鬥機都不怕雨,設計時都是可以抵禦大雨的侵襲,在雨天飛行是很常見的事情。下圖為雨天起飛的F-22戰鬥機和雨中降落的A330型客機,結果很明顯,只是有時候為了安全儘量降低極惡劣天氣下飛行的頻率而已。

很多朋友覺得飛機這個東西非常“嬌貴”,這也不能飛那也不能飛,這個問題我知道大家的關注點在哪:雨天是不是會讓發動機熄火?雨天能見度低是不是飛行員看不見跑到就無法觀察和降落?那麼飛機雨天飛行到底怕什麼?下面我們一一解釋一下。

解釋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概念:全天候。全天候是指所有複雜氣象在內的各種天氣的總稱,我們經常在新聞中看到XX飛行員具備“四種氣象飛行”能力,這個就是指晝間簡單氣象、晝間複雜氣象、夜間簡單氣象、夜間複雜氣象,具備這四項的飛行能力就可以稱這個飛行員具備全天候飛行能力。除了飛行員之外,飛機本身也要具備全天候能力以應對不同的氣象環境,光靠飛行員是不行的。事實上,現代戰鬥機都是具備全天候飛行能力的,包括這次討論的雨天,所以不存在雨天后戰鬥機就不能飛行了。


第一個問題:雨天是不是會讓發動機熄火?

很多朋友覺得汽車發動機過水之後就會死火甚至直接報廢,所以聯想到飛機發動機,但是正常的下雨根本不會導致發動機空中停車的問題。一般來講渦輪風扇發動機在雨中工作時,被吸入發動機的雨滴以及其他異物會因為風扇的離心作用而直接從外涵道甩出,基本不會進入到內涵道當中。

即便有進入內涵道的雨滴,那麼由於壓氣機流到或燃燒室進口處的水在高溫下會迅速變成氣態,這樣水在由液向氣的轉變過程中會吸收周圍空氣熱量,這樣壓氣機前空氣溫度降低,溫度降低密度會增大,這樣就等於增加了流入發動機的空氣質量。另外,水吸熱後由液態變為氣態後體積迅速膨脹數百倍,膨脹做功增加推力。所以適量的雨滴進入內涵道不僅不會熄火反而會增加發動機5%-15%推力。所以有些在高原機場起飛的飛機會人為進行噴水(噴甲醇或乙醇)進行增推。2010年11月4日澳大利亞航空32號班機A380型客機起飛後1號發動機起火且無法正常關閉,迫降後地面消防車用高壓水槍強行向受損的1號發動機內注水誰企圖強制關閉發動機。但是由於Trent發動機具備抗暴雨的能力,連續注水根本無法關閉發動機,最終改為注入消防泡沫,在迫降後3小時才成功關閉失控的發動機。

事實上,每種發動機都要進行一個所謂的“吞水”實驗,也就是短時間內向工作中的發動機內注入大量的水,一般來講軍用航空飛機發動機的吞水量要達到吸入空氣總量的4%以上不停車,民用航空發動機達到5%以上不停車才算是合格,而這個等級的吞水實驗基本就是在模擬大暴雨級別的降水。下圖為GenX發動機的吞水實驗,每秒鐘向發動機注入1270千克的水及冰水混合物

第二個問題:雨天能見度低是不是飛行員看不見跑到就無法觀察和降落?

這個更不用擔心,現代戰機不像二戰飛機那樣只能靠目視觀察和操作。即便有大雨,但是由於戰鬥機座艙蓋都是弧形,加上表面有斥水材料,在高速飛行的情況下水就會被氣流帶走,基本不會影響完全遮蔽飛行員視線。那些沒有戰鬥機座艙蓋的飛機(比如客機、直升機)一般也會配備雨刮器,短時間內消除雨水對飛行員視線的影響。

另外即便雨水真的影響視線或者遇到大霧天氣,現代戰鬥機和客機都是帶有GPS導航、慣性導航、無線電導航系統,高度也有雷達高度計、地形跟蹤雷達等等,所以不用擔心導航問題。另外飛機降落時也有儀表著陸系統輔助,如果機場能夠達到三類盲降標準(能見度小於200米),在極端情況下系統可以引導飛機將決斷高度控制在15米左右,然後再由飛行員手動操作著陸。

第三個問題:那麼飛機雨天飛行到底怕什麼?

那麼飛機就能百分之百的在雨天或者極端天氣飛行?那肯定是不可能的,雖然雨水對發動機影響不大,但是我上面也說過是“適量”雨水。一般來說,如果降雨量是在太大或者發動機風扇實在無法將雨滴由外涵道甩出而流入內涵道(發動機設計存在缺陷),進入發動機的空氣流水汽含量過大會導致發動機無法承受而停車。CFM56-3發動機在1987年-1989年曾經發生過4次大暴雨停車事件。


另外,吸入堅硬異物會導致發動機本身結構就出現問題,極端天氣中暴雨摻雜冰雹是非常危險的事情。2002年1月16日嘉魯達印尼航空421班機5400米高度遭遇暴雨+冰雹天氣,2臺CFM56-3全部停車並重啟失敗(重啟失敗與飛行員操作也有關係),最終無動力迫降水面。

還有雷暴雷電天氣,飛機怕遭雷擊,除了對本身結構的損傷之外對機上電子設備也是嚴重破壞。雖然現在飛機上都有專門的避雷,但是不能保證不會100%成功。所以如果機場上空出現雷電,不管是戰鬥機還是客機都最好避免升空,已經在天上的飛機需要繞飛。


雛菊西瓜Peterpan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不存在戰鬥機下雨不能飛一說。

只能說也許是防止出現意外墜機,刻意在下雨的時候減少了訓練。

首先,大家應該都知道,戰鬥機不是直升機,一旦起飛迅速要爬升到萬米高空。

這個高度不存在什麼氣象,都是沒有雨的。

所以,真正受到影響的只是起飛和降落短暫的時間。

其次,噴氣式發動機不懼怕雨水,傾盆大雨也是沒用的。



那麼,飛機雨天究竟怕什麼?

主要是三點:

第一,降落。

戰鬥機和民航飛機一樣,降落時候多少存在危險的。

並不是所有的戰鬥機都有盲降系統,稍微老一點的戰鬥機是沒有的。

飛行員如果在暴雨或者大霧中降落,確實存在一定的危險。

雖然戰鬥機比較小,比較靈活,降落較為簡單,但它的速度較快,下降率也快,一旦判斷失誤出現誤操作,就很危險。

分析世界上的空難,很多就是在暴雨、大霧天氣、無法看清楚跑道又強行降落髮生的。



第二,雷擊。

雷電現象在很多地方很常見。

飛機如果起降期間遭到雷擊,會導致機載電子設備毀損,是非常危險的。

自然,這個概率較低,但也是存在的。



第三,大風。

戰鬥機原則上不怕大風,但起降期間如果突然遭到大風襲擊,也是很危險的。

因為戰鬥機只有幾噸重量,很容易被大風影響偏離航線。

如果正好是起降,周邊機場環境又複雜,還是可能出現撞山、偏航等事故的。


薩沙


五六十年代之前的飛機在遇到下雨天時確實不能起飛和降落,因此那時候的飛機基本都屬於白天型飛機。但是這並不是像傳聞中那樣是因為發動機進水會停機,而是因為能見度太低,飛行員看不清楚容易撞機和迷失方向而已。從六十年代開始,不管是民用機還是軍用機,隨著電子信息和雷達技術的高速發展,別說是雨天,就是黑夜也照樣能把飛機周圍環境探測的明明白白的,根本不擔心迷失方向和撞擊發生,因此也就誕生了所謂的全天候飛機。不過在某些特殊的雨天,即使全天候飛機(晝夜和各種複雜天氣環境正常飛行的飛機)依舊會選擇停飛,而那只是因為害怕遭遇雷擊.也並不是害怕雨水!
(米格29下雨天降落)

飛機剛被髮明時,使用的都是目視導航,也就是通過人的眼睛自行尋找參照物對比地圖來確定自身的位置,晚上能見度幾乎為零,東南西北都分不清,自然也就無法正常飛行了。到了三四十年代,逐漸發展出了使用甚高頻的伏爾無線電導航和著陸裝置,這種裝置對於改進夜間飛行能力有一定幫助,但是由於作用距離只有200公里左右,依舊不能完全實現夜間飛行。到了五六十年代,逐漸開始出現使用遠程無線電的羅蘭C和塔康導航系統,作用距離可以達到2000千米以上,定位精度也有了很大提高,這也就使得飛機在夜間和雨霧天氣這樣能見度不良的情況下也能正常起飛。
(老式飛機一般還會單獨配置領航員,主要就是用於飛機位置識別和調整航向)

而到了九十年代之後,隨著各類高精度的雷達探測手段和電子地圖的出現,尤其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大範圍普及,困擾飛機航行的定位和航路識別問題瞬間得到完美的解決,幾乎所有的飛機都轉變為全天候飛機。

那麼困擾下雨天飛行的視線和定位問題解決了,下面就該說說發動機進水的問題了!現代飛機絕大多數使用的都是噴氣式發動機(渦噴、渦軸、渦扇發動機),噴氣式發動機的主要原理是通過加熱空氣和燃料的高溫混合物,然後向後噴射這些物質,形成反作用力,從而推動飛機前進。但是雨水在進入發動機之後,首先會經過增壓機和燃燒室,增壓機能將空氣加壓到幾百攝氏度,而燃燒室的溫度更是高達1500℃以上,雨水進入這些地方後,早就被加熱成了高溫水蒸汽,根本不可能影響到發動機燃料工質的燃燒。


(渦噴發動機)

對於有外涵道的渦扇發動機而言,由於進氣口風扇的旋轉,而進入發動機的雨水質量較重,會由於離心力直接被甩到外涵道(不進入燃燒室),然後向後噴射雨水,這樣的情況甚至可能會導致發動機的推力增加,所以擔心雨水會讓發動機熄火,基本上屬於無稽之談。(渦扇發動機內外涵道)

事實上航空發動機在出廠之前都會在試車臺經歷嚴格的“吞水試驗”,一般軍用航空飛機發動機的吞水量要達到吸入空氣總量的4%以上,而民用航空發動機甚至要求達到5%以上,這已經相當於大暴雨的雨量級別。這種試驗的目的除了驗證航空發動機在雨中安全運行之外,主要針對的還是跑道積水,因為在飛機起飛時,如果跑道有大量積水,發動機吸入的水汽比在暴雨中更多,所以我們完全不需要擔心航空發動機會在下雨時熄火。(航空發動機吞水試驗)

而目前的飛機之所以會在大雨中停飛,主要原因並不是擔心雨水,而是害怕遭遇雷擊。在起飛和降落時飛機會穿越雲層,飛機本身是容易導電的金屬結構,在這種情況下特別容易受到雷擊,雷擊會導致機上電子設備受損甚至直接斷電,進而嚴重影響飛行安全。所以遇到較強雷雨天氣,沒起飛的飛機一般就不會升空,而降落的飛機則會選擇在雲層之上繼續徘徊飛行,直到條件合適才會進行降落,當然了,戰鬥民族的飛機除外!

(俄羅斯民航客機穿越龍捲風)


軍武吐槽君


軍機不怕雨,主要怕雷電,另外雨霧造成能見度降低。全天候作戰能力掌握即可,不代表一下雨就去找刺激。

戰爭來了也不用激動,美帝一般下雨天也不飛。中國很多的飛機下雨不飛。。。

如果是民航,因天氣因素或流量控制導致晚點或者備降不是司空見慣嗎。。。如果是空軍,戰鬥機雖說不像民航管對天氣要求那麼嚴苛,但是戰鬥機畢竟還是飛機。。。不能擺脫天氣影響的。因天氣不佳而停止飛行訓練也是必要的(舉個栗子,你在地上看著雨好像不大,不過500米呢?1000米呢?2000米呢?3000米呢?雲層分佈如何?機場上空是否籠罩積雨雲?風向和風力如何是否會對起飛的飛機造成威脅?這些東西都很重要的,問題說明

我們這裡有個訓練基地。一到下雨就不飛。

首先這是民航的訓練基地還是空軍的訓練基地。如果默認為空軍的基地的話,是正規的一線備戰機場,還是二線機場,還是新飛行員的訓練基地(看起來這種可能性比較高)。。。

如果天氣很惡劣無法滿足起飛條件,無論哪種機場都不敢飛(出了人命摔了飛機你負責啊。。。)如果是“一到下雨就不飛”,也就是說氣象條件有時可以滿足飛行但是有小雨,而且是新飛行員訓練基地或者二線機場的話,看當天的飛行科目安排。如果沒安排複雜氣象條件下飛行訓練的話當然就不飛了調整訓練計劃。。。新飛行員如果沒有熟練掌握飛機,在雨天等複雜氣象條件下飛行,即使當時的氣象條件允許飛機起飛進行訓練也是有一定危險的。所以停飛也正常等翅膀長硬點再去和大自然對抗吧。

最後一句,戰爭來了?怎麼辦?備戰意識很濃啊不錯不錯。但是,打仗並不意味著能違背自然規律。如果機場天氣就是差到飛不起來那有什麼辦法。。。還有其他機場呢。。。

當然,如果題主的意思是“這幫傢伙一下雨就不飛打仗的時候怎麼能打水平太差最大輸家我天朝BALALALA。。。”那麼。。。

實拍中國空軍殲-11戰機冒雨飛行訓練

http://military.people.com.cn/n/2014/0627/c1011-25208429.html

空軍惡劣天氣開展大強度飛行訓練

空軍並不是沒有進行復雜氣象條件下的飛行訓。近幾年一直有報道。然而報道基本上呈越來越少見的態勢。。。練多了,就不需要耕戰臺又來說一嘴了。

順帶我覺得題主以小見大的能力很強啊,從“我們這裡有個訓練基地,一到下雨就不飛。”直接就引申到了“中國很多的飛機下雨天不飛”然後就引申到了“戰爭來臨時怎麼辦”這麼大的問題,在下佩服。






開心喜劇影視圈


戰機在雨天是否能飛,要視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氣象上是否有雨,並不是影響戰機飛行的因素之一,更與戰機的“全天候”特性掛不上關係。

不少人認為,現代的戰機都是具有“全天候”特性,而“全天候”就意味著什麼氣象條件都能飛行。這樣的認識太過膚淺,這一特性更多強調的是夜間的飛行。

有些雨天戰機不能飛行,並不是戰機的機體或像發動機等大的系統部件不能進水,而是這種雨天夾雜著其它複雜的氣象特徵。在秋天,戰機雨中飛行的頻次很高。

我們先看一看戰機的整體防水設計,整個機體相對外界是處於密封狀態的,機上每個分系統的部件,包括機體在內,都要經過淋雨試驗的嚴酷考驗。

眾所周知,發動機是戰機的核心部件之一。現代戰機的發動機都是噴氣式的,其核心組件都是採用密封設計,裡面設計有專門用於排水的導流槽,雨水會由此排出外涵道。

一般的小雨被捲入發動機後,很快就會內部高溫蒸發,大一些的雨水會被導走,這些都不會影響發動機內部燃燒的。但大到暴雨的情況,就要另當別論了。

導流設計無法快速導出大量的雨水,這些雨水有可能會進入燃燒室,導致發動機空中停車,內行的人都知道後果是什麼。所以暴雨下是不會飛行的,除非有戰事。

機體內部滲水或者進入溼氣,也是沒有多大關係的,因為幾乎所有的部件都會有密封設計,最不行的也要通過溼熱試驗考核,這屬於三防的範疇了,很多人可能不明白。

從以上描述可以看出,現代戰機是不怕一般的雨水侵蝕的,雨中不能飛的結論不是絕對的。這個問題其實是有問題的,你默認戰機下雨不能飛,這是不全面的認識。

下面我們看一看什麼樣的雨天戰機不能飛。先說一下影響戰機飛行的氣象因素,概括起來有這麼幾大因素,即風切變、雷電、湍流、結冰、能見度及大氣溫壓等。

我們都知道,能見度是影響戰機起降的主要因素。儘管現代戰機都有自動進場和自動著陸系統,但當水平能見度小於1.5公里時,必須要判斷跑道視距,否則難以著陸。

大氣湍流可使機體產生劇烈的顛簸,進而會影響飛行速度和機體載荷,嚴重時可造成機身結構斷裂。現代戰機飛控系統都有抑制湍流的功能,但還是會威脅到飛行安全。

低空風切變也嚴重的威脅這戰機的飛行安全,它會使戰機突然出現掉高現象,這對低空飛行是致命的威脅。這個威脅目前很難克服,只能儘可能避免。

雷暴天氣也威脅著飛行安全,閃電可能無線電和通信設備造成損壞,雷擊能損傷飛機蒙皮。現代戰機都採用模塊化、數字化設計,雖然這些部件都有防雷設計,但也很難保證電子器件不受破壞。

儘管雷暴天氣被視為“空中禁區”,但現代氣象設備都可準確的判斷和預報,戰機也會主動避開雷暴天氣。結冰對現代戰機的影響相對要小,螺旋槳的飛機要大一些。

大氣溫壓對戰機的影響也不少很大,當然是相對運輸機類的大飛機而言,它會影響機翼產生的升力大小和跑道的長短。

介紹了一大堆的目的就是,要告訴大傢什麼樣的雨天戰機可以飛行,那就是上述影響飛行的因素沒有出現在雨天的前提下,戰機是可以雨中飛行的。

但還有一點要強調一下,就是在戰機降落時,要及時清理跑道上的積水,否則降落時速度很難卸下來,可能會衝出跑道,也有可能會發生側滑。

對於現代戰機來說,只要不出現大的雷暴天氣和強對流天氣,戰機在小到中雨的情況下都是可以飛行的。能見度已不是那麼重要,但在飛行手冊中還是被禁止的。

隨著戰機性能的不斷提高,自動飛行控制技術的日新月異,氣象條件已經不是制約戰機正常飛行活動的主要因素。很多戰機都在嘗試複雜氣象條件下如何飛的更好。

綜上所述,戰機是否能在雨中飛行,不是光看雨的大小,還要滿足上述我們說到的幾個制約條件,在滿足了之後,就可以飛行,否則飛行是被禁止的,畢竟安全至上。

這個問題問得還是有些太直接,在沒有確定是否能飛的情況下,直接就下了不能飛的結論,還要問為什麼,著實讓人難以回答。


野史也是史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不要一上來就先下個結論,誰說戰鬥機下雨天不能飛的?難道沒有聽說過“全天候戰鬥機”這個詞麼?對於現代戰鬥機來講,“全天候”的意思就是指:能保證戰機在各種天氣、氣候條件下正常飛行。比如普通的晝間、夜間飛行,以及在簡單或者複雜氣象條件下的晝間、夜間飛行

,在這些天候條件下正常起飛作戰是現代戰鬥機的基本要求,如果戰鬥機下雨就不能起飛的話,那是不是打仗時一遇到下雨就得先休戰了?反正飛機都飛不起來,這明顯是不可能的事,戰鬥機在雨天起飛是很常見的事情,比如下圖所示,就是在雨天緊急起飛的殲-11:

▲下雨天緊急起飛的殲-11戰機
所以,“下雨天戰鬥機不能飛行”這個本身就是個偽命題,現在的主流戰鬥機哪一個不是有著全天候作戰能力的,下圖中的就是一架在大雨中起飛的F-22。其實別說是先進的三代機、四代機了,就是以前那些二代機,比如我們“八爺”,在現代化導航系統(戰機導航雷達、天氣預測雷達、著陸系統等)的加持下同樣具備一定的全天候作戰能力,如果一架戰鬥機連全天候作戰的能力都沒有?那還談什麼現代化作戰能力?

▲雨中起飛的F-22

“全天候戰鬥機”這個概念最早是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也被叫做“夜間戰鬥機”,指的是那些經過特殊改裝後能夠在夜間執行任務的飛機,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夜間戰鬥機要麼是專門建造的,要麼就是改裝一些重型戰鬥機和輕型轟炸機,通常是採用雷達或其他輔助系統來給飛機提供在低能見度下的探測能力,比如下圖就是一架加裝了機載雷達的德國空軍JU-88R夜間戰鬥機:

▲JU-88R夜間戰鬥機

而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用在飛機上的航空電子系統的體積和重量也隨著減小,允許在飛機上增加更多的設備,例如雷達高度計、地形跟蹤雷達、改進的儀表著陸系統、微波著陸系統,多普勒天氣雷達、LORAN接收器、慣性導航系統、GPS定位系統等,大大改進了著陸系統、導航設備和雷達系統之間的結合,導致後面的戰鬥機不僅僅具備在夜間操作飛行的能力,在其他的複雜氣象條件下也同樣可以起飛戰鬥,所以,因此“夜間戰鬥機”一詞就逐漸被“全天候戰鬥機”取代了,其實雨天飛行能力別說是戰鬥機了,就是一些民航客機也同樣可以做到,只要不是極端惡劣天氣,雨水對飛機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下圖就是一架在大雨中起飛的民航客機:

▲大雨中起飛的民航客機


哨兵ZH


雨天不能飛?您是聽誰說的?

雨天不能飛只不過是一些沒有知識的人臆測出來的,他們認為下雨天空氣中的水滴會被吸入發動機,這樣會導致發動機熄火。

首先戰機的發動機分噴氣式和螺旋槳式,現代噴氣式戰機發動機又分為渦輪噴氣發動機和渦輪風扇噴氣發動機,其中渦扇發動機是最難受到影響的,其中又以大涵道比發動機影響最小,渦輪風扇發動機分內涵道和外涵道這兩個都比值叫做涵道比,是渦輪風扇發動機的重要參數之一,這個比值通常是大於1的也就是說外涵道通常大於內涵道。

根據渦輪風扇發動機的結構圖可以看出外涵道是沒有燃燒室的,也就是說雨水大多數通過外涵道吸入排除,不會那麼容易產生熄火的問題。

再者空氣中的雨滴是分散的它被吸入之後,由於發動機內壓力很大溫度很高,相反的雨滴會霧化膨脹不會導致熄火問題,除非你拿著消防水槍直接噴發動機,要不然就那種密度的水滴不足以讓發動機熄火。



李曉偉


戰鬥機下雨當然可以飛,只要不是雷雨,暴雨,或是伴隨下雨的大風超過一定級別,或是跑道積水不超過一定深度,都可以起降飛行。連民航機都可以在下雨天正常起降,前提都是不超過一定限度。

雷雨時不能起飛降落很容易理解,雷擊對飛機蒙皮,電子設備都有摧毀性的損害,嚴重危害飛行安全。不光是遇到雷雨時不能起降,在飛行沿途如果發現雷雨雲飛機也必須繞開,進入雷雨雲和找死沒什麼區別。在這點上戰鬥機和民航機都是一樣的。

暴雨這類強降水,往往由於排水設施能力有限,來不及迅速把短時間內大量聚集的雨水排出去,造成機場跑道積水達到一定深度。這時如果飛機,不管是戰鬥機或是民航機,進行起飛降落,都可能對起落架造成傷害,或是使發動機吸入過多的水分,造成問題。所以在暴雨造成跑道積水水深到一定程度,也不能起降。


另外,在雷雨或是暴雨天候時,還有可能伴隨短時大風,產生風切變,風力或風向在垂直或是水平方向上急劇變化,讓飛行員來不及處置,而造成事故。這在航空史上屢見不鮮,在起降階段的風切變尤其危險。

其它時候,無論戰鬥機還是民航機都可以起飛降落。只要不超出安全標準,一般的降雨對飛行安全影響不大。


航空君


戰鬥機也不是下雨天就一定不能飛,這還要看當日的具體天氣情況,這就是所謂的最低氣象條件(航空術語)。下雨天,飛機能不能起飛主要受制於四個要素:能見度、側風、道面積水,以及雷電情況。如果上述指標符合最低氣象條件,即使你感覺在下大雨,飛機也照舊起降,沒有問題的。

能見度:一般來說,水平能見度不小於800米,可以降落;水平能見度超過500米,可以起飛,當然還要根據具體飛機型號確定具體數值。此外,還與機場的配套設備有關,如果配備盲降系統的機場,即使因為下雨大霧等原因,能見度只有200米時,飛機也能勉強起降。

側風:下雨天往往伴隨著側風,有時能見度很好,雨也不大,但是你看不見的側風卻是很致命的。飛機就像高速奔跑的人,突然有人在側面推你一下,很容易失去平衡。

跑道積水:積水會導致地面摩擦係數降低,容易導致飛機側滑,或剎車失效。跑道積水超過13釐米時,飛機就不得起飛了。飛機跑道道面有兩邊低中間高,有一定的弧度,兩邊有排水暗溝,雨水會被很快排出。如果雨下得不是特別大,就不會到導致道面大量積水。

雷電:機場附近空域有大量積雨雲,尤其在夏天,就有可能存在雷電。面對幾百萬伏的雷電,那飛機肯定不能飛了,而且空曠的機場很容易成為雷電觸地的區域。機場一般都有個白色的大球形多普勒雷達,它就是用來探測積雨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