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登高望远”诗词的文化内涵:儒道思想的融合与碰撞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灿烂星空中,有一颗独放异彩的璀璨恒星——登临之作。它以其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光照百代、流传千古,使“登高望远”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永恒的母题。

最早对“登高望远”文学类型进行系统而深入研究的,当数学界泰斗钱锺书先生。钱先生统观历代登临之作,以为“囊括古来众作,团词以弊,不外乎登高望远,每足使有愁者添愁而无愁者生愁。”著名钱学研究专家臧克和先生亦认同此观点,将登高望远视为“永恒‘伤愁’之象”。

古代“登高望远”诗词的文化内涵:儒道思想的融合与碰撞

两位大师均对此进行了旁征博引、深挖力掘,立论深刻,令人叹服。此篇文章也谈谈对此问题的理解,并试陈一己浅见:登高望远不独为“悲音”,亦可为“壮词”或“闲适之词”。

“登临”行为解析

登高望远,又可称为登临。“登临”的“临”字当作何解?笔者以为有两层涵义:既有“身临其境”的“到达”义,又有“居高临下”的“看”义。如此,则“登临”实为“登高望远”之同义词。

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登临”行为,实际上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身临。即“登高”之举。(2)眼临。即“望远”之举。(3)心临。即“联想”之举。换言之,登临者必然实“身到、眼到、心也到”——有所见,亦有所思。

古代“登高望远”诗词的文化内涵:儒道思想的融合与碰撞

与上述三种行为相对应的有三个因素:(1)“身临”行为的主体———人(其无疑是带着某种特定的情绪或者心境的);(2)“眼临”行为的对象———景(包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3)“心临”行为的对象———事(本人之事或他人之事)。

一般而言,举凡登临之作,其抒写的内容大抵不外乎此三者(当然,“心临”的内容可能会被作者隐含而不直说,即“寓情于景”)。笔者以为可以从人、景、事三者之关系入手,探析“登临”所包含的情感辩证法。

在这三者之中,居于主体地位的无疑是人、景和事只有进入了人的主体意识和审美体验,才能获得其艺术生命,否则毫无意义。但景和事也并非完全被动的,它们往往会反作用于人,强烈地冲击人的情感体验,引发登临者内心巨大的波澜,使人心无所适、神无所安——愁即因此滋生!即如唐人李峤所言“思必深而深必怨,望必远而远必伤”者也。

古代“登高望远”诗词的文化内涵:儒道思想的融合与碰撞

不过,如果人能够抵制住景和事所带来的情感冲击,甚至能反过来征服和驾驭它们,那么情况就会有所不同了——非但不愁,反而豪迈;即便不能抵制这股冲击力,假使能够调适心态设法逃避其压力,那么也可能不会生愁而只是一种从容闲适的心态。

“登临”情感分析

正是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才认为登临不独为悲音,亦可为壮词或闲适之词。钱锺书和臧克和论断登临之作皆为“永恒‘伤愁’之象”,似有偏颇。其疏忽在于:忽略了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面对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灵重荷,并非所有的人都“支撑不住”而心生伤愁。那些刚毅的强者,能够激发抗争的力量驾驭伤愁,从而“登清台以荡志”;那些聪明的智者,亦能设法逃避之,从而“伏高轩以游情”——两者都实现了对伤愁的超越。

以曹操为例:魏武帝曹操为“一世之雄”、杰出的政治家,其胸怀气度非常人可比。试观其登临佳作《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海其广矣!然而曹操是否就因此自惭形秽,自认为是“沧海一粟”了呢?否!大海虽无垠,但还是被这位雄才大略的文武全才“装”在心里,真可谓“气吞宇宙”,何曾言“愁”?

古代“登高望远”诗词的文化内涵:儒道思想的融合与碰撞

事实上,总有一些人(主要是杰出的政治家、旷达的文人)、总有一些时候(主要是其人得志的时候),人能够超越心灵之压,登高而赋壮词,留下“登高台以荡志”(曹植《感婚赋》)、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岳飞《满江红》)、“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杜牧《九日齐山登高》)、“笑拍洪崖咏新作”(张养浩《登泰山》)等等千古佳句,是为明证。

“登临”心理剖析

以上笔者简析了“登高望远”所蕴涵的情感内容。要而言之即“伤愁”与“超越伤愁”两个大类。那么,这两种情感何以能如此容易地在登临之际被唤起呢?有必要探析其中的文化心理原因。

笔者将它归纳为一点:士大夫的文化心理。登临者未必尽是士大夫,欣赏登临之作的也未必全是士大夫,为什么单提“士大夫的文化心理”呢?

理由有二:其一,士大夫的文化心理是古代中国人最为典型的“国民性”,国人的观念判断、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深受其影响。其二,登临之作的创作者绝大部分应是士大夫。

古代“登高望远”诗词的文化内涵:儒道思想的融合与碰撞

正如宋人韩元吉《虞美人·怀金华九日寄叶丞相》词所云“登临自古骚人事”是也。中国士大夫的文化心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浸淫之下形成的。传统文化对士大夫影响最深的部分,莫过于儒家思想,其次为道家思想。先看士大夫的“出处”观念。儒家提倡“入世”、“救世”;道家则主张“出世”、“遁世”。

但儒、道二者并非水火不容、不可调和的。恰恰相反,这两种思想往往能经过“整合”而形成对立的统一。儒家提倡“君子之道,或出或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二元价值取向,实际上促成了士大夫会在一定程度上接受道家的“遁世”思想影响和消极情绪,但其主流还是儒家的积极入世的思想。因而在绝大多数士大夫那里,道家思想一般只是他们的一个“临时避难所”—— 一种在失意时暂时缓解痛苦的麻醉剂和安慰剂。

古代“登高望远”诗词的文化内涵:儒道思想的融合与碰撞

儒、道思想的碰撞交织,一方面造成寄情山水、登高遣怀成为士大夫的经常之举;另一方面造成抒写愁苦、排遣郁闷成为“登临”之作的主要情感内容。

从以上简单的疏证过程,我们不难看出:登临之作之所以能源远流长、传唱千古,其原因就在于:登高望远是最容易触动人内心深处复杂情感的行为;登临之作是最能表现这些复杂感情的文学载体。

因此,登临之作就能在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形成强烈的共鸣——登临之作的艺术魅力即在于此;“登高望远”成为文学中一个博大、永恒母题的原因亦在于此。

参考文献:

钱锺书:《管锥编》。

臧克和:《钱锺书与中国文化精神》。

文化的理想国,让每一个诗意的灵魂,都有栖身之地。感谢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