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潜能力垫底,051C型驱逐舰还有改进的价值吗?

用户3708573217


051C要么小改要么不改,其实不改一直到退役是最好的路子,因为051C是在太特殊了。至于下面那些“拆垂发改机库”“防空改多用途”的观点,只能说愚蠢且本末倒置,把强大且专业的防空驱逐舰改成四不像,最后没有任何突出点。


开头我说的“特殊”主要有以下几点:

  • 区域防空任务
  • 原装全套俄制防空系统
  • 蒸汽轮机动力

如果我们单单从反潜来说,上面这3点就注定051C根本不适合反潜作战,更没有必要改成反潜驱逐舰。时至今日,中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近、中、远海反潜体系,从轻型的056护卫舰到054A护卫舰,从052DL型驱逐舰到055型驱逐舰都是具备强大反潜实力的,根本也不差2艘051C。

051C的建造背景是比较复杂的,他在中国海军的发展中处于一个“跑偏”的位置,是为了弥补90年代末-00年代初海军防空火力极弱的特殊产物。虽然从整体性能上与之后出现的052C/D完全无法相比,但是051C开工的2003年,中国具备区域防空能力的只有2艘由俄罗斯原装进口的956型“现代”级驱逐舰,而那个年代又是局势非常危急的时刻。所以我们说,051C实际是一种“应急”产物,直接引进俄罗斯原装的“里夫”防空导弹系统可以保证迅速形成战斗力,也是作为052C一旦出现试验失败的“替补”,保证海军存在一定的区域防空能力。

从配置上看,051C的RIF-M“里夫”防空导弹系统直接原装由俄罗斯引进,该系统同时装备于苏/俄海军1144型“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上,属S-300防空导弹系统的舰载版。该系统主要使用30N6E1无源相控阵雷达,具备300公里探测距离并同时制导12枚防空导弹。051C配备6座八联装“左轮手枪”式导弹垂直发射系统,48N6防空导弹可以覆盖上百公里的空域。对比当时中国海军其他舰艇,052/051B都只具备15公里点防空能力,即便是052B引进了“施基利”也只能覆盖40公里范围。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成熟的RIF-M系统帮助了中国海军短时间内具备远程防空,对保卫首都圈意义极为重大。而052C成熟那就要2008年以后的事情了,远水解不了近渴。

其实从上面的描述我们就能看到,051C实际就是专业的防空驱逐舰,考虑到“应急”的时间急迫感,051C实际就是将RIF-M安装到6000吨级的051B舰体上。这样为了保证防空能力的最大化,该舰将能用的空间全部用来安装垂直发射装置,包括原先051B的2座机库也塞入了“左轮手枪”,而反潜火箭弹这个“老传统”也没有安装。除了反潜能力几乎削减到0之外,舰上反舰导弹也由051B的16枚削减到8枚,在反舰方面连4800吨的052型驱逐舰都不如。所以其实051C的定位就非常明确了——专业且单一防空。


既然051C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考虑反潜和反舰能力,那么在有限的现代化改造中也不需要考虑反潜和反舰,理由如下:

1.海军不缺反潜舰。从目前来看,中国海军虽然一直以来在反潜方面比较薄弱,但近些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加强,60艘近海的056型轻型护卫舰、30艘054A型护卫舰、6艘052C型驱逐舰、26艘052D型驱逐舰和8艘055型驱逐舰全部具备强大的反潜能力,除了都有机库携带反潜直升机之外,反潜导弹和立体化反潜网络的运用使得051C有没有都一样,多了也不多少了也不少。即便抛开上述现代化舰艇,就051C服役的北海舰队还有2艘双机库的052型驱逐舰,除了可以搭载2架直-9型反潜直升机之外,YJ-83导弹发射箱可以兼容反潜导弹发射,还有反潜鱼雷和反潜深弹。如果说我们将051C和052编队那么就等同于同时兼顾反潜和防空。应该说,051C即便改造也无法从实质上提升整个舰队的区域反潜能力。

2.051C落后的动力系统。051系列全部采用蒸汽轮机动力,从动力上讲蒸汽轮机绝对“够劲”,但是缺点也极为突出:噪声大、反应速度慢。这两个缺点一方面影响声呐系统对潜探测效果,另一方面影响反潜作战时的机动性,与其这样不如干脆还是让燃气轮机动力的052型驱逐舰担负反潜任务。虽然052也是够老,但是反潜方面比051C有着先天的优势。


所以我们要051C具备反潜能力?那么将动力全部更换、减少垂直发射装置、增加机库、增加反潜鱼雷、增加多功能火箭发射器,这样算下来几乎全舰要进行整体“大手术”,与建造一艘新船有什么区别呢?现在我们不管是051B还是052B都本着经济、耐用的原则进行改造,毕竟他们都不是现代化海军的一部分,但扔了又可惜。如果将专业防空驱逐舰改成“四不像”,同时具备防空、反潜和反舰,那么最后的下场只能是抹掉优点,平平淡淡。

说到051C的改造,其实海军中改造起来最麻烦的就是051C和956“现代”级,因为他们整体都是采用俄式作战系统,改造富裕度反而不如性能更弱的051B和052B。参考正在改造的136和137舰,136前后历经5年才改造完成,而137仍然正在接受改造。原本6000吨的舰体塞入了整套的RIF-M系统和48单元垂直发射装置,现在又要整套的更换国产,所以要说省钱省力其实最后压根就不需要大改,熬一段时间退出现役。730近防炮更换1130近防炮、或者干脆加装HQ-10近程防空导弹以提高近防效率,其他的最好不要动了,要动也是“054A Plus”。

051C的最后命运和051B/052B一样成为保卫近海的利器,与未来航空母舰编队是彻底无缘。虽然以前是我们的“中流砥柱”,但近20年来中国海军发展太快,052C/052D/055的出现使得他们一步步退出我们的视野,最终退出现役。


雏菊西瓜Peterpan


051型驱逐舰,在055型万吨大驱未服役的背景下,是我海军最大的国产驱逐舰,满载排水量7100吨,是为了安装两套从俄罗斯引进的RIF-M舰载区域防空导弹系统,以原051B型驱逐舰167深圳舰设计为基础改进而来,此型舰共建造服役了两艘,分别为115沈阳舰和116石家庄舰。

051C型驱逐舰采用了传统的蒸汽轮机作为动力,舰载武器有1门100毫米单管舰炮、2座730型近防炮系统、2座3联324毫米鱼雷发射管、2座18管多用途火箭发射器、2座4联YJ-83反舰导弹发射架、6座8单元S-300F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等。

此型舰貌似舰艉有直升机库,实际上却不是直升机库,只是一个加高的防空导弹平台而已,内置4座庞大的8单元S-300F舰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

但有直升机起降平台,必要时能携带一架4吨级直-9C反潜直升机,由于存在没有直升机库的先天不足,因此,115舰和116舰是我海军三大舰队中,唯一没有参与过索马里亚丁湾海域护航的大型驱逐舰,个人判断无直升机库是其最大的原因。

2006年1月1日115舰入役,2007年3月116舰成军,两艘舰均服役海军北海舰队,结束了北海舰队无防空驱逐舰的历史,舰上的48枚S-300F舰空导弹就是陆基S-300远程防空导弹的舰载版本,弹长7.5米,弹重1.78吨,最大飞行速度4.7马赫,最大射程150公里,能有效拦截战轰机和反舰导弹,甚至能拦截战术弹道导弹。

但由于S-300F舰空导弹实际上就是陆基S-300远程防空导弹上舰,因此,其俄式左轮枪式垂直发射装置包括S-300F舰空导弹都极为庞大,满载排水量7100吨的051C型驱逐舰,只配备了48枚待发防空导弹,也是我海军装备仅有的两艘装备S-300F舰空导弹的驱逐舰。

俄制S-300防空导弹的舰载版,存在着系统设备重体积过于庞大等先天缺陷,原本是装备在俄制满载2.6万余万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以及满载1.1万余吨的光荣级巡洋舰上的,却硬生生地塞进满载排水量仅7000余吨的051C型舰的体内,所以导致其适装性相当差,且导弹存在发射速度慢的不足之处,1个发射装置8枚待发导弹,需转动共享一个点火装置。

115舰和116舰两舰,服役已经10余年了,即将进入海军传统的中期改造期,但由于两舰均采用了传统的蒸汽涡轮+锅炉产生蒸汽带动传动轴的推进模式,进而占据了舰体内部大量的空间。

此外,100毫米单管舰炮后面的2座包括舰艉的4座8单元S-300F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也占据了大量宝贵的甲板,而且都是直通舱底的,毕竟S-300F舰空导弹弹体极长,包括容纳导弹的圆形发射筒长度要远超导弹长度。

对于115舰和116舰的改造,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参考051B型驱逐舰167深圳舰,即拆除6座8单元庞大的俄制S-300F防空导弹,将前主炮后的左轮式垂发系统改成32-48单元的巧克力垂发系统,内置性能极佳具备中程区域防空能力的红旗-16B防空导弹。

貌似直升机的平台,则改造成直升机平台,最好设置成双机库,提高两舰的反潜作战能力,我海军缺乏双机库的驱逐舰,北海舰队两艘满载排水量4800吨的052型驱逐舰112哈尔滨舰和113青岛舰都是双机库,因此,满载排水量7100吨级的115沈阳舰和116石家庄舰,设置双机库根本就不是问题,重点是提高了北海舰队整体反潜作战能力。

此外,依然参考051B型驱逐舰167深圳舰改造,将2座4联YJ-83反舰导弹发射架,改造成YJ-12超音速反舰导弹,必将极大地提高两舰的反舰作战能力。

出于降低改造成本考虑,100毫米单管舰炮、730近防炮、324毫米鱼雷发射管、18管多用途火箭发射器等予以保留,都是我海军的主战装备,就没有必要淘汰了。

此外,参考现代级136杭州舰的改造,在两舰直升机库上方可增加1座24联装的海红旗10近程防空系统,对于有效拦截来袭的反舰导弹效果非常好,必将提高两舰的防空和反导能力。

鉴于051C型驱逐舰动力系统非常落后,舰载防空系统也非常庞大,改造提升工程必将非常繁琐也非常耗钱,因此,还不如不改造提升,与东海舰队的那两艘3900吨级的054护卫舰一般,慢慢退出海军一线舰艇阵容,成为二线舰艇,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样既省钱同时也发挥了051C型驱逐舰最大的作用,在054A型护卫舰和052D型驱逐舰乃至055型万吨大驱服役北海舰队的背景下,这两艘装备俄制防空导弹的驱逐舰,本身就已经沦落为二流舰艇,在舰队中的地位急剧下降,所以不改造可能更好。


国平军史


051C导弹驱逐舰首舰于2006年建成服役,该级舰共2艘,115舰“沈阳”号,116舰“石家庄”号。

该级舰利用051B的舰型设计,搭载48单元的俄制“里夫”垂直发射的远程舰空导弹及配套的30N6E型俄制相控阵雷达,被称为“中华俄制神盾”舰,做为当时技术尚不成熟的052C神盾舰的备份和补充。由于“里夫”导弹发射装置巨大,7000吨级舰体为装下48元发射装置,把直升机机库空间利用,导致051C型舰只有直升机起降平台,而无固定机库,不利直升机维护作业,这也是该级舰一直未参加亚丁湾护航的主要原因之一。

航空反潜是军舰反潜作战的最有效手段,051C直升机仍能在甲板固定一架反潜直升机进行航空反潜,同时该级舰装备三联装鱼雷发射管2座,可以发射反潜鱼雷,舰首装有SJD一9主/被动声纳,用于搜索水下目标,所以该级舰的反潜能力与同期其它舰比,并不弱,当然和目前新型导弹驱逐舰相比,有较大差距,两舰也到了中期大维护的时间,可在维护期,升级声纳等反潜装备,搭载新型反潜直升机,反潜导弹等加强反潜能力。



岭南随行记


051C型防空驱逐舰是我国新一代防空型驱逐舰的备用方案,作为海军保底方案,因此在设计上大量使用了成熟技术,包括沿用了051B型驱逐舰的舰体构型,吨位有所放大,动力系统依旧使用051系列传统的蒸汽轮机,舰载区域防空核心相控阵雷达和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则是从俄罗斯引进全套成品,单从技术层面来看在国产三代作战舰艇中处于靠后排名。

来看看051C的反潜配置,该型舰反潜体系主要由一具SJD-9主/被动舰艏声纳、两座三联装轻型反潜鱼雷发射装置和一架舰载反潜直升机构成,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该型舰只设有直升机起降平台,并没有直升机机库,因此舰载直升机只能近海驻舰作业,并不能进行远海反潜作战。再来对比一下国内同类产品,与其一同面试的052C型导弹驱逐舰,在搜潜方面新增了先进的拖曳式声呐,就连新青年054A型都已经上了鱼-8火箭助推反潜鱼雷,跟别说新锐的052D以及055万吨大驱了,051C的反潜配置基本上和1400吨级的056轻型护卫舰相仿,反潜垫底也在情理之中。

随着052D大批量的建造,人民海军曾长期缺乏的区域防空短板已经基本补齐,海军三大舰队都已经列装了052C/D型防空型驱逐舰,同步还有专职编队防空的新青年054A的加入,人民海军的远海对空防御作战体系基本构建完成。此时这两艘051C的作用不再那么明显,但是已经建成了,迄今服役15年左右正值中年,退役肯定不妥人民海军还有一定数量的051型和两艘052型在服役,这也不符合装备更新换代的自然规律,身下一条路就是中期升级改装了。

那么051C还有升级改装的潜力吗?答案是肯定的当然有。首先看看同舰艇构型的051B深圳舰已经完成现代化改装,用32单元国产第一代模块化垂直发射系统取代了原来的海红旗-7,具备兼容发射红旗-16中程舰空导弹和鱼-8火箭助推反潜鱼雷的能力;但是051C式按照防空型驱逐舰设计建造的,因而保留其区域防空能力毫无疑问是重点。

鉴于该型舰目前使用的核心组合是俄制产品,我国同类产品在052C型上得到是实践验证,故而将052C型现役的海之星和转筒式垂直发射单元移植到051C上在技术上并不存在什么问题;另外051C使用的俄制里夫-M型舰空导弹射程远的优势也不再明显,目前使用的海红旗-9B型改进型远程舰空导弹的射程得到衍生,达到了200公里的射程。倘若051C换装国产型号后,在作战运用、后勤保障等方面能够更好的融入海军现役作战体系。

由于国产转筒式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使用的六联装模式,在尺寸上要略小于051C使用的俄制产品,不考虑恢复直升机机库的话,该型舰改装后理论上能一定程度提升该型舰的导弹发射单元数量,使得导弹发射单元的数量达到60个左右,进一步提升该型舰的区域防空能力。同步还将运用现有技术对该型舰的雷达电子系统、指挥通信系统进行全面的升级,进一步提升该型舰的电子战能力以及信息化水平。

另外就是反舰导弹可以更换为海军普遍使用的鹰击-12,这种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此前已经安装在改装后的深圳舰上,相较此前使用的鹰击-83系列反舰导弹,在射程、突防和毁伤威力上都得到显著提升,果真换装后,将大幅提升051C型对海突击作战能力。

总的来讲,051C作为一款过渡性质的防空驱逐舰,进行后续的中期改装是必要的,也是必定的;综合考量其技术设计,该型舰无需进行开膛破肚式全面升级换装,术业有专攻,着重对其区域防空能力进行升级,作为一艘防空驱逐舰来完成其一生的历史使命。


鹰鸽分析


再过两年051C也进入中期大修,还有必要改装吗?可能性不大,估计依然还是这样子,小修小补得了。

如果真的改装,最好是大改,可以改成小型武库舰,把48枚S300改成巡航导弹,专门打击陆地目标。因为这种电子系统比防空电子系统要简单的多,几乎都不需要电子升级,改造就可以了。

051C仰仗的就是海S300,弹坑比较大,估计能装下60枚左右,两艘就是120枚,可以对付一场小型战争了。这样一来也没必要留着直升机平台了,因为051本身是蒸汽动力,不适合反潜,所以直升机平台用处不大。051成了纯武库舰,舰名和型号也可以更改了,可以为驱逐舰空出两个名额来。

我的想法有些异想天开,不知道能不能实现呢?



大志远思想空间


051C驱逐舰的目前的问题不只是反潜能力弱,动力系统和整体设计也都落后于时代。


关于051C驱逐舰

被国外称为“旅洲”级的051C型驱逐舰是中国在进入21世纪后开始建造的一种大型防空导弹驱逐舰,最大特点是使用了俄制远程防空导弹。该级舰先后共建造了2艘,分别为115“沈阳”号和116“石家庄”号。

051C驱逐舰是在051B的舰体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在动力上继承了老式的蒸汽轮机,最高航速达到30节。051C的整体结构、外形和设计也与051B驱逐舰类似,只不过武器系统有所不同,估计最大排水量超过7000吨。

在全舰的武器系统上,051C驱逐舰的武器和当时在建的其他国产舰艇基本一致,1门100毫米舰炮、2座730近防炮、2座3联装舰载轻型鱼雷器以及2座4联装反舰导弹发射架,性能和水平基本相当。只有远程防空导弹使用了俄国全套进口的“堡垒”M(又称里夫M)舰载防空导弹系统

该系统最大搜索距离达300km,最多跟踪48个目标并制导12枚导弹攻击其中6个。导弹储存在可旋转式垂直发射系统中,最大射程150千米,最大射高27千米,最大速度超过4马赫,作战对象除各种飞行器外,还可拦截射程1500千米以下的战术弹道导弹。

051C驱逐舰没有配备直升机,反潜作战时只能依靠自身的主被动声呐,自身携带的轻型鱼雷也仅提供了自卫能力。

051C型116石家庄号驱逐舰

051C驱逐舰的问题

随着中国大批新型舰艇的服役,051C驱逐舰的不足也开始逐渐暴露出来。

船体仍应用上世纪90年代初的设计,缺乏隐身能力;动力系统则使用落后的蒸汽轮机,体积重量大、启动速度慢、结构复杂,远不如现代舰艇普遍使用的燃气轮机;反潜能力是051C一直受人诟病的地方,即使设置了直升机起降平台,也无法全天候搭载直升机执行反潜作业。

而051C引以为傲的防空能力,也并不让人满意。舰上的“墓石”无源相控阵雷达仅有一个阵面,主要用于目标的跟踪和制导,搜索功能让位于主桅杆上的俄制“顶板”雷达,而且舰首方向还出现了死角,对空防御有很大缺陷。051C虽然号称“俄式神盾”舰,但实际上仅仅是把陆基型的S300防空系统改成了舰载型而已,和真正的宙斯盾舰相去甚远。

堡垒M的发射系统也很独特,导弹需要通过依次旋转才能发射,左轮手枪的发射形式类似,因此整体结构复杂、庞大。由于体积过大051C驱逐舰只装备了48发防空导弹,可即便如此仍牺牲了直升机库的位置,最后仅保留了直升机起降平台。

俄制堡垒M系统的可旋转垂直发射器

与同期052C型驱逐舰相比,051C驱逐舰全面落于下风,反潜能力更是不及,那为什么中国还要进口设备建造2艘性能水平均不如同期舰艇的“落后”产品呢?

这就要回顾一下过去了

建造051C的历史背景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新型舰艇的建造日趋成熟,但仍有部分关键系统如防空导弹、相控阵雷达、燃气轮机等仍在测试阶段,无法在短期形成战力。因此,中国海军为稳妥起见,

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即引进和自研相结合的办法。即通过引进和使用成熟产品迅速形成战斗力,解决主力舰日益老化的问题,另外则加快自研道路,争取到达世界领先水平,完成新老装备的更替。

另一方面,中国当时的周边环境并不安全,尤其是首都地区受到的导弹威胁日益加剧,亟需具备区域防空能力的舰艇前出执行预警、监视等任务,加强渤海地区的防空能力。而此时国产新型舰艇虽已下水服役,但一来数量少,二来仍在测试之中,因此很难担当拱卫京畿的重任。

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应急性质的051C驱逐舰就出炉了。为了尽快形成战斗力,051C驱逐舰使用了大量并不先进可相当成熟的技术方案并在性能上做出了取舍,如051B的船体设计、蒸汽动力、俄军使用多年的堡垒M防空系统等等,051C反潜性能不足就是当年通过评估后做出的妥协。

总得来说051C驱逐舰的出现,在中国海军中属于“临时补强”性质,主要是为了弥补当时中国海军北海舰队的远程防空能力。


051C的使用

虽然051C驱逐舰的问题不少,但通过合理的使用和正确的操作,可以将051C驱逐舰的战斗力最大化。

根据需要051C驱逐舰主要在靠近大陆架的黄海、渤海活动。这一带的海区水深浅、海底地形复杂,距离陆地近,岸基反潜力量活动频繁,并不利于常规/核潜艇的隐蔽。因此,我们常常诟病051C反潜能力弱的问题被其任务地域所弥补,直升机反而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

防空方面051C型驱逐舰不仅能消灭来袭飞机,关键还可拦截弹道导弹,并给予后方充足的预警时间,而且堡垒M系统源自于俄军陆基的S300PUM防空系统,可以和国内进口自俄罗斯的S300PUM1/2系统形成无缝连接,保证首都地区免受弹道导弹的威胁。

051C驱逐舰需前出到渤海以外,利用自身雷达搜索增加防御弹道导弹的预警时间

而在建造051C时期国内还无法生产相应性能的燃气轮机,因此选用成熟可靠且国产化的产品也就只有蒸汽轮机,这也算是当时的一种无奈。

也正是由于051C驱逐舰的性能限制,其一直服役于北海舰队并长期执行战略前出警戒任务,就连亚丁湾海域的护航任务都没有参加过。

另外多说一点,虽然具备区域防空的052C驱逐舰率先服役,但其曾长期处在测试调整阶段。而051C驱逐舰服役后即形成了战斗力,应该说051C的服役使国内第一次拥有了可靠稳定的区域防空能力。

115和116号驱逐舰自服役后,一直是北海舰队的主力

关于未来的改进

对051C驱逐舰的改进,个人认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

首先,改进潜力不大。051C驱逐舰的船体沿用了上个世纪90年代的设计,动力系统则为蒸汽轮机。船体和动力总体上落后于时代,如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进,改为隐身舰体和燃气动力,其费用很可能比新建一艘舰艇还高。而且051C驱逐舰的上层建筑没有为大型相控阵雷达预留空间,所以不可能会改装类似052C似的神盾驱逐舰。看看同一舰体设计下167深圳号的改进,船体和动力基本不动,只对雷达电子和武器系统进行了更新。

051C驱逐舰是在深圳号驱逐舰的船体设计基础上改进而来

其次,改进工程量巨大。051C上的俄制武器系统体积庞大,占用了太多的空间。如果改成国产武器就需要全部拆除并重新设计安装,仅工程量和工期就很难预计。国内对“现代级”的改装从2015年开始至今仍未完成,051C即使是国内制造,但使用了大量俄制系统后改进起来也会费时费力。

第三,难有质的飞跃。051C驱逐舰本质上仍属于区域防空舰,只是总体性能上不如装有四面大型相控阵的驱逐舰。即使强行改装,也仅仅增强了其对空对海的搜索能力,但武器性能上不会有质飞跃,总体上来说得不偿失,而且051C驱逐舰仅有2艘,也没有必要为此大费周章。

051C驱逐舰很难改装成052C那样的“神盾”舰

个人认为,051C驱逐舰的未来不会进行大规模的改进,可能会对俄制雷达武器系统进行部分软硬件的更新,比如在俄国专家的帮助下改进相控阵雷达,或者更换射程更远,性能更好的防空导弹。再多一点就是更换成国内的雷达电子设备或国产武器系统,至于其他的基本就不用想了。



作为一款以应急性质出现的国产大型舰艇,051C驱逐舰的历史使命已经基本完成,余下的将是发挥自己的余热,在剩下的时间里站好最后一班岗,保卫祖国的天空!


水井土城


舰体排水量足够,发动机好,有改进成专职反潜驱逐舰的潜力,可改造成反潜为主的多用途驱逐舰。


f8505441661


不求样样都精,面面俱到,只要术业有专攻,反舰防空也可作作文章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