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釵最終嫁給寶玉,也是黛玉的心願嗎?

喜歡我請加油討厭我請繼續


這個觀點從何而來?我從書裡可看不出一絲一毫這樣的意思。

眾所周知,寶玉和黛玉的感情之間隔著一個薛寶釵。早期倆人經常相愛相殺,鬥氣不停,都是因為這個緣故。倆人彼此心中只愛對方,偏偏木石前盟的心意不能宣之於口。

相反,金玉良姻的說法自寶釵進府後就甚囂塵上,還有元妃賜禮、張道士提親等動作一個接一個,寶玉心裡不自在,黛玉自然也是膈應得很。

那時候的黛玉,不但經常對寶玉發脾氣,更是明裡暗裡和寶釵不對付。因為“金玉良姻”的說法太堂皇了,還有王夫人和元妃的疑似加持,寶釵又是很會做人,贏得賈府上下一片讚賞的人,寶釵自然成了黛玉最忌憚的假想敵。雖說關鍵在於寶玉的心意,但問題恰恰在於那時寶黛之間還未挑明心跡,彼此都在試探來試探去,黛玉也拿不準寶玉會不會被溫柔敦厚、端莊穩重的寶釵吸引啊。

所以,那個時候的黛玉,絕對不可能有希望寶釵最終嫁給寶玉的念頭。

而到了後期,經過寶釵以知心姐姐的姿態勸說黛玉不要讀“閒書”,然後又主動給黛玉送燕窩的事情,黛玉和寶釵之間的敵意似乎消弭了。尤其是襲人獻茶,寶釵二話不說就先端起來喝掉半杯,然後黛玉也心無城府地喝掉剩下半杯的那次,確實比較迷惑人。有人甚至因此“解讀”出黛玉自知無法與寶釵競爭寶二奶奶的位置,於是退而求其次,為了愛情甘心做妾的心理,真是荒謬至極!

首先,黛玉是何等清高的人,“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掉陷渠溝”,絕不可能為了留在寶玉身邊,死乞白賴低聲下氣。黛玉曾經跟寶玉強調過,“我為的是我的心”,她要的是寶玉的真心,她也忠於自己的感情,所以她怎麼可能願意讓寶釵嫁給寶玉?那樣既對不起寶玉的心,也對不起她自己的心,更對不起兩個人之間真摯的感情。

其次,黛玉和寶玉是靈魂知己,彼此瞭解對方心思。寶釵為什麼始終走不進寶玉心裡?因為她奉行的價值觀和寶玉的思想是南轅北轍的。而從來不說“混賬話”的黛玉就不同了,寶玉那些在旁人看來乖張怪僻的行為對她來說都是能夠理解的,那她自然也明白寶玉對待感情的態度。正如黛玉說“我為的是我的心”時寶玉回應的是“我也為的是我的心”那樣,寶玉對寶釵只有敬沒有愛,寶釵不是懂寶玉的人,即使黛玉深愛寶玉,到了現代人習慣臆想的那種“我自己不能嫁給你,我就祝福你娶到一個好女孩”的程度,黛玉心裡所希望的這個女孩也不可能是寶釵。

黛玉後期因為確定了寶玉的心意,知道他對寶釵無意,所以不再患得患失,也不再對寶釵有莫名的敵意,但這並不代表她就一百八十度轉彎地接納和欣賞寶釵。雖然黛玉在得到寶釵的問候和關照之後,也極口稱讚寶釵的為人,但只是就事論事,在思想上,她依舊不會認可寶釵所推崇的“女子無才便是德”,自然也不會有把寶釵和寶玉拉在一起的想法。畢竟,她和寶玉才是心心相映的,寶釵再賢德又怎樣?那不是寶玉所需要的。

所以,說寶釵嫁給寶玉是黛玉的心願,純屬無稽之談。

以上是頭條號“海闊天空詩酒花”的的回答。歡迎在今日頭條APP關注“海闊天空詩酒花”,圖文、問答、視頻,海闊天空隨便聊。


海闊天空詩酒花


其實黛玉有黛玉的優勢,而寶釵,也有寶釵的優勢。


黛玉是世家林家的千金大小姐出身,通體貴族氣派,風流靈巧,率性純真,惹人憐愛。她的父親前途光明,母親金尊玉貴,如果他們不早早地去世,林黛玉的人生會是完美,可惜,人世間,沒有如果。

相較而言,寶釵在這方面,條件要差得多。出身商人(皇商也是商,何況已沒落。),父親早逝,母親沒什麼能力,兄長更是渣渣,但她最終勝出,勝在了謀字一道。

如何謀?

第一:造勢。

寶釵本是為選秀而來,起初並沒有傳出什麼,但是後來,賈寶玉再去探病中的寶釵,就聽得什麼金玉姻緣的話來,說什麼有金配有玉之類的話,還說得神乎其神,說是癩頭和尚送的,那金器,沉甸甸的,寶釵不愛戴首飾什麼的,卻見天地戴著。

後來,金玉姻緣是天下皆知了。誰傳的?想也想的到。

金玉這東西,歷來是尊貴之極,在傳統文化裡,的確是非常相配的,賈寶玉是天生有玉,薛寶釵是和尚道士送的金器,而林黛玉卻什麼都沒有,在一眾俗人眼裡,可不就是寶釵配寶玉更合適嗎?只是,到底是人送的,還是自己給造的,那就只有她們自己知道了。

三人成虎,造最好的勢,愚夫愚婦那麼多,順勢而為,是薛寶釵成功的基礎。

第二:實施。

要想做成大事,光有計劃,光造勢還不行,還得有條件,有實施的步驟。為此,她們多方努力。

薛姨媽:做為寶釵的親孃,她沒有太多的能力籌謀,但是,她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那就是不讓寶釵離開賈府。作為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再怎麼沒落,在京城裡,總還是有房有產業的,可是,從薛姨媽進賈府後,就沒離開過賈府的範圍,先是住在梨香院,後是住在東北角,雖然離寶玉越來越遠,卻終究沒有住回自己家去,寶釵更是在大觀園裡,一住經年。距離產生美,距離也產生隔閡,寶釵不離寶玉,寶二奶奶的位置就不會丟。

王夫人:做為寶玉的親孃,她可以隨時隨地為兒子謀事。她沒辦法阻止林黛玉住瀟湘館,但可以轉化寶玉的丫頭。比如襲人,就被她成功地用二兩銀子給爭取了過來,從此為她辦事。她可以把酷似林妹妹的丫頭晴雯,那些個有狐媚子嫌疑的丫頭,統統攆走,她可以冷落林黛玉,讓她敏感地去揣摩,她有機會,就讓寶釵替她理家,積攢人望……

薛寶釵:或許寶釵曾經真是個寬厚的好姑娘,她也曾真心實意地幫過黛玉,但是,在自己的利益面前,沒有姐姐妹妹,只有敵人。她喜歡寶玉,更喜歡寶二奶奶的位置。為了能達成心願,她年復一年的籠絡賈府上下人等,天天去賈母王夫人身邊請安,參與寶玉的生活,寶玉身邊的人,她不放過爭取的機會,她處事圓滑,不得罪人,哪怕就是有得罪人的機會,比如滴翠亭邊聽到了隱私,她也可以輕輕巧巧地讓黛玉背鍋,理家時,她更是把蘅蕪院裡的花草經營交給了茗煙的娘,而這位老婆子,又是鶯兒的乾孃,既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又得到了賢惠能理家的名聲。這種事,既要能做,也要願做。林黛玉,她有這種才幹,但她必然是不願意這樣委屈的。

寶釵的成功,在於謀。只是,箇中滋味,只能她自己承受。


賈母是疼林黛玉,但這就一定是她想把黛玉嫁給寶玉嗎?看上去,賈母不也是喜歡薛寶釵嗎?人們又怎會不臆測賈母就要薛寶釵嫁給寶玉呢?閱讀《紅樓夢》,我們的內心深處總會因為著自己的喜好而產生出許多主觀臆斷的成分。“木石姻緣就是賈母一貫的主張”——似乎也是我們的一個主管臆斷。近日的閱讀思索,讓我深深的覺得,我們頂多只能說木石姻緣只是無奈中賈母的一個最優選擇;因為薛寶釵也可能是一個最優選擇。

賈母疼愛林黛玉,除其把當初對女兒的愛轉移過來之外,更重要的還是林黛玉那淒涼的身世、那貴族根基的出身、嬌美的外貌與脫俗的氣質;賈母喜歡薛寶釵則可能在於薛寶釵的知書達理、溫柔典雅與精明幹練了。對了,後文賈母還沒去世的話,在賈府經濟徹底敗落時,賈母也很可能屈就與薛寶釵家的那一份錢財,而選薛寶釵成為兒媳婦。所以,在賈府,林黛玉與薛寶釵是平分秋色的,誰也高不過誰。不同的只是各有令人不捨的千秋而已。還是賈母那句話總結得好——“只是模樣兒性格難得好”。林黛玉模樣兒好,可是性格不好,總是讓賈母吃不消,都開始抱怨自己閉了眼才安心;薛寶釵性格好,可是在賈母心中模樣兒不搭配

因為賈母說過,男人嗎,需要“嬌妻美妾”可是,這薛寶釵又少了那麼一點嬌氣。如果寶二奶奶真要在這兩個人中間選,賈母還真一時權衡不過來。所以賈母心中還有著一種意思,另行物色人選。因此那個張道士就一直為賈母留心了。後來,薛寶琴進入賈府,賈母心中的那個激動,是不是也是最好的證明呢?對此,我們是不是完全可以說,無論是林黛玉還是薛寶釵,都似乎一度不是賈母心中的菜。賈母不及早確定寶玉婚事,除了寶玉“年紀還小”的原因,恐怕這也是一個主因吧。畢竟賈府幾代人下來,也就只有賈寶玉一個人的風度氣骨像榮國公了。最後,我們是不是可以說賈母如此的不急著確定寶二奶奶的人選,恐怕跟秦可卿有著莫大的關係。

我們知道賈母對秦可卿可是推崇備至啊,秦可卿身上“嫋娜纖巧、溫柔和平”的氣質正是最令賈母得意的氣質了——兼有黛玉寶釵之美。另外其性格也是萬人稱讚。是不是就正中賈母心目中確定寶二奶奶的“模樣兒性格都要好”的絕世標準呢?曾經採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前面有秦可卿這個大美人在那裡,因此後來的女子就很難中賈母的意了。至此,我們是不是可以說,賈母如果最終確定了木石姻緣,這也只是賈母的一種無奈的選擇呢?畢竟,林黛玉身世太可憐了。


孤獨先森


寶釵最終嫁給寶玉,也是林黛玉的心願?我覺得不是。這或許是賈母王夫人這些人,利益權衡下促成二人成婚的心願,但絕不可能是黛玉的心願。

愛情本就是排他的,自私的。誰願意眼睜睜的看著心上人娶別人呢?更何況是這樣“小性兒”的林妹妹。

寶玉寶釵即將成親,黛玉還被矇在鼓裡,後來無意中在傻大姐兒那裡得知這個消息,心裡懵圈了,她迷迷糊糊地去問詢寶玉,寶玉傻不拉幾的應答:“我為林姑娘病了”,兩個人相對而笑。

林姑娘回至瀟湘館,剛到門口,便吐出一口血來,將題詩的絹帕和詩稿燒燬,病倒在床,但求速死。

就林黛玉的這種表現,估計誰都不會認為寶玉寶釵成親是她的心願吧?

黛玉是愛情至上的姑娘,是完美的理想主義者,正因為她對寶玉愛的深,愛的真,所以得知他們二人要成親的消息,無異於晴天霹靂,她情願賠上生命,來祭奠這段失去的愛情。

前些年有首歌“有一種愛叫做放手”很是流行。其實能夠放手的,絕對不是真愛。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那隻不過是放手後對自己的安慰而已,求個心安理得。

可愛的林妹妹,可憐的林妹妹,可敬的林妹妹。


甜到憂傷的糖


我來簡單說說我的觀點。

《紅樓夢》第八十九回,雪雁跟紫鵑說,有人給寶玉做媒的事,被黛玉聽見,黛玉就“千愁萬恨,堆上心來,左右打算,不如早些死了,免得眼見了意外的事情,到時反倒無趣”。

黛玉只是聽說寶玉訂了親,就決定去死,因為她不想看見寶玉跟別人結婚。

病了十來天,連粥也喝不下時,薛姨媽來看她,沒看到寶釵過來,就“越發起疑心”,以為寶玉和寶釵訂了親。

索性不要人來看望,也不肯吃藥,只想立刻死去,眼不見為淨。後來知道是個誤會,病竟然慢慢好了。

《紅樓夢》第九十六回,黛玉無意中聽見賈母屋裡的傻大姐說,寶玉要娶寶釵為妻,這次不再是誤會,是真的。

這對黛玉的打擊是致命的,這是黛玉數年的心病,一時心急,痰迷心竅,口吐鮮血,暈了過去……黛玉 萬念俱灰,過了不久,在寶玉娶寶釵的當天就香魂一縷隨風散了。

黛玉只為寶玉而活,沒有了寶玉的愛情,她活不下去了。

真正的愛情具有唯一性,排他性,寶釵嫁給寶玉不可能是黛玉的心願。

黛玉的心願是此生可以嫁給寶玉,不必為官做宰,不用應酬世務,不問仕途經濟。

只在春天裡賞花,葬花,吟詩作賦;夏天裡同吃蓮葉羹;秋夜裡聽雨打殘荷;冬天在蘆雪廣烤驢肉。

生,便一處活著,死了,一起化成灰,化成煙,那煙也飄在一處。

這也是寶玉的心願。



丁子


這是不可能的,小時候看覺得覺得寶釵很好。但現在我覺得黛玉更率性而為一點,可能和出身有關吧。當然唯一一點不變的就是對賈府的鄙視。

在我看來薛寶釵後期能嫁給賈寶玉只有兩個原因(1.賈府敗落需要錢財,薛家剛好滿足。2.王夫人需要一個能夠掌控的兒媳婦。滿足。)


人笑痴知是誰


我認為不是。按書中所述,黛玉愛寶玉,愛是自私的,黛玉一直期望賈母能做主和寶玉的婚事。八十回之後的描寫,黛玉突然拈酸帶醋,每每心裡苦楚,常自感傷啼哭,自忖和寶玉婚配無望,又逢王夫人等力促寶釵和寶玉的婚事,受到打擊病情加重,最後外傷內憂夾攻,香消玉殞。敗筆的是把寶玉失玉瘋魔拿來掩蓋寶玉接受寶釵漠視黛玉的情節,邏輯不通,從這點就可看到後四十回不是曹雪芹原筆。


中棠美學


這個問題問的就很有趣了,試想一下,一個女子願意把自己心上人拱手相讓給自己的情敵嗎?答案是:不可能。我想對與誰來說,這個答案都是肯定性的。放在黛玉身上亦如此,況且黛玉還是個比較刻薄的女子,所以寶釵嫁給寶玉,當然不是黛玉的心願了。


一、二人出身

林黛玉是賈母之女賈敏的女兒,林黛玉之父林如海官場得意,因此黛玉的出身還是相當不錯的。而寶釵呢家境雖然也不錯,薛家貴為金陵首富,但是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年代裡,商人和做官的相比就略遜一籌了。

賈府中寶玉一代的女性也以林黛玉和薛寶釵二人為中心展開,他們喜歡同一個男人,賈寶玉。而黛玉看著一個出身不如自己的奪走與自己心心相印的男人,心裡會好受嗎?所以,寶釵嫁給寶玉,絕非黛玉心願。


二、寶釵性格

寶釵可以說是《紅樓夢》中典型的封建守舊的代表,而黛玉則是具有反叛精神的,二人在性格方面可以說是天差地別。林黛玉心直口快,在賈府中得罪人不在少數,若不是偏得賈母疼愛,在賈府的日子難以想象。

而寶釵就極為會做人了,整個賈府上下莫不喜歡她,寶釵深諳人情世故,習得察言觀色,因此在賈府中可以說是春風得意。頗有女強人之姿,試想,黛玉樂於把寶玉送給寶釵,讓寶玉這樣叛逆的人受到寶釵的管束嗎?答案顯然是不可能,黛玉知道如果寶釵嫁給寶玉寶玉是不會幸福的。


三、原著暗示

曹雪芹在寫著作時也真是下的了筆,在寶釵寶玉結婚的當天,可憐的黛玉帶著病離開了人世間。這一幕相信無數讀者不忍讀下去,實在是太過於悲慘,當然瞭如果這樣的話小說也就沒了什麼意思。

作者在一開始就說了“玉帶林中桂,金釵雪裡埋”二人的婚姻最終也可以說是草草收場,賈府家敗人亡,樹倒猢猻散,寶玉出家當了和尚,寶釵可能守了一輩子活寡,這也正是黛玉所擔心的,寶玉和寶釵結婚後會是什麼樣的生活,可能正如她想的那樣絲毫不會幸福,結局本該如此。

因此,從那一方面來講,黛玉是絕對不會許下一個心願,而那個心願是寶釵嫁給寶玉。三人的愛情糾葛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微光人文


首先肯定不是林妹妹的心願!原因有三點:一是當時的社會環境對新興文化的吸納有很強的抑制作用。二是黛玉家庭背景相比賈史王薛四大家族差距較大,非聯姻首選。三是黛玉敢愛敢恨的性格在某種程度上超越了當時的主流觀念。


忠誠乾淨擔當的人


不是!寶玉和黛玉兩個知己,之所以不能結為連理重要的是,當時的四大家族,賈王史薛利益相關,而林家沒有任何勢力,只有林黛玉孤零零一個人。這是賈薛聯姻的重要原因。此外,在當時那個時候,黛玉鮮明的個性,清高的作風是不被人接受的。相反,寶釵這種老好人,處事圓滑得到人們的喜愛。寶玉黛玉屬於新興的資產階級代表,突破傳統封建的束縛,自由相愛,是不可能敵得過封建強大世俗的力量的認可的。





黃河風投


當然不是,你懂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