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高挂免战牌后,敌人就不进攻了吗?

第一军情


在许多演义和评书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节,双方正在交战,忽然一方出了点问题,不想打了,主将一声令下高挂免战牌,结果就可以换来一段时间的平静。

在古代真的有这样的事情吗?免战牌真有这么神奇?<strong>

免战牌上当然没有魔法,交战双方也不会这么讲礼貌,见到对方挂出一个小牌子就不打了,等对方休养生意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甚至免战牌这个东西都没有真实存在过,因为根本没有任何效力。

古代双方交战,补给一定非常艰难,任何一方都希望速战速决,拖下去对双方都不好。而免战牌这个东西恰恰违背了这个原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国演义中司马懿高挂免战牌,使得诸葛亮粮草不济,只好无功而返。如果想要遵从对方意愿干脆撤兵多好,何必耗在城下。

那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情节呢?冷兵器时代并没有火炮这种攻城利器,对于坚固的城墙并没有太好的办法。古代的攻城战如果双方实力相差不多,进攻方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这些代价往往是双方都无法承受的,通常双方实力相差不多,就会进行“约战”,就是下战书。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当然没话可说,攻城掠地也是水到渠成。

所以,虽然没有免战牌这个东西,但由于城池易守难攻,使得对手不敢进攻,相互对峙的情节还是存在的,在这里那一面坚固的城墙已经起到了“免战牌”的作用。面对对方的坚守不出,高挂“免战牌”,除了强行攻城外,古人还发明了“骂阵”这个东西,这也充分暴露了进攻方尽量避免强行攻城的意图。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免战牌”这样一个东西呢?免战牌第一次出现应该是在清代小说《说岳全传》中,作用和我们今天理解的一样,挂起来告诉对方“我不打了”。文学艺术中塑造的古代战争就像我们今天的沙盘游戏,双方列阵,武将一个接着一个的出来单挑,打得过就赢了,输了就鸣金收兵。而“免战牌”在这里的作用也是通过简单的方式描述坚守不出这一战术。

简单来说,古代两军对垒主角是成千上万的士兵,而文学作品中为了突出主将的作用,使得战争的主宰变成了双方将领。依靠坚固的城墙死守不战,主角是守城士兵,而高挂免战牌就成了将领的工作,为了更好地塑造将领的形象,“免战牌”这个“代名词”就出现了。同样,双方将领阵前单挑,真实战争中起到这一作用的往往是双方第一排的士兵。

古代双方交战,高挂免战牌可能不会起到任何作用,但“免战牌”这个概念被用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就非常实用了,遇到争吵、辩论时一旦“挂起”免战牌,通常会得到“鸣金收兵”的效果。


邓海春


通常在演义小说里,古代战争高挂免战牌后,敌人就不进攻了,所以很多人认为这个只是传说,或者解释为“仁义”之战,大家都比较讲规矩。

但是很显然这招到了1840年,就严重没效了。因为当年定海城也曾经高悬免战牌,结果英舰上一发炮弹轰来,半个城门楼子都给掀了去。


所以免战牌有没有效果,不在于你挂不挂它,而在于敌人有没有攻城的能力。

在春秋时期,战争期间,高悬免战牌,实际上是可以被理解的。因为那个时候,战争严重受农业生产制约,也没有大规模的攻城杀器。

一旦连续几年农业丰收了,有志向的国君诸侯们,便会考虑来年出兵某国,去抢点地盘和人口。楚国的国君们都有志向,认为七年不出兵,便是耻辱。所以到了被秦国灭亡前还一直再对外扩张。所以楚灭,是七国中最不甘心的。


但是楚国灭亡实际上也是“高悬免战牌”已经彻底无效的原因导致的。

因为此前的战争,主动权都在这些大诸侯国手里,想打别人的时候,只管出兵。别人打开,仗着成高池深,高悬免战牌。敌人粮食吃完了,不得已也就退兵了。

但这次真的不一样了,秦国不但有发达的攻城器械,还有无穷无尽的军粮供应。以前冬天以前城攻不下来,就必须回去了,因为来年开春兵士们不回家种地,这个国家可能都要完蛋了。而秦军攻楚,这次秦军顺江而下,接近3年未归,带了百万斛粮食。


在《三国演义》里,“高悬免战牌”是司马懿对付诸葛亮的法宝。

因为司马懿深知诸葛亮劳军远征,粮草不济,又没有特别巨大威猛的攻城器械。所以诸葛亮求野战、求速战之心迫切。

而司马懿偏不中诸葛亮之计,“高悬免战牌”,不允许任何人出战,违者斩立决。任凭诸葛亮派人送来女人衣服尽情羞辱,仍不为所动。

久之诸葛亮求战不得,粮草供应不上,就只能退兵。


历史上最有名、最诡异、也最有效的“免战牌”,在朱棣的“靖难之役”中的济南城上。

济南城之所以成为朱棣南下难以越过的门槛。最主要是因为铁铉在济南城上挂满了明太祖朱元璋的牌位。朱棣在暴怒也无奈,总不能冲着自己老爹牌位开炮吧?这个“免战牌”,绝了。


炒米视角


在古装影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两军交战,先由大将出马,提升一下士气,如果打不赢就鸣金收兵,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就高挂免战牌,这种现象在《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都有表述,问题是这样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其实免战牌是一种向敌人宣布停战的牌子,相当于交通中的信号灯。比喻停止争斗,辩论等活动的一种要求。指的是以后再来打,今天不打的意思。由于古人重守承诺,而高挂免战牌的一方肯定有比较强的防御工事抵抗敌人的进攻,一旦挂出免战牌对方一般都不会死磕的,直到对方摘掉牌子才会再次攻击。

从理论上来讲,古代打仗是双方扎好营盘,约定好决战时间,然后决一生死,一般双方都觉得势均力敌的话,基本都会愿意决战,因为这样可以缩短战争时间,减少战争消耗。但更多时候,弱势一方自认为战力不足或者有其他战略目标的时候,就会拒绝出战。所以高挂免战牌的一方自然拒绝出战。

躲到营盘里之后,高挂免战牌的一方会在营盘周边插满鹿角,再配上雄厚的兵力防御,在敌我双方兵力相当的情况下强攻是无法奏效的。比如刘备东征东吴的时候,东吴大将陆逊带的军队要比刘备的多,但就是龟缩不出,刘备拿他没任何办法,只能干耗着。同样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司马懿带领大军就是缩头不出,任诸葛亮计谋百出,也拿他没脾气。

所以要想打破这种龟缩战术,古人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夜袭,围困,断水断粮或者干错绕行从后方攻击等方式方法。当然防守一方自己要把营盘弄得像铁桶一样,滴水不漏,严防敌人的偷袭。所以司马懿看到诸葛亮扎的营寨之后,仰天长叹,这真是“天下奇才”。当然也有人能强攻下来,在我国军事史上依靠蛮力打破敌人营寨的只有一个人,这就是霸王项羽。(欢迎关注第一军情,若有其他问题,请军迷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


第一军情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在我国古代,战争在一个国家是排名第二重要的事情。

战争是政治的延伸,放在我国古代就是一个国家意志的展现。

在战争这样的事情上,“免战牌”真的有用吗?

实际上,“免战牌”只是代表弱势的一方不出战,但是并不代表强大的一方不展开进攻。两国交战,除非差距太大,为了提高士气,双方会进行激烈的交战,甚至展开极为传统的“斗将”。

“斗将”在隋唐之前还极为流行,在隋唐时期发展到巅峰,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大战300回合。

如果“斗将”失败,士气低迷,就可以选择高挂“免战牌”,等待后援到来,但是如果地方兵力太多,就会选择伤亡极大的攻城战,力图拿下城池,“免战牌”自然也就失去效果。

所谓兵不厌诈。

我国古代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军事家,编写出了非常多的“兵书”。

这些“兵书”毫无疑问都是古代军事家作战经验的总结,著名的“三十六计”里面就有很多“阴谋诡计”,专门为了骗过敌人,争取战机,比如金蝉脱壳、瞒天过海、李代桃僵、假道伐虢等。

所以,小小的“免战牌”真的不能争取到优势。

当然,明朝时期只有一次“免战牌”,真正发挥效用的。

明成祖朱棣北平起兵以后,倚仗自己多次出兵大漠,练就出来的精兵,一路南下可谓势如破竹,但是就在山东济南碰到了一个“硬钉子”。

朱棣兵困济南耗时三个月,攻打不下,甚至在守城大将铁铉诈降时,差点死于城下。因此调动火炮攻城,多亏了铁铉高挂“免战牌”,实际是将明太祖朱元璋的灵牌挂于城上,迫使明成祖朱棣退让,济南躲过一劫。

所以,后世大家所见到的免战牌只能在影视剧里看到了。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免战牌,这可是一个神奇的物品,只要挂出此物,便是向敌方宣布,现在停战不打了,而对方也不能再进行攻击。

免战牌真有如此奇效么?还真有,不过效果却差强人意!

免战牌是清代及以后的小说评书创造的产物。在诸如《说岳全传》、《杨家将评书》(明及之前成书的《杨家将》、《杨家将传》中没有)、《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等评书中,岳元帅、佘太君、薛仁贵等评书主角,经常命人高悬“免战牌”,要求暂时休战。

以《说岳全传》为例,宋军在对阵金军金弹子时,数战不利,岳元帅只得命令将免战牌挂出。而金弹子不准免战,只是喊骂,岳爷只得连挂七道“免战牌”避战。气的年少气盛的小将军岳云,一怒之下将七块免战牌悉数砸毁,并对岳元帅言,高挂七块免战牌“坏我岳家体面,孩儿已经打碎”。岳云还要求岳元帅,“望爹爹查出挂牌之人,以正军法。”

可见,高悬免战牌这件事,并非一个体面的事情,通常情况下,都是战事不利的时候,才会挂出去。而且,对方也可以继续挑战,只是多数情况下挑战的方式是在外骂阵。这其实就是清代及之后小说的一种创作手法。

在元明话本、小说中,将武将单挑的创作手法,发挥到了极致,特别是《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大流行。直到现在,三国武将、水浒英雄的个人武力排名,都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

到了清代,为了增加故事的波折和戏剧性,又增加了免战牌这个神奇的存在。比如岳家军在对阵金军时,作战不利,岳元帅无奈,只能挂出免战牌,之后再有新的武将加入,诸如岳云、陆文龙等。

前面我们讲到了小将军岳云砸坏了免战牌,之后立下军令状,出战金弹子。岳云大战金弹子八十余合不分胜负,牛皋看到了大喊一声,金弹子一个分神,被岳云一锤打中肩膀,翻身落马丢了性命。岳云出场,解了岳元帅之危。七块免战牌起到了烘托岳云闪耀出场的作用。

那么免战牌真能阻止敌军进攻么?当然不能。

同样是《说岳全传》中,已经用战例说明了,其实免战牌对于阻止敌人进攻,没有多大作用。想要阻止敌人进攻,还要看己方的实力大小。

金兀术率大军南下,第一关就是进攻潞安州的州城。潞安州守将就是陆文龙的父亲陆登。陆登大战金兀术,五六个回合便招架不住,败回城中,第二天就挂出了免战牌。按我们通常的理解,金兀术看到免战牌就不应该进攻了。恰恰相反,金兀术在城外骂了半个多月之后急了。

金兀术命人打造云梯等攻城器械,命五千人为先锋,自己率主力为后队,强攻潞安州城。结果,城上“滚粪打出,那些小番一个个翻下云梯,尽皆跌死”,滚粪又叫腊汁,就是往城下倾倒烧开的大粪水。这是一个有味道的守城战,一战过后,潞安州城不知道还能不能再住人了,环境污染严重呀。

金兀术根本不管陆登挂出的免战牌,强攻潞安州城数次无果,死伤将士无数。最后,还是派人悄悄从通入城中的水道入城,打开城门,放下吊桥,守在城外的金军才入城,攻取了州城。而守城的陆登见城破,自杀殉国。

从评书中的这次战例来看,免战牌之所以能够起效,是因为敌方如果强行攻城,会付出较大的伤亡损失,所以,尽量是通过辱骂等方式,让挂免战牌一方主动出城应战,以减少伤亡。但是,如果攻城一方决定强攻,那么免战牌就是形同虚设一般,毫无作用。

其实,评书中的战例,也跟历史上的实际战争相似,只是实际战争中,不会有免战牌这个东西的实物。一方不愿意打了,那就坚守不出就好了,挂不挂牌子都一样,都无法阻止对方的进攻。坚守免战一方,做好防御工作才是“免战”的要义。

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出兵陈仓。奉命守卫陈仓要塞的魏将郝昭,仅仅带了一千余兵士,抵挡诸葛亮的数万大军。郝昭如果出要塞跟诸葛亮打野战,数万蜀军可以轻松碾压郝昭的上千人。郝昭最好的策略就是固守要塞,此时,就可以默认为郝昭是“免战牌”高悬了。

诸葛亮希望速战速决,而且优势在蜀军一方。于是,下令军士强攻陈仓要塞。结果,双方激战二十余日,诸葛亮竟然没能拿下陈仓。蜀军粮食耗尽,只得撤退。从这一战可见,所谓的免战牌,其实就是守城的实力,阻止不了对方进攻,但是可以阻挡对方前进的步伐。

诸葛亮之后对战司马懿时,司马懿野战不利,照样采取了坚守不出的策略,等于免战牌高挂了。因为双方实力相近,诸葛亮不敢轻易进攻,只能派人骂战,甚至女人的衣服、头巾都给司马懿送去了,希望司马懿出城一战。结果,司马懿就是“高悬免战牌”,严令众将不得出战。不打,不打,就是不打。

气的诸葛亮约出了司马懿,给司马懿耐心的摆事实,讲道理。司马呀,要出来打呀,老在城里待着多无聊呀。司马懿耐心的听完,讲完了,那我回去了,害的诸葛武侯再次粮尽而退。

可见,免战牌并不能阻止对方发动进攻,真正可以阻止对方进攻的,是双方实力相当,但是对于坚守一方更有利的时候。因为实力和地利的原因,进攻一方担心进攻会遭受比较大的损失,主动放弃了进攻。这才是“免战牌”的真实含义。

说白了,免战牌就是一个停战通知而已,至于对方同不同意,无辜的免战牌只能无奈的摊开双手——小牌牌真的无能为力呀!!!然后,自爆当场,免战牌卒,终年不详!


奕天读历史


其实在正史上并没有相关文字记载免战牌的存在,即使在注重礼仪的春秋时代在战场上也没有出现过这种特殊道具。

虽然历史上没有免战牌这种东西,但是却有一种东西却与免战牌的效果是一样的,那就是对垒双方的信使通信,在古代,战争的形式是一直是变化的。

比如在魏晋时期的战争就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有很大的不同,宋金辽之间的战争也与明清的战争也不一样,不光是战争形态,而且还有仪式形态。

比如在春秋时代,诸侯之间的战争还是相当客气的,例如晋国和楚国的战争就曾经出现过战胜方竟然帮着战败方收拾战争辎重的奇葩事件。

因为那时候的江湖中流行以理服人,双方之间并不是以消灭对方为目的,是想让那个对方服气就好,毕竟在邻居们都还在门口垫着脚看热闹。

其实打仗有时候就跟在大街上打架差不多,谁能打赢并不重要,而是看谁能占住理,大家都是文明人,都是经受过周礼熏陶的高门大姓,怎么能做那种将人家堵在小巷子黑拳猛揍的事情呢,下贱。

所以在春秋时期当一方说,今天日子不好,我们还是歇一天再战,另一方停止进攻这种事情还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但是在魏晋三国时期基本是这个样子了,从项羽火烧咸阳宫到曹操开始屠徐州城,战争的形式已将变成残酷的减少对手的有生力量为主,即使你当场认错服气也不行。

那时候的阴谋叛变太多了,指不定今天你还认我做大哥,明天看到别人开的价更高,直接跳槽,而且还回过头来反咬一口,这种事情吕布可以说是专家。

所以高挂免战牌根本不会让对方停止进攻,别人很可能会将你看成傻子,尤其是在遭遇战中,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怎么能因为一张小小的免战牌停止战斗呢?

真正能够让敌人放弃进攻的战场就是攻城战,攻城战在大多数时间里其实在围,而不是在攻,历史上的那些著名攻城的战争,绝大多数都是在旷日长久的对峙中熬到城中的守军开不到希望自己放弃才赢得,没有足够数量的军队,没有人会一个劲地猛攻那些大城市的城墙。

所以当双方开始进入对峙的时候,城里的守军还可以挂一挂“免战牌”,其实是书信往来,比如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双方也会有默契的休战,甚至互相赠送礼物。

魏晋时期,西晋的羊祜和东吴的陆抗之间就是这么相处的,甚至在陆抗生病之后,羊祜还亲自调制药品送到陆抗那里,他们之间还经常互相往来书信,赠送礼品,大仗打到这份上,都开始出现感情了,不可谓不奇葩。

但是,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战争还是很残酷的,绝对不会因为某一方挂免战牌而让另一方放弃进攻的现象发生,如果有,那么可能是那个将军是小说演义看多了。


骚话说历史


在很多小说中都可以看到双方对战时,一方挂出了免战牌,以此宣布停战。实际上这样理想化的作战方式真的只存在于小说情节中,在中国古代,并没有像描述中那般存在的免战牌,但确实有类似于免战牌这样的事物,只不过因为在作战期间无法发挥实际作用,而渐渐被忽视。

现代各个国家都拥有很多先进的武器装备,这些都作为一个国家国防的基础而得到重视,其他国家也会通过这些军事储备来做比较,可以说在现代,国防不仅仅关乎一个国家的尊严,也关乎国家的和平。而且免战需要和强大的武器装备划等号,没有强大的国防,只有挨打的份,何谈免战。而在古代,当时双方作战时其实有很多讲究,例如为了表示战争的公平合理化,在敌对国陷入灾害时期不能攻打,其次在国君过世时也不可以偷袭,这样做不符合道义。在一些历史时期,同姓的国家之间也不可以征战,这些战争法则的制定都十分的文明。

但是在实际作战期间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了,为了获胜,什么方法都会想到都会用到,谁还管敌对国是在国丧期间还是在闹灾荒,有的还会趁这些时机对敌对国进攻,因为这个时候作战很容易取胜。所以古代作战只为取胜,“文明”战争确实真实存在过,但是为数不多,毕竟在真实的作战现场,只有你死我活,讲礼仪讲规范并不适用于实战,所以即便是在比较文明的战争时期,大部分都无法遵守,一旦开战都急着取胜,没有人管敌方是处于什么状态,等到敌方整顿好队伍有充足的体力再作战,那岂不是傻子。

所以在古代免战牌虽然存在过,但是并无法发挥什么用处,在古代确实有挂免战牌这样的例子,但是因为战争是残酷的,挂上免战牌非但不会给自己争取什么时间,反而会给敌军攻打的勇气。因为一旦挂上了免战牌,就表示现在武器储备不足,不是需要休养就是在调兵,而敌对方也不傻,看到免战牌只会激起敌方进攻的勇气,而不会因为看到免战牌而怜悯对方,从而暂时休战。所以免战牌一般只存在于小说中,或者是在戏曲中可以看到相关描述,也只有在这些经过艺术加工后的场所中才可以发挥免战牌的作用。


紫禁公子


战争这种事,怎么可能是你不想打敌人就不打的,不打的原因只可能是敌方没有进攻意图或者在这种情况下不想或无法进攻罢了。

关于免战牌,这是一种向敌方宣布或要求停战的牌子,在清朝钱彩所著的《说岳全传》第15回中有提到"城上即将‘免战牌'挂起,随你叫骂,总不出战。"

这是小说家言,那么历史上有没有免战牌呢?具体是没有的,但有类似的。

比如明朝时期的“靖难之役”,朱棣在攻打济南的时候遇到一个让他很无奈的人,这个人就是铁铉。在朱棣的猛攻之下,铁铉一时抵挡不住,于是挂了“免战牌”。

这个免战牌很特殊,上面不是免战二字,而是太祖高皇帝之灵位这几个字,铁铉又将朱元璋画像悬挂城头,在城墙各个方向都放几张,搞得朱棣根本不敢下令开炮,毕竟他起兵的基础是清君侧,已有不忠之嫌,现在要是敢炮轰朱元璋的灵位画像,简直坐实了他不孝不忠之名,舆论基础都没了。

朱棣最终只能退兵而去,因为济南城有铁铉这个难啃的骨头,朱棣之后南征也没有从济南经过。

这个“免战牌”显然不是因为双方不想打,而是因为朱棣没法打,事实上,在谋战盛行以后,影视剧中那种一挂免战牌双方就收兵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要说可能出现,也只有之前的义战阶段。

西周及春秋的义战在我们看来简直如同儿戏,跟打群架似的,首先双方开战前要约定好时间、地点,然后到了那一天,双方的军队开到约定地点,各自结成方阵,进行厮杀。当一方溃败以后,他们就会逃跑,敌人当然会追,但是当对方跑出五十步以后,就不能再追了。

在公元前597年,楚国围攻郑国,晋国派荀林父率三军救郑,双方在邲(bì)地展开争夺,这就是邲之战,此战晋军大败,兵士逃散,但还没有出距离,所以楚国人猛追,结果晋国人的车坏了,赶上来的楚国人还帮他们修车,打惯了胜仗的晋国人酸溜溜地说楚国人逃跑经验丰富。

到了后来,什么半渡而击、兵不厌诈相继问世,义战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大家讲谋略的时候你讲规矩,那是找死的行为。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下的“免战牌”,它并不一定非得是实物,但却可以造成相同的效果。

在双方实力对等、一守一攻且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双方士兵都精疲力尽了,这时候有一方挂出免战牌,另一方由于士卒疲惫,也与之达成默契,不再进攻。

还有类似于守城时候,对于易守难攻的城池来说,要是攻城一方实力不足,不足以围城猛攻,那一般会采取策略,如叫骂等,引诱守城军出战。这时候就可能出现上面《说岳全传》中出现的情况,任他叫骂,我就是不出战,高挂“免战牌”。


平沙趣说历史


古代战争高挂免战牌后,敌人就不进攻了吗?

这是没有的事儿。

如果在城墙上挂着“免战”两个字的牌子,就能避免敌人的进攻,那所有因为兵力悬殊而只能守城的将士,就都挂这牌子了。江阴守城的时候,清军围困江阴八十一天,最终江阴城破,遭遇屠戮。安史之乱时,唐将军张巡镇守睢阳,守了十个月,最终城破。

我们反观古代小说《说唐三传》中,敌军看见城上挂了个免战牌,就回营了……第二天又来,看见免战牌还挂着,就又回营了……到第三天,免战牌还没动,然后敌军就又回去了。

这就是戏说战争的典型,对方不会挂免战牌这种没用的东西,只会派人上城墙死守,我方也不会看见免战牌就不打了,会上云梯、火箭(带火的箭)、大炮(宋以前用石炮)猛攻,直至打出个豁口,后方大军一拥而上,占领城池。

免战只有两种情况:

第一,我方投降。诈降也行,但必须是要表现出“我不打了,我投降,我们商量商量”的态度,打开城门,派人献礼。真正的通用的免战牌,长这样:

在古代,你都把城门打开了,是你吃亏而不是对方吃亏。诈降的,出城的小股部队对敌方主帅大帐进行突然袭击,江阴守城的时候,诈降者就是假装扛着大礼,里头装着火砖(炸药),引燃后与对方士兵同归于尽的。为防范这一点,有人投降,则必须先令其缴械,手里不能拿东西。如拒绝,接着打。


第二,对方实力不济,实在打不下来,直接绕过。这种情况出只能出现在不算十分重要的城池上,如果是峡口,则必须打下来,否则军队无法前进。

历史上唯一一个有免战功能的牌位,是济南守将铁铉挂出来的朱元璋的牌位,对面的敌人是朱元璋的四儿子,朱棣。这是非常特殊的情况,如果是胡人南下,抑或是起义造反,才不会在乎你挂不挂牌位呢。


豆子人民艺术家


很多人都认为古代人讲信用,讲礼仪,只要有一方高挂免战牌,然后另一方就不打你!

历史上真的是这样的吗?

人狠话也多,史论纵横跟你扯一扯!

当然不会因为你挂了免战牌,然后敌方就不答你,中国古代的兵法一直强调抓住战机,因此,不可能因为一些礼仪性质的东西说不打就不打了!

古代的战争打的就是一个速战速决!

在古代能一天打完的战争绝不打两天,上午打完的,决不拖到下午,为什么呢?因为,打仗在古代是成本最高的事情。因为古代生产力低下,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职业军人,都是寓兵于农,平时也不给军人开军饷,可能是服兵役的在税收上有一定的照顾。

一旦开战,就得将大批本应该在种地的人,弄到战场上,这些人不但不种地了,而且还要吃国家的粮,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运粮也是一个苦差事。如果战事一胶着,打个三年五载的,国力很容易耗尽。

所以,不会出现题中说的,只要高挂免战牌后,敌人就不进攻了,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还要守军干什么,直接挂免战牌就好了。

当然,既然出现免战牌这个词,我认为历史上应该可能真的存在过,如果出现的话,我认为应该是在春秋之前,在春秋有些时候的战争,都是各国的贵族在战车中进行比试,一场战争往往一天两天就决出胜负了,有一种论输赢,不论生死的样子。当然,越到后期越是礼崩乐坏,春秋初期很多贵族都是亲戚,都有血脉关系,到战国时期,哪还有那么多说道,早就是:大点干,早点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