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把一万、一万……聚在一起存大额存款吗?还是有一万存一下?

太后老佛爷的少女心


这个问题很好,中国人有一个非常好的优良传统,如果家里有钱会存储起,就是我们小时候也会有一个储存罐,把家长给的零花钱积累起来,到一定阶段会打开,买自己喜欢的衣服或物品,从小就有这方面习惯。

长大之后参加工作,除了日常生活开支,也是会把每一个月工资钱积累起来,存钱的方法可以自己选择,零存整取,再储存,到了整数关口如:一万元、五万元、十万元不等,积少成多的方式,目标是为了买房或车。

到了老年时候,更加注重储蓄,几乎又是回到童年时代的方法,只不过把储存罐变成储蓄银行,老年人会在每一月发退休工资的时候,拿上工资储蓄卡,把每个月的工资,取出又存储,同样也是零存整取的方法。

所以,中国人只要有钱,会想办法把积余部份存起来,这是我们从小到大的生活习惯。


百味人生59451


稍有点金融常识的人都知道,肯定是会有一万存一万,不会等到聚齐20万存大额存单。


将小钱存在一起,积攒到了一定数额后在存银行,这是60年代之前的人所习惯的理财方式。我小时候,老爸是木匠,每月积攒一两百元钱,等到了一千后再到镇上农村信用社存死期(我们那里称定期存款为死期)。


我们举个例子,假设一个普通中产,家庭月收入2万,每月开支之后结余1万,那么需要20个月才能积攒20万,然后存大额存单。这20个月结余的钱不会产生任何收益,这是很明显的问题。


我的建议每月有结余就直接放支付宝什么的,然后到20万在取出来购买大额存单,这不就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

溯源归一


我觉得还是有余钱就存起来比较好。作为中国的大多数人都是普通工薪阶层的人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能有20万的余钱。一般都是每月除去生活费能剩3—5千元就不错了。如果有房贷的话,可能就没有余钱了。我以我个人为例,64岁,事业退休,退休金6700.无房贷车贷。生活费,医疗费,礼尚往来,旅游等平均下来每月约2700.(本人生活比较节省)。每年有5万的余钱。我不可能等凑够了20万去存大额存款。我在手里一直留有3000元现金做备用金。每月领了退休金就放入余额宝。余额宝内的金额超过一万时,我就把这一万提出,购买银行4%收益的理财,或者存一年期的定期存款(比例各50%)。平时消费用余额宝支出。我看不懂股市k线图,不买股票,基金以前买过,但现在感觉还不如银行的低风险理财产品,所以就不买了。我认为作为老年人,在手中留有一定的备用金外,余钱就存入银行定期每单1—5万。如有用提前支取一单,不影响其它的存单,可最大限度取得银行利息。


用户1033703544896


哈哈,好有意思的问题,我都忍不住想来“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一通。

老公6千,老婆4千,这大概是多数普通工薪家庭一个月能存下来的钱吧。

难道您现在还把每个月的结余直接搁在工资卡的活期里,不做任何处理,等到年底有10万了再说?

所以,我看到楼主的问题后,最直观的反应是:这是回到了30年前吗?30年前,我父母是才是每年把辛苦一年攒下来的钱,去当时的邮政储蓄银行办个存单存起来。


在理财工具这么发达的今天,我想,随时随地打理自己的资金才是王道。

多数理财入门教材的理论,钱至少应该分为四个账户:

1、保障账户。简单说就是保险,为生活兜底,为万一买单。因为推销保单的人实在太多了,到底很多人对保险有抵触,我的想法是,保险一定是要的,否则一旦出现意外,家庭经济状态就可能会彻底奔溃,但保险怎么选需要仔细斟酌,这绝对是个技术活,得靠自己多研究,或者一定要有信得过的专业人士。


2、活期账户。随时要用的钱,就是日常生活所需的开支啦,以及应对可能失业的3-6个月的生活费。具体多少其实看各家情况,平常各项偶尔性支出多,可以多准备一点,平常比较节俭,就可以少一点。比如我自己是一般准备2万,就搁在余额宝这样的灵活理财里。紧急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调出来。


3、稳健账户或者叫梦想账户。一两年内不准备动用的钱,或者为某一个近期目标存的钱。比如,我想带小朋友去一趟日本旅游,但不想动用以前的存款,只想把一些额外的收入攒起来作为奖励,那就可以有额外收入时,就存到这个账户。 以楼主的问题为例,也可以把够大额存款的金额20万作为目标,每个月有1万了,先存到这个账户,等够20万了,再一次拿出来买大额存单。


4、最后是长期投资账户。 这是真正留给未来的,以增值为目标的钱了,也是做投资理财的真正本金。从价值投资的角度,不管是投资什么标的,想获得不错的收益,肯定是要在价格低的时候买入,那等它涨起来就需要时间。所以,这些钱,一定是短期内部会动用的钱,才不至于因为短期内的资金需要,打乱了投资计划,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比如,之前看过一个网友的事,他在2018年11月的时候割肉出场了,因为家里老人生病,急需用钱。这就是长期投资最怕的局面。


所以说,现在的攒钱,已经变得跟以前很不一样了,虽然都是一万一万攒,但背后有很多配置的逻辑在。


康愉子


记得小时候,父母习惯于把现金放在手上,凑整了再拿去银行存个定期。那时候手机还没有如今这么智能,互联网尚未兴起,钱在现金和账户数字两种形式之间的转换没有如今这么快捷和方便。跑趟银行,办个存款业务是件非常正式的事儿。

但是现在,时代变了。我几个月都花不出去100块现金,也几乎不从银行取现金出来,全是手机支付。自然,我的钱也都是以银行卡余额,货币基金,理财产品等各种形式存在于我的家庭账本里。


如今,很多货币基金都是100元起充值,很多固定收益理财产品是1000元起买。还有些基金平台甚至推出了轻定投,每天10元钱都能投基金。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理财的门槛变低,让理财的效率变高。


我还需要凑成1万再存吗?


完全不需要。我每张银行卡的余额常年不超过3位数。暂时不用的钱全都放在货币资金池里,让每一分钱都发挥它的理财价值。等到需要大笔买入理财产品或投入基金的时候再转走,从始到终钱都没有停下继续生息的脚步。


而且理财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不论是普通定存还是大额存单的收益率都是偏低的,有很多更好的理财产品可替代之,而且小额就能投,充分把资金都利用起来。


奋斗的咖啡豆


我不会一万,一万聚在一起存大额存款,作为一个专业的银行理财经理,也常常教育客户不要等存够了一个大数再存。

首先,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大额存单起存点最低为20万元,对于一个普通的打工者而言,这个金额恐怕要攒好久才能攒到,期限太长,错过了现有资金能取得的收益。

而之所以想要存大额存单,无非是因为其有靠档计息的功能以及更高的利率。但是一万,一万的存,合理搭配的话,最终的收益及功能并不会比大额存单来的差。

现在大额存单,也就三年或者以上时间有利率优势。现在各银行在资管新规出台后,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智能存款接替之前的保本保收益理财。许多一万起点的一年期智能存款和三年期大额存单利差很小,或者就没有。

同样的三年期定期存款,可以有了就存一个三年期普通定期,这样虽然利率比大额存单低,但是我计息时间早,而且最多三年后,每隔一段时间有一个定期到期。足可以弥补大额存单的利差和靠档计息,支取灵活的差距。

以上建议供你参考。

我是李玉娟,一名专业的理财经理。如果方便可以关注我,随时为您解答一些关于银行的问题。


理财经理李玉娟


建议攒一万存一万,大额存单起存金额20万元,如果每月攒1万,需要1年零8个月才能攒够,中间会损失很多利息。每次1万,建议存银行结构性存款,1年期限,本金安全,收益也不低。

大型正规商业银行大额存单最高利率为4.2625%,3年期,即在3年期基准利率2.75%基础上浮55%。大额存单本身是存款产品,安全性高,利率高。它的缺点是起购门槛太高,一般都是20万起存的,对于没有原始积累资金的用户来说,很难凑够一个整数20万办理大额存单。

结构性存款是近两三年银行推出的一种新型存款产品,一般为3个月、6个月、1年期,部分银行3个月预期收益率能达到3.85%,1年能达到4%。

所谓“结构性存款”是指在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嵌入期权等金属衍生工具,通过利率、汇率、股指等的波动性挂钩,从而使存款拥有较高收益机会的产品。

换句话说,它就是“定期存款+期权”。由于存款和衍生品的组合,使得结构性存款既有“存款收益”,又有“衍生品投资的想象空间”。

每月1万,可以选择存1年期结构性存款,结构性存款属于存款,受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即使银行破产清算,50万本金是可以保证的。与大额存单相比,虽然利率稍低一些,但由于支取灵活,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综上所述,不建议1万1万的攒到20万再存,可以存银行结构性存款,本金安全,收益可期,可以去银行网点咨询办理哦。


河小葵话理财


我肯定会把钱聚起来存银行大额存单,而绝不会有一万就存进银行,肯定要凑足20万再度存银行大额存单更加划算。

也许很多人会弄不明白我个人为什么会这样做?当然也是有些人会反对说,什么时候才能够存够20万元呢?不可能不够20万元就存银行活期吧?

当然这些问题我也考虑过了,我会慢慢的存钱,不足20万之时也不可能存银行活期,当然会选择存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智能存款一年期达到4.5%,其他性质已经跟银行活期存款没有任何区别了,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来凑足20万。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把这些钱投资低风险的保本理财产品,也不可能存银行活期的。


其次说说我为什么会凑足20万再存大额存单的原因

我凑足20万再度存银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可以得到更高的利息,银行存款业务当中大额存单是利率最高的,如果有一万存一万的话是享受不到银行大额存单的利率,存款利息肯定会低很多的。

(2)一次性把钱存银行不用这么操心,假如有点钱又往银行跑,这样费时费力的,一次性存银行大额存单的话可以节约这些成本,这样也可以让自己这笔钱更加的安全放心。

(3)凑足20万再度存银行大额存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方便管理,我只要记住,保持好这张大额存单凭证即可,假如把20万分20次去银行存,这样的话会非常麻烦,而且还不方便管理。


(4)最重要一点原因就是凑足20万元办理银行大额存单,银行大额存单可以抵押贷款了,当我有自己需求之时,可以把这次大额存单当做不动产,这样对于我自己以后的信贷业务也是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以上四大因素的分析,这些就是我要凑足这20万再度存银行大额的真正原因。

其实这样做的相信很多人都理解,银行的存款利息是跟存款金额大小,存款性质,存款期限等息息相关的,所以我凑足20万再银行大额存单,就是增大存款金额想要提高存款利息收入。


老金财经


如果你的钱只考虑存在银行,那么选择一万、一万的存,也就是有多少就存多少;如果你的钱还考虑放在存款以外的其他渠道,则可以考虑聚够20万元去买大额存单。


1、只考虑存在银行


如果你的钱只考虑银行存款,那么显然要一万、一万的存啊,一万都嫌多,甚至可以5000、5000的存,可以一下子存3年,然后设置“自动转存”,存款到期之后会自动存入下一期同样期限的存款,利率按照转存时候的最新利率计息。


之所以要这样存,是因为你现在手上的钱还不多,等到你攒够大额存单20万元的门槛可能要等很长时间,如果这段期间钱一直放在活期账户,显然或造成严重的资金站岗问题。


如果差的钱不多,那你可以先存短一点期限,比如1年期,等到攒够20万再去买利率更高的大额存单。


2、考虑存款以外的其他渠道


大额存单的利率确实要比普通定期存款高,普遍上浮幅度在50%左右,小银行上浮幅度能达到55%,3年期和5年期利率能达到4.2625%。不过定期存款3年期和5年期利率大多在3.5%左右。


如果你打算购买大额存单,但是现在钱不够,并且考虑存款以外的其他渠道,可以暂时把钱放在货币基金中,各大银行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货基宝宝,目前收益率在2.8%左右。


货基宝宝最大优势在于灵活性很强,随存随取,1万元以内当天就能到账,1万元以上第二个工作日就能到账。攒一点钱就可以转进去,1元起购。


等到你攒够20万元了,就可以拿去购买大额存单了。不过要记住,大额存单只有2年期以上利率才能跑得赢货币基金收益率,其中3年期最划算。


小斯笔记


我会倾向于后者,因为我没炒股以前就是这么做的。根据我的实际操作经验,这样做比一万一万聚在一起存大额存款资金利用效率更高。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大额存单和普通存款,作一下对比,简单分析一下。

大额存单,大多数银行是20万为存款起点,单家银行50万内存款本金是有保障的,这是《存款保障法》规定的存款保障上限,不过,一般情况下中国的银行是不会倒闭的,特别是国有五大行。大额存单可以全部提前支取或部分支取,靠档计息,意思就是提前支取的话按靠近前一个计息周期计息,这是比较有优势的,这点比普通理财产品方便合算,另外还具有保本的特点,强于理财产品的非保本。通常情况下,大额存单的年利率比普通存款的剩率高一些,三年期年化利率基本是在4%左右。股份制银行,特别是农商行相对高一些。

下图是2019年各类银行大额存单的利率均值表:



普通存款,利息比大额存单低一些,它的优点是机动灵活,可以说没有具体起存点的严格要求,适合工薪阶层日常工资剩余。定期存款各银行一般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上浮30%,各银行吸储竞争大,利率有比较大的不同。国有五大行定存偏低一些,股份制银行和农商行三年定存年利率高达百分之三点几,接近大额存单利率,有一些民营地方性银行甚至达到或超过大银行的大额存单利息。50万以内存款是有保障的,可以打消存款亏本的担忧。

以下是2019年各大银行存款利率表:



一万一万的存,缺点是操作比较麻烦,要不断存取,特别是记好到期日期。我的做法是按着大额存单起存点20万,预算要多少年实现,第一笔定存多少年计划好,以此类推。

我定存的是农商行,每个月都去存钱,第一笔到期,再累加当月工资一起存,不断滚大,最多时有二十多张定期存单,放在一起一叠,看着存款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其实也是件美事,也就不烦燥了。等到存满20万,再差不多同时取出去存大额存单,这样资金得到有效利用,不让闲钱睡大觉。

根据我的计算分析和操作实践,一万一万的存,比聚在一起大额存单,资金利用率高很多,所以我选择有闲钱就定存,累积到二十万再存大额存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