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韩流在中国的衰退不可避免?

柔沢十


其实并没有,换了个马甲而已。中国培育了很多类似韩流的明星,团体。现在的流量小生一半都是韩流风格的。


玩薇儿


“海外探客”认为,从长远来看,韩流在华衰退将是大概率事件,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国民总智商在不断提高。在现阶段,由于韩国政府的倒行逆施,执意部署萨德,已经导致民意出现波动,文化经贸交流需要民意基础,韩国在破坏东北亚安全环境的同时还想靠韩流来赚大钱,注定不能得逞。

  最近,“萨德”问题又被顶到风口浪尖。美国新任防长马蒂斯上任后首先访问的就是韩国,与韩国代总统黄教安共同宣布将继续推进“萨德”的部署。不仅如此,还含沙射影指责某些对此持反对意见的国家。而韩国方面受此鼓舞,态度愈发蛮横,对孔子学院的部分教师暂停签发和续发签证。不过“海外探客”认为,韩国此举其实就是“走夜路吹口哨——自我壮胆”。2016年7月,韩国趁非法仲裁公布时玩了一招趁人之危的落井下石,在背后捅了亚洲最大国家一刀。知道自己做得不地道,其实也是良心难安,时刻担心报复。因此,韩方一直在无中生有和炒作“限韩令”,制造悲情气氛,煽动国内民意。而且从“限韩令”里面又细分出“限演令”“限游令”和“限贸令”等。

  大国一直强调的是,两国的经贸文化交流需要民意基础。韩国的猜测主要是基于狭隘的立场与过于敏感的神经,毕竟,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就是“萨德”实际针对的目标,做贼必然心虚。韩国的化妆品、汽车零部件等产品遭到退回,主要是因为质量问题。“限游令”也是无稽之谈,尽管包机航线遭拒,但赴韩散客数量飙涨,可见大国并未在此方面进行限制。而在所谓的“限演令”上,部分歌手与演员尽管在事业上遇到一点挫折,但韩国一些艺人在京沪的演出依然照常进行。就在2016年,韩国文化产业出口额达63.1亿美元,同比增长8.3%。如果大国真的砸出这3个限令,恐怕韩国早就生不如死。但韩国并不知情,探客在《从70.2%骤降到1.8%:缺少中国游客,韩国依然嘴硬》一文中指出,这个国家对唯一的超级大国存在一种迷信,认为只要有美国撑腰,别国就得按自己的规矩来,而且只要一次成功,就会树立起固定模式。大国懂得施恩,但也要看施恩的对象懂不懂得感恩。

  实际上,对韩国三流明星和网红的宽纵,就是容忍的红线。为何?探客分析,韩国出口的网红、女主播,可以说都是无本万利的吸金机器。人家菲律宾赚点外汇还要靠菲佣的辛苦劳作,印度从中东土豪手里捞点钱,还要靠工人们去干脏活累活,而“精明”的韩国则发明了“整容脸+波涛汹涌”的无敌组合,瞄准的是消费能力颇强的思密达网民与“哈韩者”,制造的是潮流。 

  总结一下,韩国三流女星和网红不外乎有以下几个特点:前凸后翘+娃娃脸,深谙男性“口味”,重点吸引22岁以下用户,会玩网游,擅长卖萌发嗲,往往经过舞蹈与歌唱培训,穿着暴露……这些包装都体现出重度娱乐化和专业性的特点。因此,在一个还处于野蛮生长与存在大量空白的市场中,才会所向披靡,呈现横扫之势。

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2016年中国直播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50亿元,到2020年可能突破至少600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2%,这几乎是韩国直播市场规模的数百倍。随着游戏直播平台对优质主播和流量的争夺愈加激烈,韩国输出的这些“硅胶美女”终于找到了捞金的市场。正因为有10万中国粉丝看一个韩国女主播吃了13个小时的饼干,才会催生这样一个火爆的市场,才会令韩国网红直播间的订阅人数动辄数十万,凭借中国粉丝的“打赏”与“赞助”,买价值百万的名牌跑车变成稀松平常。这对国内主播来说不啻于“狼来了”,其市场惨遭掠夺与吞噬。而探客看到,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亚洲最大国家仍然没有采取什么限制措施,仍然坚持自由竞争,如果放到韩国,恐怕早在哭爹叫娘的呼喊声中出台各种保护政策了。

  不过,大国的胸襟并未感化韩国,其在偏执与自私的道路上开始提速。“哈韩者”养活了韩国不少产业,换来的却是安全环境的严重受损。从这个角度来说,“哈韩者”是否应该受到指责?当汉朝发动对匈奴的反侵略战争时,仍有不法商人和吏民为了暴利而将弓箭等物资卖给匈奴;当抗战进入最艰苦的阶段时,仍有人将粮食和药品高价倒卖给侵略者。发“国难财”和“资敌”的败类已经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当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还对“敌国”的淫巧小技奉上真金白银的人,恐怕不仅是无知,更是愚蠢。虽然没人能够决定“哈韩者”的娱乐和消费方式,但“哈韩者”应该在享乐的同时多看一点新闻,多了解一下大势。说“哈韩者”有罪是耸人听闻,但说其助长逆流却并不为过。只要女主播还能在华捞金,韩国就会放心部署“萨德”。

  “买某国一件商品,就相当于资助其一颗子弹”的说法固然俗套和颟顸,可当韩国悍然决定继续推进部署“萨德”,而韩国的三流明星(网红)依然能够在华疯狂捞金,动辄吸引数十万粉丝,韩国方面就会认为其廉价的文化输出依然能够一本万利,依然能够在华横行无忌,依然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因此就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和自信。探客认为,这种情绪传导到民间,无形之中逐渐消解韩国民众对部署“萨德”的顾虑,使得韩国当局能够凝聚部分共识,在错误的路线上越走越远。习惯了当狗的国家,总是擅长察言观色,看到大国稍有疑迟,接下来就会得寸进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等到木已成舟,一切已无可挽回。(完) 


海外探客


韩流的衰退既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

从表面上来看:导致韩流在中国衰退的直接诱因是因为韩国政府执意部署萨德的行为所导致的禁韩令,很显然这对韩流在中国的发展是造成了根本性颠覆性的影响的——因为资本是逐利的,任何商家都不可能冒着得罪政府和百姓,进而失去观众失去市场的风险再去引入韩流。不过这只是压倒韩流的最后一根稻草,事实上在此之前韩流的衰退就已是大势所趋了。

所谓韩流是韩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乃至新世纪之初凭借韩国经济的高速腾飞以及韩国的文化立国政策而席卷全亚洲的。不可否认的是:韩国以一个弹丸小国能做到这点是对其文化渗透扩张能力的一种证明,这也是韩流唯一应该被我们学习借鉴的积极因素。然而就韩国本身的文化资源而言:其实是相对比较匮乏的,也正因为如此韩国才始终致力于同包括我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争夺文化资源,事实上在中国乃至在国际上韩国都一向以剽窃别国文化而臭名远播。

韩流之所以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我国大行其道,一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经济尚未进入高速发展期,因此对韩国怀有一定的艳羡;二则是因为中国自身文化的衰落——因为近代历史上的列强入侵以及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原因使中国传统文化一度出现过失落,以致于有的说法声称”华夏文明在日韩“,这话固然是一种绝对化的偏见,但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自身文化衰落的客观现实。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中国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国人意识到韩国强大的文化渗透扩张能力是建立在对我国文化的剽窃基础之上,这就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对韩国形成反感。而韩国却并未就此收敛,恰恰相反的是:除了剽窃中国文化之外,在政治、经济、领土等诸多领域都和中国出现了对立,这就使中国国内的反韩情绪愈演愈烈。

事实上除了民族情绪之外,即使单纯从经济文化领域来看:韩流的衰退也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如下事实:当今世界是平的——在这个网络信息时代有形的商品和无形的文化产品都是以全世界作为市场进行着激烈竞争,对于文化产业而言国界的概念从某种程度上说正在日益淡化。在这种情况下韩流不要说走向世界,即使在传统的亚洲市场也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目前韩国的文化产业是受到双重挤压的:一方面美国作为世界大国,其文化软实力逐渐向亚太地区扩散,而日本作为亚洲的地区的传统强国其实一直和韩国有各种各样的竞争,文化产业方面的竞争也是其中之一,所以目前韩国的流行文化产业是面临美、日两国强国的强势挤压的;另一方面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军力等硬实力稳步发展的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打造自己的文化产业并且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果说目前中国还不具备在文化产业上完全碾压韩国的实力,但至少已具备了足够强大的相对优势。所以在面临美、日强势挤压的同时韩国还必须面对中国这种正在日益崛起的新兴文化大国的反超,其实追赶乃至反超韩国的又何止中国一家,近年来就连泰国也在积极打造自己的流行文化产业并已经占领不少当年被日韩独占的文化产业市场。照此趋势发展,亚洲的流行文化产业市场恐怕即将由韩流独大逐步过渡为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这对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而言将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就看我们如何走好接下来的棋了。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一、民众自觉抵制

虽然在此之前便有一大部分人对韩国不以为然,但在韩国文化全面入侵的情况下,很大一部分人对韩国还是推崇备至的,韩国对中国的文化入侵日益严重,人们想着去韩国旅游,买韩国化妆品,追韩国明星,看韩国节目,由此大批韩国艺人来中国捞金,中国资金大量流入韩国,韩国对中国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加,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一定干预,而近些年来的综艺节目更是有很多引进韩国节目的栗子,而长期看来这种现象是对中国不利的,可以适当学习其他国家文化中的长处,但不能因此而忘本。因此干预韩国文化入侵,弘扬中华文化就逐渐被提上日程。加之萨德事件引发老百姓不满,通过多角度对韩国加以限制,使民众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寻找到韩国产品的替代品,发现并非非韩不可,于是韩潮便逐渐褪去了。

二、中国市场的发展

韩国对中国的文化输出多在娱乐方面,而近些年来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中国特有的娱乐文化也在稳步发展,中国的娱乐产业是一片非常有潜力的土地,在国家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更多投资人将目光落向了这片挖金宝地,加上国家对这方面日益重视,并伸出援手,近些年来优秀的国产节目层出不穷,而央视也用各种优质节目做出来的表率,制作高质量的国产节目,唤醒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推动中国发展使国家经济更上一层楼,也能丰富国人的精神生活。

三、审美疲劳

虽然韩剧的内容花样百出,但主线一直离不开的便是谈情说爱,你侬我侬,早期韩剧甚至还编出一套顺口溜:韩剧三大宝,车祸癌症死不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韩国文化千篇一律的套路,而回看中国虽然也是雷剧百出,但也不乏制作精良的优质良心剧,如《欢乐颂》《琅琊榜》《无心法师》《白夜追凶》等等好作品,这些中国制作更贴近国人生活,更能引起共鸣,不论是都市日常,还是古装权谋,亦或是刑侦探案,就连玄幻传奇故事都更有中国特色,更容易被国人接受。而韩剧的思想内核并不深刻,甚至可以说得上出了恋爱以外并没有什么重点,剧情完全服务于男女主之间的恋爱故事,相比之下,还是空泛很多。

总之,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等全方面的发展,韩流在中国的衰退是必然的,一个国家富强后自然会弘扬本国文化,而国民也会拥护自己国家的文明,毕竟有些东西是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的。


坤鹏论


我认为这个问题作为中华儿女的自己非常有必要回答,因为文化的力量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同是潺潺溪流,悄无声息中滋润万物生长,自己之前也研究过这方面的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不足之处,还望有志之士多多指正。

我认为韩流在中国衰退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个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我将从两个方面来解释,第一个方面因为经济,以前中国穷,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去搞精神上的东西来,这才出现了什么美粉,英粉,甚至是韩粉,给了一些跳梁小丑可乘之机。

而当我们的中国经济逐渐的腾飞,我们也会逐渐审视自己曾经盲目追随的东西到底值不值得,有没有价值,这就好比,一个人小的时候喜欢一样东西,但是人生阅历达到一定程度就会逐渐抛弃,这是因为这种东西没有上升的空间和价值,所谓的韩流也是如此,除了以貌取人(况且还是比较娘的外貌),我实在看不出韩国文化有什么能够带给人附加价值的东西,这也和我们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不匹配,中国人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韩流的争议和衰退,不仅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更是体现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变。

第二个方面的原因我认为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文化足有五千年历史,在如此深邃的文化面前,什么韩流,美流,皆是不入流,但是可悲的是,我们的文化出现了六十年的断层,举例来说,像周易,这种伟大而深邃的玄学文化,被国人无情的抛弃,在香港、台湾,甚至是新加坡,以至于美国,研究周易在七八十年代甚至成为一种风尚及潮流,周易学者在港澳台比比皆是,许多人究其一生,仍不能解其中万分之一,文化大师余秋雨先生曾说,越是没有文化的人,越是什么都敢说,越是什么也不懂的人,却敢说自己懂得多。就算是在如今,一些人仍然拿着封建迷信的帽子往中华文化上扣去,这和六十年代的不分青红皂白的那帮人又有什么区别,而中国人之所以活的这么累,也是因为丢掉了自己的文化,丢掉了自己的儒释道,丢掉了自己的民族传统,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学复兴、文化复兴的声音会越来越洪亮

哈佛中国史的作者曾说,中国之所以是一个文明国家而不是单一的民族国家,也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你认同我们的文化,你就是中华民族,所以我认为,中国不只有56个民族,在文化的加持下,应该是56+,而民族国家的概念不过是80年代从西方传来的概念,可悲的是,许多人深深被这种概念洗脑,认为汉族就是中华民族,出现了一些唯汉族论,譬如崖山之后无华夏的理论甚嚣尘上,这种概念完完全全地走进了西方分裂势力的圈套和阴谋中,如同清朝天地会反清复明、中华民国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一般,复明不是为了复汉,而是为了夺权,反清也不是为了驱逐鞑虏,而只是一个争夺女人和土地的口号而已,说白了,还是在中华大地上争,还是兄弟们为了夺家产斗得你死我活,互相指责对方不是亲生的,对聪明人从来不用跟他们喊口号,大家都懂。

相比于韩流在中国的衰退,韩流只是小儿科,政府简简单单的政策就能搞定,我更担心的是关于民族概念的西化,虽然真话聪明人都懂,但大多数都是不聪明的人,对他们来说,一旦假的口号喊久了,假的也变成真的了,这更令人感到可怕和悲哀。



法学小白龙


弯了太久总得直起来,娘了太久总得刚起来,我说韩流就是娘-炮催化剂应该没人反对吧?在2016年以前的时候,尤其是韩国电视剧大量引进的那段时间,男性艺人以眼影口红粉底吸引了大部分女性观众的眼球。



后来逐渐形成了一种时尚潮流,男生也原来越这样打扮,开始是觉得新潮,但是一年两年,时间久了,周围身边的男性越来越这样打扮自己,身边长腿细腰,出门化妆的男生越来越多了,比女生还讲究,大家就慢慢有点吃不消了,不但审美疲劳,而且还有点恶心。


韩流除了电视剧的输入以外,另一个就是男团了,他们过于成熟的产业链,和内地造星能力的差异,让这些唱跳组合的偶像们得到了空前的关注,挣的钱越来越多,输入过来的艺人越来越多,但他们一部分人的品质却没有什么保障,他们来的时候笑嘻嘻,姿态很低,回去马上换了另一副面孔,说自己是世界明星,在中国人气有多高,没钱了就去中国的之类的张某某。

还有一位通过某歌手节目火了,粉丝见面会只带走粉丝贵重礼物,会后把粉丝的信件都扔在酒店垃圾桶的黄某某,极个别没有道德的艺人,严重让中国对这整个文化都产生了抵触,自从限韩以后,大家关注变少了,自然而然,韩流全线败退。


炭烧的菠萝


看了这么多评论,是否了解韩流文化决定了你的观点根本上的倾向。在我看来,韩流失势根本原因在韩国自身,而且是其文化产业本身,其余所谓的大国小国,限韩萨德都只是催化剂而已。之前韩流火,究其原因是因为作品好,而导致作品质量下降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创作人员江郎才尽,人才断流。这在影视剧方面表现突出。洪氏姐妹,春夏秋冬四部曲,还有张瑞希等一批勤奋优质的演员,诞生了太多优秀的作品,现在放出来,一样会有很多人喜欢。但是现在,韩国的影视剧和音乐人确实有些江郎才尽的趋势了,导致现在的韩剧作品,说真的,从2014年开始,一大批高开低走卖噱头的作品层出不穷,作品不好,以前喜欢韩流的也就放弃了。二是心浮气躁,不再注重人才打磨。这在歌手方面表现突出,过去韩国培养歌手,那都是五年十年如一日,结果出来的是hot,TVXQ和神话以及水晶男孩这样的实力偶像派,但是现在呢?每天都有人出道,好多人战斗站不稳就在舞台上卖弄风骚,这交出来的作品质量自然会降低。

综上所述,韩国流行文化的衰退本质上是因为一段时间内中国和东南亚市场门户洞开让韩国人欣喜若狂,开始了泡沫化的发展,使得他们丢弃了之前的精致而变得心浮气躁,结果中国限韩,导致泡沫缩小,加速了韩流的衰退。所以我只能说,如果韩国人还是这样泡沫化发展,那迟早会满盘皆输,但如果转而开始重视作品的打磨,那我认为韩流一定会复兴,最终像日本文化产业一样,成为一股平稳前进的老牌文化势力。

而反观我们国内,我只能很遗憾的提醒国内文化人,你们还是不要指望所谓的外部环境了,说白了国人就是不护犊子,别人比你好那是肯定不会待见你们的,所以与其等待国人抵制外来文化,还不如好好打磨自己的作品,相信一点,好作品是不问出处的。你只要做得好,风靡全球都不是问题。


茫然看客


韩流本身就三板斧,韩国舞蹈团体,唱歌和影视。大家看多了发现都差不多,跳舞的动作谁来都是一样,剧情总是欧巴欧巴的。而且最大问题是娘炮文化泛滥已经让国民严重担忧,病态审美已经退潮了。

韩国也很快遇着香港那样的问题,最火的时候明星层出不穷,能力也非常强,但再往后突然有点断档了。

韩国本身文化底蕴比较小,而韩国人性格有比较轴,所以他们的剧和街舞都没啥太多突破。中国互联网后全世界的文化都在吸取,韩流包括日剧这种类型化风潮,已经难以为继了。

所以越发展就越体现中国博大文化底蕴有自净功能,男子女性化的娘炮和女子男性化(李宇春等),变态不正常的文化现象,在中国都引起主流媒体的抵制与反思,年轻观众也在长大。


569417ZXC


曾经有过一个教授给我讲过这个问题。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c形包围的理论,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自然要积极发展周边友谊,前两年朴槿惠还在位期间,中韩关系确实还不错。而朴槿惠的治国方针就是“文化强国”,所以中国引入韩国的影视业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改善两国关系的考虑,也有签订类似协议。

(再比如日本也有一些好的影视作品,可是中国却不引进。为什么呢?因为中日关系现在并没有以前好。其实以前也有引进的,那是在九几年中日关系好的时候。如果现在引进了,中国人民群众会不会也在“中日关系友好”的前提下,抱着一种新鲜感去哈日呢?)

中国全民哈韩的行为超出了政府的预测和想象。终于,韩国萨德事件为中国政府找到了打击的理由,中国的哈韩风也就渐渐过去了,当然,这只是一个理由,中国人民审美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也有很大因素。

这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你以为的思想自由和正确 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自由和正确呢?


逆雨而上


随着经济发展,中国的本土文化一定会发展起来,更加专业、更具有艺术性、水平更高,到时候自然会把韩流挤出去。但本应不是现在,因为现在本土的文化水平并没有那么高。目前韩流的暂时衰退是因为中韩最近的交恶。不过早晚有一天,韩流会在中国衰退。

最近韩流的衰退,是因为朴槿惠政府接受美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导致中国政府发布限韩令。2016年8月,广电“限韩令”开始频繁出现在社交网络上,即为“调控”韩国明星在电视、电影、演唱会等文化领域的出现频率,韩星的广告代言也将受到限制。此后一段时间,虽然没有正式的“限韩”文件,但以各家视频单位接到的通知来看,“限韩令”不断加强,如今年年初网络韩剧全部遭遇到了下架,电视剧也疑被叫停,同时韩国广告被封杀,各地电台、电视台也不再播放韩国歌曲。

随着文在寅上台,韩国和中国关系缓和,限韩令会逐步放开。之后韩流可能会在国内缓慢复兴。

目前的中国娱乐圈还难以在整体上抵挡韩流,这是因为娱乐圈水品实在太差。

比如综艺节目的策划,中国的热播综艺节目,像《我是歌手》、《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都是韩国的创意或团队。中国在综艺节目策划上创新不足,只能依靠韩国。

又比如电视剧质量,中国的小鲜肉们随便出演,像Angelababy抠图都能随随便便拿到天价片酬,这样的电视剧又怎么会有好质量呢?

又比如音乐方面,如今火了的节目如《中国有嘻哈》是捧红了很多新星,但像刚捧红的PGOne就闹出涉毒、偷情等负面丑闻,这种娱乐圈环境,你能指望他们能有什么好作品吗?

所以人民群众这些年选择韩流,是因为他们眼睛不瞎!中国娱乐圈普遍就这水平,糊弄群众,群众当然宁愿选择韩流。

当然,中国文艺水平也不是都这么差。去年电视剧方面,《人民的名义》大火,收视率一度超过8%;电影有《战狼2》这样的佳作,创下了票房收入56.8亿元的记录。

事实证明,人民群众是识货的,只要你的作品质量高,他们就会去看,去关注,去做自来水!

所以韩流真要衰退,就得中国文艺作品质量彻底提上去。目前说韩流衰退,还为时尚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