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皇协军第四混成旅有多厉害,为何日军敢让它去对付楚云飞358团?

夏目历史君


皇协军是日本人专门为了对付咱们的华北的抗日根据地所建立的一支队伍,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了十万余人。皇协军一直到抗日战争结束之时还有着55000人之多。不过混成旅这个说法是没有的,他只是《亮剑》之中臆想出来的。

看过《亮剑》的人应该都知道,楚云龙的手下有一个营长叫钱伯均,他投敌叛国来到了皇协军中,他在这里当上了一个团长,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大致的推论皇协军的一个团也不过和楚云飞的营的兵力相同,甚至不敌。因为日本人这里可能也是为了笼络人心而给了他一个更高的位置。


混成旅是皇协军根据日军的编制而编成的,而且这个混成旅的兵力强度和楚云飞的晋绥军的358团的实力不相上下,皇协军的战斗力虽然比不上日本的军队,但是他们的实力却也还是有的,但是与楚云飞的358团比起来还是差点火候。

那为什么让混成旅去挑战358团呢?

我个人认为,日军在面对强大的敌人的时候他们首先不会用自己的军队去牺牲,所以皇协军混成旅就成为了他们利用的对象,当然混成旅也是一个炮灰队伍,用他们来消耗对手的实力也是值得了。


司徒历史


所谓的皇协军第4混成旅,是一支子虚乌有的部队。

皇协军其正式的名字应该是华北治安军(后改名华北绥靖军),是1940年日本人以伪华北政务委员会为名义组建的一支伪军,其主要目的是弥补日军数量上不足的缺点,以加强对日占区的控制力度。

皇协军刚成立时名义上有3个集团军,不过实际上只有齐燮元手下的5个团,总兵力大约5000人。后来皇协军逐步扩充到12个集团军,6万多人。

但是皇协军大部分是在河北活动,在山西的主要是伪山西剿共军的两个师,驻守太原、武乡、崞县,总兵力5100人;伪东亚皇协军的两个纵队,驻守离石、中阳、太原等地,总兵力约3000人,伪绥靖警备队3个集团军,驻守归绥,固阳等地,总兵力约3000人。

我们可以看到,驻山西的伪军其实不多,而且战斗力一般。华北伪军里只有庞炳勋、孙殿英、吴华文等人的部队还能打打,其他基本都是弱鸡。更重要的华北的伪军并没有混成旅这个编制。

民国时期的混成旅最早出现在北洋军阀时期,当时由于财力限制,在编练部队时有时候不足以组建一个师,就先组成混成旅。混成旅一般下辖2-3个步兵团,另配以骑兵、炮兵部队,大约是半个师的兵力。

但是有些混成旅实力很强,比如冯玉祥的第16混成旅有4个步兵团,算上骑兵、炮兵,其总兵力超过万人,比一般的师都要强。所以冯玉祥以旅长的身份敢和段祺瑞叫板,靠的就是手里有实力。

不过在北洋军阀覆没以后,混成旅就很少了,至于伪军里更是没这个编制。

抗战时期,日军也有混成旅。抗战爆发以后,由于战事日益扩大,日军在占领区组建了专门用于治安战的独立混成旅团。独立混成旅团和日军原来的旅团编制不同,取消了联队一级,直属5个步兵大队,1个炮兵大队,再加上其他后勤分队,总兵力大约只有5000人左右。

历史上日军倒有确实有一个独立混成第4旅团,而且负责河北正定到太原这一段的铁路周边治安,所以有可能遇上李云龙和楚云飞。不过这个独立混成第4旅团和皇协军就没什么关系了。

所以《亮剑》里皇协军的混成第4旅纯粹是一个虚构的单位,如果参照当时山西其他伪军的德行,那么其战斗力应该也很糟糕,对上楚云飞基本是送菜送装备。


不沉的经远


皇协军是“华北治安军”的俗称,又叫华北绥靖军,总司令是齐燮元。

皇协军和伪军其实是两种“汉奸”。简单说,皇协军是为了弥补日军兵力不足问题而组建的,直接听命于日军,协同日军作战。所以叫皇协军!

而伪军是伪政权建立的,维护沦陷地治安,不用配合日军野战。名义上,伪军听伪傀儡政府的。当然,广义上,皇协军也是伪军的一种。

皇协军是日军为了专门针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建立的。皇协军规模最大时,有13个集团,十万余人。等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皇协军只有55000人!最后,被国民党收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九路军。而伪军人数众多,有数据说达到145万人。

皇协军就是欺负老百姓,替鬼子维护治安的,真是实力非常差!

1940年,“华北治安军”(俗称皇协军)3个军号称15000人,其实才5000人。规模最大时,皇协军有38个步兵团,一个教导团,满编制不过十万人!。

一群连自己祖国都保护不了的人,能有战斗力?这些伪军,成团成营的被八路军消灭。 等到日军投降时,只剩下5.5万人。

举个例子:果河沿战斗中,八路军用了7个连就歼灭皇协军第四团,顺道击溃第三团和第十团。共计歼敌3600人。。。

在《亮剑》中,皇协军的战斗力就是一个笑话!

李云龙到独立团打的第一仗,就是把皇协军第八混成旅的骑兵营抢了!李云龙派孔捷带一个营,奔袭50公里,2个小时就把万家镇的伪军骑兵营端了!李云龙一下子发了大财,要搞一个骑兵营。结果,还没捂热乎,就被旅长给打劫了。。。

后来,在日军扫荡时,李云龙六十多人被鬼子和伪军围困在辛庄。日军第4旅团第22联队,外加皇协军独一师2团,都没有困住李云龙部。日军还死了一个联队长。。。



有前面两个例子在,楚云飞看不上皇协军第八混成旅也是情理之中。而且,楚云飞遇到的是皇协军第八混成旅下辖的第三团,还不是整个第八混成旅!

而且,我觉得日军自己也看不上这个皇协军第八旅,只是让他们当诱饵。日军这次对楚云飞部进行扫荡,主要是为了“掩护”钱伯钧部反水。

钱伯钧所辖的一营,是晋绥军358团主力营,有两千人马。李云龙一个团才一千来人。也是因为有底气,钱伯钧看不上日军给的伪军团长一职。日军河源宪兵队长平田一郎很重视钱伯钧反水的事,日方谈判代表甚至答应让钱伯钧当团长以上的职务——那就是和平建国军旅长!

2000人马的钱伯钧能伪军当旅长,那么一个皇协军混成旅团能有多少人?虽然很多人都说这个混成旅团有8000人,但是,我觉的吃空饷的很多。按照两个团一个旅的编制,这个“三团”也不过4000人。

(不过,抗日时期,“伪军”一个团实编只有五百人的情况很普遍。)

楚云飞五千人,吃掉虚编4000人的皇协军第八混成旅三团。我觉得,还是很简单的。


勇战王聊历史


皇协军是日军为了专门针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建立的。皇协军规模最大时,有13个集团,十万余人。等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皇协军只有55000人!最后,被国民党收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九路军。而伪军人数众多,据说人数最多时可达到145万余人。亮剑中,楚云飞手下的一个营长钱伯钧带领手下叛国投敌,日本人直接给他一个皇协军团长的职位,由此可见,皇协军一个团的人数和楚云飞的一个营人数差不多,可论战斗力恐怕就不敢 “恭维”了。

日军让第四混成旅这样的一支军队去对付楚云的358团。虽说皇协军第四混成旅虽然是一支伪军,但是他们的战斗力相比其他皇协军部队还是不差的,不然日本人也不会把大孤山一带的清乡行动交给他们,从皇协军第四混成旅的番号可以推断这支部队是个多兵种合成的部队,这是一支具有野战能力的部队,混成旅是抗战时期日本人对付华北游击势力来编制的部队。他们的人员不太固定,但是一般混成旅的人数比日军的师团要少。一般混成旅的大概只有4000多人,而第四混成旅最多时有8000多人。可见第四混成旅也算是当时日军手里的 “一支王牌部队”,其装备也优于其他皇协军。他们杖着有日军“撑腰”,平日里飞扬跋扈,为非作歹。其实他们就是日军的“炮灰部队”,跟国军中最为精锐之一楚云飞的358团打,无疑是“以卵击石”。



老兵说军事


皇协军第四混成旅厉害吗,在我看来,用八个字来形容再合适不过:“金絮其外,败絮其中”。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李幼斌版的《亮剑》,环环入寇的情节,让我们可以真实的了解抗战历史。剧中,有一段情节是这样描述的“日军派皇协军第四混成旅,对付晋绥军358团”,那么,究竟日本派的皇协军的战斗力如何,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



皇协军并不等于伪军,它的战斗力还比不上李云龙的一个营,日军派皇协军对付楚云飞,其实也是无可奈何之举。

  • 皇协军:也叫华北绥靖军,日军在华北地区,为了弥补军力不足的缺陷,协同日军作战的部队,它的总司令是齐燮元。
  • 日伪军:日本的傀儡政权建立的,维护殖民地的治安,不用配合野战部队。
相同点:都是大汉奸,没有脊梁骨的中国人。

针对华北地区的根据地对日本的反击,日本军队建立了皇协军,它规模最大的时候兵力达到了13个集团,约10万多人,抗战胜利以后,被国民党收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九路军。

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会看到欺负老百姓,给鬼子当维护治安的汉奸,除了保安团,就是皇协军了,它的战斗力其实不值一提。

举个例子,李云龙在独立团的时候,丁伟送给李云龙一个礼物,没错,这个礼物就是皇协军第八混成旅的骑兵营,李云龙派一个营,2个小时就给收拾了,你说,它的战斗力到底强在哪?

楚云飞的358团,也是晋绥军中比较厉害的,打皇协军,那是手拿把攥。

晋绥军:阎锡山的武装部队,属于国军战斗序列。

在《亮剑》中,楚云飞算是晋绥军中的一个好汉,他的358团,也是主力团之一。在对抗日本皇协军的战斗中,也占有优势。 楚云飞想吃掉日本皇协军第四混成旅,并非信口开河。

楚云飞,是阎锡山的红人,手下5000多人,并配有美式装备,在对抗日本皇协军占有优势。山西属于日本占领区,当地的日军属于留守部队,战斗力远比不上一线野战部队,顶多和358团一个级别。楚云飞连日军都不放在眼里,更别说那些混饭的皇协军,所以才有了干掉第四混成旅的想法。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战争年代,不管是你日本帝国主义,还是皇协军、伪军,到头来没有一个有好结果。


疑今察古几复


在华北地区的伪军根本没有“混成旅”这一建制,完全是《亮剑》作者或者编剧根据日军的作战单位臆想出来的,有违历史事实。“混成旅”这个介乎于步兵师和步兵旅之间的混合编成部队编制,大多存在于北洋政府的军阀混战时期,30年代国民政府进行全国军队统一整编时,基本撤销了这种编制。



而侵华日军的类似作战单位称为“独立混成旅团”,是为了在华北占领区对付抗日游击武装、执行重点守备任务而组建的,之前关于“独立混成旅团”和“支队”有过专门的回答,不再赘述。山西地区的皇协军正式称谓是“华北治安军”,它真正的旅级编制被命名为“集团”,集团以下是团、营、连、排等各级作战单位。

皇协军在1940年正式成立时,编有三个“集团”共15000余人,平均每个集团约5000人,与民国初期混成旅的规模基本相同。每个集团下辖三个团,团以下按“三三制”编成,但实权掌握在各级日本顾问手中,隶属于伪“华北政务委员会”,主要任务是维持占领区治安、配合日军扫荡敌后抗日武装等等,最多时拥有兵力9万余人,到抗日战争胜利时,华北皇协军还有13个集团约55000人。



相对于“日本鬼子”的称谓,华北群众痛恨地称呼皇协军为“二狗子”,其主要成分是原国民党地方保安团队、叛变的西北军和强征的壮丁,日寇华北方面军的大部分警备部队本就是战斗力二流的师团、独立混成旅团,而皇协军的战斗力尚远逊于这些日军部队。

同时,日军对这些汉奸队伍也保持着一定戒心,在重武器和弹药等方面进行了诸多限制,因此皇协军的战斗力非常有限,但欺负老百姓很是在行。冀东抗日名将包森将军,曾经在一天之内,连续打垮皇协军“第三集团”的第3、第4两个团,毙伤俘敌10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26挺、步枪700支和10万发子弹,史称“果河沿大捷”。



因此,山西境内的皇协军并没有“第四混成旅”这个番号,但皇协军的队伍里倒是有楚云飞的晋绥军“战友”,比如1940年阎锡山的晋绥军辎重兵司令武尽英投敌,晋绥军第68师副师长蔡雄飞率部也投降日寇,被改编为“东亚皇协军”,总兵力一度达到3000余人,主要活动在太原、中阳和离石地区,成为侵华日军在山西的帮凶。

《我的兄弟叫顺溜》里的伪军司令吴雄飞,名字恐怕就是由蔡雄飞而来。独立团赵刚带队突围时,皇协军那个连的战斗力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

如果真按《亮剑》中所述,用这样的部队去打击晋绥军358团,那可真是半斤对八两,不分伯仲。皇协军的战斗力固然是渣渣,其实阎锡山晋绥军的战力也好不到哪里去,否则不会被鬼子追得西渡黄河逃进陕西。



伪军中有没有“混成旅”这级编制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它属于山海关外的“伪满洲国军”,抗战期间共设有六个“军管区”,每个军管区下辖若干混成旅和骑兵旅,比如伪“牡丹江省军管区”,就辖有一个教导队、一个骑兵旅和两个混成旅,但问题是,“伪满洲国军”最远到达的华北地区是冀东,并没有一兵一卒进入山西。

而华东和华中地区的伪军,则称为“和平建国军”,直接隶属于汪伪的南京政府,在方面军以下设置师、团建制,并编有若干个“独立旅”,也没有混成旅的番号。


度度狼gg


《亮剑》中,楚云飞的358团是晋绥军中的精锐部队。


然历史上阎锡山手下的晋绥军在抗日战争中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战斗力,主要是没有优秀的将领。就连晋绥军中的唯一能撑得上门面的名将傅作义都被阎锡山给排挤走了,战斗力自然强不到哪里去。

但是《亮剑》中,358团的团长楚云飞军事素养相当不错,装备也很优秀,因此358团的战斗力远非一般的晋绥军能比拟的。

至于《亮剑》中皇协军,纯粹就是日本人手中的炮灰,专业送人头的。

还记得李云龙刚刚来到独立团时,就和孔捷率领一个营的兵力把一个皇协军的骑兵营一锅端了,收获了不少好东西,可惜被旅长给截胡了(旅长笑了,李云龙哭了)!


还有一次,日军一个联队和皇协军的一个团把李云龙几十人围在一个小村庄里,被人戏称为曲线救国的皇协军钟团长竟然判断里面有一个团的兵力,这军事素养可见一斑。

再举个例子,楚云飞手下的一个营长钱伯钧带领手下叛国投敌,日本人直接给他一个皇协军团长的职位,由此可见皇协军一个团的战斗力和楚云飞的一个营战斗力差不多,甚至还不如。

所以说,这皇协军的战斗力,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的。即便日本人派皇协军的第4混成旅,也不够楚云飞358团吃的,更何况还只是第4混成旅的一个团。

日军之所以派皇协军去,也不是要去进攻楚云飞,估计也是去监视一下情况。

顺便说一下,皇协军是伪军的一种,原名叫做“华北治安军”,其第一任司令为大汉奸直系军阀齐燮元(当然了,齐大汉奸自然不会承认自己是汉奸的,那叫做曲线救国)。


抗日战争时期,皇协军人数也不算太多,最开始只有5000多人(对外号称15000),抗日战争后期扩编到了55000人,主要是负责配合日军在华北平原发动大扫荡,借着日本人欺压同胞,是一只恶贯满盈的汉奸队伍。


小镇月明




皇协军第四混成旅是没有能力和楚云飞358团相对抗的,日本人也不可能让皇协军第四混成旅去为楚云飞送菜,那是去送死的。

当时日本人出动的是宪兵队为主力,以驻阳泉的日军联队为辅,皇协军第四混成旅不过是配合扫荡。

皇协军第四混成旅的部队只是在前沿阵地牵制楚云飞的358团,还有一个任务就是监视358团的动向,他们基本上没有正面作战的任务。

以皇协军的作战能力,是没有可能打得过358团的。如果皇协军战败了,反而有可能冲击日军的阵线,从而影响日军的进攻。



李云龙出动了一个营就从皇协军第八混成旅手上抢到了一个骑兵营的装备,当然这次进攻的发起有突然性,皇协军猝不及防被打了个落花流水,但是也反映了皇协军作战水平之差。

楚云飞的358团是一个加强团,有5000人之多。由四个步兵营和一个炮营组成,就是李云龙的独立团也不敢随便和楚云飞的三五八团掰手腕。


当然皇协军的作战水平是比伪军要高的,伪军是伪政府的军队,不属于日军直接指挥,平时也主要负责社会治安,不直接参与作战。

皇协军则是按照日本军队的编制组成的,是直接听从于日军指挥的,装备和作战能力都强于伪军。



皇协军是由中国人组成的,日本人对中国军队是非常不放心的,所以不会给他们太好的装备,因此楚云飞对他们的作战能力也是不放在心上的。

楚云飞真正担心的是进攻的日本宪兵和联队,所以才约了李云龙在醉仙楼,大闹宪兵队长平田一郎的生日宴会,顺便杀死了所有参与围剿358团的日伪军军官。

参与进攻的军官都死了,因此这个进攻计划就取消了,楚云飞不战而屈人之兵,就将一场大战给平息了。


但是因为这次是他们两个团长的私下行动,因此都不敢把消息透露给双方的军官,要不然是要被军法从事的。所以虽然立了大功一件,两个人也只能偷着乐,但对于两个胸怀坦荡的军人来说,这就够了。


新知传习阁


按道理来讲的话,皇协军内部应该是没有第四混成旅这样一个称号,这个应该是亮剑,为了突出楚云飞,选择临时编的一个部队编制用来衡量楚云飞的军事力量。

楚云飞手里有多少人?大概5000人左右,属于一个加强团,手里面人数也多,不济也多,也是阎长官心头肉,所以装备和兵源方面不需要担心,算得上是晋绥军内部一支精锐的力量。

就是这样一支力量,作者给他选择的对手是皇协军第四混成旅,关于这个混成旅,其实一开始的时候,这个军队编制是出现在冯玉祥的编制里面,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华北地区平原众多,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大江大河大山的阻隔,所以分割了作战的区域,使得大兵团的展开有一些困难,并不能像辽西走廊或者是淮海平原那样,能够形成大兵团的展开,当初的黄维兵团,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山里面转了半天,结果被解放军狠狠地教做人了之后,然后选择撤出来,在这之后撞上了淮海战役。

将部队分化成为适当的作战单位,然后在适当的地区才能够发挥它百分之百的战斗力,而不是人数太多,最后由于地形的限制,反而发挥不出自己全部的作战能力。因此,混成旅在当时华北还有黄土高原,河套平原等等地区,都拥有着广泛的使用。

言归正传,这种作战的单位究竟有多少人呢?其实人数上来说,应该是介于旅到师之间,人数上大致推测,5000人上下,这人数跟楚云飞的那个人人数相比也大致上差不多。

其实讲道理,第四混成旅根本就没有办法跟楚云飞的部队作战,楚云飞这个人的军事能力,在山本一木和筱冢义男对话里面就可以看得出来,应该是得到了日本方面的重视,再加上他本身一个加强团5000人的军队,日本人不想花一番心思在他身上也不行。

所以在一比一的情况之下,派出皇协军进行作战,这一点显得有一些不可理喻,但其实仔细去想,想这一支皇协军,难道真的就是日本人所有的作战计划和作战单位吗?日本人不是傻子啊,自己的作战部队在这个地方作战这么多年了,和这些抗日武装打着打着,也对双方之间的军事武装对比,知根知底。

指派一个第四混成旅上去肯定是不行的,那如果配合一些其他的作战力量的日本人,从来就没有对黄协军放心过。

去查一下历史,日本人虽然成立了皇协军,但是为了防止这些皇协军的作战力量越做越大,所以选择派出日本的军事顾问,(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而且还阉割了皇协军的部分作战能力,比如说重武器或者是一些火力方面的资源,是直接把他阉割掉了儿,军事武装的动用方面也都是只听日本顾问的,不听那些正宗的指挥官。

说白了一句话,皇协军一旦出马,肯定会跟着日本人,这些人只不过是替日本人打前站的,一旦日军派一个联队配合着第四混成旅一起去进攻楚云飞,那楚云飞就危险了。

日本人的作战能力大家有目共睹的,楚云飞一旦跟这些人纠缠上那是真正的有问题,他得考虑是否该逃了。

就算是只有第四混成旅过来去进攻楚云飞,那这些人按照一般的尿性,也是阳奉阴违,走一步打一枪,至于说跟楚云飞真的打他们也不敢,更多的只不过是起到一种牵制作用,用来牵制楚云飞的358团。

这个道理用田忌赛马来形容再恰当不过,有可能日本人在接下来会有一次重要的军事活动,只不过358团是一个比较大的,可能出变数的一个点,所以派了一支部队过来监视,比如说其他的部队集结起来用来对付他们真正要打的目标。

当然不管他们是什么目的,反正我们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根本就没有付之于行动,然后就被人给端了。


漩涡鸣人yy


抗日战争中,日军在华北方面军确实有过独立第四混成旅团,1939年该旅团的指挥官为百武晴吉中将,1941年为津田美武少将并驻守在山西的阳泉。但是电视剧《亮剑》中的皇协军第四混成旅是皇协军根据日军的编制编成的,虽然人数和晋绥军楚云飞358团差不多,其战斗力和日军相比差了一大截。皇协军的战斗力虽然不如日军,但是在兵力1:1的情况下皇协军并不处于下风。大家不要以为皇协军的战斗力很差,抗战胜利后的74军就补充了许多伪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