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辈什么年纪开始不能再收长辈红包?

神奇动物说


小时候过年最喜欢的就是放炮了,过年去我姨家,就是我妈的妹妹,我看到一大卷炮,心里奈闷这么好的东西怎么没有放,于是我就把它们一个一个拆开了放到兜里,拿了火柴四处放炮,我表弟看我放得嗨的,于是他也加入了进来。回到家我妈就把我骂了一顿,嫌我把人家炮放完了。现在想起来都挺开心的,小时候的快乐怎么那么多?

小时候过年另外一件比较开心的事情就是收红包了,有些子个吝啬的亲戚,每年去她家都没有红包,我其实觉得没什么,但我妈总是会愤愤不平地说给别人听,天长日久,也便在我心里种下了仇恨的种子!每次收到红包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匆匆跑到我们那的交通要道,买一把非常帅气的玩具枪,然后整日把玩,乐此不疲。心想这要是上学的时候就好了,端着枪走到学校里,和同学们探讨探讨一些技术性问题,切磋切磋一下技艺,最主要的,可以吸引女生的目光。当然啦,玩砸的风险也是存在的!万一让哪个没眼色的老师发现了,弄不好枪被没收,还得挨顿揍!

过年另一件比较开心的事情就是穿新衣服了,虽然是传统项目了,可还是让人很激动。新的衣服穿身上总是棱是棱,褶是褶,让人觉得特别的舒服,特别的有型。一尘不染,让人觉得特别洁净,舍不得在上面落上一个污点,仿佛自己的内心也变得干净整洁。

过年还令人开心的一件事情是周围一切都笼罩在一种欢快热烈的气氛中,让人不由得也开心起来,大红的灯笼,四处乱响的鞭炮,热闹的县城,和四处娱乐的人们,人们花钱更加地大度,消费更加地频繁,物质更加地充裕,这一切都构成一道难忘的景色!





骑驴去高考


红包就是红色的信封里面放着钱。现在遇到喜事结婚,生孩子随礼,过年给压岁钱都会用到红包。

我小时候过年长辈给压岁钱没有红包这样的仪式感,都是直接给钱,没有任何装饰,一眼分明。

小的时候压岁钱比较少,一人给个5块10块的,记得有一年过年我收的压岁钱加在一起也就一百块钱,我妈还去邮局给我存起来了。那时候存款就是一张存款单,到现在存款单都找不到了。

后来家庭条件好了,随着我长大,压岁钱也涨了20 50 100 200 500

我们过年长辈给小辈红包一直给到毕业参加工作。参加工作以后自己挣钱了,长辈就不再给红包了。

我们结婚的时候,长辈儿都会给我们发红包。结了婚以后每逢过年我们就会给父母,爷爷奶奶发红包。

尽管我会给长辈发红包,但是每年过年我的父母还会给我发一个红包,就是讨一个吉利。

等结婚有孩子以后,我们就彻底收不到红包了,因为老一辈的红包都会给孩子,而我们仍旧会给长辈发红包。

现在微信通信比较发达,自家亲戚建一个家人群,每逢过年过节或有过生日的,都会在群里发红包,相互祝福一下,图个热闹。



纷飞的木槿


长辈给小辈红包,寓意是很好的,也是作为传统习俗被保留下来,是一种代表祝福的行为。

而且红包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给养孩子的家庭一些经济支持。因为养娃是非常费钱的,吃喝拉撒都要花钱,奶粉、婴儿用品也非常昂贵,所以亲戚朋友给孩子红包,能缓解一部分养娃家庭的经济压力。

至于什么时候开始不拿压岁钱,这个各地风俗习惯不同。

当然,也要看自己和亲戚朋友的经济情况,关系亲疏远近而定。比如自家经济条件还行,在亲戚朋友圈子里属于中上游,稍微客气点就18岁或者工作了就不拿别人压岁钱了,别人来钱也不容易。

再一个,也看两家孩子情况如何。比如小明和小刚是同辈,都有一个小孩,他们可能觉得送来送去没必要,就互相约定不给了。又比如小明和老李年纪相差比较大,小明孩子还小,老李则孩子已经毕业,小明觉得收了人家的人情还不回去,就不要老李的红包,也是正常的。

总之,客气点,愿意自己吃点亏,就早早的不要人家红包。正常来往,一般拿到找着工作有自己赚钱能力为止。


翔里个翔


什么年纪开始不再收红包?

我想这个问题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答案!

我们家族我这一辈的人基本都是在一上初中就没见过红包是啥样了,父辈祖辈也不会再给,都知道、理解父辈的钱挣得不多也不易,我们也就不再去争求这些了。

随着年龄增大,我们的下一辈早些年也都或多或少都有红包收,我族家大侄子现在都已经高三了,依然会有他们的祖辈和我们这一辈的大人给发红包。不过这几年也因为各个家庭给来给去钱数基本一样,也就不再相互发了,最多也就是给那些还在上小学、幼儿园的孩子。媳妇家族习惯依然还是每年无论年龄多大,长辈都会给,而且一年比一年给的多😢在媳妇家,她属于姑姑、姑奶奶一辈的,每年都要准备大几千的红包给她家的族中晚辈。

其实个人觉得,长辈给晚辈红包相互间并非攀比谁给的多与少,而是一份祝福,希望晚辈们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当然,这也不失是一种习俗。至于我们这一辈的人,各家都有家族群,相互间在群里发个红包,抢呗,哪怕只是一分钱也都是一种快乐,毕竟过年嘛,图个喜庆!





阿鹏少爷


今天的红包过去叫压岁钱,从我记事起(七十多年前)就有此记忆。那时的数额很小,都是几分几角的,尽管钱少,孩子们得到后都会欣喜若狂。记得那时一旦结婚成家立业了才没有此待遇了。今天我们家对于上大学、读研究生的孩子皆照给红包,这样过年才显得有年味。


老朽求是


我都51了,每年都收到父母给的红包,幸福感满满的,仿佛回到了从前,无论多大,在父母面前依然是孩子,愿父母健康长寿!


用户4217975155099


只要工作了,就不能收了,而是反过来,应该给长辈们发红包,多少不论,送上的是心意和孝心!!


AL2019


你好!

看到这个问题好像一下子让我回到了小时候,小时候就盼着过年能收红包,那种感觉真是不言而喻。

红包在几年前都叫压岁钱,是过年的时候长辈们互相给晚辈们表达喜庆的一种方式,只是近今年都是通过手机发红包的缘故才很少有人说压岁钱了。收压岁钱是一种吉祥寓意,小孩子都喜欢收压岁钱,可以买好吃的,好玩的,但是长辈们就要破费了,因为别人给你家孩子了你还要还回去的。

问从多大开始不收长辈的红包了,到现在每年过年的时候我还会收到爸妈给的红包,只是收不到别的亲戚长辈的红包了,长大了给也不能要了,而他们会给我儿子红包,我爸妈就会还给他们小孩子红包。



每年三十晚上吃团圆饭的时候,我爸妈都会包三个红包,我和老婆还有儿子一人一个,我说都这么大了只给小孩就行了,我妈说你在大在妈面前也是小孩,给你红包不是单纯的给你钱,这里面有很多吉祥的寓意,必须拿着。但是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或是爸妈生日的时候我都会通过手机给他们发一个大大的红包,以表示这些年来他们对我的养育之恩。


其实父母给的红包我感觉多少都得收下,因为我们收的不单单是钱,而是老人对我们的一种祝福,我们不在乎多少,不在乎形式,在乎的是父母对我们的爱。这样能让我们更加下定决心以后好好的孝顺他们。父母更不会在乎我们的红包,我们的礼物,他们在乎的是我们过的好不好,我们的陪伴。


金乡生活小芮


这和各地情况不一样,年代也不一样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家境一好的一角到五毛,家境不好的没有,我就没收到过压岁线,我工作后弟弟妹妹向我讲他们同学每年收到压岁钱,多少,我每年给他们压岁钱一元,父母从不给,直至他满十八岁为止,

现在我知道的是,工作了压岁钱就没了!


悟空老顽童


过年送红包送的不单单是红包,而是长辈对小辈的新年祝福。当然小辈收红包收的也不单单是红包,而是对长辈希望的肯定。我认为孩子大学毕业也就不收长辈的红包了,毕竟自己工作了挣钱了能够自食其力了这种情况长辈也不会送的。但在很多贫困山区好多初中毕业或者高中毕业没有上大学的孩子早早地走上社会开始人生的历练。像这种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人群很少有长辈给晚辈红包的,就算给孩子也不会要,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谢谢长辈穷亲戚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挣不了多少钱,拿着心愧。当然了这都是在过年。其他比如说结婚搬迁等情况红包还是会收的,不过这些小辈们会把这些红包作为往来人情记下,逢别人家有事再给还回去,礼尚往来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