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玻璃心,脆弱易受打擊?父母要早點開始培養“厚臉皮”的能力

01

常常在各種家長群裡聽到媽媽們說起家裡的孩子,有個普遍的現象就是,現在的孩子玻璃心了,說不得,稍微說兩句就覺得委屈,受不了。在學校被老師批評一下,罰一下就鬧著不想上學,跟同學發生點小摩擦,就覺得同學都不喜歡他,就不開心。

做人資的小夥伴們聚在一起,也會聊到現在的孩子太經受不起打擊了,做錯事情被上級主管說幾句,或者領導說話稍微有點重,就要離職,就幹不下去了。跟宿舍同事鬧點小矛盾也要辭職不幹了。反正就是各種受不得委屈,遇到點事情就覺得別人都不喜歡他,處處針對他。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煩惱吧,我經常會收到類似問題的諮詢,媽媽們很無奈,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頑強一些,能夠內心強大,抗打擊。因為未來的人生道路上需要這樣的精神。可現實就是我們的孩子確實比較玻璃心,很容易受打擊。

孩子玻璃心,脆弱易受打擊?父母要早點開始培養“厚臉皮”的能力

我也是一個媽媽,在我陪伴孩子成長的這幾年,我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其實也正常,在4,2,1的家庭結構下,家裡的那1個孩子就是好幾個人捧在手心裡的寶。就是捧在手裡怕碎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家就是一個溫室,小時候各種保護,孩子根本體會不到風雨,根本不用經受什麼打擊。長大點的時候,因為學習,因為跟別人的相處,我們希望他能夠抗打擊的時候,他卻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抗打擊,內心強大,這不僅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能力,是需要從小培養的,是需要練習的,不是長大了就會有的,不是需要的時候就會有的。

日本著名作家,醫學家渡邊純一寫了一本書《鈍感力》,在書的序言中這樣寫到:

我們的社會是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來維繫的。不管你的頭腦多麼聰明,學習多麼優秀,如果不能很好的處理人際關係的話,就無法享受愉快而有意義的人生。


在人際關係方面最為重要的就是鈍感力。當受到領導批評,或者朋友之間意見不合,還有戀人或夫妻之間產生矛盾的時候,不要因為一些瑣碎小事鬱鬱寡歡,而應該以積極開朗、從容淡定的態度應對生活。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這樣的鈍感力,想讓擁有這樣的能力,我們就得“厚臉皮”。我小的時候覺得“厚臉皮”這3個字是罵人的,是個貶義詞。經常會聽到老師或者鄰居阿姨說,這孩子臉皮太厚了,前腳剛被罵了一頓,後腳就樂呵呵的去玩了,彷彿沒發生過事情一樣。

可當我長大以後,在學校,在工作,在生活中,越來越發現“臉皮厚”是一種值得學習的精神,是一種能力,而且是特別重要的能力,對於個人的生存和發展來說都是如此。當我成為媽媽以後,更是覺得一定要想方設法,從孩子小的時候開始培養他的“厚臉皮”。

孩子玻璃心,脆弱易受打擊?父母要早點開始培養“厚臉皮”的能力

02

孩子為什麼會敏感,脆弱,玻璃心?我們為什麼“臉皮薄”,容易受打擊,容易受傷害?

往往因為,我們把自己不喜歡的,不認可的來自別人的那些看法,做法都當成了別人對我們的敵意。

往往因為,我們太在意別人的評價和看法。

孩子吃個早飯拖拖拉拉,我們著急出門上班,忍不住吼了兩句讓他快點吃,他委屈的哭了;孩子寫作業題目做錯了,我們說了一下就各種不高興,晚飯都不吃了;孩子在學校跟同學發生了點小摩擦,回家我們說了兩句,就生氣的不理人;孩子有什麼做的不好的事情或者不合適的事情,我們說兩句,就委屈的不行,就受不了;因為孩子覺得我們說他,就是不認同他這個人,就是不愛他,就是不喜歡他,就是認為他不好。

和同事之間發生衝突,意見不一致,就會覺得別人對我們有意見;老公不認同我們的某些行為和觀點,我們就覺得這就是不愛我們的表現;父母不理解,不支持我們的某些行為,我們就會覺得他們不為我們考慮。

人性的本質是希望被讚賞,被肯定,被喜歡,被認同。當我們得不到的時候,就會覺得希望落空,就會覺得委屈,受打擊,受傷害。這就是我們很多人在人際關係中的最大的束縛,是我們在生活中體會到更多快樂和幸福感的絆腳石。

不被肯定,不被認同,不被喜歡才是生活的常態。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成長軌跡,都有自己看待世界,看待事情的角度,都有自己的經驗和想法。和我們不一樣才正常。我們需要掙脫束縛,教會我們的孩子不被束縛。

孩子玻璃心,脆弱易受打擊?父母要早點開始培養“厚臉皮”的能力

03

培養孩子“厚臉皮”,內心強大,抗打擊,給父母5個建議

<strong>1、從小呵護、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教會他換位思考,去理解別人,進而理解別人的行為,那並非是對我們的敵意。

我小時候沒少捱過我媽的打,內心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次恐懼,可是我們的關係一直很好。並沒有因此造成什麼心理上的傷害。因為,我理解她,越長大越理解。她打我不是不愛我,不是我不好。而是當時的狀況下,生活給了她太多的艱難困苦,她的內心積累了太多的情緒,需要出口,一觸即發。我覺得如果換成是我,經歷當時那樣的狀況,我一定做的不如她。所以,在我的心裡,她是個很好的媽媽。

我最近發現,小晗晗也在不斷的變化,以前吼他,對他發脾氣,他很容易哭,很容易生氣,委屈。現在,總是很淡定。看見我不對勁的時候,就會跟爸爸說,我媽今天心情不好,咱們儘量少惹她。我脾氣上來吼他的時候,說什麼,他都會先應承下來,嗯一下,不跟我吵。如果有什麼不同意見,時候再來找我。

他會覺得我吼他,發脾氣是因為我心情不好,是因為他的某個行為做的讓我不喜歡。不會覺得是我不愛他,是他這個人不好。我的心情不好會過去,他的某個行為不好可以改。都是能解決的。

當有了這樣的理解,就不會那麼敏感,那麼玻璃心,那麼容易受打擊了。看上去臉皮厚了很多。我很高興。

孩子玻璃心,脆弱易受打擊?父母要早點開始培養“厚臉皮”的能力

<strong>2、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自嘲”精神,敢於自嘲、自黑。

自嘲不是妄自菲薄,更不是自卑,而是一種更高級的幽默感,更高級的自信,也是高情商。也是一種心理防禦武器,讓我們不受傷害。我們也總是會有各種缺點,各種不如別人的地方。總會有人不喜歡我們,總會有人要打擊我們。有一種方法,既可以避免自己受傷,又讓對方覺得心裡舒服,都不好意思再打擊。這就是自嘲、自黑。

說到自嘲,我會想起“黃渤”,娛樂圈的高情商代表。總是會因為自己的長相被調侃,但總是能用自嘲來化解尷尬,還能吸粉。

有一次採訪談到他的長相,他說:我本來就長了一張抗抑鬱的臉。後來,主持人又問,你覺得你長得帥嗎?他笑著說:這句話聽起來,怎麼覺得像是在罵人。

用這樣的心態對待自己的長相,又怎麼會被別人所傷害,反而變成了一種樂趣。

如果我們能在陪伴孩子的日常裡,有意識的去培養這種自嘲、自黑的幽默感,和孩子一起敢於自嘲、自黑,一定會讓他們的內心變得更強大,不容易被打擊。

孩子玻璃心,脆弱易受打擊?父母要早點開始培養“厚臉皮”的能力

<strong>3、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多讀書,讀各種書。

毛姆說: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

我們說:宰相肚裡能撐船。

心越大,心越寬,能容納的事情就越多,內心就會越強大。可是心要大,見識得多,經歷得多。看見過各種各樣的人,經歷過各種各樣的生活,才會看淡,才不會那麼計較、敏感。但我們每個人的經歷畢竟是有限的,眼睛能見到的,腳步能到達的是有限的,我們經歷的也只有自己的人生。而閱讀是不受限制的,可以讓我們看見的,知道的更多。

孩子可以通過閱讀,經歷很多次不同的人生,認識各種各樣的人,知道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知道生活本來就是個中不如意。

孩子可以通過閱讀,瞭解別人是如何應對困境,別人如何對待那些不喜歡自己的人,別人受到打擊時又是怎麼辦的。

孩子可以通過閱讀,實現行萬里路,閱人無數,讓心變得更大,更堅強。

孩子玻璃心,脆弱易受打擊?父母要早點開始培養“厚臉皮”的能力

<strong>4、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在一件件的小事中,通過我們與孩子的交流互動,向孩子傳遞這樣4個觀點:

(1)我不認同你的某些行為,但我仍然愛你

(2)你做的不好,不是因為你這個人不好,而是因為努力的還不夠,方法還需要調整;你做的好,不是因為你天生就好,而是因為你的努力和堅持。

(3)困難都是暫時的,是可以解決的

(4)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努力一定會進步

語言是會內化的,聽的多了,就會記在心裡,就會這樣去想,這樣去做,就會變成一種思維習慣,積極的思考。而保持積極的思考,才會有積極的行為。

孩子玻璃心,脆弱易受打擊?父母要早點開始培養“厚臉皮”的能力

<strong>5、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比起行為上的獨立,精神上的獨立更重要

我值得被愛嗎?

我可以嗎?我有價值嗎?

我有選擇的自由嗎?

我能自己做決定嗎?

我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嗎?

孩子在2,3歲的時候自我意識萌芽,就開始思考這些問題,這些問題的答案構築我們內在的精神世界和三觀。但答案,不是我們告訴孩子的,而是孩子通過觀察我們日常中的一言一行自己找到的,他們時時刻刻都在解讀,都在自問自答。

所以,我們在與孩子的每一次互動中,每一件小事中的表現都有教育的意義。

當孩子做錯事情時,我們表達自己的生氣和不認同,但我們告訴他我們依然愛他,不管發生什麼我們都愛他。一次次的這樣去說,這樣去做,孩子就會覺得,我是值得被愛的。

當我們創造和提供了一個又一個的機會,讓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兒,去嘗試,哪怕做的不好,失敗了,我們依然肯定他的勇氣,同時指導他找到更好的方法。一次次的這樣去做,孩子會覺得我可以,我能行,我有價值,哪怕是挫折也有意義。

那我們在家庭中,總是邀請孩子參與家庭事務的討論,決策,對於孩子自己的事情更是給他們做決定和選擇的機會。慢慢的,孩子就會覺得,我可以有自己的意見,不同的意見,我可以自己做決定。孩子也會知道,意見不同是正常的,即使是一家人也會有不一樣的想法。

按自己的方式去度過自己的一生,而不是去討好誰,去依附誰,這很難,但也是我們想要過好這一生應有的態度和能力。我們的孩子應該從小開始練習。

孩子玻璃心,脆弱易受打擊?父母要早點開始培養“厚臉皮”的能力

在影片《這個殺手不太冷》裡有一句經典臺詞:

人生總是這麼痛苦嗎?還是隻有小時候是這樣?


總是如此

培養孩子的“厚臉皮”就是教會他,在總是充斥著各種不如意的現實生活裡,依然保持歡喜的勇氣,保持被討厭的勇氣。而這些培養和練習的機會就藏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裡。而且,是我們可以做的,能做的。

我是晗晗媽,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8歲男孩的媽媽,也是職場達人。歡迎關注@小晗晗愛閱讀,與你分享我的育兒故事,我的成長經歷,讓我們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做優質父母,遇見更好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