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消毒这点事儿,没那么简单

酒精消毒这点事儿,没那么简单

酒精学名叫“乙醇”。酒精的分子具有很大的渗透能力,它能通过细菌表面的膜打入细菌内部,使构成细菌生命基础的蛋白质凝固,从而将细菌杀死。

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吗?

当然不是啦!

不同浓度的酒精,作用也不同

95%的酒精:一般用于擦拭紫外线灯。这种浓度的酒精在医院常用,而在家庭中不常用。

25%~50%的酒精:家庭中一般常用25%~50%的酒精来物理退热。高烧患者可用其擦身,达到降温目的。用酒精擦拭皮肤,能使患者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散热能力,其挥发性还能吸收并带走大量的热量,使症状缓解。这种酒精浓度不可过高,否则可能会刺激皮肤,并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

酒精消毒这点事儿,没那么简单

日常消毒选用什么浓度的酒精?

75%的酒精消毒效果最好。常见的消毒酒精为75%,而不是100%。因为过高浓度的酒精能使菌体表面迅速凝固,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反而保护了细菌,使它免遭死亡。而酒精浓度过低,虽可进入细菌,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所以,75%的酒精消毒效果最好。

一、勿在空气中直接喷洒使用,给灶台、电器消毒时,应先关闭火源、电源,等待灶台和电气冷却后再消毒,酒精不能用于大面积喷洒,环境物表消毒(如:会议室、办公室、餐厅、楼道等都不适用喷洒酒精进行消毒。)

二、酒精不宜直接对着衣物喷洒进行消毒,如果遇到明火、静电,可能引发燃烧

三、存储酒精需谨慎,应远离火源

,也不应放置在儿童易于触及的场所。

四、酒精消毒时一定要保证通风,并需要远离高温的物体更不能与明火接触。(如:刚喷洒过酒精消毒后,不能立即进行做饭、吸烟、使用电蚊拍、打电话等行为。)

五、使用酒精喷洒消毒前,要注意清理周边的易燃可燃物,勿在空气中直接喷洒使用,给灶台、电器消毒时,应先关闭火源、电源,等待灶台和电气冷却后再消毒,避免酒精挥发时导致爆燃。


提示:酒精的有效成分是乙醇,属于甲类火灾危险品,如果空气中的乙醇浓度超过3%就可能发生火灾!在大量使用酒精时,酒精挥发使室内空气中乙醇浓度增加,比直接点燃酒精更加危险!

消毒应该选对酒精浓度、合理应用。

使用酒精应该把握好度,不要过度使用,以免使细菌产生耐药,反而起不到消毒作用。

酒精作为易燃危险品,建议储存在避免明火高热、防燃的柜子中,日常使用也要多加小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