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上趋势

2020年的春节注定令全国人民终身难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出现并加速蔓延,牵动着亿万国人心。目前,全国正进入疫情防控的攻坚阶段,这只“黑天鹅”的经济效应也正在显现,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疫情是一个短期的外生性冲击,并非经济驱动的因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而也不会改变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上趋势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上趋势

疫情仅为短期影响 中国经济长期向阳

1、从历史事件来看:疫情影响经济的逻辑链条是传染性越强,控制疫情扩散的隔离管控措施就需要越严格,对经济活动的冲击也越大。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似乎比“非典”强,既可能有病毒本身的因素,也因为社会开放程度和交通便捷性较当时大幅增加,政府采取的管控力度也强于2003年,由此一个基本的判断是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大于“非典”。

2、从GDP增速来看:按估算,如果疫情在几周内得到有效控制,对GDP增长的冲击主要在一季度,下半年将呈现反弹。如果疫情持续时间更长,经济遭受的冲击会大些。依据疫情控制的相对乐观和悲观情形假设,对GDP增长的影响在0.4-1.0百分点区间。但2020年经济增速下降的幅度越大,2021年反弹的力度也越大,总体来讲大概率回到6%以上。

3、从政府应对策略来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反应迅速、行动得力,在较短时间采取了控制疫情传播、隔离传染人员、推迟假期返工、减少公共交通、停止公共与集体活动等措施来降低病毒传播。尽管短期内疫情对经济冲击较大,但如果控制得当,在3月前新增感染人数不再上升,则有望为下半年经济反弹创造条件。

据中诚信对外发布的新闻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或将打断中国经济的短时回稳进程,加大其短期下行压力,但稳增长政策作用的发挥和部分产业在疫情下仍保持较快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经济下行压力。针对疫情,中国政府持续采取管控措施,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或偏于短期,主要集中于2020年尤其是2020年一季度,中期影响或有限。由于目前尚处疫情发展阶段,其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对经济影响甚为重要,后续仍需密切关注疫情的变化,但总体上疫情并不会打断中国既定的改革开放与经济转型进程,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韧性犹存。同时目前中国政府总体财政实力和对外偿付能力依然较强,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依然有加杠杆的空间,有实力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基于以上分析与研判,中诚信国际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大了短期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但中国政府采取的持续控制疫情的措施有助于消除或者缓解疫情对经济增长的中期影响,中国信用的中期趋势仍将保持稳定;初步评估,疫情对2020年中国经济中国的影响在1%以内,后续实际情况需视疫情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而定。

抓住长期发展 优化资产配置

毋庸置疑,疫情蔓延给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交往暂时蒙上了一层阴影。面对造成的经济压力,投资者不仅要理性分析,避免非理性恐慌情绪宣泄,还要用平和心态构筑财富的安全增长。因为这场意料之外的疫情,国家货币政策可能会比各大机构开年预期的更加宽松,以确保中国经济能快速回到正常轨道并持续运行,这对中国投资者而言,比炒作疫情短期行情更重要的是抓住中长期投资机会。

疫情对市场的影响是短期的,不会改变中长期走势。我们要对国家有信心。我们的国家有绝对实力能够面对任何短暂冲击。面对疫情,中国经济的抗击打与自愈能力已今非昔比,中国经济在这场战役中必将有勇气承认现实,接受挑战,不畏困难,共克时艰,早日战胜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