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陰霾下的“圍城”之困——如今欠下的瞌睡 等勝利了補回來

安靜的小區 那一抹靚麗的橙色

穿著鮮亮的橙色工作服,戴著厚實的防疫口罩,張召弟身背一箱一箱消毒水,在轄區廢棄口罩收集箱、定點垃圾桶進行消毒作業 ......

疫情阴霾下的“围城”之困——如今欠下的瞌睡 等胜利了补回来

這位 45 歲的大姐,在紅古區環衛局已經幹了 5 年的環衛工,論資排輩,她完全可以待到家裡玩玩手機,捶捶腿。事情總是沒有想象當中那麼美好,1 月 27 日,疫情防控的警報拉響後,張召弟被作為老人手安排上一線崗位,她猶豫都沒有猶豫,背起消毒液箱子動手就幹,每天 5 點起床,幹到晚上 10 點才收工。

" 消毒工作,任何一個細節,都不得放過。" 她比劃著說,像口罩,屬於醫療垃圾,不懂常識的市民,隨意扔進果皮箱內。這就要先消毒,後收集,最後集中處置,工作量不少。大姐說,要是跟誰換換,在家裡美美睡一覺,該有多好。

不行,疫情就是動員令,連日來,紅古環衛局的有 5130 名 " 橙色戰士 ",個個擔當作為,肩負垃圾分類收集與處置、轄區垃圾容器、菜市場周邊及重點點位消毒清掃重任,編織起一張嚴密的防控網。保衛健康,大家沒有一個人喊苦叫累,袖子一挽齊動手,消除垃圾 1214 噸,消殺清掃 518 個垃圾容器點位、17 座公廁,面積達 370 萬平方米。每天重複 20 次的消毒工作,確保無死角、無盲區。

寒冷的路口 往返車輛的守望者

3 歲的女兒剛做完闌尾炎手術,王海鵬和張娟娟這一對小夫妻,想著連過年帶慶祝,領著女兒到處走走鬧花燈,讓孩子歡天喜地地過個年。

疫情發生了,作為民和縣的一名醫護人員,張娟娟被青海省委以重任,成為光榮的馳援武漢醫療隊的一員。吻別了老婆,把女兒留給年邁的父母,王海鵬默默走向自己的執勤崗位。

疫情阴霾下的“围城”之困——如今欠下的瞌睡 等胜利了补回来

王海鵬是市公安局紅古分局的一名執勤輔警,從大年初五開始,他和隊友們每天的工作任務,就是在王家口卡點上對每一輛回紅車輛進行檢查。

" 駕駛員你好,麻煩將車輛靠邊,配合醫生測量體溫。" 一句話,直重複說到口乾舌燥。連續執勤了 7 天的他,看似精神抖擻,實則明顯疲憊,這個檢查站是 24 小時運作,他和同事輪流值守,確保不遺漏每一輛車輛,每一名人員。

王海鵬,不過是這守望者群像當中的一員。自疫情防控狙擊戰打響以來,紅古公安分局的民警,個個迅速返崗,恪盡職守。站好防控疫情的護衛崗,紅古區在全區兩個高速入口、省國道、城區重點出入口等主要卡點開展道路車輛管控,實施檢查、測量、登記、輸堵、勸返工作,全方位實施警力覆蓋,堅持靠前執勤、晝夜在崗、全時督查,嚴防死守,徹底阻斷疫情溢入途徑。

疫情阴霾下的“围城”之困——如今欠下的瞌睡 等胜利了补回来

該分局負責人介紹說,紅古區共設立防控檢測執行點 2 個,派駐民警、輔警 64 人次,截止目前,檢查入紅車輛 15170 輛,人員 30212 人,為群眾健康嚴把人流車流關卡。

焦慮的隔離區 負重前行的 " 特種兵 "

"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2 月 7 日,省人民醫院紅古分院的大院裡陽光如沐,該院院長把王興文拽到院子裡,命令他披著這一身陽光,趕緊回去休息休息。

疫情阴霾下的“围城”之困——如今欠下的瞌睡 等胜利了补回来

疫情發生後的這段日子,紅古區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王興文的每一天,是在該院隔離區這個圈圈裡度過的。這個區域,他和他的團隊不僅要進行專業救護,還要進行心理疏導。他們靈機一動,建群專項微信群,第一時間解惑答疑,打開心結。

8 名醫生、13 名護士,這是 21 名 " 特種兵 " 的篤實堅守。疫情發生後,紅古分院的許許多多醫務工作者,爭相寫請戰書,攥拳決戰疫情,作為第一梯隊的王興文,為自己入列而自豪,他說 :" 職責所在,堅守崗位,眼下少睡一覺,等防阻擊戰打贏了能補回來。"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旭永 特約記者 趙曼潔 文 / 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