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

“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习近平总书记5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时说的这些话,给下一阶段依法防控疫情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继正月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依法科学有序防控”之后,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再次强调,“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大疫当前,有关各方要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从不断攀升的确诊、疑似病例数据看,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当前,除加紧对患者进行救治,加强外围防控,从源头上阻断疫情传播,也是一项紧迫的工作。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都出台了严格的疫情防控举措。这些特殊时期特事特办的安排,有一定必要性和正当性,公众可以理解也会支持。但有必要强调的是,“依法防控”是一条底线。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一些地方推出的举措就惹来了争议。有些地方仓促出台各种封村、封路、有奖举报湖北人等举措,丝毫不顾这些举措的副作用,也不管这些做法是否与法治理念、中央精神相悖;有些地方将武汉返乡人员的家门用铁链锁死,或禁止春节回过湖北的住户进小区;有些地方对没戴口罩逛商场的人发起“人肉搜索”……


“依法审慎决策,严格依法实施防控措施”“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习近平总书记5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时说的这些话,给下一阶段依法防控疫情提供了根本遵循。


针对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出现的新问题、痛点难点,要加强治安管理、市场监管等执法工作,加大对暴力伤害医务人员的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严厉查处各类哄抬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价格的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打击抗拒疫情防控、暴力伤医、制假售假、造谣传谣等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社会安定有序。


各地出台疫情防控措施,要符合行政行为的必要性原则。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不能为追求效果立竿见影而不顾基本的法律原则,所有防控措施要经过科学论证和合法性审查,不能搞简单的“一刀切”。出台疫情防控措施应当遵循法定程序,不能任性发文、政出多门。


只有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讲究科学,“依法审慎决策,严格依法实施防控措施”,才能争取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凝聚起抗击新型肺炎的共识和力量,众志成城,战胜疫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