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村裡貧困戶 今日百姓“守門者”

河南經濟報記者楊紅波通訊員李維

2月6日一大早,天剛矇矇亮,修武縣王屯鄉後董村村民原紀珍就戴好口罩,匆匆趕往村口卡點執勤。

下了一夜的雪還沒有停,出村的路上積雪有好幾公分厚,想走快並不容易。一陣寒風襲來,雪花直往脖子裡鑽,原紀珍裹緊棉衣,又將帽子繫好,深一腳淺一腳地向村口走去。

昔日村裡貧困戶  今日百姓“守門者”


原紀珍家是村裡的雙女戶,倆女兒均已出嫁。丈夫2019年去世,生前患慢性病喪失勞動能力,全家只能靠她耕種幾畝田地維繫生活,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後來,隨著扶貧幫扶工作的深入開展,加上原紀珍踏實肯幹能吃苦,她家的生活狀況逐漸好轉,2019年家庭人均收入達到5000多元,實現了穩定脫貧。

“在俺家最困難的時候,是黨和政府幫助我們渡過難關,過上了好日子,現在我也想為國家出份力。”當聽說村裡防控疫情要招志願者,原紀珍第一個報了名。“俺大忙幫不上,在村口值個班還是沒問題的。”

昔日村裡貧困戶  今日百姓“守門者”


原紀珍積極參加防疫卡點執勤,雖然村裡安排她的值班時間是早上8點到晚上8點,但她常常不到7點就趕到了。“值夜班的都很辛苦,俺早去會兒,他們就能早點回家休息了。”

完成交接後,原紀珍將印有“疫情防控”字樣的紅袖標戴到左臂上,站到了劃定的檢查區旁,開始了執勤工作。

“恁倆看著臉生,從哪兒來的?”在停車線外,原紀珍將兩個年輕人攔下詳細詢問,當得知是鄰村過來拜訪朋友時,她馬上按要求對其進行了勸返。

昔日村裡貧困戶  今日百姓“守門者”


從大年初二開始,原紀珍每天都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給本村人登記信息、量體溫,囑咐大家勤洗手、不聚堆,對外村人則是按照要求,講明政策,堅決勸返。

卡點值班非常辛苦,別說帳篷外寒風凜冽,就是在裡面也是凍得直跺腳,原紀珍也打過退堂鼓,但想到自己的辛苦能夠換來全村的平安,她就咬牙堅持了下來。除了卡點值班,她還抽空幫著村裡清掃消毒、宣傳防疫知識。

臨近中午,值班人員輪流回家吃飯了,但原紀珍又把機會讓給了別人,自己則在卡點臨時搭的帳篷裡吃泡麵。

“都說瑞雪兆豐年,真希望疫情能趕緊過去,大家夥兒都能過上正常的生活。”走出帳篷,原紀珍望著茫茫雪原說道。

據瞭解,在王屯鄉,像原紀珍這樣懷著感恩之心,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貧困戶還有20多人,他們或參加卡點值守,或宣傳防控知識,或捐款捐物,與廣大幹部群眾一起築起抗擊疫情的銅牆鐵壁,守護著人民群眾的幸福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