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县冯原镇:夜幕下的“哨兵”

(记者:苏罗那 通讯员:杨成超) 凌晨12时,寒风肆虐,萧瑟凛冽,冯原镇壶梯山下的几个村疫情防控值班卡口温度迅速降至零度以下。

澄城县冯原镇:夜幕下的“哨兵”

山头、牙曲、太极等几个村的村口依然屹立着几位佩戴着红袖章的“战士”----冠状病毒防疫的“哨兵”。他们中有乡镇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农村党组织书记、妇女主任、村民小组长、基层人大代表、普通党员,甚至退伍老兵......

“壶梯山是时代楷模老英雄张富清曾经浴血战斗过的地方,值此防疫战斗关键之际,我们更要向老英雄学习,为人民群众站岗值哨。”太极村老党员陈郭俊在值守“哨所”如是说。

“我们山头村位于延安市黄龙县和渭南市澄城县的交界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往小说,是黄龙县到澄城县的必经之地;往大说,是陕北高原通往关中平原的交通咽喉,我们必须要阻断病毒的传播。”山头村党组织书记雷磊在值守“哨所”如是说。

澄城县冯原镇:夜幕下的“哨兵”

壶梯山位于陕西省澄城县境内,与陕北黄龙山斜坡相接,拔地而起,突兀孤立,是县北沿山一带的制高点,也是连接陕北与关中的交通要道。壶梯山因其地势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许是彭德怀、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带来的红色革命因子的熏染,壶梯山下的干部群众大多养成了敏锐的战斗意识。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之际,冯原镇迅速形成了全民皆兵的战斗意志。疫情发生后,冯原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应对、第一时间落实,群众第一时间警觉、第一时间配合、第一时间行动,迅速形成干部值班守哨、群众联防联控的强大氛围。

澄城县冯原镇:夜幕下的“哨兵”

一是高度重视,迅速传达部署防控工作。全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后,二是加强领导,压紧压实防控工作责任。三是从细从快,排查湖北返冯来冯人员。以户为单位,对辖区武汉返乡人员和途经武汉返乡人员、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与湖北武汉返乡人员有过接触的群体情况,逐一造册登记,健全工作台账,不留死角全覆盖。对已排查出的重点监测户门前设立醒目警示标语,每天2次监测体温特征,通知其自觉居家隔离观察。四是强化宣传,提高公众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微信公众号、干部工作微信群、村级广播、印发《致武汉来澄返澄人员的一封信》《告全县人民书》《科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手册》等形式,普及相关知识和防控措施,引导群众取消春节期间自发组织的各类文化体育和聚餐聚会活动,并加强监管,切实减少人员聚集,降低病毒的传播风险。五是设置值班卡口与“哨所”,严控疫情输入性风险。设立山头村、什二村、太极村、西社村四所疫情检查“哨所”。并在各村进村路口设置卡点,逐一排查外来车辆人员,对走亲戚、串门、拜年等行为耐心劝返,六是加强“哨所”值守,确保信息及时上报。加强与卫健、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联防联控,积极配合卫健部门严格落实疫情防扩散措施,严格执行24小时值守、“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及时处置举报投诉情况,同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报告制度,遇有重大突发情况,第一时间上报处置。

澄城县冯原镇:夜幕下的“哨兵”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新年里,冯原的党员干部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不懈坚持践行着服务群众的为民初心。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疫情防控中那群逆行者负重前行,那群基层“哨兵”在站岗守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