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伟大吗?为什么?

马虎李


从小一直零零碎碎读着鲁迅的小说、散文、杂文长大,在系统地阅读他的文字作品之前,我对鲁迅及其作品的印象就是:鲁迅是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作家,看透一切又抨击一切,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鲁迅对于我而言就是一个伟大的逝去的文学家,他虽然伟大,却离我很远,可望而不可即。


抱着对鲁迅的好奇,我翻开了《鲁迅全集》。我觉得我在阅读过程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不是具体的某一篇章的理解,而是对于鲁迅这位伟人的重新认识。即使在这个英雄被解构、伟大被质疑的时代,我也要说,鲁迅当得起“伟大”这个词。

鲁迅的伟大,不仅体现在他的文学成就上,也体现在他的思想和人格境界上。

鲁迅是一位充满热忱、对中国有着大爱的文艺家。

为什么他能写出那么多犀利的文章,为什么他明明可以好好讲却偏要用曲笔和讽刺?

以前我看到的是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现在我更看到了他的“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正是出于对国家对民族的强烈热爱和迫切的危机感,才会采用这样极端这样“不讨喜”的方式来唤醒中国人。沉睡的中国人,实在需要一击重击,非常时期,自然要用非常手段。

救国必先救思想,这是鲁迅的选择,而事实上他也用他的一杆硬笔和一身铁骨唤起了一代人的觉醒。在我看来,鲁迅和那些在抗战前线冲杀奋战的战士们一样可爱,一样伟大!

鲁迅的孤独、勇气与大爱

但不可否认的是,鲁迅也是一个孤独的人,不仅仅是身份上,也是心灵上。

文本细读让我走进了鲁迅,在他的两次绝望中领会了这个人内心的痛苦与孤独,他只能孤身一人“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但希望的盾的前面和后面都是空虚的暗夜,在黑暗与空虚中不断前行,需要勇气!但鲁迅毕竟是一个无畏的有着理想与坚持的人,他有勇气去肉薄暗夜,也有勇气在整理完自己内心之后继续战斗!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希望》中的这句话正是在他两次绝望之后做出的选择——将希望放到行动之后,继续与现实抗争!我想,这样高举大旗勇敢抗争的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佩。

正是因为我读到了鲁迅向死而生的勇气,读懂了鲁迅对于国人至真至诚的爱,所以才感到羞愧。为我们之前对他的不理解,更甚至于是厌恶,这样高喊着“鲁迅逐出中学语文课本”的我们又如何去面对这铮铮傲骨、拳拳真心呢?鲁迅是孤独的,不被人理解的,能在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是他的果敢和坚毅,所以才给我们奉献了如此优秀的作品,留下了如此高贵的精神。

鲁迅作品的传世价值

对于优秀的作品,应该常读常新,而鲁迅的作品当得起这一句优秀。

他的作品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在人性的高度洞察国民性,将劣根从温情的面纱下揭露出来,赤裸裸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时期读来,都有不同的感触。比如,我又认真研读了《呐喊》,就会意识到我们现在对很多不好的事情习以为常,不以为非,眼睛和心灵都被蒙蔽了,不知道或者不敢去反抗,去拒绝。

陈寅恪先生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鲁迅在书中也是用一个个故事或者犀利的语言来告诉我们“何为人”。我们现在太空虚也太胆小了,少了思想内涵也少了敢闯敢干的勇气,读鲁迅,能给我更多的力量!

大家不喜欢鲁迅是正常的,因为他太较真太执着方式太惨烈。但我们不去读鲁迅不去了解鲁迅却是我们的损失和遗憾,因为如今这个时代我们还少不了像鲁迅那样振臂疾呼、敏锐洞察的勇士,读书,恰可弥补我们精神上的绝望与虚无。

向鲁迅致敬!


月酿酒


论鲁迅的伟大,

我感觉鲁迅的伟大正如他的头发,平头不算,毛寸吧。

我承认自己是21世纪的新青年也算,但是我年龄半百不算,好吃家乡冢子坡蒜苔和蒜瓣。

我今天中午炒的佛手炒肉,佐料用的面酱葱白混潍县羊口盐巴。

俺是小孩子的时候,那是很多年了,还有青少年楚懵的时候也有很多年了,俺都是平头,打小的习惯。

后来是不是叫毛寸发型,我不太懂时髦。但是后来混社会的时候,就是打工还有平常发型,俺一直都是标准发型改披毛或者分头,俺一般都是左分首,右分首也顶过。

另外,俺还有其它的毛,比如毫毛等等,睫毛也有,胡须稍微渐长(最近一根太硬了,用手不敢拔毛,太疼)。

俺可能跑题了,鲁迅的伟大是生前的也是死后的,他的伟大是代表文学和历史进步的。鲁迅固然伟大,文学大家,但是俺也是人,虽然没有披挂过孔乙己长衫,但是俺小时候记得穿过俺姐的裙子。

虽然俺也没攀上阿Q正传,但是俺努力正派,俺的伟大固然渺小不足捋,这是历史的天空,应该的。

死者固然伟大,生者亦然壮观,我天天努力的吃苦耐劳,第一种好地,第二学会吃喝拉撒,第三学会不害羞找对象,第四勇敢的照顾好父母亲人朋友还有全世界的朋友感情,第五,就是,,那个啥,(偷着,必须得生几个孩子,为国家也做人口贡献,)

谢谢,我的伟大是参与,,谢谢,谢谢,,


农民杂品家


鲁迅一点都不伟大,他的文章文学性极差,只不过迎合了政治的需要,才会被抬得那么高,举个例子,就拿他的那篇《药》说,用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病,或许在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看来是非常愚昧的,可在当时那个年代,肺结核是不治之症,咱还别说人血馒头,就算再肮脏再不可思议的东西,只要有人说能把儿子救活,我相信任何一个父亲都愿意尝试,这能算愚昧吗?这有什么可嘲笑的?既然是要唤醒国人,伟大的鲁迅说他们是愚昧的,那就应该告诉他们怎么做才是不愚昧的,可鲁迅的文章里除了在说你们真愚昧,你们真傻,他可曾告诉过他们怎样才能不愚昧?!没有吧,这样的文章据说能唤醒国民,是不是有点扯淡的味道?我相信他想唤醒的国民,比如《药》中这位可怜的父亲,他要是能看到这篇文章,估计会大骂鲁迅这些时代精英和有钱人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


术追秦缓


就是一个较好的文人,他写的文章还可以,当然比不了胡适,郭沫若,朱自清等真正的名家!

他的优点是思想性斗争性强,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发泄到文章里。

他的文章革命性强,对中国革命起到鼓与呼作用。

他的文章语法不顺,修辞方法不会应用,使用成语少是因为知识面不够宽,当时有作家称他是文丐就是说他掌握词句太少。

他们文章明喻暗喻借喻不分,写法上的时间顺序,空间变换,意识流的应用较差,倒叙,插叙,追叙,补叙均没有,与同时代的毛泽东主席的遣词造句,豪情壮志,诗人气质,浪漫抒情差得太远。

作者文章主客观交融,形成的意境只有文章故乡的开篇出现了一点,如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写的还可以如闰土,豆腐西施。

总之在旧文学向新文学过渡时期的文人们中,鲁迅的革命,思想均是出色的,但是缺少革命乐观主义,文笔有力但是很不全面,还有他的文章中破坏性强,建设性差,缺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吴玉宁好


作为近代中国文人,鲁迅不算伟大,谁?!正如毛主席说: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鲁迅先生的伟大在于:

第一,伟大的思想家,勇于为民众呐喊,敢于跟一切反动派作斗争;虽留学日本却不媚日,所交日本朋友也是同情人民的正直朋友。先生忧国忧民,以国以民为己任,先以谋求用医学救治国人,却因国人麻木不仁的心病,只能用文字呐喊唤醒之,遂改医从文,可见先生良苦用心和伟大人格!

第二,伟大的文学家,勇于打破封建迂腐的文字游戏,而以杂文,中短篇小说等形式,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皆成战斗檄文,唤醒民众,笔伐邪恶,成为伟大的文学斗士,成就近代文学的典范。

第三,伟大的革命家。鲁迅一生都在战斗:怒向刀丛觅小诗!毛主席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勇于战斗,不惧任何强大的邪恶势力,唤醒阿Q,寻求真药,为民祝福,老来朝花夕拾,教人民走出傍徨……

谁言鲁迅不伟大?!你不妨站出来比一比!!


用户9327508427836


鲁迅先生当然伟大,他的伟大人所共知不容质疑!为什么?因为鲁迅先生是二十世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话就是鲁迅先生一生真实的写照。在那个昏天黑地的旧中国他不畏权贵,用他那支锋利的笔剖析了那黑暗的旧社会。他一身傲骨从不向黑恶势力低头。就这一点就值得后人敬佩,值得知识分子们学习。鲁迅先生是革命家是战士。他的斗争精神他的先进思想他代表的先进文化至今仍有伟大的现实意义。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下去。


昕昕姥姥901


鲁迅先生的小楼,依旧吗?是不是也被强拆了?

教科书里的鲁迅先生,依旧吗?是不是也被强拆了?

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白话文小说的开辟者,执笔为刀,剖析人性劣根,揭露当代社会的阴暗与丑恶,自然会弄疼部分权贵的灵魂。

鲁迅的作品,看似生涩,实质富有鲜活的血肉。他的存在,旨在唤醒很多沉默或沉睡的民族同类,旨在激起很多底层受到压迫剥削却又处于默认状态的民众有所自知。

伟大领袖毛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数次显头“伟大”。“鲁迅就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所谓伟大,表示在某领域非常的崇高和卓越。其影响力,令大部分人钦佩和敬仰。而毛主席足矣代表一个民族,对鲁迅先生是否伟大做出足够权威的定论了。

鲁迅先生,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我对他的评价是:对于这个中华民族,不论是过去、现在、将来,他都是可以撑起民族脊梁的伟大精神符号!

我很担心,鲁迅先生生前作为阵地的写作小楼,有否被现代强拆?你们担心吗?

我很担心,鲁迅先生的作品有否被现代的教科书抹去?你们担心吗?





如法如水


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是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他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支持者,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


闫xiao昆


“鲁迅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没有之一。”或许鲁迅这种“伟大”已穿越时空并将成为永恒。原因呢?请允许我慢慢道来。

晚清最后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是一部屈辱史,血泪史。辛亥革命后,虽然驱逐了清朝的腐朽统治,但民国初年中国陷入了北洋军阀为了争权夺利的而造成的混战时期。虽然改朝换代了,但国家依旧很贫弱,百姓依旧很贫穷。国家的出路在哪儿?黎民百姓的希望又在哪儿?这是当时有志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有识人士所深深思考的问题。鲁迅认为千百年来的封建思想从上到下桎梏和毒害了大部分人,欲改造国家民族就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的思想和精神。

一、思想上的伟大。

鲁迅出身于浙江绍兴没落的知识分子家庭,历经晚清和民国时期。家族虽没有以前富足,但生于书香之家的他完全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地过着悠哉悠哉的小资生活。可是鲁迅不但抛弃这种闲情逸致,令多少文人墨客及普通大众梦寐以求的小资生活,反而用自己的灵魂和心血去拷问,去“挑衅”,去披露几千年中国社会的精神怪状和人性的黑暗。别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鲁迅敢说;别人想做而做不了的事,鲁迅不仅敢做,而且做的非常好。此时的鲁迅正如单枪匹马的勇士去迎战敌军的千军万马。“彼千百万,吾往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的英雄气概和侠义精神一展无遗。然而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千千万,既要心怀天下,怜悯百姓,又敢于用“投枪、匕首去挑战旧社会的规则、破除桎梏人们精神枷锁的勇士,试问在那个时代能有几人呢? 这就是鲁迅最伟大地方之一思想上的伟大。

二、文学作品上的伟大。

鲁迅 先生思想上的伟大在文字上表现出来就形成了他杂文,短篇小说、诗等文学作品上的伟大。《呐喊》、《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这几篇小说中的任何一篇都是近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振聋发聩的扛鼎之作,其对中华民族思想上探索的深度是前无古人。虽然时过境迁,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但我们身边的“孔乙己”们少吗?“阿Q少吗?如今,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等或多活少都留有阿Q、狂人或者孔乙己的影子。100多年前,鲁迅先生提出国民精神世界的改造,如今看来是任重道远。70多年前,毛泽东给过鲁迅很高的评价,他说过:“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运动的方向”。鲁迅是中国文学的一面旗帜,其他的文学家如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都要往后靠。左翼联盟领导人可惜不是鲁迅,如果鲁迅做左联领袖的话,其影响力将会更大。

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味的嬉笑怒骂,带血的投枪匕首,不乏有人心的温暖和历史的厚重作品饮誉于世。《故乡》、《藤野先生》、《闰土》,这些作品写家乡,儿时的玩伴,异国他乡的老师都那么的朴素自然,真情流露,富有人情味和对生活的热爱。

此外,鲁迅还是是中国翻译文学的伟大开拓者。在他一生中,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翻译思想涉及翻译的各个重要方面,见解独到,对现今的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实践仍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代表作品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狂人日记》、《坟》、《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等。

鲁迅 诗二首,以供欣赏。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题《彷徨》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煮酒论秋风


鲁迅的伟大之处是什么?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在他身上都有着明亮的光环。

这些都不重要,他最伟大是做为当时社会的名流,他有很好的生活,白领之中的精英,他应该享受生活,替当权者歌功颂德。他没有,他选择了站在广大的受苦的百姓之中,替他们呐喊,彷徨。

这就是他的最伟大之处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