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救援”抗“疫”,青島兩位交通人的新“戰場”

青島兩位交通人的新戰場:他們以這種方式參與抗“疫”

提起紅十字藍天救援隊,島城市民可謂耳熟能詳。這支民間公益救援隊伍其以專業化、公益性和積極性的鮮明屬性,在社會公益救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這支隊伍的成員來自社會各行各業,其中有兩名志願者來自交運溫馨巴士——朱本寧和楊佳麗。面對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這兩名隊員跟整個救援隊的其他成員一起,如同戰士般衝鋒在一線,為守護市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默默貢獻著力量。

他倆這樣與救援隊結緣

朱本寧是交運溫馨巴士興達分公司的一名修理工,嶗山人。朱本寧經常看到隊員們在嶗山救人,有時候為了完成一個救援任務,隊員們幾天幾夜都不休息。這讓他深受感動的同時,也萌發了加入這支隊伍的想法:“自己的工作是‘救助’車輛。如果再有能力去救助人,豈不是更好?”就這樣,2018年初,在朋友的引薦下,他加入到了藍天救援隊大家庭中。

“蓝天救援”抗“疫”,青岛两位交通人的新“战场”

楊佳麗是交運溫馨巴士興達分公司機務科的內勤人員。楊佳麗喜歡戶外運動,正是這個愛好讓她與救援隊伍有了近距離地接觸。“有時候在戶外爬山會迷路,就會向救援隊求助。前幾年,得到過救援隊好幾次的幫助。”她說,漸漸地,她就有了由被救者向施救者轉變的想法:像他們那樣,擁有專業的救援技能,救助那些需要幫助的群體,給他們帶去希望,該有多好?!

2018年年初,她正式成為一名志願者,並取得了紅十字會救護員證。不過,與朱本寧不同的是,由於真正參與救援實踐的機會並不多,楊佳麗現在還是一名志願者,成為正式會員還需要經過多種培訓和層層嚴格考核。比如:參加急救、徒手搬運、擔架製作、搜索技能、裝備使用等十幾項專業知識的系統學習。

“對我來說,時間是最大的困難。”楊佳麗說,由於工作崗位比較繁忙,她在參加救援隊的志願活動時儘量不佔用工作時間。偶爾因任務特殊需要佔用時,公司領導也給予了很大支持,鼓勵她去做志願者,救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這讓她倍感溫暖,也在公益之路上更有幹勁!

他倆這樣參與抗“疫”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青島紅十字藍天救援隊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完成防護與消殺裝備配發,在市區、嶗山、城陽、西海岸新區、即墨、平度、萊西等地,輔助政府完成消殺、摸排等力所能及的任務。

面對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朱本寧和楊佳麗當然不會缺席。其間,他們倆與救援隊其他成員一道,聽從上級工作統一安排,積極參與各項疫情防控工作任務。2月4日下午,兩人在參加完對松山的消殺任務後,連午飯都沒顧上吃,也來不及休息,就馬不停蹄地趕到了公司。這次他們不是回來上班,而是執行一項特殊的任務——給場站消毒。

“蓝天救援”抗“疫”,青岛两位交通人的新“战场”

興達分公司位於深圳路的場站佔地面積16畝,停放著617路、623路等10條線路的50多輛車,場站裡每天車來人往,疫情防控任務較大。儘管每天都有工作人員對車輛和辦公場所進行消毒,但由於場站面積大,很難達到最佳的消毒效果。

“最近幾天,我先後參與了救援隊對松山等地的消毒工作。就在這個過程中,我突然意識到,咱們的場站也需要一次全覆蓋式的消毒。”朱本寧說,公交車每天接觸人群較多,屬於疫情防範的重點交通工具。藍天救援隊配備了專業的消毒儀器,特別是手持彌霧機等裝備可以無死角地對整部公交車進行徹底消毒,使用這種專業消毒設備既能提高消毒效果,也能更好地保護工作人員和乘客的身體健康。

這次公益行動也讓同事們見到了朱本寧和楊佳麗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當天,他們和另外一個隊員全副武裝,穿上了專業防護服,熟練地操作配比消毒水……待所有工序完成後,他們將沉重的彌霧機背在身上,開始對整個場站、公交車輛全覆蓋式的消毒。整個消毒過程持續了接近一個小時,等到結束時,他們都累得滿頭是汗。

朱本寧表示,這與他上午在松山後的工作相比根本不算什麼。松山後社區位於嶗山區沙子口街道,環境複雜,不比場站場地開闊,彌霧機是個很大的設備,在對一些角落進行消毒的時候根本沒法正常移動,需要一直抬著舉著,左右擺動才能讓機器消毒到邊邊角角。“忙完了之後汗水把全身都溼透了,胳膊真抬不起來了,不過忙的時候一點感覺都沒有,尤其是看到有市民給我們豎起了大拇指,幹勁就足足的了!”朱本寧說。

他們這樣理解“藍天救援”

兩年多的志願服務經歷,讓他們對“藍天救援”深有感觸,對公益精神也有了更深的體悟。

“當我進入這個大家庭後發現,這裡遠比我看到的感動的多。只要有救援發佈信息,不管白天黑夜,不管嚴冬酷暑,只要有時間,隊員都會從四面八方彙集到事發地點,救援結束後各自回撤。”朱本寧說,因為救援是純公益行為,隊員都有自己的工作來養家餬口,而且要經常學習培訓訓練,所以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好像都不怎麼夠用。

楊佳麗則享受到了從事公益事業的快樂。2019年10月,嶗山100公里國際山地越野挑戰賽舉行。在這次賽事中,她第一次以藍天救援隊保障隊員的身份為選手安全完賽保駕護航。楊佳麗說,整個保障活動持續了兩天一夜。其間,她用急救包為受傷的選手包紮;用噴霧劑治療抽筋的選手,為他們按摩放鬆;為選手照明指路、加油打氣……“雖然很累,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實和收穫。”

“我的新年願望就是疫情趕緊散去,爭取儘快由志願者轉為藍天救援隊的一名隊員。”展望2020年,楊佳麗充滿希冀。

(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於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