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火车上,看到不少的农民工返乡了,这是为什么?

农大知事


大家好,我是城市说客,专注三农现象分析及社会热点解读,欢迎关注!

每年春节刚过,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农民工背着大大小小的行李踏上外出打工的行程。如今,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少,特别是今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返乡的人就更多了。一直以来外出打工是农民朋友挣钱的首选方式,如今他们不再外出,究竟都有哪些什么原因呢?一起来看一下。


一、年龄大了,干不动了

我国的打工潮始于八十年初期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开发,当时各个特区大力实施城市建设,由此诞生了我国最早一批农民工。1992年,我国开始推行国企改革,这一方面卸掉了国企的负担,也激发了民营经济的活力,广东、福建、江浙沿海一带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又催生了新一批农民工。2000年,各省会城市、大城市群、城市经济带进入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巅峰期,数量巨大的农民工开始在全国范围大规模流动。

从八十年代进城打工至今40年时间,农民工们从20岁的年轻人变成满脸沧桑的老人,很多人经历了时代的大变迁,却没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依然奋战在工作第一线。只是慢慢地,身体已不能适应繁重的体力劳动,有的还落下了一些老毛病。对于给钱就干活的农民工来说,年龄大、干不动,已经没有了留恋和牵挂,只有各回各家。


二、家里有事,走不开了

在农村,外出打工群体都是家中的顶梁柱,一个家庭的负担和开支都靠他们来承担。而家里有大小事都需要他们来考虑和决策,外出打工期间,如果有小事情打电话搞定,重要事情的话就必须回去,于是也就出现了很多农民干一年到头没挣到多少钱,还隔三差五来回奔波的现象,其实这并不是他们有闲有时间,而是家中确实有事。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的家庭责任越来越重,首先是家中父母老了需要人照顾,如果有病痛的话更是离不开人。其次家中的子女大了,有的甚至成家了,而子女也有子女的想法和打算,有的希望趁年轻外出挣钱,有的孩子需要爷爷婆婆来照顾,于是只有当父母的结束外出打工生涯留在家里。

三、要求提高,收入低了

由于农民工文化程度不高,从事的工作主要以体力和手工操作为主。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很多重复性和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开始被各种机械和流水线代替。受高校扩招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选择进入各种普通行业,他们除了年轻,对各种技能和设备的使用也更快速精确,属于农民工的工作机会就这样被挤占掉了。

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消费水平越来越高,而农民工朋友的收入相对又比较固定,面对快速提高的物价,每个月能存下的工资比以前少很多。于是很多人选择跳槽换工作,但很多人换来换去工资始终上不去,一年下来耽搁的时间越来越多,不少厌倦了打工生活的人退出了打工潮流。

四、门口就业,工作近了

近几年,国家大力实施经济转型升级,很多低能高耗的产业从大城市向三四线城市转移,不少乡镇趁机抓住机会,纷纷建起了自己的工业园区并开出优惠的入驻条件。而入驻的企业由于房租及税收方面的优惠,也开出了比城市更高的工资待遇,这对很多农民工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很多人辞掉外地的工作回家了家乡上班。

同时,随着城市打工一族的新旧更替,涌现出很多有见识和想法的农民工,他们不甘于长期在城市漂泊,借助前期打工积累到的资金和技术,有的回乡从事种植和养殖,有的农产品贩卖和加工,为追求自己的梦想和财富自由,他们告别了城市和打工生活。

五、三农扶持,心安定了

这些年,城市在发展,农村也在发展,国家对三农的重视越来越多,投入越来越大。从土地政策到林权政策,从住房政策到养老医保,从精准扶贫到各项补贴,都推出了切实的措施,农村公路建设,农村自来水、宽带,电商服务进村社等项目更是如火如荼开展。

曾经,农民工外出打工就是为了缓解家庭压力,让自己的老年生活有保障。现在农村环境在大幅改善,农业生产价值提高,虽然城市打工挣不了钱,但是农村的各种创益渠道也多了,只要肯付出劳动,回农村生活也是有保障的。基于这样的考虑,很多人选择回农村生活。这个最好的时代,对农民工来说也是如此。

大量农民工返乡,不仅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城乡差距缩小并进一步融合的体现,当然其中最重要的是农民工素质的提高和观念的改变。而在这样的发展之下,市民和农民的观念差距将越来越模糊,城市和农村的生活差别将越来越小,他们子女外出打工的情况也将会越来越少,虽然不会消失,但已经不是生活的主要方式与活法。



如果大家觉得我说的在理请点赞,也可加我关注了解更多三农现象分析及社会热点解读,谢谢!


城市说客


农民工,特别是工地的木工&泥工&钢筋工,他们是全国流动的,哪里有活去哪里,哪里需要去哪里。任何车站都能见到农民工的身影,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是返乡,而是换工地。我的父亲就是工地木工,每年平均换5-10个工地,工地分别在各个省市。

农民工换工地

农民工兄弟起初大多都是熟人团队,干的时间长了,到最后每个人跟的老板都不同。但是他们之间都会有联络,比如说哪个工地工价高,哪个工地工期长,他们都能自己制定策略去工价高,工期长的工地。有很多工地由于天气或者是资金不到位,农民工兄弟又会被迫换工地。农民工兄弟工作的流动性很大。这就促使了我们有个错觉,农民工兄弟返乡了。

返乡潮回村创业

如今,我们的父辈都是50-60岁的年纪了。大部分农民工兄弟多多少少有点劳伤。上了年纪之后腰酸背痛不再适合高强度的体力活。这个年纪的农民工兄弟大多选择回村搞养殖种植。他们有经验又能吃苦耐劳,大多都弄得不错,很多不比在工地挣的少。有了前车之鉴又吸引了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多是上了年纪的农民工兄弟回村尝试创业)

其实,以我之见,农民工创业的还是少数。农民工兄弟大多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每天都需要开支。他们承担不起创业的风险,更加不会去做不确定的事。在工地累点苦点,但是好处就是,一天有一天的钱。


在火车上看到的农民工大多不是返乡,而是换工地。我是雷快快,欢迎补充交流,更期待您的关注。


雷快快


前些日子,我也回家休息了一个礼拜,因为工地要休整一下,我看到很多人背着行囊坐着火车离城回乡,途中和一老哥闲谈,他说道他儿子在农村弄了一些地在搞种植,不让他再打工了,年龄也五十多了!工地上又不安全,儿女们都希望能回去家里干点地里的活,轻松自在,不受管制!
目前国家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建设发展,很多农民朋友去到城里发现其实有些人在老家也可以挣钱,而且还可以照顾到家里,所以一部分在城里没找到合适工作的就踏上了回乡的旅程。回乡的据我观察一部分是年龄较大的,在城里兜兜转转一个来月,花了不少钱不说,还没有合适自己的工作,那就回去吧,哪怕少挣点,也能自由一点,也不至于花钱多!


再就是农村估计在外打工的人回家创业,有一部分之前打工存了点钱的人,就想着打工也不是长久之计。回老家创业吧,看看能干点啥能赚钱的行当,我一个朋友之前在建筑工地做水电工程的,前面和几个朋友合伙开发了养猪场,观光农业,现在也做的风生水起!
所以说在农村从来不缺能挣钱的机会,只要有一定的商业头脑和农业技术的支撑,不去城里打工也会有一番作为的!


杨哥聊农村


这是因为农民的生存从此可以不再依靠城市了!

朋友老姜就是一个例子,今年49岁,是个地道的农民,但是干的是机械,算是有手艺在身,是个铣工。这一行在08年的时候可是香饽饽,炙手可热,但是现在都是人工智能了,老姜就失业了。而且工资的上涨速度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虽说打工十六七年了,但是架不住物价飞涨啊,存的几个小钱,不够用的。从老姜的嘴里,小编总结了“用工荒”出现的几个问题:

一是城里房租太贵

2016年的时候老马说他租2室1厅的房子一个月是500块钱,等到2017年的时候成了700块,2018年的时候,房东狮子大开口一下要到1000元一个月。老姜说他一个月工资不够7000多块钱拿到手,一个月光房租都要去掉1000块钱,再加上孩子读书,上边有父母身体也不好,每个月花销下来基本手头落不到几个钱。

二是部分企业不健康的上班制度。

不管是大小的老板,都在搞什么企业量化考核,还要上下班天天要打卡、工作一天要汇报,这些东西让他们这些本来文化水平就不高的人特别头疼。完了自己哪点做的不够,非常容易被扣钱,老姜说他现在经常一个月被扣个三四百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个事情他都不敢和自己的老婆说,不然老婆肯定又会骂他,为什么不好好工作,简直是有苦说不出。

三是挣钱渠道的多元化

近几年快递和外卖行业可谓是蓬勃发展。凭着月工资的发放形式和不错的薪资水平,这两个行业也分走了很大一部分农民工。这两个行业劳动强度比建筑工地低,自由程度比工厂高,很多农村小伙儿开始做这些工作。社会的发展让农民留在农村也有了很多的发展道路。比如说很多人通过反季种植致富。还有一些农民通过网络直播或者短视频获得了财富。总而言之就业的多样化,丰富了农民的致富道路。

农村,是一篇新的蓝海

互联网时代的异军突起,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咖的入驻,使得农村经济进入了电商发展的5.0时代。农民自己自产自销,通过直播发展农产品粉丝经济,使得很多过年回到农村的小伙子小姑娘直接在田间地头卖货,通过快递的方式来销售农产品,加速了农业的产业化调整。这种赚钱的方式不仅挣的比城里多,开支还十分节省,没有房租的压力、没有交通的压力、没有同事的勾心斗角,所有的利润的80%都属于自己家的,而且跟父母的陪伴时间、子女的陪伴时间变得越来越多了。

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2019年开始,农民找到了致富创业的新路子,从此不再依赖城市了……


老街坊杂货铺


农民工返乡潮一般都是出现在春节前,好多发达城市会出现大批农民工返乡的性形。

近两天有少量的农民反乡属正常现象,还有几天就是清明节了,中国人嘛对清明节都比较重视,要回老家给故人扫墓。大多数人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一年都会先择清明和春节回家的。

我一远房新戚父亲年轻时到外地工作安家,父亲去世后把骨灰埋在老家,他们兄弟俩每年清明节都会大老远跑来给他父亲扫墓。





湘西猫哥


答,最近这二,三年,建筑工地越来越少,也是大量农民工返乡的主要原因,就拿我自己为例,前几年,只要过完正月十五,干活有的是地方,而且多为电话联系,可从去年开始,以往的景象,早以不复从前,到了四,五月以后,才能找上活路。

至于提到今年,从过完年以后,我只上个星期接到过一个电话,也只干了四天工活而以,同时,今年的工钱,还特别的惨淡,每天十一个小时,是一百四十元的工钱,还不管饭,不过是干完活就把工资结清。

但,那几天我干完后,到现今都没找下新的去处,而且开放式的劳务市场,每天都是人山人海,可每天都是希望而去,失望而归,就这种情况,农民工在次返乡,我认为都不奇怪了,更何况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并且,前几年私家盖房的农户就非常多,但今年是基本少至又少,要说你的提问,我以经写的在明白不过,看过以后,就知其中原委。


李德才21


现在到了秋天,接着就是冬天了。很多工程室外建筑都挺过停工了,还有就是到了秋收季节,很多农民朋友都得回家收秋。

我的家乡在陕北,在我们这里庄稼都是一年一收,春种秋收。春天的时候把种子种在地里,男人们就会出门去打工,很多都是建筑工地,希望能够多赚点钱来养家糊口。家里只留了妇女,看家,给庄稼施肥锄地。一年辛苦到头,到了秋天庄稼成熟了,在外打工的农民都会忙着回家收秋,天气是一天比一天凉,比较辛苦了一年可不能因为收不回来糟蹋在地里。

在我的家乡红枣有很多,每家每户都有,现在红枣滞销但是在一些自己家吃还是很有必要的,每年的端午都要吃粽子,红枣是必须的材料,这么多的红枣如果还没有自己吃的,那还真是个笑话。还可以多晒一些干枣,送亲戚朋友不仅可以礼尚往来增加感情,还可以让亲戚朋友们,每年吃到最地道的家乡红枣。

农作物主要是五谷杂粮,农村人大多都舍不得花钱买的吃。自己家种点,可以剩下很多的伙食费,而且还吃着放心。高粱现在是必须种的,不仅可以吃到新鲜的高粱米而且剩下的还可以卖掉,种着也省事。是很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很好的选择,高粱红了看着也是万分喜悦。每年的这个季节农村的风景都是最美丽的。

都说陕北人最钟爱的就是小米稀饭,很多家庭每天都会煮小米稀饭,是饭也是汤。而且现在的小米价格是一路飙升。留下自家吃的,也可以带来不少的收入。

由此可以见,农村的收入虽然不多但是对于农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每到这个季节很多农民都会回家收秋,这不只是钱的问题,而是一年的口粮。


乡情星星


今天在火车上,看到不少的农民工返乡了,这是为什么?

我父母都是农民工,农民工出现在火车上,原因很多,因为农民工流动很大,这个工地做完了就要换另外一个工地,一年走南闯北的。


1.农民工回老家探亲

也许大家很不理解,不是回去探亲吗?怎么打包小包的,搞得像是不在城里打工了,直接回老家了似的,农民工每次回家探亲,也不知道是多少天,有时候几天,有时候半个月一个月,时间不确定,可是工地要是做完了,你探亲回去的时候,就要去新的工地了,每次我去接我爸妈,都是把我车的后备箱装满,每次送他们去做工,都是不同的地方。所有我们在火车上见的也许有的是回家探亲的。

2.换工地

农民工工作一年要不停的换,不会像我们一样,有些人十几年都是一如既往,都是同一个工作地点,同一张桌子,农民工每个工地都是只做1到2个月就做完了,换工作老板都没有车来接的,农民工为了省钱,平时都是选择做火车出行,动车吗?农民工很多工具不能带上去。

3.回家创业

现在农民可以选择的就业的地方多了,很多工厂都搬到了乡镇,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机会也多了,我大姨几年前从广州的工地里回来,就再也不去了,在老家创业,养几头猪,烧烧酒来卖,他说一年也和你们外出打工一样,何必去受老板的罪。



我是苗家惠惠,上面是我的个人观点,如对您有帮助,记得点赞和关注!

苗乡惠惠


我也经常乘坐火车,经常看到火车上有不少农民工返乡或者出去打工的,并且我父亲也是一名农民工,他非常的伟大,用他的双手,养育我们成人,供我们读大学。农民工返乡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秋收季节,是农民工返乡的高峰期,一般的农家,都是丈夫出去打工,妻子在家务农,春天丈夫种好农田后出门,秋天麦子熟了,妻子一个人忙不了秋收这样的苦活,所以丈夫就会回家来收田。

2、冬季或者过年时节也是农民工返乡的高峰期,一般入冬后,气温转冷,开始结冰,有些工作,如土建工程等工作就不能施工了,所以农民工就开始返乡了,或者是过年了,辛辛苦苦奋斗了一年,各行各业都放假回家,何家人团聚,所以此时也是农民工返乡时。

3、祭奠先人,有些农民工在离家较近的地方务工,遇到祭祀时节就会返乡祭祀,比如最近正好是农历的七月十五,按照老家的传统是要给先人上坟祭祀的。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墨树随笔


  火车上所见农民工“返乡潮”的出现,是一种较为正常的现象,农民工的流动性大原本是它的一个特性,深究一下也还存在方面的原因:

  一是:务工地他的工作没有那么多了没有那么稳定了,再说一般农民工都是冬天地里没活,才出去打工,也是想多赚点儿钱,等到差不多播种的季节,地里忙起来的时候就返乡,回家继续守着那些田地,毕竟农民是离不开地的,我前两天回家的时候在火车上也看到很多农民工,有人就跟他们聊天,才知道是要回家种地去,现在正式地里忙的时候,不能放弃自己辛辛苦苦守了大半辈子的土地,那是农民的根,听了这些话心里还是很有感触的,不忘初心。

  二是:自己家乡这边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可能需要更多的劳动力,长期在外打工想回家看看,想孩子想老人,想念家乡了,再就是在外打工没有什么好的发展,现在政府比较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并且提供资金政策上的帮助,农民工返乡也会有不错的发展。

  三是:现在经济特别发达的这些地区,可能更多的需要的是技术工种,或者说比较有技术含量的这些工作,一些文职工作比较多,然后在正在发展的家乡去,更多的需要这种劳动力,所以很多人选择回到家乡。

四是:因为城市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如果一家人都在城市生活,孩子要上学,城市的教育水平虽然很高,但是条件也很高,比如需要本地户口,需要大量的入学条件,另外学费也将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所以很多家庭在外打工之后就知道了,在城市生活的艰辛,自然就选择返乡,就算这里没有城市的繁华,但是至少过得足够安稳。

  五是:农民工的主力军还是六零、七零、八零后,他们已经厌倦了长期背井离乡的生活,在外打工弄得家不像个家,老人照顾不到孩子培养不好,甚至连夫妻感情都不好。辛辛苦苦几十年没看到几个钱,生活压力反而越来越大。最后还是感觉在家好。

  综上所述,随着政府三农优惠政策的实施,社会各界助农的力度的加大,种出来的农产品有销路了,不愁卖了,农民工返乡谋发展自然会成为一种潮流,更多农民工愿意投身到农村农业的大发展中去,照看老人,培养小孩,一家人过上其乐融融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