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給我帶來的四大創業思考,完全顛覆了我固有的創業思路


疫情給我帶來的四大創業思考,完全顛覆了我固有的創業思路

為什麼許多企業的資金都只能維持三個月左右?


從西貝莜麵村的創始人賈國龍的發聲開始,許多相當具有實力的中大型企業的創始人們都陸續表示,在當前這種狀態下,自己企業的資金儲備基本上都只能支撐三個月左右,這些著名企業尚且如此,我相信,無數的中小型和微型企業的資金狀態恐怕更不樂觀,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的資金儲備僅僅只能支撐90天左右,甚至更少?

首先經營思路的問題——注重擴張和做大,忽視資金儲備的安全線。

相當數量的企業都追求快速擴張的經營模式,追求更低的固定資金留存,更高的資金流動效率,儘可能的把更多的資金拿出去流轉滾動,擴張和投資,以實現企業的快速做大,這種經營思路在我國的創業群體中很有市場,也是過去幾十年來廣大企業家用的最多的經營思路,大家都有一顆把企業快速做大的心,在追求大規模的路途上難免會一再降低資金儲備的警戒線,在市場求大於供的時候這種思路簡直好得不能再好,但是當市場越來越飽和,整體增長放緩和商業信譽下滑的時候,風險就越來越明顯,有時候壞消息來的太快,企業的資金甚至來不及回撤就陷入了資金困局,就像這次疫情,完全是一個意外,卻充分暴露出我們普遍採取的經營思路在面對黑天鵝事件時是多麼的不堪一擊。

其次是成本和負債居高不下的問題——其癥結仍然源自於快速擴展的經營思路。

拋開尚未盈利還處於初始期的企業不談,許多已經平穩盈利的企業在追求快速擴張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擴大軟硬件的投資,許多還會產生借貸以用於經營,這些都會吞噬掉企業的利潤,在效益沒有顯現的時候會大幅度的攤薄企業的淨收益,一旦出現時間銜接的差錯,輕則傷筋動骨,重則借貸重複增加,直至企業不堪負擔,轟然倒地。

上述兩種做法其實都沒有錯,都是本著發展的心態,但或許是過去幾十年來我國的經濟增長一直處於奇蹟狀態,才讓廣大的創業者和經營人普遍樂觀而缺少危機意識,更缺少對於應對危機到來時的前期準備方案,但這兩年到今天,市場越來越在警告我們要注重對於危機防範措施的建立,作為創業者和經營人的我們,推翻過去的經營思路,構建更平穩、更安全經營方式的時候到了。

疫情給我帶來的四大創業思考,完全顛覆了我固有的創業思路

快速擴張 虛大虛胖的經營模式 到底還行不行?

這就像一個哲學問題:

當毒丸和糖果一模一樣混在一起的時候,你是隻想到糖的甜,還是先害怕毒的險?

經營企業並做大做強是每一個創業者的夢想,擴張做大就像是糖果多多益善,潛藏的風險就像是毒丸一顆致命,想吃糖但不想吃到毒丸就得有分辨她們的方法,面對未來,是繼續追求傳統的快速擴張做大做胖,還是穩字當先,先做一家小而美、小而強的企業考驗著每一位創業者,孰對孰錯,要依據政策、行業、市場、生態、資金等多重因素來考量。

我的觀點是,除非你是天才選手,發掘並進入了一個超級增量行業,必須先攻城略地佔據頭部資源,對於大多數稟賦平均的創業者,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把自己做成一家小而美,小而強的企業是非常明智的做法,在你熟悉的行業內切出一塊細分市場,做好自身的產品內容和品牌效應,細細耕耘,垂直創新,做力所能及的垂直整合擴張,讓自己成為一家有競爭優勢的垂直領域企業要遠比看似快速的做大擴張更有好處,我的判斷是,未來的中國,小而強小而美的中小型企業將成為國家重點扶持的對象,也將是下一波經濟浪潮的主角,因為只有分佈於各個行業的小強企業不斷出現,雖然小卻能夠做到細分行業尖端的中小企業越來越多,我們國家的整體產業水平才能更加強大,下一波經濟增長才能更有力量,因此,應對未來,讓自己朝著小強企業之路發展,比追求虛大虛胖更有價值。

疫情給我帶來的四大創業思考,完全顛覆了我固有的創業思路

新商業形態下,到底怎樣做才有更高的創業成功率?

首先就是上述所說——有一個做小而美、小而強企業的思路,然後做好以下方面的競爭力打造,將會讓中小企業的創業者擁有更高的創業成功率:

一.做好“四力”建設

四力建設是指——產品力、渠道力、品牌力和組織營銷能力,分別應對你自身產品提供給顧客相關需求解決方案的能力(功能/成本/便利性/賣相)、線上線下全渠道的建設與覆蓋能力、在細分領域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以及整個公司的組織營銷能力(將企業打造成為營銷型組織),這四力建設是每一個企業想要成功必須要做好的四大要素,也是我個人“驅動力營銷”方法的核心所在,值得每一箇中小型企業認真學習,具體內容我之前曾發表過文章,在此不再詳述,本文末尾我會放上四力建設文章的鏈接,有興趣的朋友請在閱讀完本文後點擊繼續閱讀。

二.要去傍一個“大款”

我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成長性企業,基本上都是中小微企業,我相信能看到我這篇文章的朋友應該也是這類企業的創業者,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弱點,那就是規模小,資源少,想要快速站穩腳跟,就必須找一個依靠。

如果把企業比作一個人,這個人要想在社會上快速飛黃騰達,僅靠自己傻幹蠻幹是不行的,在修煉自己能力的同時,找一個貴人提點是最有效的方式,做企業也一樣,你同樣得找一個“大款”來依靠才能快速立足。

那麼這裡所謂的“大款”就是能夠購買你的產品和能夠幫你銷售產品的對象,他可以是你的合作伙伴,也可以是你的客戶,無論是誰,他都必須有足夠的實力和資源,比如說,你做電器快修業,國美和蘇寧以及知名電器品牌就是你應該去傍的大款,你如果能成為他們指定的售後快修服務商,那你就不用再為業務收入發愁,以此類推,做線下銷售就找當地的大商超,做線上銷售就做天貓京東和頭條這些大平臺,“傍大款”不僅是中小企業提升業務收入的行動標準,更是一個思考標準,要找就傾盡資源找目標市場上最優勢的目標對象,而不是因為自己很小,就去找一些比自己強不了多少的合作對象,弱弱聯合並不能給你帶來什麼,只會讓你的經營更加痛苦,所以,我在這裡強烈建議各位中小微企業的創業者,一定要有我說的這種“傍大款”的思路去尋求合作對象。

當然,在這之前一定要做好上述第一條所說的“四力”建設,讓自己看起來足夠優秀,這更有助於你傍到心儀的“大款”,否則,你自己的企業一團糟,大款不可能看上你,不能低估了大款的品位。

疫情給我帶來的四大創業思考,完全顛覆了我固有的創業思路

在這快速的時代,苦幹與堅持的創業素質還有用嗎?

必須要承認,無論什麼時候,吃苦耐勞和堅持精神都是創業重要的素養之一,這是創業必備,但是隨著商業發展越來越快速化、融合化,這種品質也只能證明你是一個初步合格的創業者,並不能保證創業成功,在此之上,創業者必須要具備解讀市場的能力,看到商機的眼光,抓住機會的手速,以及比較熟練的資金使用能力,因此,苦幹與堅持的創業素質在著快速的時代有用,但起不了關鍵作用,創業者必須更多的提升自己的思考力,能練就找到更佳方法的能力,這才是對創業更有用的,如果要舉個例子的話,就是我希望當代的創業者要更多的像一隻猩猩,會用工具,懂得合作,且行動敏捷,而不是像一頭勤懇的老牛,只懂得辛苦出力,在等著老天開眼的那一天到來,天地無情,唯有靠自己改變才是正道。

以上,是這段時間發生的事件讓我在封閉期間,對於創業,對於營銷產生的四點思考和新觀點,在此分享給各位創業者和經營人,2020推遲啟幕,但不要悲觀,時間只是一個概念,市場的需求一直都在等著我們,做好準備,迎接開工吧,如果你有什麼閱讀本文的心得,歡迎留言交流。

下面,是我關於企業“四力”建設的文章鏈接,一定要看,一定要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