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節猜燈謎


元宵佳節猜燈謎


在元宵節的時候,人們經常會寫一些謎語貼在燈籠上,讓大家猜,這些貼在燈籠上的謎語叫作“燈謎”。

燈謎有三個必需的內容,那就是謎面、謎目、謎底。比如:諸葛先生在這裡給大家出一個燈謎,同學們可以一起來猜猜。謎面是降落傘,打一三國人物。打一個三國人物就是燈謎的謎面。燈謎的答案則是謎底,這個燈迷的謎底諸葛先生先在這裡賣個關子,到節目最後再告訴大家,同學們可以先想一想,看看自己能不能答對。

燈謎的雛形是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的隱語,又稱為“庾辭”,是先秦列國紛爭中,遊說列國的名士們經常使用的一種隱晦的語言。到了南北朝時期,詩人鮑照作詩《字謎三首》,這才開始有了“謎”的稱呼。一開始的“謎”一般是口頭上的,到了南宋時期,文人雅士們為了顯示其才華,經常將字謎貼在元宵節的彩燈上,讓過往的行人來猜。元宵佳節之時,這樣的猜謎形式吸引了很多的人,漸漸流行開來,“燈謎”也就成為了一種元宵節的習俗。

燈謎因為是文人雅士所創,所以與普通的民間謎語有所不同。民間謎語的謎底一般都是些動植物等的事物,只有少量的字謎,而燈謎卻是以字謎、成語、詩詞等更為文雅的內容為主,也有一些是動植物、人名、地名等。所以,民間謎語大人小孩兒都可以來猜,而燈謎卻更適用於大人。

燈謎中有大量的字謎,猜法也有很多種,有拆字法、會意法、離合法等拆字法充分利用了漢字能夠拆分的特點,如“十五天”,謎底為“胖”,大胖子的胖。這就是將這個字分成了兩部分。而離合法的字謎,如“你一半,我一半”,先離後合,謎底就是“伐”,砍伐的伐字。會意法的字謎如“風平浪靜”,打一城市名,謎底是寧波,用字本身的意思,提供一定的描述語言,讓人們猜出謎底。

燈謎這一種古代流傳下來的元宵娛樂活動,體現了漢字和華夏文化的博大精深,濃縮著人們不平凡的智慧。

好了,同學們還記得諸葛先生在開頭給大家出的燈迷嗎,謎面是降落傘,打一三國人物,謎底是張飛,同學們都猜對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