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战疫”:村村设卡,“刷脸”进村

#全民共抗肺炎##福建在行动#

N海都记者 陈恭璋/文 马俊杰/图

通讯员 陈军辉

5日,闽清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应急指挥部发布“关于严格管控人员进出的公告”,第一条就是“即日起,除闽清籍和在闽清工作的人员之外,所有外来人员和车辆一律予以劝返”。

这个距离福州50公里、

总人口32万人的县,

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管控措施十分严格。


闽清“战疫”:村村设卡,“刷脸”进村

闽清今年取消十八坂市集

据了解,截至昨日中午,该县辖区内共设置了32个县级卡点,570个乡村自设卡点,覆盖了全县11镇5乡292个村居。昨天是该县实行严格管控人员进出措施的第二天,海都君探访该县的县城和多个乡镇。


闽清“战疫”:村村设卡,“刷脸”进村

闽清“战疫”:村村设卡,“刷脸”进村

县乡村层层设卡 要进村先“刷脸”


昨天上午9点半左右,海都君抵达福银高速闽清梅溪出口,在经过了卡口工作人员仔细询问,查看、登记了记者一行的身份证、记者证、测量体温、采访公函后,海都记者顺利过关,见到了早已在此接洽的闽清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随后,前往采访点。即使同车的闽清县委宣传部领导和一些卡口的工作人员很熟悉,我们全车人员仍然每一次都要接受全流程拦查。

闽清“战疫”:村村设卡,“刷脸”进村

海都记者陈恭璋(右)在樟山村一村道口,看到工作人员在登记出入人员信息并对车辆喷洒消毒液

沿途海都君看到,道路两侧,只要有分岔口或者进乡、进村的通道,必见卡口和带着口罩的工作人员。在202省道白樟镇樟山村段,该镇的主街就是从该段分出,这里就设置了一个卡口。


闽清“战疫”:村村设卡,“刷脸”进村

该镇党委副书记黄海生带队负责这个卡口的管控。黄海生说,这个分岔口,一边是202省道,一边是通往樟山村、白南村和半山村,平日里人流、车流量非常大,自从疫情防控以来,这个分岔口人流、车流就急剧减少,特别是昨天开始,这里一律禁止除这三个村庄以外的人员通过。

作为全县经济总量第一的乡镇,该镇在外地工作的人员较多,那么,靠什么分辨是否是本村人呢?主要是人脸。


闽清“战疫”:村村设卡,“刷脸”进村

樟山村一村道口,工作人员登记出入人员信息并对车辆喷洒消毒液

这个卡口的值班人员有来自三个村庄的村两委工作人员,他们除了对准备进入的人员查询身份证外,还靠看脸,只有确定的才会放行,“其实查身份证过程中,我们也要比对人脸,这也是刷脸。”黄海生说,不符合条件的,一律劝返。


闽清“战疫”:村村设卡,“刷脸”进村

池埔村设置检查点盘查来往车辆


闽清“战疫”:村村设卡,“刷脸”进村

池埔村设置检查点盘查来往车辆

随后,海都君继续沿着202省道前行,到了白金西路与s202交叉口,又遇到一个卡口。卡口工作人员说,这个卡口是重点卡口,因为这里是通往池园镇、白中镇、上莲乡的重要通道,这也意味着,有其他乡镇的人员要从这里过境。

工作人员说,他们除了对进入人员查询身份证、登记信息、测量体温外,还要实时关注手机微信群,这个群里有高速口卡点的工作人员。

原来,当有从外地返乡的闽清籍人员,在下高速口后,必须签署一张写有目的地、居家隔离14天的承诺书才会予以放行,随即,这些承诺书和身份信息就会被发布到这个群,沿途各个卡点的人员都会予以关注。而当这些人员到了最后一个卡点,就会被叫停,然后通知该村的村干部来领人,确保其回村后做到居家隔离,“谁来领人,谁就要担责,确保居家隔离落实到位”。

闽清“战疫”:村村设卡,“刷脸”进村

年纪最小“把关人” 年仅14岁

在三溪乡的卡口,海都君遇到了两名志愿者,她们是一对表姐妹,陈烨和王颖。现场工作人员说,她们都未成年,其中王颖17岁,陈烨才14岁,这应该是年纪最小的“把关人”。

工作人员说,这个卡口是三溪乡的入乡第一个卡口,是全乡两个24小时卡口之一,也是闽清县最早设立管卡的卡口之一,因疫情管控工作,人员紧缺,而在该卡口设立最初,这里车流量较多,而这对表姐妹正巧住在附近,在征得家人的同意后,她们作为志愿者,协助卡口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

面对海都君,表姐妹俩显得十分腼腆,陈烨说,她平时都住在北京,今年返乡后遇到疫情,卡口距离她家就几百米,她每天都看到卡口的工作人员十分忙碌,就约了表姐一起来帮忙,“我就当是特殊的寒假作业了,应该挺有意义的”。


海都君“过关”记


一路被拦13次

一次体温异常被要求下车查


昨天一天,海都君在闽清县境内走访了县城、池园镇、白樟镇、坂东镇、三溪乡,从高速出口开始,沿途一共被拦下13次,还不包含返程的卡口拦查。

因为海都君一行均不是闽清人,采访车也不是闽清车牌,加上出发地点是在福州,因此每一次拦查,除了测量体温外,还要出示身份证、记者证、采访公函,然后接受询问,并且记录在案。

今天中午12点半,在213省道池园镇福斗村,海都君的采访车被拦下,在进行测量体温时,结果显示为37.2度,当即被拦下,要求下车、休息几分钟后再进行复查。卡口工作人员说,应该是车辆车窗未打开,乘车人员体温会略微体升高,这种情况,在休息一会儿后就会下落。果然,几分钟后,海都君的复查体温落到37度以下。

而在这期间,一辆公务车的车上人员也被测出体温异常,被要求下车休息复查。经了解,该车里坐的是下乡调研督导疫情防控工作的公务人员,他们正在在返回县城途中,体温异常的是其中一名工作人员。随后该车停靠路边片刻,经复查,该工作人员体温回归正常,车辆才予以放行。

海都君今天闽清行,真真切切体验了一把“一路红灯”的感觉,切身感受到了闽清疫情防控措施之严、工作人员作风之细、疫情防护网编织之密。在疫情面前,这种严苛、细致检查把关场景不时在该县各卡点上演,但卡口检测把关工作人的每一个细问、测温、核查,”过关”人员的每一次配合,都是对这场战“疫”最终胜利的无声助力。


您可能还想看这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