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外国人普遍更加自信,其实从小培养的差距,父母要注意

通过一些视频资料或日常生活中的对比, 我们都能发现外国人普遍会更加自信一些。这是为什么呢?这其实从小孩子领导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

领导力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词,多数人会认为这是大人才需要培养的,孩子还小不需要。但其实上不是这样的,而领导力也不能单纯地与领导或权力挂钩,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一种关键能力。这一方面的能力男孩会相对女孩更突出一些,就算他们的性格各异、环境不同,但总有某些方面是拥有领导潜力的。

为何外国人普遍更加自信,其实从小培养的差距,父母要注意


在很多发达国家,对于孩子这方面的培养往往是从小开始的;而在我们国家,很多大人会忽视孩子这一方面的培养,因为我国家长普遍认为拥有领导力是大人拥有的权限,跟孩子没有关系。但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孩子同样需要培养拥有领导力。拥有领导力的孩子往往更具有人格魅力,能让孩子变得更加的自信、从容,在人际关系和情绪管理上也更加地从善如流,他们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相比于成绩来说,领导力更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很多家长喜欢用成绩来将孩子分成三六五等,好像只要成绩不好了,这个孩子就变成坏孩子一样。

前几日儿子班上举行了家长游园日,邀请班上家长参与孩子的“一日教学”。我跟阿奇妈妈坐在一起,期间一直觉得她脸色不是太好,过后问了才知道是因为课外活动阿奇不积极的原因,阿奇平时成绩好,他妈妈以为他其他事情同样优秀,却没想到在班级中竟是这样的。

为何外国人普遍更加自信,其实从小培养的差距,父母要注意


其实活动组长是老师提出课题后,由孩子自主竞选的。期间很多孩子表达了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并给出竞选理由,包括我儿子也是,都非常积极主动。而在这个积极的画面之下是阿奇一个人坐在旁边低着头,好似害怕老师点到似的。

特别是对比了邻居家的阿琳,差距更是大了。在大家争吵不休的过程中,阿琳站了出来说:“小夕力气大,可以帮助大家搬东西;阿翔画画好,可以负责主题海报。各自分工做各个部分的负责人,再由统一一个人来把控就好了。”阿琳的话圆满解决了同学们的争执不下的问题,而老师也看到了阿琳的领导力,任命她为总组长。

为何外国人普遍更加自信,其实从小培养的差距,父母要注意


阿奇的妈妈认为自己的孩子非常不主动,很生气。其实这就是领导力的缺失,成绩再好也没有用。

领导力有别于学习成绩的影响是:它是一种当孩子面对困难时学着怎么解决,且影响他人的积极力量。它可以推动自己及周围的人事物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领导力领导的并不只有别人

很多人会将领导力归咎为一种领导别人的能力,但其实它更是一种学会如何领导自己的能力。

谦让是一种传统美德,而中国式家长和老师教导孩子时就爱将“谦让”挂在嘴边,而这样的教导久而久之就容易让孩子变得只会一味的谦让,从而丧失了积极主动性,不爱也不敢出头。从而丧失领导能力的培养。

为何外国人普遍更加自信,其实从小培养的差距,父母要注意


孩子的管理能力会随着年龄的成长慢慢的觉醒,最开始是从管理自己开始的。而随着时间的迁移,这种也就会越来越强,最终演变成自身的一种优势,这会给领导能力的养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家长与老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这种能力的养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矫枉过正。

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养成后,自我领导能力也就慢慢开始形成了。自我领导能力的养成有助于孩子领导别人,毕竟如果连自己的管不好了,凭什么去领导别人。


想要培养孩子的领导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

1.教会孩子体现自我价值

要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如何实现、体现自我的价值。家长可以多开发孩子身上的有点,并给予鼓励。多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为何外国人普遍更加自信,其实从小培养的差距,父母要注意

2.教会孩子学会倾听

虽然孩子年纪小,但家长还是应正视孩子,学会倾听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让孩子善于表达自己,也学会倾听别人。

3.让孩子多参加社团活动

多参加社团活动可以让孩子学会如何合作。比如打篮球、踢足球等都是不错的活动,能让孩子在过程中明白团队与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领导力。

为何外国人普遍更加自信,其实从小培养的差距,父母要注意


好的领导力并不是只能领导别人,更是对自己的自我管理与领导。让自己变成更好的人才能去更好地领导别人,这是该教给孩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