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蒙古的問題上,如何看待″明修長城清修廟"?

臨猗果農


這是典型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主要是清朝、明朝對蒙古的時間位置決定的。

1、 明朝和清朝的歷史時間順序,也就是朝代的先後

所謂:唐宋元明清,元朝的前面是宋朝,那麼元朝是如何對待宋朝的呢?元朝統一後,統治者把宋人位列最低等的民族,也就是第四等人,那怎麼不見元朝為宋朝人做出友好的政策呢?

元朝過後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把元朝勢力逐出了中原,趕到了漠北,整個大明王朝的歷史都在攻打或預防元朝遺留的勢力,作為開國皇帝的朱元璋和一代雄主的永樂大帝,為什麼不給元朝遺留的舊勢力,像瓦剌、韃靼、吐魯番等給出優越的生存環境呢?

明朝後是清朝,清朝統一中原後,殘殺明朝皇室,甚至讓整個中原大地剃髮易服,不惜製造了嘉定十日 揚州三屠,這時為什麼清朝統治者對明朝皇室或漢人做出讓步呢?

2、前朝的皇帝都不應該在世上遺留後人或勢力,否則會遭到清洗。

明朝的前朝是大蒙古國,也就是元朝;清朝的前朝是明朝,統治者都不會把一個前朝的遺留勢力或人,繼續很好的生活在他的天下里,因為天下是皇帝一人的江山,不可能讓給別人,所謂夜長夢多,這些不穩定的因素是儘早除掉的好。

3、敵人儘早除,而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清太祖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和十三副鎧甲起兵反明,在對強大的明朝時,清朝統治者也是儘可能的聯合明朝的敵人,這樣才能分散明朝的火力,儘可能的為清朝的崛起減少壓力和拖延時間。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努爾哈赤先是攻打了蒙古部落,減少明朝的關注,經過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不斷征討,漠南蒙古投降清朝,努爾哈赤將蒙古降軍編制為蒙古旗。所謂清朝為蒙古修廟,那是為歸順清朝的蒙古所修,是安撫他們,也是要他們為清朝服務。

所以出現“明修長城清修廟”的情況,不見得是那個皇帝盛名,也不是那個朝代昏庸,而是明朝和清朝的位置不對,如果把清朝換成明朝的位置,那麼清朝也會對蒙古死磕到底的。因為,對明朝來說,蒙古是要和明朝爭奪天下的,而清朝和蒙古更多的是合作盟友的關係。


八零後愛做夢


古代中國的農耕文明時常受到遊牧文明的衝擊,從春秋戰國開始,就有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秦時蒙恬北擊匈奴、漢朝十位公主與匈奴和親、“冠軍侯”霍去病封狼居胥等等。可見,不同的朝代,對於不同的蒙古形勢,不同的統治者施行的政策非剛即柔。明清時期亦是如此。

在問答題主“在對蒙古的問題上,如何看待‘明修長城清修廟’?之前,我們必須要了解明清兩朝對於蒙古問題的政策與背景。

一、明朝:御蒙古於長城外

從明洪武五年至萬曆二十六年,明朝統治者對於長城的修繕從未停止過。其主要採取分片、分區、分段的修築方式。與此同時,為了有效的防務,明朝將長城全線分為九個邊鎮進行管轄。據相關學者推算,在明朝每修1公里長城就要至少耗費白銀7700兩,明朝共計修建長城約6300多里,所以至少耗費了4850多萬兩白銀。


雖然明朝統治者耗費巨資修長城,但是明逐蒙古於大漠而立,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主要旗號就是“驅逐胡虜,恢復中華”。試想,如果明朝不以血肉之軀繼續抵禦蒙古,而去和蒙古和親妥協豈不打了朱元璋的臉?

二、清朝:三道“隱蔽長城”

乾隆皇帝曾說:“一座喇嘛廟,勝抵十萬兵”。在滿清入關前就早已控制了蒙古各部,所以清朝其實實行的是滿蒙聯合統治。雖然清朝沒有繼續修築實體長城,但實際上它一直在修築三道“隱蔽長城”。


第一道是血緣長城,有清一朝滿蒙貴族之間的通婚達500餘次。第二道是隔離長城,在蒙漢邊界劃出上千裡無人區,並實行蒙漢分治。第三道是思想長城,清朝統治者重視佛教,他們在蒙區大力推行喇嘛教,企圖用思想的教化把兇悍的鐵騎變成溫順的喇嘛。

三、明清對比:剛與柔的優劣

修長城的剛與修寺廟的柔,從本質上來說其實都是對待少數民族政策的方法,至於孰優孰劣我們必須要結合時代背景來具體分析。


有人認為明朝花了那麼大的力氣修築長城,但還是無法抵禦滿洲鐵騎的入關,真是吃力不討好。而清朝則巧妙的利用“隱蔽的長城”籠絡住蒙古人。雖然單從歷史的結果來看,清朝的政策確實更加有效。但是我們無法否認明修長城帶給大明的近三百年的穩定,所謂“不和親,不割地”,漢人的民族氣節更是留給我們現代人的寶貴遺產。


予知君


 (明朝和北元對抗地圖)

  對待蒙古參與勢力,明朝和蒙古的方法絕對不同。明朝習慣用法是修長城,而清朝則是修廟。方式不同,取得的效果也不同,明朝和蒙古打了200多年,也沒有徵服蒙古,而清朝則不同,最後征服了蒙古。為什麼呢?

  1,清是從北方進入中原,其在入主中原之前就控制了草原上的蒙古各部,對草原部落的弱點看的很清楚。如為了限制其靈活性,清代限定蒙古各部的活動範圍。為了防止蒙古的聯合,形成對農耕區的威脅,其對蒙古各部採用了分而治之的方法,採用結盟的方法打擊叛亂分子,同時很小心的不讓一個蒙古的首領總攬大權;

  2,滿洲人和蒙古人的關係是介於臣屬和盟友之間,通過聯姻等手段,使其都成為統治基層,所以說滿清對中原的統治其實是滿蒙聯合統治;

  3,清代時火炮等熱武器開始,而這使得遊牧民族的軍事優勢不復存在;

  4,影視劇中常出現康熙在對長城問題上的回答 ,大意是最堅固的長城存在於民心之中。

  (長城)

  作為農耕為主的明朝,不懂得草原的管理辦法,大多是徵繳,以剿滅為主。為此,明朝開始修長城。據歷史學家估算,明朝修建1公里長城,一般需要花費7700兩白銀,高則31500兩白銀。

  明代一共修建了約6300公里長城,這樣算來,明朝修建長城至少花費了4850多萬兩白銀。除了修長城花錢,打仗更需要花錢,要維持北方十幾個軍鎮的運轉,每年超過800萬兩白銀

  要知道,就算在明朝張居正時代(1572-1582)的財政黃金時期,朝廷一年的收入也只有400萬兩白銀。而在張居正死後,明朝財政狀況不斷惡化。明萬曆十一年,明朝的國庫財政赤字已經高達230萬兩白銀。因此,修長城對明朝而言是一個沉重負擔,只能靠不斷徵集賦稅甚至通過買賣官職來解決----到了明朝中後期,官職就像菜市場的蘿蔔白菜一律明碼標價,可以自由買賣。

  (雍和宮)

  清朝統治基層是比較喜歡修廟的。

  乾隆皇帝曾說過:興造一座梵宮,勝百萬兵。這種說法,反映了清政府對少數民族採取的懷柔政策。尊重民族信仰,可以更好的團結少數民族,從而儘可能的消除兵戎相見的慘劇,再加上其他相關的安撫政策可以使民族問題儘可能的化解。

  有清一朝,沒有修建過長城,但是他們修建了三到隱蔽長城。

  第一道是血緣長城,滿蒙通婚。終清一朝,兩邊皇族、貴族通婚達到500餘次,結成利益同盟。

  第二道是隔離長城,劃出上千裡無人區,實行蒙漢分治,嚴禁漢蒙接觸,防止二者聯盟。

  第三道是思想長城,這個最猛,就是在蒙區大力推行喇嘛教,用佛主代替長生天,把兇悍的刀馬鐵騎變成溫順的轉經喇嘛,而且有效降低了蒙古的出生率。

  所以說滿清興起並非偶然,他們中有超一流的戰略家。





郝記大餅


“明修長城清修廟”,是坊間輿論對明清兩朝關於蒙古戰略的籠統看法,也是兩朝對蒙關係的直觀體現!這是一個很有深度的史實話題,客觀上講,清朝對蒙策略是歷代王朝懷柔政策的巔峰!

長城是我國古代中原王朝為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所興建的軍事設施;始建於秦朝,經歷代王朝的興建與修繕,形成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的萬里防線。明朝時期北元敗退漠北,明洪武與永樂兩朝雖多次北伐,但始終沒有徹底消滅蒙古政權,隨即重修多處長城和增建重要關隘要塞:英宗時期親征瓦刺,爆發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大明王朝更加註重長城軍事工事,至此明修長城達到歷史高峰,我國現存的萬里長城多數是明英宗之後歷代明朝皇帝修建的!然而耗時耗力的萬里長城最終也沒有抵擋住滿清破關的腳步!明自建立伊始,蒙古諸部對中原的軍事高壓和邊境騷擾貫穿整個大明朝。在長達二百七十多年的歲月裡,明朝始終無法剷除或征服蒙古諸部;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沉重的經濟包袱和軍事負擔,北方邊患加速了帝國的瓦解!

明末崛起於東北的女真部落,在入關前通過戰爭與安撫,分解科爾沁部和殲滅蒙古末代可汗林丹汗所屬的察哈爾部,得到了蒙古部分部落的擁戴,皇太極成為蒙古汗國名義上的新君主即蒙古大汗,從此歷代大清皇帝兼任蒙古大汗;確立了滿蒙一體和滿蒙聯姻的政治構想以及蒙古八旗與內外蒙古的權利構架,同時設立理藩院與六部同級處理蒙古時宜,分而治之;並頒佈蒙古律法,清朝入關後,康熙皇帝剿滅葛爾丹準葛爾部,於1691年與蒙古諸部在多倫會盟,由此滿蒙關係由朝貢關係轉為隸屬關係,正式確立了清朝對蒙古諸部的行政管轄權。

清朝統治蒙古奉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的理論思想,在深化聯姻與會盟的同時嚴控關卡和廣修廟宇;保護蒙古社會習俗、宗教信仰、權貴利益。特別是維護蒙古宗教信仰上做到了極致,在外藩蒙古、京師、盛京、五臺山等地修建了大量的喇嘛教寺廟,尊崇漠北與漠南活佛,弘揚藏傳佛教為國教,乾隆時期大修雍親王府使其改造成與皇宮規格一致的喇嘛寺—雍和宮,派駐總理大臣統轄清藏、新疆、蒙古的藏傳佛教,被視為全國宗教中樞。

通過大興寺廟,滿蒙一體從精神信仰上真正站在了一起;使蒙古在思想上臣服於大清;清朝皇帝多次得意感慨:”一座廟,勝過十萬兵”的言論!

不能不說清朝對蒙古的統治是高明的有效的,它不僅使蒙古成為了清朝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也為我國現代版圖的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歷史發展角度而言,功不可沒!

當然,清朝嚴厲的聯姻、設卡、盟旗、民族政策使蒙古社會淪為落後、愚昧、寡民、分化、原始的現實歷史窘境!在清朝~民國近300年的歷史中,蒙古作為一個被隔離的社會單元,長期處於人類發展的低級階段!是福是禍留給蒙古人民來評說吧!






前程HAN


凌煙閣來回答。

明朝在群雄混戰中取得了天下,這是朱元璋說的。在朱元璋稱帝前,明軍與元軍幾乎沒有什麼硬仗,硬仗都是稱帝后。元順帝被趕出大都之後,明主動出擊,與北元之間又有兩次大仗:一次是沐英領兵的和林之戰,另一次是藍玉領兵的捕魚兒海之戰。經過這兩戰之後,蒙古人被打的一蹶不振,內部就分裂了,開始他們的內部紛爭。

此時,大明在北方長城之外有衛所,以防備和監視蒙古。

到了朱棣時期,因為供應糧食實在太困難,長城以外的衛所基本陸續放棄了。除了遼東、關西等地羈縻衛所還在發揮功效之外,長城以北的地方基本都放棄了。

其後明朝防備蒙古人人的做法主要就是修長城。

至此,我們可以初步得出結論:明朝對蒙古從主動防禦(出長城進攻)變成被動防禦(依靠長城)。此後直到明亡,明朝都是被動防禦為主。

而清朝則與明朝不同。

在後金(清)崛起後,陸續通過戰爭,把漠南蒙古整合進了清。在入關後,外蒙古不願受準噶爾汗國的統治,就主動投靠清朝,後來又陸續統一了西藏、西域(消滅準噶爾之後)。在從北到西到西南的廣大疆域上,都是蒙古人。

因此,清朝考慮鞏固統治的方法,就選擇了藏傳佛教。在蒙古人的地方要求蒙古人都得信教。

對於清朝而言,蒙古人信教大有好處:

首先,藏傳佛教要求信眾定期要到廟裡參加活動。這就導致蒙古人不能遊牧得太遠,他們被廟給固定住了,至少是半固定住了。遊牧民族最大的特點是遊動,有事騎馬就上,現在他們被固定了,喪失了機動性。

其次,宗教宣傳人要向善從善,這從內心減少了蒙古人的殺氣,降低了他們的戰鬥力。冷兵器時代戰鬥意志和士氣是保障戰鬥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人沒了殺氣、沒了鬥志,戰鬥力也就大打折扣。

因此,康熙曾經得意滴說:一座廟頂十萬兵。

除此之外,清朝還用通婚、特別封賞等方式籠絡蒙古人,維持龐大疆域的穩固。

小結一下:清朝因為出身也有遊牧成分,他們知道統治遊牧地區的邏輯,因此採取了主動經營的方式,喇嘛廟成了這個經營的一個象徵。

結論:

對待蒙古人,明朝從最初的主動進攻,之後變為被動防禦,表現出的方式就是修長城。而清朝則深諳遊牧的邏輯,用喇嘛廟這種方式,化解了蒙古人的力量。

(完)

以上是凌煙閣論史的回答,歡迎你點贊、轉發、評論、關注,不同觀點也歡迎你留言交流。謝謝!


凌煙閣論史


“明修長城,清修廟”,想必大家都知道在明朝修築長城歷史最長,最為堅固。而到了清朝統治者不休長城,大量修築廟宇,承德避暑山莊外圍的12座廟最具代表性。

那麼,為什麼明清兩朝在對蒙古問題上採取的策略有所不同呢?

在對蒙古各族問題上,清朝的統治者是聰明的。清朝修建廟宇,喇嘛廟、清真寺等等,對待各族問題上採用懷柔政策,安撫結盟。

用文化籠絡蒙、藏、維族、回各族密切與各族聯繫,這樣的政策更有利於多民族的統一和發展。拉進關係,和平共處。

而明朝對待遊牧民族的態度是打壓和防禦,大量修築長城,防禦入侵。可是長城最終還是沒能堵住蒙古的鐵騎和滿洲的入關。

所以說,清朝統治者的見解想法是比較高明的,不用戰爭的心態去征服人心。搞好關係,你來我往,讓他們不和大清作對。


山顛一壺清酒r


漢人和蒙古打了幾百年,其實也不算了解,直到明朝中葉,西方斷絕,北方蒙古已經連鐵鍋都弄不到,才開始相互開放,安穩下來

滿清我雖不恥,但評價很高,是他們比之前的所有東北漁獵民族,有一種"陰"的東西,所以他們統治奴役中國人和蒙古人都很成功

利用藏傳佛教是滿清削弱蒙古順水推舟之事,凡是有利他們控制蒙古的事情都樂意。

可惜天道好還,當初弱小時為了與東北蒙古爭奪,採取的與蒙古部落和親政策最後導致近親血脈,連續幾代皇帝生不出,即使沒有西方衝擊也該亡了,如果不是康熙和乾隆共上臺120年的長壽皇帝,可能不到百年就亡了(最後50年是漢人續命)


大道至簡T2


明代統治者以防為主,清統治者則比較積極主動,採取懷柔的政策籠絡少數民族,清致力於民族團結友好。

我們如果想搞好民族關係就必須堅持各民族平等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踩螞蟻CMY


我是北派說書人,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我們知道,大明帝國是建立在蒙元統治下的國土上的,由於當時的蒙古政權,對中原等地區的人種實行三六九等的分類,尤其是南人身份最為低下,在元朝統治的97年當中,中原及南人打心底,對這種民族民族意識形態極為的反感,在這種環境下,直到代表漢人的皇帝朱元璋從起兵的那一天起,和一眾手下,打心底自然人為,漢人並非那麼軟弱,甚至比他們一等蒙人都強,或許在這一種信念的支撐下,積蓄百年的漢人戰鬥力爆棚,將蒙元朝廷趕到了大漠深處吃土。

然而隨著國土的增多,不可避免的會接觸到其它的民族,南方、西藏方向,新疆方向的少數民族,在當時的明軍,甚至高層看來,這些必定是異族,除了強力打壓之外,重在防禦,所以明朝修長城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有南宋時期的前車之鑑嘛,好在不同的是,北方的一些重鎮是在明帝國手中的。明帝國可以說是漢族佔很大比例的國家,對一些暴躁的少數民族可以以武力壓制。

但是滿清不同,當時滿清時期,版圖最大的當屬康乾時期,尤其是乾隆的一句打油詩,“一座喇嘛廟,勝抵十萬兵”可以證明當時清廷的心態。

當時的清廷是以絕對少數的滿人,佔領的絕對多數漢人的天下,在這裡就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但是清廷卻做得比明朝好的太多,畢竟嘛,形勢所逼,當時的滿清對漢人的洗腦做的很好,我們可以從清末的八國聯軍入北京,帝都民眾的行為能夠看出來。到了民國時期,被剪掉辮子竟然不敢出門。

清朝人修廟,則是為了維護邊疆地區諸如藏人,蒙古人和少數新疆人之間的關係,除了大移民之外,就是修藏傳佛教的廟宇,甚至皇家帶頭,信奉藏傳佛教,想想看,與這些少數民族有著共同的信仰,太容易溝通,何來的矛盾?如果當初明朝與金人建立同樣的關係,在萬曆時期不擺出咄咄逼人的態勢來,沒準明朝也不會那麼早覆滅的,希望採納。


北派說書人


人們常說“明修長城清修廟”,意思是:明代花了很多的資源去修建長城,但沒能擋住清的入關。而清代沒有修建長城,而是在承德修建了外八廟,通過與遊牧民族的安撫和結盟的政策,順利地控制了草原地區。

那麼清代是如何能通過控制草原,而不是通過修建長城的方式來消除草原部落對農耕區的威脅的呢?主要有以下幾個理由:

1、清是從北方進入中原,其在入主中原之前就控制了草原上的蒙古各部,因此對草原部落的弱點看得很清楚。例如,為了限制其靈活性,清代限定了蒙古各部的活動範圍。為了防止各部落的聯合,形成對農耕區的威脅,其對蒙古各部採用了分而治之的方法,採用結盟的方法打擊叛亂分子,同時很小心的不讓某一個首領總攬大權;

2、滿洲人和蒙古人的關係是介於臣屬和盟友之間,滿清對中原的統治其實是滿蒙聯合統治;

3、清代時火炮等熱武器慢慢開始使用,而這使得遊牧民族的軍事優勢不復存在;

4、康熙在對長城問題上的回答,是這樣說的:最堅固的長城存在於民心之中。

這裡不得不佩服滿清統治者的政治手段,他們用制度(廟)比較成功的解決了草原問題。

歷史上不乏草原民族入主中原或和佔領農耕區北部的例子,但這些政權,除了元外,無一不在得到農耕區後,失去了對草原的控制,絕大部分被後起的草原部落所滅。如遼被曾經是其屬國的金所滅,金則被興起於草原的蒙古所滅。而在“五胡亂華”時期,統一華北地區的鮮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權同樣通過修建長城的方式來對抗來自草原的柔然的入侵。

滿清的統治整體上講是比較開明的,但對於農耕區佔主體的漢族來講,它的統治畢竟是異族統治,尤其是在滿清統治的早期更是如此。宋代也是中國歷史上統治較開明、老百姓較富裕的朝代,但宋一直憂於外犯,並最終被異族所滅。

明修長城,清修廟。 從總體上看,明統治者側重於防禦,清統治者更重視懷柔政策,由此形成了這兩種不同的邊防局面。避暑山莊的修建、達賴和班禪封號的冊封都表現了清統治者在民族問題上的政策和態度;此外,明代開始的“改土歸流”、清代平定少數民族叛亂的舉措,都有力地表現了明清統治者在處理民族問題上採取的積極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