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山东的响马分布的地方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弯刀长矛


山东的响马,大大的出名,作为一个山东人,我来和你说道说道。

响马的起源

还记得小学课文《晏子使楚》吗?就是著名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出处,里面就提到了“齐人固善盗乎?”。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着“齐、鲁多盗”的说法。

王莽时期,山东爆发了规模巨大的“赤眉”军起义,响马的说法也是从此时出现。至于为什么叫响马,一说是强盗抢劫之前先要放响箭提醒。又一说盗匪马匹上系有铃铛,跑动时铃铛叮当作响。似乎都有道理。

东汉末年,山东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

隋朝末年,山东爆发了“瓦岗起义”。

唐末,又是在山东,先是爆发了王仙芝起义,紧接着又是“黄巢起义”。

到了北宋,大家就很熟悉了,著名的梁山108条好汉。

南宋时,山东还爆发了“红袄军”起义,反抗金国的统治。

元末的红巾军,在山东也是如鱼得水。

明末,有个叫李青山的,在梁山发动了农民起义。

到了清末,就是大名鼎鼎的义和拳了,起源就在山东。

可见,山东自古就有农民起义的传统,多响马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民国时期的响马

据统计,1918年,山东约30个州县曾拥有土匪三万多名。当时的土匪还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这些在我们现在看来,颇有些“义匪”的风范,比如:

  1. “十不抢”:喜车丧车不抢;僧侣。道人、尼姑不抢;鳏寡孤独不抢;单身的夜行人不抢;摆渡的不抢;背包行医的不抢;车店不抢;赌博的人不抢;邮差不抢;挑八股绳的(小贩)不抢。

  2. “七不夺”:娶姑娘送媳妇的不夺;送葬起坟的不夺;和尚道士不夺;妓女不夺;吹鼓手不夺;学士不夺;医生不夺。

  3. “五不准”:不准抢穷苦人;不准调戏、奸淫妇女;不准进产妇房间;不准走猪或驴在前面横走过的路(这条不是很明白);不准动用娶亲人家的酒饭等。

但是这些匪徒真做起来,也往往就忘了这些清规戒律,而且奸淫掳掠、嗜杀成性、无恶不作。例如著名的民国时期著名的悍匪刘黑七,经常干出屠村、虐杀的罪恶勾当。

山东多响马的原因

  1. 1.山东农业大省,人口众多。一旦遇上荒年,流民也多。

  2. 2.山东民风彪悍重义,性格豪迈粗犷。

  3. 3.山东处于黄泛区,历史上颇多水患。一旦赶上,就会出现大量流民。

  4. 4.山东中南部多山地,地形复杂,容易隐藏。

  5. 5.明朝的马政,规定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的农民为朝廷养马,很多农户不堪重负,继而破产,由马农转为马匪。这也给山东等地留下了养马的传统。

暂时我就想到这么多,大家可以留言补充。

山东响马的分布

以鲁中鲁南居多,这里多山地,容易隐藏。而且土地贫瘠,一有灾荒往往首当其冲,产生大量流民。

其次就是鲁西黄泛区。每每赶上水患,就会有很多灾民迫不得已,当了土匪。而且鲁西的临清,作为当时京杭大运河的重要中转站,商贾云集,也成为鲁西土匪重点打劫的目标。


文眼豆子


陕西的刀客,东北的胡子,山东的响马。山东过去,强盗称为响马,一说是强盗抢劫之前先要放响箭提醒,骑乘马匹来往,故称响马。又一说盗匪马匹上系有铃铛,跑动时铃铛叮当作响,所以叫响马。不过,我觉得还是第一种说法更为靠谱,若马上栓有铃铛,未免动静太大,不利于隐藏和偷袭,降低了打劫成功率。

1972年,洪金宝曾经动作导演了一部电影叫《山东响马》。响马,按理说就是一群土匪,但山东响马偏偏带了一些侠义的成分。特别是隋唐演义中的响马,水泊梁山的好汉等,将响马的名声提升了一大截。其实,归根结底,响马还是土匪、强盗,不过,有些是名副其实的强盗,有些是官方强安的罪名。

山东地区自古以来就匪患不断,从春秋到清末,载于历史的不计其数。哪里的响马最多?相对而言,鲁中山区,鲁西黄泛区、鲁南丘陵区最多,胶东半岛的反而少。

鲁中山区为莱芜、泰安一带,山多,又多丘陵,响马出则打劫商队,退则蹿入山区躲藏,极不利于剿匪。

鲁西首先因为黄河多次泛滥成灾,粮食减产,民不聊生,因此盗贼蜂起。宋时鲁西南的水泊梁山,唐朝的黄巢都是起自这里,当然,也可以说他们是农民起义军,但有更多的农民被迫转为强盗。其次,鲁西还有京杭大运河经过,特别是鲁西的聊城、临清等地,是商贾集中地,也出了很多打家劫舍的盗匪。

再就是鲁南地区,沂蒙山区,也出了不少土匪。近代最有名的就是刘黑七了。刘黑七起家自鲁南山区,常年在这些地方流窜作案,打家劫舍,壮大时队伍曾达万人。刘黑七活动地带比较广,活动范围遍及整个山东、河北部分地区,甚至蹿入河南、江苏等地作案,官方花了很大的力量都没有打掉。在时代的背景下,刘黑七曾经多次反复投靠各种势力,1943年,刘黑七终于在临沂费县被八路军击毙。


山东味儿


山东出的响马自古就有,比较响的当属唐朝青州附近的程咬金和秦叔宝了,其次是宋朝的八百里水泊梁山的宋江武松等人,山在现在的济宁梁山县,现在唯一的水域在泰安的东平县,现在泰安东平还有水浒影视城。

何为响马?大家电视上都看过鬼子进村吧,“打枪的不要,悄悄的进村”鬼子进村是生怕别人知道了要来抢东西,所以要偷偷摸摸的。但是山东的响马(土匪),一般都是穷苦人吃不上饭了,才慢慢做了打家劫舍的土匪,因为深处齐鲁大地,山东人深受孔孟文化的影响,哪怕是做土匪也得有自己的节操,每次下山打劫要在马的脖子上栓一个铃铛,马一动,铃铛就会发出响声,提醒山下的人我要来打劫了,所以叫响马。

其实这也是从侧面反应出山东人本性仁厚的特点



周周说球


从历史上看,隋唐,水泊梁山,义和团,都是从山东开始聚集,建国前山东率先解放。都说明山东人民勇于抵抗腐朽的暴力统治,抵抗外族侵略,从古到今连绵不断,这也是山东人豪爽,正直无私的表现!充分的说明了山东人重情,重义,爱国。


喜悦不悲伤


主分布在鲁西南地区

响马是古代对反对统治阶级暴力统治者的一种称呼,为什么山东多?从历史上看,隋唐,水泊梁山,义和团,都是从山东开始聚集,建国前山东率先解放。都说明山东人民勇于抵抗腐朽的暴力统治,抵抗外族侵略,从古到今连绵不断,这也是山东人豪爽,正直无私的表现!充分的说明了山东人重情,重义,爱国。


漂泊城里的庄稼汉


文曲阜,武菏泽,我们菏泽人自古以来就有习武的习惯,人都长的高大威猛,又占着交通要道,天时地利人和,不当强盗就浪费了。所谓梁山108将76人在郓城,郓城土匪最多。。


老鼠不可貌相


鲁西南,以过去的薛国等为中心,开始时是以春秋4君子其中之一的孟尝君好成食客3000。其实是各国的通缉犯,杀人越货偷鸡摸狗,不受礼的一帮人,到后来黄河改道,宋朝是有发配犯人,地贫人刁,但离此不远确连续出来啦中国历史上称号圣人的孔子等一帮人。怪嘛!


知了47539437


山东出响马在历史上有两个时期,一个是唐初《隋唐演义》时期,也有叫《响马传》的,主要有秦琼罗成程咬金单雄信等人,秦琼罗成都出生在济南,演义上有《夜打登州救秦琼》,登州就是现在的蓬莱县。济南青州到蓬莱这一线出响马较多。

另一个就是北宋时期,也就是巜水浒传》上讲的梁山好汉,一百担八将大部分都是山东人,主要分布在现在的梁山周边荷泽一带。


红尘心飞翔


我是泰安人,以前去过梁山,哪里太野蛮了,农用三轮的人刚下车,就被偷跑了。亲眼所见


守候吕梁


我是山东青岛人。从历史上来讲,山东小马一直在鲁西南地区济宁聊城一代,按理说小马就是土匪强盗,但是在历史上来讲这些想法有的时候也是逼良为娼的结果,很多时候他们也是好人,但是他们从事的行业一定是社会所不容许的,但是他们有的时候是劫富济贫,对当时的老百姓来讲应该也是一件好事,所以说很多历史上的记载也好,民间传说也好对山东响马并不是特别的讨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