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球傳媒業九大動向

兒童數字隱私難被保護,流媒體展開全面混戰,知識付費模式愈發成熟……2019年傳媒業出現了哪些動向?

來源|全媒派

回顧過去,2019年的傳媒行業足夠動人心魄。當代青年在亞文化破圈的邊緣躍躍欲試,流媒體混戰如火如荼,媒體與平臺繼續相愛相殺,事實核查仍然在路上......

這些突破與缺憾,均被我們一一捕捉、記錄。本文作出總結,帶你覆盤過去一年海內外傳媒業的主要發展動向。

動向一:兒童數字隱私保護成難題

過去一年,一直活在表情包裡的假笑男孩Gavin憑藉其招牌式的假笑和有趣的生活場景演繹,漂洋過海成為了各國網民口中的“雲養鵝”。

實際上,作為在社交媒體興盛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一代,像Gavin一樣將生活細節呈現在網絡空間的兒童還有很多,且多數普通兒童的信息往往不是主動傳出的。

2019全球传媒业九大动向

弗羅裡達大學萊文法學院的一份報告這樣寫道,“父母既是孩子個人信息的守門人,也是孩子個人故事最早的敘述者。”父母“曬娃”的片段實際上一點一滴地在社交網絡上拼湊起了兒童的數字形象,根據互聯網安全公司AVG的一項研究,92%的兩歲以下幼兒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數字身份。

但是,溫馨的背後其實是不可忽視的兒童數字隱私問題。

互聯網的絕佳記憶可能讓孩子在長大後經歷一場自我身份認同的危機,互聯網的隱秘性則孕育了看不見的危險,每一次觀看的背後可能暗含著一場潛在的網絡霸凌,也有可能屏幕的那頭隱藏著一個心理扭曲的戀童癖,普通的生活細節可能成為“邪典”視頻的絕佳素材。

為了保護兒童的數字隱私,國外一些學校開展數字掃盲運動。在法國,個人隱私保護法捍衛著孩子的權利,若父母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發布子女的私密信息,孩子們可以起訴自己的父母。然而在世界上更多的地方,兒童數字隱私的保護尚處於空白,建立兒童數字隱私的保護牆,才剛剛起步。

動向二:混戰下的流媒體

2019年,流媒體巨頭Netflix的日子並不好過。坐擁無數經典IP的迪士尼推出Disney+宣告進軍流媒體界;HBO Max橫空出世;科技巨頭公司蘋果和亞馬遜也都強勢插足。圍繞流媒體的競爭,已從單純的你追我趕變成了一場混戰,後起之秀劍指Netflix的流媒體王座。

2019全球传媒业九大动向

各大流媒體平臺的佈局,暗示著這是一場圍繞著原創內容的競賽。去年11月,Disney+正式上線,並停止向Netflix提供迪士尼旗下影片的播放權;NBC環球宣佈將從Netflix平臺下架美劇The Office;Netflix作為直接的利益受損者,通過發售20億美元的高收益債券為原創內容的生產籌措資金,在內容方面致力於打造專屬IP,同時通過本土化作品來敲開海外市場的大門。

除了增加原創內容的生產,各平臺也致力於觸達更多的用戶。最典型的案例是:迪士尼推出了包含Disney+、Hulu以及ESPN+在內的組合包,內容涉及電影、動畫、劇集以及體育,以更低廉的價格聯手美國通信巨頭Verizon吸引用戶。據迪士尼公司高管的估計,到2024年,迪士尼的全球訂閱用戶將超過Netflix。

流媒體的紅利也蔓延到了電視網絡以及數字平臺。Viacom、Discovery、華納傳媒等媒體在廣告招商時著重宣揚自身所擁有的流媒體平臺,期望能夠借流媒體的招牌來提升自己的品牌力;蘋果、亞馬遜、Facebook等則充當訂閱中介,從訂閱中獲取一份利益。

流媒體的混戰將原本相對集中的市場拆得四分五裂,但也正因如此,倒逼不同的平臺尋找最適合的發展道路。

然而目前,缺少原創IP、商業模式單一、資金鍊的不穩定以及客觀存在的流量天花板仍然是流媒體的通病。

短時間內,這場混戰或許難以決出最終贏家,我們可以期待的是多回合摩擦之下形成的消費新生態。

動向三:當代青年亞文化出圈

在社交網絡的薰陶下,越來越多青年長大了,他們正在將亞文化帶向更廣闊的世界。

當生活區被吃播和Vlog刷屏,當朱廣權霸屏鬼畜區,B站的原住民首先做出了出圈的嘗試,從年初的拜年祭到年末的跨年晚會,從“專屬二次元的春晚”到三次元和二次元的融合,8000萬人的狂歡足以證明B站出圈的野心。

2019全球传媒业九大动向

發源於B站的彈幕文化,則搶先突破了平臺的邊界,現如今,流媒體、直播間、電影院甚至是課堂都隨處可見彈幕的身影。就彈幕社交而言,無論是個體獨白、雙人互動抑或是群體狂歡,都是基於人類情感的共鳴,隨著彈幕戰場的轉移,彈幕社交也衝破原來封閉的圈子,“前方高能”“真香”正在得到廣泛的認可和使用。

此外,屬於亞文化範疇的粉圈文化也為公共參與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誰也沒想到,帶動國內粉絲文化出圈的,不是吳亦凡,不是蔡徐坤,而是奶茶哥哥周杰倫。為周杰倫日以繼夜地掄博、打榜,可能是一大批“中老年粉絲”(實際也就二三十來歲)甚至是路人粉在2019年做過的最“野”的事情。

當然,出圈誠可貴,小眾文化正在衝破圈層的藩籬邁向大眾化,其本質是對主流文化的逆襲與補充,但是所謂的“圈”的邊界在哪裡,又如何在多樣性和大眾性之間找到平衡仍值得探索。

動向四:泡沫破裂?

播客不答應

BuzzFeed解僱音頻音頻團隊、Audible調整內容策略裁掉一個播客小組......

2018年播客行業的一系列調整動作,再加上大部分播客運營成本上升和變現增值能力單一等問題,曾引發業內人士的擔憂:“播客泡沫”是否正在破裂?

然而,隨著更多的用戶聞風而來、更多的玩家搶灘佈局、更多元的內容以及更靈活的盈利模式的發展,儘管前景依然撲朔迷離,但播客業交出的2019年答卷無疑打消了一些顧慮。

根據艾迪生研究公司的調查數據,播客的聽眾人數顯著上升,有41%的聽眾則表示收聽的頻率變得更加頻繁。這一年,播客行業玩家的熱情也日益高漲。Spotify大量收購播客公司、致力於成為播客界Netflix的Luminary也強勢入局。

2019全球传媒业九大动向

在盈利模式上,受限於技術以及商業因素,廣告收入仍然是絕大多數播客的主要盈利方法。與此同時,一系列依靠優質服務的內容付費項目備受矚目:

初創公司Luminary依靠高端獨家內容主打“無廣告會員”模式;《金融時報》憑藉自身在職業、生活領域的公信力首次推出了只面向付費訂閱者的播客節目《拉赫曼說事》;Spotify的“免費增值”服務雖然打著免費的旗號,但是其本質目的是吸引訂閱用戶。

越來越多的公司意識到,新的盈利模式可能帶來短期的入不敷出,但是收入並非其唯一的動機,依靠高質量的獨家內容不失為提升用戶品牌感知以及忠誠度的一種方法,最終旨在轉化為訂閱用戶或捐贈。

在內容方面,每日新聞播客成為新的增長點。定位不同的媒體分別推出了新聞簡報、新聞摘要、深度報道等樣式,美國蘋果公司的排行榜上,新聞類播客佔據了最受歡迎的21%,熱度可見一斑。

而隨著語音驅動技術的發展以及播客行業的成長,越來越多的媒體和專家認為播客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但播客的前景仍不明朗。播客節目和平臺之間的拉鋸愈演愈烈,第三方平臺產生了大量的曝光,卻需以播客和聽眾之間的黏性下降為代價,即使各玩家野心勃勃,目前播客行業中也沒有出現像Netflix一樣打開大眾市場的領頭羊。

2020年,期待更多故事發生。

動向五:媒體與平臺相愛相殺

向數字平臺靠攏,是互聯網時代媒體轉型中永遠繞不開的話題。過去這一年,媒體與平臺的相愛相殺有增無減。

相愛是因為彼此需要。根據Digiday的調查報告,136家媒體中有92%的媒體會在平臺上發佈內容。於媒體而言,受限於傳統的營收模式和對平臺算法的嚮往,媒體想要徹底戒斷數字平臺並非易事。同樣,數字平臺也離不開媒體,投放專業媒體的內容無疑是增加內容豐富度和提高平臺公信力的一種絕佳方式。

2019全球传媒业九大动向

相殺則是由於為實現各自利益最大化而產生的博弈。媒體認為由科技巨頭公司構成的數字平臺頗有壟斷的勢頭,前者在合作中的議價空間很小。在公平性上,算法挾持了內容,數字平臺也順帶攫取了媒體的原生用戶注意力。除此之外,去年2月英國議會發布的調查報告指出,Facebook等社交媒體平臺對假新聞的泛濫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換言之,造假與專業,二者本身就不是一路人。

在此背景之下,監管機構破局而入,數字平臺面臨多方“圍堵”。一年以來,不少國家都加大了針對數字平臺的監管與反壟斷調查,歐盟競爭事務專員甚至發起了針對平臺的大規模起訴。媒體機構則通過遊說推動相關法律的建立,或是自建分發平臺。而數字平臺也不甘示弱,Facebook再推專門化新聞版塊,建立新聞標籤以期提高品牌信譽,緩和監管的衝擊......

縱觀媒體與平臺的關係,其實雙方都明白,“一刀兩斷”損人也不利己,因此,雙方的相愛相殺大概率還會以動態平衡的方式維持下去。

動向六:

付費砌新“牆”

廣告收入下滑、新聞聚合平臺的崛起接連給了媒體巨大打擊,付費牆作為一種新的盈利模式成為救命稻草。2019年,海外媒體各出奇招,從價格和服務兩個方面修築新牆,圈定住更多的用戶。

2019全球传媒业九大动向

在價格方面,媒體採取了更加靈活的收費模式。

斯洛伐克的一家媒體根據文章的實際訂閱量來調整訂閱的門檻;《紐約時報》依據內容的不同推出了以每週1.25美元的價格訂閱與烹飪相關的內容,每月6.95美元訂閱填字遊戲等不同套餐,同時還針對學生以及老師推出了“資助學生”訂閱項目,12-18歲的青少年只要通過學校的IP即可免費瀏覽網站的所有內容。

以往相對固定的付費模式——免費增值模式、計量付費牆模式和硬付費牆漸漸過渡到依據內容、熱度動態調整的新模式。

在服務方面,付費牆內的內容逐漸細化,多種樣態的服務也被囊括其中。美國男性雜誌Esquire推出“微型會員”,細分用戶的興趣與需求;《經濟學人》雜誌在YouTube上向訂閱用戶推出周播節目,聚焦《經濟學人》的相關報道,為用戶提供更深的觀點和解釋;《華盛頓郵報》與數字平臺Amazon Prime強強聯手增值捆綁,用戶通過Amazon Prime可以低價訂閱《華盛頓郵報》。

路透研究院的調查數據表明,2019年,付費牆相較以往受到了更多媒體的青睞。當然,付費牆雖增多了、翻新了,但是這堵牆牢不牢固還需媒體們在提升內容質量、探索付費的留存方式、培養複合人才上繼續下功夫。

動向七:打假與核查永遠在路上

一夜風靡的ZAO藉助AI實現換臉引發爭議;不同領域的知名人物,被基於deepfake的應用輕鬆惡搞;高分英劇The Capture,由一段被篡改的閉路電視錄像展開......

技術更迭加速,真相與虛假混雜,打假與核查依然任重道遠。

2019全球传媒业九大动向

以FactCheck.org、PolitiFact和Fact Checker欄目為代表的事實核查機構開創了第一代事實核查模式,漸漸地,各大媒體編輯部、專門化核查平臺以及科技公司相繼加入了打假和核查的行列之中。

尼曼實驗室提出,新聞編輯室可以通過借力專家團、向公眾透明化呈現核查過程以及加強媒體與平臺之間的關係來應對虛假信息對媒體生態的衝擊。

英國Full Fact、非洲Africa Check和阿根廷的Chequeado三家事實核查平臺放棄幻想不再袖手旁觀,它們從單純溯源和揭露假新聞的模式轉變為“發佈並行動起來(publish and act)”的新模式,通過利用事實核查的資源庫、用數據判斷失實信息產生的固有模式和共因以及開展公共辯論的文化手段等方式,以達到提升公共意識、減少虛假新聞的目的。

科技公司在打假和核查上也有不俗的表現。Distil向媒體提供假新聞自動檢測等服務,實現媒體對流量的控制;FactMata致力於打造一個由媒體和人工智能聯合驅動的“事實核查社區”;區塊鏈、雲計算等技術也相繼被加入了打假的行列。

一個好消息是,杜克記者實驗室在2019年發佈的事實核查平臺的普查數據顯示,在68個國家和地區至少有210個事實核查平臺在運行,事實核查平臺的數量正在逐年上升。

動向八:人機協同助力內容生產

AI、5G等技術的崛起將人機協同推向了討論高潮,從內容生產的前端到後端,機器的融入使得新聞從業者不再孤軍作戰。

2019全球传媒业九大动向

在語義辨別領域,《紐約時報》引入了AI編輯識別語義標籤,並管理讀者互動區的秩序,減少人身攻擊的發生。類似地,BBC新聞實驗室Juicer彙集大量的數據,在必要時刻通過語義辨別技術向工作人員提供相關信息。

人機協同相關技術也被運用到互動的過程中,Quartz和《衛報》設立了聊天機器人,在聊天的過程中,機器讀取用戶的需求,隨後向用戶推送相關信息,聊天機器人成為了內容分發的全新方式。

但是,人機協同也還有諸多未竟之事等待解決。ImageNetRoulette揭露的AI偏見、YouTube飽受詬病的“極端內容”推薦體系、5G傳播的扁平化對專業媒體機構影響力的削弱等問題,提醒人們要時刻注意人與技術關係的合理化、合法化。

與此同時,Facebook在新聞標籤項目上重新引入人工審核,又不禁讓我們思考,在人機協同盛行的時代里人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人與機器的平衡點又在哪裡?

人機協同除了助力內容生產與分發之外,對於新聞編輯室來說也是大有裨益。AI的應用,簡化了媒體的工作流程,使自動化的程度提高,同時有助於協同人工處理海量的數據、挖掘相關信息,對事實進行核查等。

除去人機協同加持新聞編輯,由用戶、媒體平臺、不同學科的工作人員形成的內容協作、跨學科協作以及協同合作等也為新聞編輯提供了新思路。

當傳統的新聞生產傾向於關注大眾群體的時候,內容協作注重傾聽少數人的聲音,呈現出去中心化的特徵。美國著名的傳媒教育機構Poynter學院提出的內容協作模式,就強調通過研究用戶,與之建立深層聯繫,以此創作出更多符合受眾需求的內容,同時實現盈利。例如,#FocusImmigration#項目團隊去年曾邀請移民參加座談會說出自己的故事,這個項目拋棄了所謂的中心,充分調動了多方的力量,將傳統媒體、社交媒體與事件本身相結合。

媒體與平臺之間協同合作的力量同樣不可忽視。BBC地方新聞合作項目覆蓋了至少800家新聞編輯室,各編輯室之間互聯互通,BBC則負責管理新聞中心,此外媒體與媒體間的協同合作也構成了事實核查的一種有效方式。

2019全球传媒业九大动向

跨學科協作則是近年來新聞編輯室革新的全新思路,跨學科協作要求不同學科背景的成員緊密結合,明確自己的定位,尋找不同的合作方式,並在工作的過程中使用共同的語言,不論是《泰晤士報》還是《紐約時報》,近年來都致力於尋找跨學科的人才,尼曼實驗室則創新性地提出引入“產品經理”,運用產品的思維推動媒體的整體運營。

2019全球传媒业九大动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